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陂盤龍城這條路如何修?騰龍大道最詳細的改造說明來了

2020-12-26 前川公子
騰龍大道路口

騰龍大道在哪裡

騰龍大道位於盤龍城開發區,是盤龍城為數不多的一條東西向大馬路,北面緊鄰後湖,西接宋崗二路,東邊在盤龍一路接濱湖路可達新十公路。

此條路現在有幾大問題:

道路功能不全,大部分車道僅為雙向4車道,部分區域連非機動車道都沒有雖然和岱黃高速相交,但由於距離劉店立交很近,無法再設置上下岱黃的立交(高速公路兩處立交之間的距離有規定)。雖然和其交匯的馬路非常多,比如盤龍1、2、3、4路、乘龍路和4條規劃路,但絕大部分馬路都是斷頭路,也就是說騰龍大道和巨龍大道之間的聯繫,主要還是要靠盤龍大道。

有鑑於此,騰龍大道必須改造了,最新的騰龍大道改造工程開始環保公示了,讓我們結合報告內容看看騰龍大道到底將如何改造吧。

騰龍大道改造段

本次改造的範圍為盤龍大道至盤龍一路,總投資4.67435億元,分為兩個部分:

從盤龍大道至盤龍二路,全長3.75公裡,全線改造為雙向6車道;武漢市第一醫院東路至盤龍一路,全長0.436公裡,也是雙向6車道;說明:

市一醫院東路位於盤龍一路和二路之間,為一條規劃道路(配合市第一醫院盤龍院區修建),已完成了規劃設計騰龍大道在盤龍二路至市醫院東路區間已經改造完畢,所以本次就不再改造了。原計劃工期為2020 年 1 月~2022 年 1 月,共 24 個月,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開工日期有所推遲。

騰龍大道改造後道路標準

由於騰龍大道北面是後湖,需遵守湖泊藍線,南邊大部分為已建成居民區,故留給騰龍大道的紅線寬度不多了。

本次改造後的騰龍大道標準為:一級公路兼城市次幹道(注意次幹道三個字,參考一下木蘭大道的標準是一級公路兼城市主幹道),紅線寬度為40米,部分路段為35米,道路基本配置為:

40米紅線寬度道路斷面形式為:3.5米(人行道)+3.5米(非機動車道)+2米(綠化帶)+2*11米機動車道+2米(綠化帶)+3.5米(非機動車道)+3.5米(人行道)。35米紅線寬度道路斷面形式為:3.5米(人行道)+3.5米(非機動車道)+2米(綠化帶)+2×11米(機動車道)+4米(人非混行道)兩者的區別在於35米紅線寬的路段會在北面把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合併在一起。說明:35米紅線寬路段主要位於龍泰北酈湖別墅周邊,因為此別墅已經佔用了道路紅線,如要拆遷,難度非常大,故只有靠近後湖的北側退後5米。

改造後的道路斷面示意圖

我知道肯定會有朋友準備吐槽當初的規劃了,心情可以理解,但想想我國有句老話「店大欺客,客大欺店」,20年前的盤龍城屬於店大還是店小呢,不言自明吧。

改造後的路面分為四層,總厚度76cm,最下面兩層分別為20cm 碎石墊層和20cm砼底基層,然後是24cm 厚水泥混凝土基層,表層為共12cm厚的瀝青層

各位注意,和木蘭大道比起來,騰龍大道第三層只是水泥混凝土,而木蘭大道是鋼筋水泥混凝土,加了鋼筋,自然不容易路面被壓壞。但是,只要騰龍大道不讓大車,渣土車走的話,這樣的道路標準其實也足夠了。

騰龍大道已改造路段

和騰龍大道交匯的道路有哪些

從現狀來看,盤龍城的道路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尤其是南北向道路,像盤龍1.2.3.4路之類的,不是斷頭就是有電線桿擋道。

去年新修的葉店路,照樣和巨龍大道無法連通,據說是被一座通訊鐵塔攔住了。

但我們還是要從積極的方面來看,從規劃上來說,劉店到葉店這短短5公裡的距離內,其實南北向的道路規劃了不少,初步統計有11條之多,主要道路說明如下:

盤龍大道,盤龍城南北向主要通道,北接川龍大道,南至盤龍大橋。道路紅線寬 66m,雙向六車道;乘龍路,南北向次幹道,紅線寬度 40m,南接巨龍大道,北至騰龍大道,目前已施工完成,瀝青路面。和美路,南北向城市支路,紅線寬度 25m,南接後湖大道,北至騰龍大道,水泥路面,盤龍四路,南北向城市次幹路,紅線寬度 40m,南接後湖大道,北至騰龍大道,水泥路面,盤龍三路,南北向城市支路,紅線寬度 30m,向南與巨龍大道相接,向北與騰龍大道相接,目前已施工完成,待加鋪瀝青。現狀道路目前處於半封閉狀態;盤龍二路,南北向城市支路,紅線寬度 30m,向南與巨龍大道相接,向北與騰龍大道相接,目前正在進行改造施工,現狀為水泥路面;市一醫院東路,完成施工圖設計,是一條南北向城市支路,其道路紅線寬度為 30m;盤龍一路,南北向城市支路,規劃紅線寬度為 30m,現狀道路寬度為 4.5m,水泥路面,路面破損較嚴重;另外還有三條南北向的規劃道路。

如果這些道路都能建成,盤龍城的道路密度將可以趕上宋家崗了,盤龍城的交通問題將得到徹底解決,

武漢規劃一張圖上盤龍城道路

其他

工程施工包括前期工程(主要為房屋拆遷、舊路破除)、道路工程(地下管線施工、新建道路、綠化等)等內容。

騰龍大道盤龍路口將要擴寬,路口的那兩個著名的廣告牌將會拆除。

相關焦點

  • 武漢這條路,2公裡需要修2年,鐵路的存在讓黃陂修條路很不容易
    石道線黃陂有許多神奇的公路,改造說了許多年,但遲遲不見完工,位於黃陂南部的濱湖路延長線就是其中一條。濱湖路,顧名思義就是緊鄰後湖的一條公路(位於盤龍城和漢口北的一段後來更名為騰龍大道),最初的規劃中,此條公路將一直往東修到武湖連接劉大公路(長江新城的規劃裡會繼續延長到陽邏),後來由於長江新城的出臺,近期此延長線將只修到灄口石道線(老318國道)而已。
  • 黃陂說盤龍大道和新三環將有望共線,武漢北三環真的會外擴嗎?
    民間呼籲武漢北三環外擴的聲音很多,但都如石沉大海,隨著四環線的建成,小編已經準備忘記這個三環的時候,卻突然看到了這一則消息,黃陂區計劃2021年「推動盤龍大道和新三環共線」,啥意思咧?要理解這句話,先得知道盤龍大道在哪裡,繼而才能想像新三環是個啥子模樣。盤龍大道,地圖上是位於黃陂南部盤龍城的一條南北向道路,北起後湖,南抵盤龍大橋,長度約6公裡。
  • 佳海計劃改造、會展規劃完成,今年武漢盤龍城臨空新城好消息不少
    2019年12月的臨空新城衛星圖像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2019年臨空新城都幹了些什麼和2020年準備怎麼幹吧(資料來源於臨空投官方網站,部分消息後面有加上個人對此消息的解讀和說明)3.完成了任凱湖、麥家湖等湖泊湖泊治理和湖岸打造立項工作臨空新城有山有水,當然需要把山水融入整體規劃裡去了,未來的盤龍城將是大漢口區域自然環境最優越,最漂亮的城區4.完成花田小鎮規劃,一期已獲區政府原則同意。
  • 黃陂的公交站臺名字,橫店用村莊盤龍城則用小區命名,真好玩!
    坐295,出了前川,站名就開始用村莊名字了,這好理解,畢竟中環線到橫店鐵路橋10公裡的距離內沒有城市只有農村,但到了橫店正街上,這時候就已經進入黃陂南部城市和工業化區域了,很多道路,很多小區,很多工廠,但站牌名字還是用的原村莊名,小編就很不理解了。
  • 武漢地鐵18號線規劃圖解析,在黃陂盤龍城和漢口北武湖站點情況
    武漢地鐵18號線武漢軌道交通18號線起於長江新城武湖,沿巨龍大道祥龍大道漢口北大道經漢口北、劉店、盤龍城至東西湖三店。武漢地鐵18號線最初就是規劃盤龍城巨龍大道以及漢口北大道走向,但是現在隨著沿途入住量越來越多,基本上沒有多少空地可以賣,所以說這樣建設的話,會造成資源浪費以及成本問題。而且巨龍大道上一集漢口北大道上都規劃了其他線路可以滿足上面基本的需求,如果再讓18號線這樣走的話會造成資源浪費。
  • 誰說黃陂沒有八車道的大馬路?這不,武漢臨空剛剛就新建了兩條
    當然不是了,經過武湖的江北快速路就是八車道,但由於這條路主要是為了連接陽邏和江岸而建,黃陂不過是搭便車而已,所以大部分黃陂人在心底裡並沒有將江北快速路也算到黃陂的主要公路數量中去。還有臨空北路,一條位於橫店臨空產業示範園二期-中日產業園內的東西向主幹道,西起海航側路,東抵川龍大道,此條路相當重要,未來會向西延伸至祁家灣街(規劃中,祁家灣地區是發展後備區域),一旦中日產業園土地開發過半,祁家灣的土地將有望釋放出來。
  • 武漢黃陂這條公路如何拓寬?網友建議走北邊以避開困難路段
    搭上武漢重振東風,黃陂這四條公路終於開工了進度方面,從辛店往橫店鐵路橋部分正在處理兩側行道樹,樹梢都砍掉了,剩下樹幹等待遷移,沒有了瘋長的樹木和灌木遮擋,突然發現川龍大道兩邊的景色別有一番風味,以往,走在川龍大道上,路兩側的景色都被密集的灌木擋住了,這就是小編想說的,樹木花草,如果管理得當,可以提升地區的顏值,但如果任其瘋長,不僅不會加分,相反還會降低沿途景觀的美觀度
  • 武漢新三環最大可能經過府河北,恭喜黃陂和東西湖了
    網友對盤龍大道到底是哪條路爭論不休,自然對新三環的規划走向也眾說紛紜,小編也寫了相關文章,提出了自己個人的一點看法(點擊後文藍色字體連結即可閱讀,黃陂說盤龍大道和新三環將有望共線,武漢北三環真的會外擴嗎?)
  • 武漢規劃形成六環二十四射路網,黃陂青山礄口光谷等方向收益明顯
    向北出城暢通項目有:已完成的岱黃高速府河大橋擴容、三金潭立交改造、解放大道下延線,岱家山大橋改造、新十公路新河特大橋等,岱黃高速及機場高速盤龍城至中心城區小型客車通行免費,有效緩解三金潭立交等節點的擁堵。7月1日起,武漢新榮客運站徹底關停,相關班線將轉至漢口北客運中心。原新榮客運站所有市際、省際長途客運班線,將調整至漢口北客運中心繼續經營。
  • 你好,這裡是武漢之根——盤龍城
    你好,這裡是武漢之根——盤龍城 距離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開幕
  • 裴高才:上海有「黃陂路」,漢口有「黎黃陂路」,「黎黃陂」何許人也?
    解說詞(短片一):在武漢江岸區,有這樣一條背街小路,路的一頭是浩浩長江,另一頭是繁華的中山大道。這條全長不過604米的小街,南起沿江大道,北至中山大道,中途與洞庭街、鄱陽街、勝利街等街道相交匯,因兩任民國大總統黎元洪是湖北黃陂人,在1946年由夷瑪路改稱「黎黃陂路」。漫步於此,高大的梧桐,細碎的樟樹,掩映著道路兩側的紅磚小樓。
  • 從五到七,由八變為十一,黃陂的路網將會發生怎樣的改變呢?
    下面就讓我們結合武漢以及黃陂的規劃圖,來看看這些縱橫道路究竟姓甚名誰吧。 先看過去的「五縱八橫五射三環」規劃,下圖是官方的交通路網規劃圖,由於圖上道路密布,再加上文字說明,估計很多人看的不是很清楚,提醒各位注意的是,圖上紅色線條是縱向道路,即所謂的五縱,藍色線條是8條橫向公路,五條射線是黃色,3條淡綠色線條則是環線。
  • 原位於盤龍城的一個籃球館似乎取消了,武漢不需要大型籃球館了嗎
    截圖如下:由於大部分黃陂人進出漢口都不從宋家崗這裡過(走的多是府河大橋和盤龍大橋),如果不清楚盤龍城的地理位置,估計很難看懂項目具體在哪裡,小編這裡就簡單地介紹一下區位吧,體育中心位於宋家崗南部深入麥家湖的一個半島中(麥家湖有多大呢,比漢口的西北湖大,比武昌的沙湖要小),旁邊有正在建設的龍港大道
  • 從五到七,由八變為十一,武漢黃陂的路網將會發生怎樣的改變呢?
    下面就讓我們結合武漢以及黃陂的規劃圖,來看看這些縱橫道路究竟姓甚名誰吧。先看過去的「五縱八橫五射三環」規劃,下圖是官方的交通路網規劃圖,由於圖上道路密布,再加上文字說明,估計很多人看的不是很清楚,提醒各位注意的是,圖上紅色線條是縱向道路,即所謂的五縱,藍色線條是8條橫向公路,五條射線是黃色,3條淡綠色線條則是環線。
  • 你看到的是黃陂盤龍城不再停水,我看到的還有武漢臨空經濟區建設
    昨天,黃陂和武漢自來水集團籤訂協議,宋家崗和機場南部十多平方公裡範圍內(機場1高速西南部分)將由武漢水務集團供水,這當然是個好事,雖然供水面積只覆蓋了盤龍城88平方公裡的一小部分,但意義卻很重大,第一,這是黃陂第一個在水務方面和主城區接軌的地區,萬事開頭難,接下來黃陂南部最終和整個漢口水管系統聯網就好辦了
  • 盤龍城人注意,除了沿江高鐵外,武漢空港新城還有這些建設項目!
    盤龍城開發區,級別為省級,比起東湖高新、武漢經開和臨空港這些國家級的開發區,無論是從政策,還是資金扶持上都存在巨大差距,那三個開發區是武漢和湖北合力建設,盤龍城開發區只能依靠黃陂這個20年前還是農業縣的地方勉力支撐。
  • 新規劃下,不再分前川和盤龍城,未來黃陂將只有一座武漢臨空副城
    和2017年初公布的2030黃陂分區規劃比起來,新的2035規劃有了很大的改動,畢竟武漢市的總規也做了調整,上一次黃陂修規劃的時候,還沒有長江新城的概念,宋家崗也沒有被選為臨空副城。下面就讓我們結合黃陂公布的三張規劃圖來做簡要說明吧。
  • 漢口北立交前期工作完成,黃陂首條城市快速路將要來到了嗎?
    漢口北大道計劃進行快速化改造,黃陂南部交通會有大改變嗎?)規劃中,岱山大道將沿岱黃高速東面往北,連接騰龍大道後,跨過後湖,在四環線附近轉向東北,最終抵達萬家咀連接上新十公路,此延長線建成後,前川人民從新十公路進出漢口又多了一個選擇,既可以走新河特大橋,也可以走岱山大橋。
  • 黃陂宋家崗有8個地鐵站、豐荷山成了公園?解讀武漢空港新城規劃
    2017年的宋家崗從這個月起,原位於黃陂盤龍城宋家崗區域的「臨空新城」正式更名為「武漢空港國際商務新城」,覆蓋面積也由原來22平方公裡擴大到55公裡。空港新城的地鐵線路和站點規劃中,經過空港新城的軌道交通線路(地鐵和城鐵)6條,分別是已建成的2號機場線和漢孝城際鐵路,在建的7號前川線,規劃中的13、17和18號線;這6條線路在空港新城共設站8座,其站點名稱及經過的線路分別是:
  • 武漢臨空副城交通待改善,龍港大道跨府河工程迫在眉睫
    黃陂區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當前黃陂正處於重大戰略機遇疊加、區域價值快速提升、發展潛力空前拓展的重要時期,武漢長江新城(區)規劃建設、前川及南部地區納入武漢臨空副城規劃建設、空港擴建升級及高鐵進機場等,打開了新時代黃陂高質量發展的空間。」黃陂西南部的臨空新城作為三個副城之一的臨空副城的核心區,其成為武漢國際門戶形象地位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