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龍大道在哪裡
騰龍大道位於盤龍城開發區,是盤龍城為數不多的一條東西向大馬路,北面緊鄰後湖,西接宋崗二路,東邊在盤龍一路接濱湖路可達新十公路。
此條路現在有幾大問題:
道路功能不全,大部分車道僅為雙向4車道,部分區域連非機動車道都沒有雖然和岱黃高速相交,但由於距離劉店立交很近,無法再設置上下岱黃的立交(高速公路兩處立交之間的距離有規定)。雖然和其交匯的馬路非常多,比如盤龍1、2、3、4路、乘龍路和4條規劃路,但絕大部分馬路都是斷頭路,也就是說騰龍大道和巨龍大道之間的聯繫,主要還是要靠盤龍大道。
有鑑於此,騰龍大道必須改造了,最新的騰龍大道改造工程開始環保公示了,讓我們結合報告內容看看騰龍大道到底將如何改造吧。
騰龍大道改造段
本次改造的範圍為盤龍大道至盤龍一路,總投資4.67435億元,分為兩個部分:
從盤龍大道至盤龍二路,全長3.75公裡,全線改造為雙向6車道;武漢市第一醫院東路至盤龍一路,全長0.436公裡,也是雙向6車道;說明:
市一醫院東路位於盤龍一路和二路之間,為一條規劃道路(配合市第一醫院盤龍院區修建),已完成了規劃設計騰龍大道在盤龍二路至市醫院東路區間已經改造完畢,所以本次就不再改造了。原計劃工期為2020 年 1 月~2022 年 1 月,共 24 個月,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開工日期有所推遲。
騰龍大道改造後道路標準
由於騰龍大道北面是後湖,需遵守湖泊藍線,南邊大部分為已建成居民區,故留給騰龍大道的紅線寬度不多了。
本次改造後的騰龍大道標準為:一級公路兼城市次幹道(注意次幹道三個字,參考一下木蘭大道的標準是一級公路兼城市主幹道),紅線寬度為40米,部分路段為35米,道路基本配置為:
40米紅線寬度道路斷面形式為:3.5米(人行道)+3.5米(非機動車道)+2米(綠化帶)+2*11米機動車道+2米(綠化帶)+3.5米(非機動車道)+3.5米(人行道)。35米紅線寬度道路斷面形式為:3.5米(人行道)+3.5米(非機動車道)+2米(綠化帶)+2×11米(機動車道)+4米(人非混行道)兩者的區別在於35米紅線寬的路段會在北面把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合併在一起。說明:35米紅線寬路段主要位於龍泰北酈湖別墅周邊,因為此別墅已經佔用了道路紅線,如要拆遷,難度非常大,故只有靠近後湖的北側退後5米。
我知道肯定會有朋友準備吐槽當初的規劃了,心情可以理解,但想想我國有句老話「店大欺客,客大欺店」,20年前的盤龍城屬於店大還是店小呢,不言自明吧。
改造後的路面分為四層,總厚度76cm,最下面兩層分別為20cm 碎石墊層和20cm砼底基層,然後是24cm 厚水泥混凝土基層,表層為共12cm厚的瀝青層
各位注意,和木蘭大道比起來,騰龍大道第三層只是水泥混凝土,而木蘭大道是鋼筋水泥混凝土,加了鋼筋,自然不容易路面被壓壞。但是,只要騰龍大道不讓大車,渣土車走的話,這樣的道路標準其實也足夠了。
和騰龍大道交匯的道路有哪些
從現狀來看,盤龍城的道路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尤其是南北向道路,像盤龍1.2.3.4路之類的,不是斷頭就是有電線桿擋道。
去年新修的葉店路,照樣和巨龍大道無法連通,據說是被一座通訊鐵塔攔住了。
但我們還是要從積極的方面來看,從規劃上來說,劉店到葉店這短短5公裡的距離內,其實南北向的道路規劃了不少,初步統計有11條之多,主要道路說明如下:
盤龍大道,盤龍城南北向主要通道,北接川龍大道,南至盤龍大橋。道路紅線寬 66m,雙向六車道;乘龍路,南北向次幹道,紅線寬度 40m,南接巨龍大道,北至騰龍大道,目前已施工完成,瀝青路面。和美路,南北向城市支路,紅線寬度 25m,南接後湖大道,北至騰龍大道,水泥路面,盤龍四路,南北向城市次幹路,紅線寬度 40m,南接後湖大道,北至騰龍大道,水泥路面,盤龍三路,南北向城市支路,紅線寬度 30m,向南與巨龍大道相接,向北與騰龍大道相接,目前已施工完成,待加鋪瀝青。現狀道路目前處於半封閉狀態;盤龍二路,南北向城市支路,紅線寬度 30m,向南與巨龍大道相接,向北與騰龍大道相接,目前正在進行改造施工,現狀為水泥路面;市一醫院東路,完成施工圖設計,是一條南北向城市支路,其道路紅線寬度為 30m;盤龍一路,南北向城市支路,規劃紅線寬度為 30m,現狀道路寬度為 4.5m,水泥路面,路面破損較嚴重;另外還有三條南北向的規劃道路。
如果這些道路都能建成,盤龍城的道路密度將可以趕上宋家崗了,盤龍城的交通問題將得到徹底解決,
其他
工程施工包括前期工程(主要為房屋拆遷、舊路破除)、道路工程(地下管線施工、新建道路、綠化等)等內容。
騰龍大道盤龍路口將要擴寬,路口的那兩個著名的廣告牌將會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