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膝關節炎,未必要吃藥和做手術!骨科醫生告訴您3種外用方法

2020-12-23 騰訊網

對於許多患者朋友來說,在確診膝骨關節炎之後,他們除了擔心病情的進展外,還會焦慮自己要吃的藥物和要做的手術。畢竟藥物副作用、對身體開刀,甚至"換"個關節……誰聽起來都會覺得害怕。

而作為一個骨科醫生,也常常被患者問到"有沒不吃藥不手術的治療方法"。在這裡,金醫生明確告訴大家——是有的。接下來,大家就跟著金醫生一起來了解下。

得了膝骨關節炎,未必要吃藥和做手術!

得了膝骨關節炎,會帶給患者不同程度的困擾,比如膝關節疼痛(患者常自述"膝蓋痛")、活動困難等。

針對膝骨關節炎的治療,早期以保守治療為主,氨糖(氨基葡萄糖)、止痛藥等藥物用得比較多。到了晚期,可能就需要人工關節置換來解決患者的問題了。

簡單來說,膝骨關節炎的治療方法是會根據個體病情來調整的,能保守治療的就儘量不手術,能外用的就儘量不內服。

所以在早期,或病情允許的前提下,大家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先選用外用藥物——依照國內骨關節診治指南的建議:在應用口服藥前,建議首選局部藥物治療膝骨性關節炎。

在此基礎上,結合科學的康復鍛鍊等手段,就能夠有效幫助大家控制病情。

常見的外用藥物有哪些?

接下來,金醫生就給患者朋友們科普下常用的外用藥物。

第一種: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

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備鎮痛、消炎等"硬本領",目前在臨床工作中被廣泛使用,像骨關節炎、類風溼等都可能會用到這一種藥物。

可能有人會說,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不都是口服藥嗎?其實NSAIDs既有口服藥物,比如布洛芬、塞來昔布等;也有局部外用的藥物,包括各類塗劑、貼劑、藥膏等,比如大家熟悉的扶ta林。

* 患者出現疼痛時,應足量使用止痛藥膏。

外用的藥膏要足量才能達到理想的止痛消炎效果,以扶它林為例,患者每次至少使用2g,每天使用5 次,通常一支藥膏要在2天內使用完畢。(遵醫囑)

* 外用膏藥的使用時機要正確。

外用膏藥主要有兩類——消炎止痛類膏藥和紅外熱療類膏藥。

消炎止痛類膏藥主要是非甾體類抗炎藥,用於患處出現了紅腫熱痛的急性炎症期;紅外熱療類膏藥則用於患處沒有紅腫熱痛症狀的慢性期。

如果你用錯了,很可能會加重炎症。所以患者朋友們在選用外用膏藥時一定要看清楚說明書中的功效和適用位置。

第二種:辣椒鹼

辣椒鹼這個名字就說明了它和辣椒的關係——辣椒鹼提取於辣椒,具有消炎止痛等效果。

外用的辣椒鹼(比如各種xx辣椒鹼乳膏)塗抹於局部就能起到相應效果,主要適用於骨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治療。

要注意,辣椒鹼≠辣椒,直接敷辣椒在患處並無效果,反而可能刺激患處。此外,如果您在使用辣椒鹼乳膏時出現皮膚發熱灼痛感,請停藥。

第三種:玻璃酸鈉

從臨床研究來看,玻璃酸鈉的安全性良好,延緩病情的效果確切——玻璃酸鈉在進入關節腔後,能起到潤滑關節,減少組織摩擦的作用。此外,玻璃酸鈉還能保護關節軟骨,起到消炎止痛的效果。

目前,專家共識推薦的用法是每個關節每次注射劑量為1支單位,每周注射1次;根據藥物不同,3~5周為1個療程,6個月內最多注射一個療程。

絕大多數患者在第一個周期治療結束後,就能明顯感到膝關節疼痛問題的緩解,以及膝蓋活動能力的提升。

一般來說,早期患者依舊首選非甾體類抗炎藥,對於初期及中期患者,注射玻璃酸鈉可能效果會更好。

提醒大家

外用藥物有不錯的效果,而且能減少一些藥物引發的胃腸道副作用。但是,大家一定不要盲目求醫和用藥,尤其是一些未經驗證的"偏方"、"進口神藥",治療請前往正規醫院和諮詢專業醫生。

本期話題:您治療膝關節炎用過哪些方法/藥物?效果如何?歡迎朋友們踴躍留言分享,有疾病疑問也可以提出!

後續我會給大家寫一些疾病康復、藥物使用、中醫藥保健相關的內容。

如果您看完文章,麻煩您給個點讚和關注!您的關注和點讚,不僅能幫助更多的人,也是我做科普的最大動力![感謝]

相關焦點

  • 四川骨科醫生左手持手術刀給右手做手術 3分鐘完成
    來源標題:醫生左手持手術刀給右手做手術 3分鐘完成 近日,一段醫生自己用左手持手術刀給右手做手術的視頻引發網友關注。
  • 關節炎需要做手術嗎?關節炎手術治療效果好嗎?多久能恢復?
    好發於膝、髖、頸椎和腰椎等負重關節及遠端指間關節、近端指間關節、第一腕掌關節和第一蹠趾關節,是中老年人常見的關節疾病。有很多患者一聽自己得了關節炎,就急急忙忙的來問醫生需不需要手術。其實關節炎的治療一概而論,需要根據病情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法。【骨科醫生袁林】骨關節炎是老年病,可以說,一旦得了骨性關節炎,完全治癒是十分困難的。
  • 上了年紀切記提防膝關節炎,退行性膝關節炎如何治療?
    退行性膝關節炎的治療方法:一、運動治療。退行性膝關節炎的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患者們常會認為,關節疼痛則動不得,但其實這種認知是錯誤的,適當的運動對退行性膝關節炎是能起到治療作用的。因為運動需要帶動關節的活動,能防止關節囊攣縮。
  • 得了骨關節炎,醫生提醒,千萬要少爬山少走樓梯!
    得了骨關節炎,千萬要少爬山少走樓梯!爬山走樓能健身,心肺鍛鍊又減脂。可是,得了骨關節炎,爬山爬樓梯不再是健身良方,恰恰相反,能不走樓梯就不要走!這是因為膝關節炎患者在上樓梯時,所承受的壓力是體重的3倍,下樓梯時,所承受的壓力是體重的4倍。
  • 膝蓋疼痛,不要只會吃藥打封閉!醫生給您分析2種病因和有效方法
    金醫生在門診工作中就遇到過不少患者,一來就問"大夫,我這膝蓋痛怎麼才能根治?"其實,膝蓋疼痛只是一種「症狀」,找出它背後的病因,才能真正把膝蓋痛這個問題解決掉,一味地吃藥打封閉,只會治標不治本。注意防寒保暖,寒冷是刺激關節炎的因素之一,患者一定要做好防寒防潮工作。比如現在正值夏天,空調要少吹,或者空調溫度別太低。3. 運動可以選擇直腿抬高或者遊泳等,這些運動有助於鍛鍊關節附近肌肉群,增強關節穩定性。4. 服用氨糖,或者注射玻璃酸鈉都能有助於改善疼痛等症狀。5.
  • 四川骨科大夫左手給右手做手術
    三天前,遂寧一院醫生曾江華的右手患橈骨莖突炎,疼痛難忍,他不想耽擱工作,遂用自己的左手給自己右手病灶處做了臺外科小手術。今年35歲的曾江華,是遂寧一院創傷骨科醫生。手術前,他的右手手腕已疼了大半個月,因不想耽擱工作,一直沒有找其他醫生幫忙看病。三天前,病痛再次發作,「大拇指不能翹起來,手掌都沒法彎曲。」又不想找同事們幫忙,那「何不自己給自己做手術呢?」
  • 膝關節炎常見的四大謠言,真是害人不淺!
    今天,本文就來盤點生活中四個關於膝關節炎的謠言!謠言一、腫了要熱敷熱敷?聽上去很舒服。雖然一般的腫脹熱敷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利於消腫。但是,急性期熱敷會延長膝關節炎發作的時間。對於膝關節炎急性發作期,本身就有關節發熱表現,再進行熱敷無疑是雪上加霜,此時應該進行冷敷才能抑制炎症的進展。
  • 一文搞定膝關節炎
    比如半月板和韌帶損傷,導致韌帶不穩定、半月板不平整,走路時腿就會晃蕩,加快磨損。膝關節的內翻畸形、外翻畸形等會引起關節面對合不良,可造成關節軟骨的損傷。如何知道自己的膝關節是否出現問題?上下樓梯時關節的感受是一個很重要的自測方法。
  • 骨科醫生告訴您,別走啦!
    骨科醫生告訴您,別走啦! 每天走路超過一萬步,傷在哪裡? 骨科醫生告訴您,別走啦[玫瑰][玫瑰] 現在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很多人在朋友圈 裡面曬,我今天走了多少步,或者很多人 減肥,就想著走的越多越好,那麼每天走 多少步合適呢,最近有一項研究表明,
  • 老年性膝關節炎一定要換關節嗎?膝關節炎什麼情況需要換關節?
    老年性膝關節炎一定要換關節嗎?膝關節炎什麼情況需要換關節? 前幾天,門診的時候有個患者來諮詢,說「大夫,我的膝蓋實在太疼了,腫得厲害,都沒法走路。我去別的醫院看,醫生都說我只能換關節,我就想問您,能不能不換關節,換關節聽上去太嚇人了。」
  • 「做手術」不是小事,這 4 個問題一定要跟醫生問清楚
    做手術前,這幾個問題一定要跟醫生問清楚。 1. 術前術後禁飲食問題 術前患者要詢問醫生自己是什麼麻醉,因為這關係到術前術後禁飲食問題,除局麻外,其它麻醉方式對術前術後禁飲食均有嚴格要求。傳統情況下禁食時間為8~12小時,禁飲時間為4~6小時。
  • 骨科醫生:一個方法教你鑑別膝蓋有沒有積水!
    3.炎症:如膝關節滑膜炎、痛風等。4.其他: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等。5.勞損及退變:髕骨軟化症、膝關節退行性關節炎。怎麼知道自己是否膝蓋積液?但是要注意適可而止,避免過度勞累,加強保暖。2、保暖很重要,有膝關節疼痛的患者可以戴護膝保暖,一旦出汗需及時擦乾。儘量不要長時間吹冷氣。如果必須長時間待在低溫的空調室內,冷氣不要直吹膝蓋。最好穿長褲、絲襪等或是膝部覆蓋毛巾以保護膝關節。3、減輕體重,過於肥胖者,要適當控制飲食,注意調整飲食結構,減少熱量的攝入,將體重控制在適當的範圍之內,減輕關節上的壓力和磨損程度。
  • 遼寧衛視黃金強檔《天下好醫生》 專訪遼寧善古堂中醫骨科醫院楊院長
    善古堂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得到患者的肯定,經過紙質媒體的廣泛報導,「為天下人尋找天下好醫生」的遼寧衛視《天下好醫生》節目,最新一期報導的「好醫生」選定了遼寧善古堂中醫骨科醫院楊院長。 遼寧骨科大咖聯袂善古堂首次受邀做客《天下好醫生》 90%骨關節疾病患者可以不「挨刀」 遼寧衛視在黃金時間晚十點檔播出的《天下好醫生》欄目,秉承「為天下人尋找天下好醫生」的宗旨,圍繞醫改新政、醫患關係和科技發展等熱點,邀請來自醫療行業的權威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等,圍繞話題進行深入分析,力求改善醫患溝通,介紹最新醫療科技
  • 骨科醫生:這幾種運動就別試了!
    「剛開始揉揉膝蓋就舒服多了,但後來怎麼越揉越疼......」在骨科門診,徐大爺向醫生說。 69歲的徐大爺每天都有鍛鍊身體的習慣,在樓下公園壓壓腿,練練蹲起,踢踢腿,他說年紀大了,更應該活動腿腳。
  • 骨科醫生不會告訴你膝蓋疼的11種原因、表現和針對治療,超專業!
    其實,膝蓋受傷還有很多種原因,骨科醫生都不可能這麼詳細的告訴你,快來看看吧↓↓↓ 膝關節內有兩個重要的結構,叫做半月板。主要功能是吸收震蕩,讓關節應力均勻分布等。這兩個軟骨板在運動中非常容易損傷,且由於血供很差,撕裂了很難自行癒合。
  • 增生性骨關節炎的「階梯治療方案」,骨科醫生耐心解讀!
    、直腿抬高加強股四頭肌訓練、臀部肌肉訓練、靜蹲訓練、抗阻力訓練等;第四,針對性加強發病關節的功能訓練,主要指膝關節在非負重位的屈伸活動,以保持關節最大活動度,常用方法有關節被動活動、牽拉、關節助力運動和主動運動等;第五,物理治療,常用方法包括水療、冷療、熱療、經皮神經電刺激、按摩、針灸等;
  • 腰椎間盤突出,慢性腰痛,不吃藥這個方法也能好
    腰椎間盤突出,慢性腰痛,不吃藥這個方法也能好 腰椎間盤突出,慢性腰痛,不吃藥, 這個方法也能好[玫瑰][玫瑰] 在我的評論區,經常會看到有一些患者, 來諮詢我,腰痛或者腰椎間盤突出, 吃什麼藥能好?
  • 這個方法比吃藥強100倍,不吃藥不抽積液,一月治好滑膜炎
    這個方法比吃藥強100倍,不吃藥不抽積液,一月治好滑膜炎有的人得了滑膜炎會感到很奇怪,不知是怎麼患上的,就會不知所措,不知道怎麼去治療。其實,我們生活工作的粗心大意,就有誘發滑膜炎的風險,比如不注意保暖,運動損傷等等,因此我們需時刻注意,不要患病才去懊惱!滑膜炎是怎樣出現的?1、過量運動現在比較流行野旅,親近大自然。
  • 無論男女,大腿根內側疼和什麼原因有關?怎麼辦?骨科醫生告訴您
    骨科醫生告訴您,今天這篇文章就像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大腿根內側疼痛,跟什麼原因有關係?可能是關節出現問題了,髖關節炎引起的大腿根內側疼痛。針對這一原因,建議大家平時要學會保護好髖關節,運動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注意正確的方式,不要過度運動,在運動前要先熱身,運動過後要拉伸;對於肥胖的人群而言,要適當減重,控制體重,可以減輕髖關節的壓力。日常的飲食也要有所調整,上了年紀之後,可以適當的補鈣,日常吃些蛋奶類、魚蝦類食物,每天喝杯牛奶,減慢骨質流失速度。
  • 遂寧一院「狠醫生」左手給右手做手術,術後第二天就工作
    三天前,遂寧一院醫生曾江華的右手患橈骨莖突炎,疼痛難忍,他不想耽擱工作,遂用自己的左手給自己右手病灶處做了臺外科小手術。今年35歲的曾江華,是遂寧一院創傷骨科醫生。手術前,他的右手手腕已疼了大半個月,因不想耽擱工作,一直沒有找其他醫生幫忙看病。三天前,病痛再次發作,「大拇指不能翹起來,手掌都沒法彎曲。」又不想找同事們幫忙,那「何不自己給自己做手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