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身的學習中,割線是一個很關鍵的環節,掌握紋身割線技法顯得尤為重要。通過觀察紋身的割線效果,可以判斷紋身師的基礎薄弱與否。
紋身技法(針法)分類
紋身割線的針法大致上分為埋針和懸針。
埋針法,是用針嘴貼合皮膚,勻速行針,行針速度過慢線條容易暈色或出現斑點,過快則會出現線條不清晰或斷續現象,埋針割線過程中不易看到針尖,有時會不能準確的掌握線條位置,所以需要平時的練習掌握好針感。
一般來說,像日式紋身這樣的傳統紋身圖案都是由色塊與色塊堆積而成,特點是色塊間的色彩分明。這種情況下通常採用埋針,而且在割線的同時有的部位需要擴線。建議用稍微粗一點的針來增加線條的穩定性。
埋針(粗針):調節針刺入皮膚的對應長度,在線行駛當中一定要注意色料在皮膚上溢出的量,過多會影響圖案清晰度,過少的話則影響線條著色飽和度。
埋針(細針):要注意出針短手速快,電壓相對減弱 收針乾脆。
採用埋針針法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一定要把出針的長度控制在1或1.5毫米左右,如果埋針的尺度掌握不好,容易產生色料堆積和暈色的情況,不利於下一步操作。圖案跨度較大,皮膚在紋身時會感到一定程度滾動,需要靈活入針時,把出針調短,避免打滑。
2、行針時入針的深淺關鍵在於手勁,並根據皮膚的部位的不同來決定入針的深淺。皮膚較薄部位,入針要淺,否則容易暈色。
3、埋針割線時,割線時千萬不要停頓,否則會產生斷點。收針時要慢慢的收,避免出現斷點。且割線時不要把機器電流調的過大,否則不好掌握割線時埋針的深淺度。
4、用大針都要走的穩重,線才會實。小針要注意不要刺深,手部肌肉要撐起紋身機,否則在皮膚較薄的位置容易出現暈色,色料堆積,線條不穩的情況。走長線要注意斷點。感覺墨不夠了就緩緩抬起,嚴忌突然就抬起來,否則再接線是斷點,會很明顯。
粗針,圓針14型號以上的,重點和難點在於要刺的實,但還要儘量避免皮損。
懸針法,是指將針嘴離開皮膚,這種方法一般用在處理局部細節,因為此方法很容易看清針尖的位置,精準度高。寫實效果的紋身作品一般用懸針,比如說,歐美風格中小圖和素描效果的圖案大多採用懸針技法。
細針懸針,入針輕,果斷自信入針,收筆乾脆,根據機器頻率力度而定。
粗針懸針,入針時要感受到針刺入皮膚的阻力為準。
馬達機懸針,根據每一塊皮膚調節電壓,出針較長手速要慢。紋身筆懸針與馬達同理。
採用懸針針法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懸針的出針長度應該比埋針要略長一些,便於看清針的落點。
2、一般懸針割線不建議使用粘稠度太高的色料,會影響其上色效果。
3、在做肖像紋身面部刻畫或一些不強調明顯輪廓線的素描效果圖案時,可以採用不沾色料(俗稱水線)的方法進行操作。
這篇是不是特別精簡,幾乎沒有廢話,忍不住想誇下自己。
如果您的公眾號消息很久沒有彈出推送,這可能意味著我們即將消失在您的列表裡。
由於公眾號推送規則的改變,如果一段時間不點開我們的文章,微信會自動判定您不喜歡這個帳號而將他打入冷宮。
所以,如果您喜歡幫主,想看的我們更多的內容,請將我們「設為星標 」 慷慨的點一個「在看」,我們將為大家持續帶來更多的精彩內容。
本文圖文源於網絡,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整理不易,如果您覺得還可以請點好看
推薦閱讀
霧面的秘密 紋身打霧時,黑灰過度變化的技巧和細緻過程
紋身技術-紋身師如何才能做到紋身割線時手不抖
紋身技術乾貨 大圖紋身轉印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