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分享朋友圈~
茫茫人海 感恩相遇
我們知道在繪畫中一般會先用線條勾勒輪廓,之後再做顏色的明暗過渡。同樣這種方法適用於紋身過程,我們稱之為割線。割線顧明思議就是打輪廓或者標記勾勒輪廓,我們對割線的要求是線條流暢自然,紋身割線的常見表達方式有線條的粗細、虛實 轉折形態來體現圖案的協調性和美感。歷史上最早的繪畫就是由線條所組成可見線條在繪畫和紋身作品中的重要性。
割線是紋身最基本的一種操作方式,一般分為埋針和懸針兩種操作手法類似於寫毛筆字,不管以上那種方式都需要建立在熟悉紋身機的基礎上,能夠靈活的利用才能割出漂亮的線條,很多初學者做出來的線條不流暢或者其它問題都是因為不了解紋身機所引起的。這種問題在很多紋身師中也存在,紋身不是繪畫它的操作工具和材質都有別於繪畫,紋身機相當於畫筆可是它在重量和運行狀態下又有別於畫筆,所以掌握起來要不斷的思考和熟練。材質方面就不用多說但是我們需要了解皮膚的組成和膚色的差異所呈現的紋身作品的不同效果要做到心中有數才能遊刃有餘的完成紋身操作。
懸針指的是針嘴離皮膚有一段距離眼睛能夠看到針在皮膚上的運行方向。懸針適用於一些細節的表現和較短線條的操作,不能過深也不能過淺。過深的話容易造成暈色過淺的話又比較容易掉色,一般出針長度也不宜過長否則會掛皮膚而導致運行不流暢。埋針的話就是針嘴緊貼皮膚而運行它的優點是割線比較實、明顯,適用於長線條的操作缺點是容易弄花圖案。是一種比較常用的割線方式。
紋身割線一般用收口的圓針,常用型號有圓3、5、7、9之分根據不同的圖案選擇對應的型號,最常用的一般是圓5和圓7割線用針不宜過細或者過粗,過細的話針的銳利度比較高容易引起皮損,過粗的話皮膚阻力大不易刺進皮膚容易引起掉色和留白。在做過於粗的線條時最好的方法是走雙線然後用上色的手法填充來體現。割線是紋身最基本的操作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細節,其實紋身是一項非常專注的行為藝術,什麼樣的圖案用什麼樣的手法來操作才是最好的這些需要不斷的鑽研和修正。機器頻率、重量、力度、角度、運行速度 皮膚深度、和線條的張力,這些都是需要在不斷的練習中了解和總結的重要細節,基礎作為最基本的一種方式,它的掌握熟練度是決定你在紋身的道路上能夠走多遠的衡量標準,也是一切紋身行為的先決條件。
埋針法
此方法是用針嘴貼合皮膚(針嘴最好選用圓口RT,儘量不要使用菱形針嘴,以免對皮膚產生二次損傷)勻速行針,行針速度過慢線條容易暈色或出現斑點,過快則會出現線條不清晰或斷續現象,這種方法需要平常反覆練習熟練掌握,因為割線過程中不易看到針尖,有時會不能準確的掌握線條位置,所以需要平時的練習掌握好針感。
懸針法
懸針是指將針嘴離開皮膚,這種方法一般用在處理局部細節,因為此方法很容易看清針尖的位置,精準度高,但是不適合做長線條割線,因為這樣無法更好的掌握均勻的走針長度及速度。懸針法長期的練習可以通過入針的深淺度做出虛實粗細的變化。
1:刺入深度及力度
出針不代表入針,皮膚越軟,針的刺入阻力就會加大,目測刺入了,其實是皮膚遇到撞擊彈下去了,所以另一隻手撐皮很重要,加大皮膚硬度,讓皮膚更加容易刺破,大號針很多喜歡用埋針,埋針很有道理,針嘴貼合在皮膚上就好比有一圈壓皮膚的邊套,起到了撐皮的效果,降低了皮膚彈性,所以更容易刺入。不過反之,如果皮膚距離骨骼和關節越近的地方為何越能好刺入並且暈色,是因為顧客相當一個硬底襯,這時你不把皮膚拉伸到軟的區域,很可能你的針就會直接了當的刺進去,導致刺入過重,色料進入其他支血管導致暈色的,這時候處理方法,趕快用手指進行揉搓,或者往擴散處往裡趕壓,會能緩解很多。
大多數的紋身師割線時應注意紋身機與皮膚的角度。下針時要與皮膚儘量保持儘量垂直,割線如果傾斜最好50度到80度角為宜,打霧需要控制在40度和50度之間最好。傾斜決不能超過20--30度。下針深度為1MM-1.5MM,絕對不能超過2MM,出針長度要適度,不宜太長或太短,出針太長容易走針有勾肉,也容易跳針,出針太短則會割線不實。(入針深度不代表出出針深度)紋身針一般都是刺在皮膚表皮的基底層與真皮層之間的頭層上。(入針過深或者是過淺會出現恢復後增生,暈色,假上色等現象)紋刺時下針的深度不宜太深以1.5mm左右為最佳。
割線要點:
方向、角度、力度、速度,線條做的流暢與否這四點非常重要,需要長時間的聯繫。有很多紋身愛好者和初學者會出現手抖的現象,那怎麼樣才能手不抖呢?⒈: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握姿,握資有好幾種,根據割線線條的長短、弧度、角度來調整握資。⒉:手握機器的時候一定不要特別過於用力的捏緊手柄,而是要以放鬆的狀態握住機器手柄,如果手過於用力,緊繃的狀態下那肯定會手抖。⒊:選用紋身機手柄儘量選用直徑大一些的,本人做線條的用的手柄都是直徑28mm——30mm,選用手柄直徑大一些可以讓手更放鬆而且能做出更流暢的線條(這一點也要看個人習慣)⒋:手柄和機器的配重比,如果你使用的線圈機重量在200g以上的重量,你就需要一個配重比較合適的手柄搭配,如果使用的手柄過輕,紋身機的整個重心會向後偏,長時間工作話,手就會特別疲勞,反之,如果手柄過重,重心向前偏,所以選擇手柄和機器的配種也比較重要(建議不代表全部,要根據個人的習慣)⒌:專治手抖還有一點就是支點,割線過程中手的支點很重要,一定要找好支點。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手法了,力度和速度要均勻,線條才會流暢紮實,銜接要自然。在割長線或手移動時,銜接的地方就要輕入輕出移動入針,也就是在皮膚上輕入針輕出針,輕入針和輕出針的重合可以讓線條銜接的更自然。最好能看到針尖。這樣銜接的地方才會自然,才不會出現雙線條
割線時,順序一定要正確。要按照從下到上,從右到左的順序來做,這樣才不會把我們轉印的圖案弄花。
下針,起針時要乾淨利索,不能停頓,否則容易出現停頓的點。(但是一定要長時間練習,基本功很重要)割線時儘量不要與人說話,一根線條儘量一氣呵成,如果是長線條可以用輕入輕出的方式進行銜接。
(8)幾種線條分別要注意的重點
⒈:弧線:注意線條要圓滑,銜接要自然流暢。
⒉:直角線:注意直角銜接的地方一定要緊。
⒊:弧尖線:注意結尾時一定要把針輕輕抬起,銜接一定要好。
⒋:弧尖圓線:做尖圓的地方不要停針,要圓滑過去再停針。
了解紋身針
我們常用的紋身圓針有3針,5針,7針,9 針等,在割線的時候圓針最好是經過縮尖處理過的。沒有經過縮尖處理的針在割線時容易出現分叉現象,割出來線條也不夠圓潤飽滿,所以我們在買紋身針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用大型號割線針時要掌握好力度,因為力度過大會使皮膚損傷過出現增生,如果圖形線條很粗,可以割雙線然後中間填色。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分享
如果有幫助到你
請不要忘記關注和分享
甘於分享是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