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教科書的組成可以是文字和圖片
也可以囊括豐富的知識
再與圖像 插畫 設計相結合
像繪本雜誌一樣精美
美感教科書
刷新對傳統教科書的認知
刻板 無聊 枯燥
原來教科書也可以
好 看 有 趣
▲ 深圳設計周主題展-「美感細胞」團隊宣傳視頻
所謂美感教科書,並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以一門課程的形式來教授美學,而是將學生們日常所用的課本進行改造設計,將美融入到學生們日常所需的書本裡。
✊🏻
「 給我們一本課本
我們給孩子一座美術館 」
美感教科書的設計師團隊起名為「美感細胞」,是由設計師陳慕天於2013年發起的。他的靈感來源於當時在歐洲的學習生活中,他眼中的歐洲從厚重的建築到各類物品的包裝,都十分重視設計與生活的融合,這樣處處充滿巧思的生活環境引發他的思考:臺灣美感教育,究竟有沒有可能?
回到臺灣的設計師們將自己的構思付諸實踐,開始組建團隊,最開始的成員是陳慕天、林宗諺和張柏韋這三個理工科男生。綜合考慮學生每天的生活最多接觸也最容易傳播普及的東西就是課本,「美感細胞」第一個計劃就是從一三五年級的國語課本入手。
- 美是不能喧兵奪主的 -
▲ 以專輯封面的形式設計明日歌的書頁,突出詩歌性質,設計的小插圖插圖呼應課文內容,文字凸顯課文主題,對比色給學生視覺衝擊加深印象。
「好的美感教育有兩個重點,第一點,一定要平易近人,不能太高深、太乏味;第二點,要長時間的薰陶」發起人陳慕天說道。
每一本重新設計的課本都以學科內容為綱要,用不同的方法向學生展示美的各種形式,通過這樣的耳濡目染,在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展現美的不同形式,以環境的薰陶來培養學生們的審美。
設計並不是一帆風順,在人員招募、資金籌劃的工作結束後,設計工作的難點也很多,13個設計師分別負責一個章節進行設計。
▲ 將生詞單獨列出,重點字詞在文章中進行標記,以不同形態表現文章內容。比如下雨的時候用多種不同的雨傘花樣;熊,從熊掌、魚、波紋、熊的插畫等不同角度進行展示。
▲ 以地圖和插畫結合的形式,設計出獨特的字體作為文章的標題,水波環繞暗示臺灣「島」的屬性,讓整個臺灣的形象更加具體化。
他們逐漸意識到,美是不能喧兵奪主的。
「設計是在一個框架裡解決問題,首先應該考慮功能性的東西—這個課本如何讓老師更好教,然後再把美的東西加進去。」設計師之一林宗諺說道。
問題也隨之而來:功能性與設計師天馬行空的想法之間的協調、色彩的平衡,不能過於鮮豔導致小朋友學習無法集中注意力、字體要用標楷體、課本最工具性的生字位置的安插、做筆記的留存空間不足.老師和學生給出了很多反饋。
- 教科書的互動感和想像力 -
互動感和想像力是教科書改造計劃的大方向。林宗彥認為,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要讓學生主動學習,一定要有激發他們的興趣的設計。
▲ 國語美感教科書,左邊的折頁設計幫助老師和學生記住上課進程,封面的牙齒是學生們自由創作的空間。
▲ 國語美感教科書,封面以田字格和一筆畫留白的方式,讓學生們發揮想像力,可以寫字也可以繪畫,在田字格中創造自己的課本。
▲ 數學美感教科書,封面由方旭中設計,以數學中的幾何圖形和積木遊戲的概念進行設計,「解數學題就像是玩遊戲」,方旭中說,「內容涉及上,會使用找線索等引導方式,也會增加空白區域讓孩子練習」。
▲ 社會美感教科書,每個學期的社會課本都有不同的核心主題,以貼近我們生活的場景作為書的封面,給學生們親切的印象。
▲ 英語美感教科書,將封面切割成正方形的88個不同色塊,將英文單字的字母散落到彩色方塊中,舒適跳躍的顏色搭配引發學生拼讀的興趣,幫助記憶。
▲ 自然與生活科技美感教科書,黑色的背景是浩瀚的宇宙,伴以點點星球,以插畫的形式把星球和探索的人具體化,生動形象。
▲ 國語美感教科書,在課文中畫上小尾巴,讓學生們通過尾巴形狀和課文描述的內容來猜動物名稱,十分有趣,引導學生反服閱讀思考。
▲ 語文美感教科書,以傳統水墨畫的形式作為標題背景,展現多種不同的藝術形式,不局限於漫畫插畫。
▲ 社會美感教科書,使用拉頁隱藏/揭示的方式,讓學生主動發現關聯性,調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引發思考,降低書本內容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距離感。
▲ 社會美感教科書,以漫畫形式拓展「思考與討論」的空間,以對話框留白填空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填寫,觸發學生的主動思考。
▲ 社會美感教科書,在課本的最後設計了一個小遊戲,讓學生在課餘時間可以通過遊戲翻閱書本鞏固上課的知識點。
▲ 國語美感教科書,用我國經典的藝術形式國畫小品表現我國經典的課文內容,不僅呼應課文主題,也能夠讓學生們欣賞國畫的魅力。
▲ 國語美感教科書,用撕開表面的弧型紙板作為星球的表面,通過簡筆畫和3D與2D結合的插畫形式,展現課文中火星的樣子。
▲ 國語美感教科書,人物的形象用人物照片結合幾何色塊的形式表現,將人物置於背景之中,風趣幽默,充滿現代感,拉近學生與歷史名人的距離,學習更有代入感。
▲ 國語美感教科書,在介紹google的課文中巧妙使用google的主色調和貪吃豆的形象結合,文章內加入了迷宮,增強趣味性和互動性。
▲ 國語美感教科書,用充滿浪漫色彩和豐富想像力的插畫作為現代詩的配文,風拂楊柳給學生很強的代入感,幫助更好地理解詩詞內容。
美感教科書的設計在一步步的修改中越來越完善,好的設計不勝枚舉。不僅是在與學生的互動中捕捉能夠引發學生興趣的事物進行設計,製作專屬的美感體驗,也在試用過程中不斷對書的實用性進行改良,幫助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其中有趣的插畫設計和多種繪畫形式,在引發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也在展示著各種不同的藝術形式。課本設計中融入的通用設計使課本有更大的包容性,有更多學生自己的思考空間。
▲ 第一季教科書試用後,設計師、學生與美感教科書合影。
美感教科書從小小的想法到在臺灣地區正式推行的現在已經走過五年,第一季的教科書試用結束後已經開始了第二季的試用,目前已有一百七十多所學校、兩百多個班級使用。
無論這套教科書最終的普及程度會如何,相信未來在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都會更加意識到美感的重要性,在追求美的路上繼續前行。
- 📖 -
教科書
在每個人的學習生涯中
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陪伴數十年光陰
希望在未來
它能夠在美感與功用的結合下
不僅是應試的工具
成為每個人成長的路上
獨一無二的珍貴記錄
> END <
- 版權聲明:
視覺圖片來源於網絡,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需轉載請留言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