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分享朋友圈~
紋身過程中割線是很講究的,也是重要的步驟。如果割線沒有做好,那麼會影響整幅圖的效果。割線常用的針大都是圓針,常用的圓針有3針,5針,7針,9針等,割線的圓針最好是經過縮尖處理過的。沒有經過縮尖處理的針在割線時容易出現分叉現象,割出來線條也不夠圓潤飽滿,所以我們在選割線針時也要注意。
割線時我們調的出針長度約在1.5-2毫米左右,出針長度要適度,不宜太長或太短,出針太長容易走針有滯頓感,也容易跳針,出針太短則會割線不實。
在割線前要在皮膚上塗抹凡士林來增加潤滑感,這樣走針時會比較流暢,割線的力度也很重要,要掌握好,一般割線機的力度要小於打霧機,頻率要大於打霧機,這樣割線時的線條才會更流暢圓潤。用大型號割線針時要掌握好力度,因為力度過大會使皮膚損傷過出現疤痕,如果圖形線條很粗,可以割雙線然後中填色。一般常用的割線方法是用埋針,此方法是用針嘴貼合皮膚,勻速運針,運針速度過慢線條容易暈色或出現斑點,過快則會出現線條不清晰或斷續現象,這種方法需要平常反覆練習熟練掌握,因為割線過程中不易看到針尖,有時會不能準確的掌握線條位置,所以需要平時的練習掌握好針感。割線時可以根據圖形的不同選擇不同顏色,如果需要不顯現割線顏色也可以用水來割線,比如以明暗為主的圖,不需要顯現線條,但是需要有輪廓定位,這時就可以用水割線,這樣在做圖的過程中可以看到輪廓的定位線,紋身恢復後看不到線條。另一種割線的方法是懸針割線,懸針是指將針嘴離開皮膚,這種方法一般用在處理局部細節,因為此方法很容易看清針尖的位置,精準度高,但是不適合做長線條割線,因為這樣無法更好的掌握均勻的走針長度及速度。還有時候我們會用到排針來割線,這樣的方法會做出很流暢的弧線,也可以做出粗細漸變的效果,用排針割線是用針的尖角部位,順針的走向出針。
在割線時要注意的一些問題,在肌肉少而骨頭多的部位割線要掌握好力度和速度,這樣的部位掌握不好方法會容易暈色;遇到有血管明顯的部位要格外小心,最後將皮膚拉開避讓血管部位,以免割破血管造成出血;割線時懸腕或者懸肘可以使運針的距離增大,線條可以做的更長,但這樣的方法需要經常鍛鍊,否則手抖會影響割線的效果。
以上部分素材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