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綠油油,滿身小疙瘩。有人見了皺眉頭,有人見了樂呵呵。」猜到了嗎?沒錯,是苦瓜
隨著夏天的到來,餐桌上又多了一道時令瓜菜:苦瓜。 提起苦瓜,一看名字 ,就知道它的滋味,跟啞巴吃黃蓮一般,那種苦味,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有誰天生喜歡吃苦呢,就像有肉,誰還會去吃豆腐一樣;看他的樣子,疙疙瘩瘩,仿佛吃盡苦頭,一副苦不堪言的樣子 ,難怪人們說起某個人愁眉苦臉的樣子,就說她長了一幅苦瓜臉。
一位偉人說過:不吃辣椒不革命,同理,在父母的眼中,不愛吃苦瓜的人也吃不了生活中的苦頭。想想也是,那時的父母,靠兩個人的勞力要養活一家七口人的吃喝用度,還要省吃儉用準備蓋房子,其中的苦楚,現在想想,苦瓜的苦味又算得了了什麼呢。
吃得苦中苦,方為能上能嘛,為此,父母總是鼓勵我們,吃點苦瓜吧,沒有想像的那麼苦的,而我們總是用筷子捆上一小片,一副苦瓜臉的樣子,極不情願地說:多苦啊!
嚼了嚼嘴裡的苦瓜,我發現嘴裡的苦,逐漸變成了一絲清涼,清爽了我的五臟六腑俗話說「苦瓜苦自己不苦別人」,細想父母親不就是這樣的人嗎?小時候物資匱乏,生活條件艱苦,難得能吃到點好吃的東西。
記得那時,父母隨同生產隊的人要到四十公裡外的山上割草,幾個月才回來,家裡就只剩下爺爺和我們兄弟姐妹,生活極其清苦,吃的無非就是醬油拌飯。每當拉草的車子回村的時候,父母總是把他們在割草處分得僅有的一點肉用搪瓷缸子裝好帶回家,那可是我們最高興的時候。父母之愛像大海,對一天要割三擔草,還要抽空去砍柴的父母來說,把僅有的一點肉帶回家給自己的孩子,自己又吃什麼呢?其中的甘苦只有自己知曉。
從那以後,不知是因為母親的關愛之心,還是確實不覺得苦瓜有那麼苦了。我便不再那麼排斥它,慢慢吃上一點了。
陽臺上有塊空地,於是我便決定在陽臺上種上幾株苦瓜苗。
苦瓜籽種到地裡後,過了幾天就發芽了。芽兒嫩得仿佛是輕紗包著的一團綠水,可誰會想到那晶瑩的汁水是苦的呢?
轉眼間,那嫩綠的小芽抽出了許多絲藤,順著一切可以攀援的東西向上爬,仿佛可以爬到天上似的。那藤似乎長著眼睛,總是向高高的竹竿攀援。苦瓜藤也許有什麼「探測器」吧?不然,怎麼走出了沒遠的路藤,又會打個彎往回長呢?葉子呢,像大半個齒輪,一溜兒掛在藤上,像一串串花兒在空中飛揚。花兒小得很,竟與「苦瓜」這個名字一樣的不起眼。藤條更不用說了,它經得住暴風雨的襲擊,能結出豐碩的果實,它比鐵絲更柔韌,更堅強,因為它蘊藏著無限的生命力!
終於到吃苦瓜的時候了。那次吃晚飯時,我親手炒了一盤苦瓜,認真品嘗著自己勞動的果實。
「怎麼樣?味道不錯吧?」媽媽問我。
「苦!」我不會撒謊。
「你再好好嘗嘗。」媽媽認真地說。
「這有什麼好再唱的。要不是因為它的功效,我才不吃它呢!」
「不但香,而且甜津津的,是不是?」
「唔。」經媽媽一提醒,我真覺得有那麼一絲甘甜的味兒。
「這就叫苦盡甘來!」媽媽風趣地說。
「苦盡甘來!」我反覆咀嚼著這句話。是啊,苦盡甘來,陽光總在風雨後。
為何沒有被大自然淘汰,那是因為它也是具有神奇功效的。
「苦瓜能有效抑制脂肪吸收,具有減肥功效外,也是極強的抗癌高手。其中苦瓜種籽還可以阻止惡性腫瘤的生長。而且苦瓜含有促進胰島素分泌的成分,具有幫助血糖的控制,預防糖尿病。
豐富的維生素C、能增強免疫力,並預防心血管疾病,加上特殊的生理活性蛋白質,能幫助皮膚新生與傷口癒合,具有護膚美容的效果……」苦瓜有這麼多的功效,頓時令我肅然起敬!
生活中有酸、甜、苦、辣,等待我們去品嘗,但我們遇到的那點苦,與上一輩人相比,真的是微不足道。古人說苦瓜是「君子菜」,也只有君子才能吃得來它,看來,苦瓜的苦自有它的道理。
我愛苦瓜那綠色的生命,我愛它那奮勇向上的藤蔓,然而,我更愛的是它的本質——苦盡甘來!
漸漸地,我便喜歡上了苦瓜,喜歡上了這個外表不是那麼好看,但是實際上卻很有用的一種蔬菜。是啊,苦盡甘來,像詩人舞者楊麗萍、教育家魏書生、水稻之父袁隆平。航天之父錢學森……他們哪一個不是歷盡千辛萬苦,才獲得成就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