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矯正經歷

2021-03-05 口吃互助

                                                                                                   


在短短的二十五天裡,我和結識的朋友和尊敬的老師,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臨行前, 灑淚揮手,戀戀不捨地告別了老師和同學,踏上了開往回家的火車。我的心中悲喜交加,不禁想起蘇軾的千古名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回到家裡,我嚴格按照老師的囑咐,堅持每天練習,並且尋找一切可以發言的機會。電話鈴響了主動去接,日常生活中主動去購物,與親朋好友談天說地,溫習功課時練習朗誦等等。我的心態和行為表現,得到了父母和周圍人的一致好評。回到學校,我堅持練習方法,平日經常主動與同學和老師溝通交流,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表揚,鼓勵與支持。他們對我的評價是:膽量變大了,說話口吃速度變慢了,說話口吃變的柔和並且有節奏了。

平時我經常與矯正班的同學交流,去請教老師問題,老師耐心地解答和指導。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也是曲折的,有時在環境和情緒的影響下,由於一時心理緊張或發言意欲過急,會出現說話口吃現象。難過歸難過,路終究是要走下去的。我不再像以前一樣束手無策,而是運用老師教給的心理療法和心理暗示療法進行調節,一次又一次地走出了心理障礙的困擾,讓我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在運用方法的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說話口吃矯正理論必須與突破實踐相結合,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說話口吃患者要想獲的語言康復,首先必須樹立良好積極的心態,同時堅持走科學正確的「方法」之路。我相信新生事物必定會戰勝舊的事物,矯正說話口吃的道路雖然坎坷曲折,但是語言康復的前途始終是光明的。我每天都在成長著,進步著,我為成功而生,為快樂而活!最後祝願全天下所有的說話口吃朋友早日告別說話口吃煩惱,重獲語言新聲!願朋友們看過我的經歷之後,能夠有所啟迪,並且少走一些彎路!


               

相關焦點

  • 口吃矯正如何轉移注意力?
    絕大部分口吃患者說話時總是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緊張、口吃、預感以及難發音上,可是這並不能讓口吃者做到說話流暢,反而更加嚴重。如果真的把口吃放在一邊兒,不在意口吃和緊張的時候,說話反而會非常流暢,這說明,說話過程中的注意力的關注點在哪裡非常重要。
  • 孩子變得越來越自卑,口吃矯正能管用嗎?
    為了改變口吃對孩子的影響,家長們到處尋找矯正口吃的辦法,可是市面上關於口吃矯正的方法魚龍混雜,稍不注意就會誤入陷阱,有不少家長給孩子找來的方法不僅沒用,反而讓孩子的口吃變得更加嚴重。難不成口吃真的沒有辦法解決了?
  • 如何用秋水心理學理論矯正口吃
    文|孫東剛全國有一千多萬受口吃困擾的人,他們每天都活在擔心害怕和痛苦抑鬱中。今天我們請到了資深口吃矯正專家,《口吃原理與康復》一書的作者秋水老師,由他為廣大口吃朋友解開這個難題。口吃怎麼矯正?首先要搞清楚口吃究竟是什麼。
  • 呼吸療法是口吃矯正的重點
    呼吸療法又叫呼吸廢力釋放療法,這是口吃矯正必須掌握的重點。俗話說「氣為聲之源、聲為語之本」,誰掌握了呼吸技巧,誰就能成為語言的主人。        就是人們通過呼吸道(口腔、咽喉、鼻腔、氣管、支氣管)和肺,吸入空中的氧氣,排出體內的二氧化碳,這種體內外氣體交換的過程,稱之為呼吸。       呼吸通過新陳代謝來維持人體的生命,沒有了呼吸也就沒有了生命。
  • 發音法和矯正口吃
    什麼是口吃?成人口吃是一個複雜多面向的現象。包括有當下的言語行為的異常,也稱為核心行為,例如在聲音、音節和單音節的字上出現不自主的重複、拉長和中斷。口吃者很清楚想要說什麼,但是不能。有時會伴隨有掙扎的表情或動作,也就是次要行為,是為了逃避或避免核心行為而學習到的行為,可能有貶眼睛、聳肩、打拍子,咳嗽,摸鼻子等怪異表情或插入一些聲音,甚至內隱的代替字等策略。 有一個口吃者,都是使用咳嗽,讓別人以為是感冒而說不出。
  • 地鐵演講矯正口吃 治療口吃的方法
    原來是一位有口吃的年輕小夥為了治療口吃而選擇在公眾場合鍛鍊自己。演講完畢後,地鐵裡的乘客也紛紛為他敢於直面短處的勇氣抱與熱烈的掌聲。   近日,鄭州地鐵上傳來朗朗讀書聲,仔細一聽還有點磕碰。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一位有口吃的年輕小夥為了治療口吃而選擇在公眾場合鍛鍊自己。
  • 怎麼治口吃最快?
    怎麼治口吃最快?口吃發展有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在二、三歲時,口吃只是夾雜在正常的語言中,可能只是出現幾個禮拜或幾個月,大多出現在兒童興奮和有壓力的情況下。這時主要的症狀是重複,而這些重複常發生在首字;第二階段,口吃成為兒童口語的常態,很少有正常的口語出現,孩子在自我觀念中覺得自己是口吃者;第三階段口吃的出現或消失通常是對特別情景做出的反應,例如在課堂上朗讀、買東西或打電話;到了第四階段就會害怕口吃的發生,並且會取代發生口吃的字,會逃避說話。最後發展為口吃病,口吃病往往是最難改變的。
  • 口吃怎麼辦,請轉移注意力放鬆心態
    據統計,口吃大約 1 %,兒童口吃的發生率約為 5 %, 大約80 %的口吃兒童屬於發育性口吃,最晚到 16 歲時自發地恢復了流暢性 。口吃的原因很複雜,一直處於爭議,未有明確的論斷。當前主流的理論認為口吃主要是一種神經生理功能障礙,這種障礙幹擾了言語產生所要求的精確的時間進程, 也有很多人認為,口吃很大一部分受生理障礙多種因素的影響。雖然矯正口吃方法很多,但未必對每個人都有效,但是在口吃發現的早期就開始幹預,恢復的機率還是比較樂觀的。
  • 泉州貝臣牙齒矯正經歷
    泉州貝臣牙齒矯正經歷 時間: 2020-03-21 11:17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志飛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擁有潔白整齊的牙齒,對於牙齒不齊的患者可以採取牙齒矯正的方法,如果矯正的過程中醫生的操作不規範或者沒有做好...
  • 口吃說三人行 第二期 通過降低心理預期來接受口吃
    可能說在這個成年人的世界裡,大家並不會對於口吃有過多的歧視,或者說收入啊怎麼樣。但是成年人依舊很難擺脫口味帶來的羞辱感。他並沒有特別多的經歷去強化對於口吃記憶,但是他會選擇性的無視那些口吃之後並沒有帶來特別糟糕的體驗(忘記好的體驗),而始終在潛意識裡面去回想那些他童年的時候的糟糕經歷。可能理論上講的話不一定要這麼做,但是好像大家很難擺脫這種童年口吃的影響。
  • 口吃,可以跨越的言語鴻溝!
    口吃行為嚴重影響了口吃者的生活和工作,並給口吃者帶來很大的精神負擔。國外研究者報導,學前兒童口吃發生率為3%~5%,一般人群中(除學前兒童外)流行率約1%,2~5歲發生率最高,男女比例為1.6~5:1。‍ 詢問有關患者的口吃經歷時,常常能追溯到其童年。兒童口吃是一種發展性障礙。
  • 曾經嚴重口吃、性格孤僻的他是這樣講述他曾經的口吃和改變的過程
    專注於口吃矯正、社交恐懼症的突破訓練。今天我來給大家分享的是一個畢業4個月的學員講述他曾經的口吃和改變好這幾個月的故事。希望能夠給讀者朋友帶來一些感觸。好的,我們這就開始今天的分享:大家好,我是陳飛。我是李輝老師5月份的學員,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間,我已經在老師那裡畢業4個月了,這4個月來很充實,感覺就像放飛囚籠的小鳥一樣自在的在空中飛玩,這4個月來我就是這種感覺。
  • 口吃治療:一半靠理論,一半靠人品
    :我通過學習秋水老師的《口吃原理與康復》一書,感悟頗多。了解口吃原理,了解到言前藐視口吃,允許口吃,允許預感,恐懼感,一切情感波動,使之成為良性;言中盡力而為,不蠻幹,勇敢面對,聰明迂迴,不允許惡性口吃。言後接受口吃,接受良性口吃,不糾結。而所做的這一切,可能只能做一個口吃現象最多的正常人,但是沒有心裡痛苦,沒有病態口吃……
  • 我在美國給寶寶矯正平頭的經歷
    ,預防偏頭.但,她由於長期仰睡,圓圓的後腦勺曲線逐漸消失了.我們三個月的時候去看兒科醫生,他就提醒我一定要注意預防平頭,只要小南瓜清醒就讓她tummy time趴著玩.我還專門給她買了市面上據說效果最好的mimos定型枕.然而,扁下去的部分怎麼也回不來了.我們五個月生病去看兒科醫生的時候,他建議我去找專業的機構進行評估來決定是否需要給她戴矯正頭盔.
  • 孩子慣用左手需要及時矯正嗎?強行矯正恐致閱讀、情緒和口吃障礙
    4歲後使用左右手逐漸成形,強行矯正壞處多在我們兩歲以前,會輪流使用左手或右手,大約到了四歲,使用右手或左手的習慣會慢慢定型,進入小學之後,使用右手或左手的習慣便很少會再改變。如果父母老師不了解孩子的狀況,即強迫慣用左手的孩子改變成使用右手,有研究發現,這種做法不僅會導致孩子閱讀和情緒困擾,甚至會讓孩子產生口吃的習慣。
  • 孩子七歲,因為口吃被同學嘲笑,變得不愛說話,我該怎麼辦?
    口吃者問:孩子七歲,因為口吃被同學嘲笑,非常傷心,變得不愛說話,我該怎麼辦?汪老師答:第一,作為家長,一定要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口吃觀」。孩子口吃了,不是總是提醒他,也不要總是因為口吃吵他、打他。孩子並不是故意口吃的,他自己也很苦惱,從某種意義來說,孩子控制不了自己的口吃。如果他每次口吃完,都被父母或老師提醒、打擊,他很可能產生心理陰影。以後變得越來越不敢說話,甚至逃避社交,那就麻煩了。孩子在外面被打擊、被嘲笑,家長一定要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要告訴孩子,口吃是你的特點,或者說是缺點,它不是缺陷,更不是殘疾。
  • 國際口吃日|放慢去愛,別著急,我們聽你慢慢說
    據統計, 世界範圍內的口吃患病率高達1% ,全世界共有8000萬人患有口吃,而中國就有1300萬人正忍受著口吃帶來的痛苦。其中青少年的患病率為2%左右,兒童口吃的發病率更高,約達到5% ,尤其在7歲組兒童中的患病率最高。口吃被醫學界認為是世界上最奇怪、最複雜的疾病之一。這種不痛不癢之症令很多人慾哭無淚,其對患者所造成的心理痛苦更是難以想像。
  • 阻礙孩子成長的語言障礙,最終還是要靠語言矯正解決
    帶過孩子的家長也許都有這樣的經歷:眼看著剛出生的寶貝小小的,連眼睛都睜不開,一轉眼就能在屋子裡來回爬了。再一眨眼,孩子都能成天在家胡跑瞎鬧了。最要命的是衣服的更換速度,用不了兩三個月就得換一身大號的。孩子的成長速度之快簡直能嚇死個人。
  • 哈美矯正助力舌側牙套畢業經歷
    因為小時候做過一次失敗的牙齒矯正,所以二次矯正特別慎重,綜合考慮後我選擇的是西海岸首家牙齒矯正門診,也是啟動科技化、智能化、數位化口腔項目的齒科,哈美矯正的鬱章欣院長是舌側矯正明星醫生,山東省舌側案例數最多的醫生,也是開發區第一個隱適美認證醫生。
  • foursmile福斯曼:解答牙齒隱形矯正的三大疑雲
    選擇通過牙齒隱形矯正技術來重拾自信的朋友,想必在矯正正式開始之前,腦海會有非常多疑問,比如,牙套是否需要全天佩戴?治療期間能否正常飲食?諸如此類的,此刻,隱形矯正專業品牌foursmile就為大家來詳細解答一下,有針對性的根據用戶訴求,從科學、專業的角度,解答隱形矯正的各項疑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