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分享朋友圈~
大家都知道紋身的過程分為「割線」、「打霧」兩種大步驟,卻往往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程序。那就是「規劃」。
「規劃」分為兩部分、指對圖樣的設計。指對圖樣的理解設計。意為我們在為客戶進行紋飾的同時。必需考慮到圖樣的遠期發展,考慮到今後的改進,因為紋身是對自己身體的一種認定它帶有延續性,例如在對一個客戶進行一個龍頭的紋制我們就必需考慮到客戶今後龍身紋制的部位。對圖樣的理解意為我們在紋制任何一種圖案的同時,我們必需了解,理解這個圖樣是什麼。它的線條,色塊組成又是什麼,它必須由哪些線條組成,而線條的走線連接又是怎樣等等。這就是說,我們在真正進行紋制前就必需完全了解上述情形之後才進行紋制。喜歡日式紋身的人一定會沉迷於那種狂野中帶著柔和,粗曠中又隱藏著一份神秘美感。喜歡歐美作品的人一定會對那構圖亂中有序,作品色彩鮮豔,手法出神入化的紋身愛不釋手。就是他們多了一道手續「規劃」
一幅好的紋身一定先要有好的構圖再來就是正確的割線,很多人甚至是職業的紋身師都會有割線太淺、太細。或者線條渾開的情形這都是使用機器或紋身方法不正確的結果。
刺入深度及力度
出針不代表入針,皮膚越軟,針的刺入阻力就會加大,目測刺入了,其實是皮膚遇到撞擊彈下去了,所以另一隻手撐皮很重要,加大皮膚硬度,讓皮膚更加容易刺破,大號針很多喜歡用埋針,埋針很有道理,針嘴貼合在皮膚上就好比有一圈壓皮膚的邊套,起到了撐皮的效果,降低了皮膚彈性,所以更容易刺入。不過反之,如果皮膚距離骨骼和關節越近的地方為何越能好刺入並且暈色,是因為顧客相當一個硬底襯,這時你不把皮膚拉伸到軟的區域,很可能你的針就會直接了當的刺進去,導致刺入過重,色料進入其他支血管導致暈色的,這時候處理方法,趕快用手指進行揉搓,或者往擴散處往裡趕壓,會能緩解很多。
大多數的紋身師割線時應注意紋身機與皮膚的角度。下針時要與皮膚儘量保持儘量垂直,割線如果傾斜最好50度到80度角為宜,打霧需要控制在40度和50度之間最好。傾斜決不能超過20--30度。下針深度為1MM-1.5MM,絕對不能超過2MM,出針長度要適度,不宜太長或太短,出針太長容易走針有勾肉,也容易跳針,出針太短則會割線不實。(入針深度不代表出出針深度)紋身針一般都是刺在皮膚表皮的基底層與真皮層之間的頭層上。(入針過深或者是過淺會出現恢復後增生,暈色,假上色等現象)紋刺時下針的深度不宜太深以1.5mm左右為最佳。
割線要點:
方向、角度、力度、速度,線條做的流暢與否這四點非常重要,需要長時間的聯繫。有很多紋身愛好者和初學者會出現手抖的現象,那怎麼樣才能手不抖呢?⒈: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握姿,握資有好幾種,根據割線線條的長短、弧度、角度來調整握資。⒉:手握機器的時候一定不要特別過於用力的捏緊手柄,而是要以放鬆的狀態握住機器手柄,如果手過於用力,緊繃的狀態下那肯定會手抖。⒊:選用紋身機手柄儘量選用直徑大一些的,本人做線條的用的手柄都是直徑28mm——30mm,選用手柄直徑大一些可以讓手更放鬆而且能做出更流暢的線條(這一點也要看個人習慣)⒋:手柄和機器的配重比,如果你使用的線圈機重量在200g以上的重量,你就需要一個配重比較合適的手柄搭配,如果使用的手柄過輕,紋身機的整個重心會向後偏,長時間工作話,手就會特別疲勞,反之,如果手柄過重,重心向前偏,所以選擇手柄和機器的配種也比較重要(建議不代表全部,要根據個人的習慣)⒌:專治手抖還有一點就是支點,割線過程中手的支點很重要,一定要找好支點。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手法了,力度和速度要均勻,線條才會流暢紮實,銜接要自然。在割長線或手移動時,銜接的地方就要輕入輕出移動入針,也就是在皮膚上輕入針輕出針,輕入針和輕出針的重合可以讓線條銜接的更自然。最好能看到針尖。這樣銜接的地方才會自然,才不會出現雙線條
割線時,順序一定要正確。要按照從下到上,從右到左的順序來做,這樣才不會把我們轉印的圖案弄花。
下針,起針時要乾淨利索,不能停頓,否則容易出現停頓的點。(但是一定要長時間練習,基本功很重要)割線時儘量不要與人說話,一根線條儘量一氣呵成,如果是長線條可以用輕入輕出的方式進行銜接。
幾種線條分別要注意的重點
⒈:弧線:注意線條要圓滑,銜接要自然流暢。
⒉:直角線:注意直角銜接的地方一定要緊。
⒊:弧尖線:注意結尾時一定要把針輕輕抬起,銜接一定要好。
⒋:弧尖圓線:做尖圓的地方不要停針,要圓滑過去再停針
了解紋身針
我們常用的紋身圓針有3針,5針,7針,9 針等,在割線的時候圓針最好是經過縮尖處理過的。沒有經過縮尖處理的針在割線時容易出現分叉現象,割出來線條也不夠圓潤飽滿,所以我們在買紋身針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埋針法
此方法是用針嘴貼合皮膚(針嘴最好選用圓口RT,儘量不要使用菱形針嘴,以免對皮膚產生二次損傷)勻速行針,行針速度過慢線條容易暈色或出現斑點,過快則會出現線條不清晰或斷續現象,這種方法需要平常反覆練習熟練掌握,因為割線過程中不易看到針尖,有時會不能準確的掌握線條位置,所以需要平時的練習掌握好針感。懸針法懸針是指將針嘴離開皮膚,這種方法一般用在處理局部細節,因為此方法很容易看清針尖的位置,精準度高,但是不適合做長線條割線,因為這樣無法更好的掌握均勻的走針長度及速度。懸針法長期的練習可以通過入針的深淺度做出虛實粗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