² 令人困擾的口吃
口吃患者在言語表達過程中存在言語重複、停頓、言語拉長等現象,尤其在首輔音或句子開始的時候。
除了口語上的不流暢外,也包括一些身體動作,如眨眼、聳肩、面部表情怪異、頓足、擺手等。
口吃行為嚴重影響了口吃者的生活和工作,並給口吃者帶來很大的精神負擔。
國外研究者報導,學前兒童口吃發生率為3%~5%,一般人群中(除學前兒童外)流行率約1%,2~5歲發生率最高,男女比例為1.6~5:1。
詢問有關患者的口吃經歷時,常常能追溯到其童年。兒童口吃是一種發展性障礙。有研究顯示, 如果得到正確的治療和指導, 約80%的口吃兒童其口吃能自然消失。其中,兒童期出現的口吃 ,持續到成年仍不能恢復者, 被稱為發展性口吃(以下簡稱口吃), 其發病率高達1 %。由此估計中國約有1300萬的口吃患者!
² 口吃是怎麼一回事兒?
到目前為止,口吃病發生的機理尚未完全明晰,依然被認為是醫學界中最為特殊和奇怪的疾病之一。100多年來,發展性口吃在國內外一直被作為研究的對象,對其發病機制,先後提出了許多學說,其中被人們普遍接受有以下幾種:
1. 運動功能異常
對於口吃的機制,早期的研究焦點多集中在與口吃發生有關的運動功能方面研究顯示。研究者認為口吃者存在發聲和構音等方面的運動協調性障礙,口吃可能肌肉活動調速過程中間歇性不協調的結果。在情緒高度緊張的情況下,協調更加困難.活動變成急動。此外還發現口吃者表現出喉部拮抗肌的協調性差以及口吃者的發聲啟動較正常人減慢。口吃者在非言語任務中也顯示出運動異常,如在完成雙手指輪替敲擊任務,表現出有別於非口吃正常人的差別。基於這樣的一個研究結果,節律控制等言語運動練習仍然是口吃治療的最常用且確實有效的方法。但這種方法的有效性常常會局限於治療室內,而難以泛化到日常交流中。
2. 環境壓力及心理障礙學說
有研究者曾提出口吃是正常兒童受到過重的外界壓力,尤其是對語言技能上的過高要求而引起。即病因不在患兒本身,而在於其父母或周圍人們的苛求和壓力。另外,口吃患者常常並發心理問題,因此在應對某些特殊情況時,言語的不流暢表現會加重,這也是令口吃患者備受困擾的常見現象。
然而,研究者同時提出,環境壓力及患者的心理問題雖能加重口吃程度,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它是口吃的原因。只有在具有口吃傾向的人中間,環境壓力及心理問題才會發生作用。
儘管如此,心理治療及改變父母的養育方式仍然是口吃治療的重要部分。
3. 聽覺系統異常
聽覺系統障礙曾被認為是口吃的基本原因之一。美國口吃中心的研究顯示.正常人在發聲或朗讀時,如通過耳機將聽覺反饋延遲3秒左右,就會不自覺地出現口吃。這一研究提示,口吃者的聽覺反饋可能較正常人延遲。另有研究者發現口吃症狀中有一個非常獨特的現象—「改變聽覺反饋效應」 , 即通過各種措施改變說話者對自己言語的聽覺反饋(例如噪聲掩蔽聽覺反饋 , 延遲聽覺反饋, 變頻聽覺反饋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口吃者的口吃行為。聽知覺功能異常導致口吃發生可能與聽覺運動整合功能異常有關, 關於口吃者言語聽覺運動的整合功能相關的訓練仍然是目前有待發展的研究熱點。
4. 語言認知加工缺陷學說
對於口吃患者的病理機制,有研究者認為與患者大腦的語言加工有關。研究表明, 口吃者的言語產生系統容易受到同時進行的認知活動幹擾, 而工作記憶在閱讀理解、學習、推理和問題解決等高級認知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 口吃與工作記憶之間具有潛在的關係。
關於口吃患者的神經機制,也是研究者關注的問題。近期,越來越多的功能神經影像學研究得到了更直接、更有價值的依據,證明口吃與多個腦區的異常功能活動有關。一個異卵雙生子的研究發現,雙胞胎中兒童其言語發展和神經發育的檢查發現,神經發育明顯滯後才與口吃有關(個案 A),而神經發育超前(主要體現在精細動作方面)則與口吃無關(個案 B)。由此可見,大腦發育異常可能是口吃患者的一個重要因素。
由於目前大部分人對口吃認識有限,發生口吃後更多的是尋找心理治療師的幫助或在網上自行搜索矯正方法,僅有少部分尋求言語病理學家的幫助。
當口吃患者來就診,我們需要綜合性的評估,其中包括:言語功能、腦功能等。根據評估的結果,給予對應性的中西醫結合的康復治療:基於言語運動控制機制的言語產出訓練、基於腦功能的認知加工訓練及非侵襲性腦刺激技術。
廣東省中醫院言語吞咽診療中心就有這樣一位患者——今年23歲的蔡某是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從小患有口吃,但未經過系統診治。為了畢業後能順利找工作,他輾轉於廣東省內各大三甲醫院就醫,最後找到了我們。初見到患者時,口吃十分嚴重,語言流暢度差,幾乎不能表達自己,並且在交談時伴有嚴重的面部抽搐。在經過我們一段時間的系統診治後如今患者已經能夠較流暢地言語表達,並且開始了工作。² 言語吞咽診療中心團隊介紹:
廣東省中醫院言語吞咽診療中心成立於2014年11月。現作為廣東省中醫院腦病中心的主要成員,是國家衛生健康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頒布的高級卒中中心建設單位之一,是國內首家於綜合性三甲醫院內建立的綜合性言語吞咽診療中心。
目前科室分別在大德路總院、大學城和芳村分院分別有專門的診療區域,其中大德路總院佔地約450平方米,設有腦功能實驗室、語音採集室和語音實驗室、吞咽治療室、傳統/音樂治療室、腦功能訓練室、多感官訓練室、兒童訓練室等多個獨立功能診療區域。醫技人員總數10人,醫師有4人。科室有副高1人,中級2人;博士2名,碩士2名。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言語吞咽診療中心 鄭智翔
編輯:莊映格 責編:宋莉萍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