為全面做好社會保障兜底扶貧,沂源縣人社局履職作為,確保全縣精準扶貧人員、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體養老保險「應保盡保」。
以夯實數據為切入點,
建立社保扶貧長效機制
建立村(居)到戶逐人核對、鎮(街)初步審查、社保中心最終覆核的「三級審查」工作模式,確保基礎數據準確無誤。對扶貧信息平臺貧困人員數據,及時動態更新維護。加強與扶貧、民政、殘聯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建立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實現部門之間數據互通,確保符合政策人員基本養老保險應保盡保,實現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以落實待遇為關鍵點,
抓好居民保險精準扶貧
落實「應保盡保」,為9559人代繳2020年度居民養老保險費286.77萬元。落實「應發盡發」,開展精準扶貧人員待遇預警工作,確保符合條件年滿60周歲的貧困人員按時領取到養老金。上半年,為25125名貧困人員發放居民養老保險待遇2028萬元。落實「應領盡領」,採取政策找人方式,主動全縣重度殘疾人名單,符合條件人員提前5年領取居民養老待遇政策。上半年,為511名重度殘疾人領取居民養老保險待遇44萬元。
以正向引導為落腳點,
推動工傷保險精準扶貧
開展「工傷預防先行,築牢安全長城」為主題的系列工傷保險宣傳日活動,強化正向引導,降低工傷事故發生率,避免因工傷傷害致貧、返貧現象發生。對用工方式靈活、流動性大、貧困勞動力相對集中的工程建設行業,加大檢查力度,目前,全縣建築、交通運輸業、水利、能源等行業工程建設項目中流動就業的農民工,已全部按項目參加工傷保險。
以保障生活為立足點,
推進失業保險精準扶貧
落實失業保險金標準與最低工資標準掛鈎聯動機制,失業保險金標準由最低工資標準的70%提高到90%,降低因失業致貧、返貧風險。落實失業保險與物價上漲掛鈎聯動機,確保貧困人員基本生活不因物價上漲而降低,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為領取失業保險人員發放價格臨時補貼25907人次153.68萬元。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