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喝水加點它,清肝火、排溼氣、促消化

2021-02-12 健康晨訊

三伏天裡,天氣炎熱,不少人都想喝杯冰水來降溫。

然而卻告誡大家:吃什麼都不要吃冷飲!

冰冷食物對脾胃傷害甚大,尤其現在正值三伏天,身體需要收藏陽氣,再吃冷飲容積累溼氣,加重身體病症。

那三伏天只能喝白開水嗎?

其實,往白開水裡加點其他東西,不僅能解渴,還能達到養生功效,一起來看看!

如果覺得喝白開水淡淡無味,不妨往裡面加點蜂蜜,不僅會變得好喝,還有養生效果。

蜂蜜是天然滋補食品,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每天喝點可以淡化斑點、改善皮膚暗沉、延緩衰老等。

通常來說,待水溫降到60℃後,加入一勺蜂蜜,攪勻就能喝。

很多人以為早上空腹不要喝蜂蜜水,會刺激胃部,造成胃潰瘍。

實際上,加溫水衝泡的蜂蜜,糖含量的濃度會降低,並不會對胃造成傷害。如果腸胃正常的人,是可以放心飲用。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未滿一歲的孩童並不適合飲用。

每天堅持喝一杯檸檬水,不僅可以換個口味,還能補充水分,解決飲水量不足的問題。

而且檸檬的鉀元素含量十分可觀,可以調節離子濃度水平,穩定心率,幫助肌肉收縮。

同時,檸檬還有美白、減肥、補充維C的輔助作用,每天喝一杯,絕對不會吃虧。

泡檸檬水時,儘量選擇鮮檸檬,切成薄片,這樣做有助於檸檬清香味溶出。

苦瓜對於很多人來說,入味又苦又澀,長相也不討喜,喜歡它的人並不是特別多。雖然苦瓜其貌不揚,但其營養功效卻是不容小覷。

如果實在不想吃苦瓜,可以把苦瓜榨成汁飲用。苦瓜汁可以降火氣,有助於清肝火、排肝火。

另外,喝苦瓜汁可以增加尿量,有助尿酸排出,痛風的人可以多喝點。

生薑藥用價值很高,具有溫中散寒、發汗解表的作用。相比於其他姜類,辛辣味不是特別強烈,適合大眾口味。

中醫認為,夏天需要收藏陽氣,生薑不僅能健脾養胃,還能加快血液循環,趕走體內的溼氣、寒氣,起到調氣補血等作用。

除此之外,經常坐空調房的人更要多喝點生薑水,能幫助身體促進汗液產生,緩解頭痛、頭悶、噁心,食慾低下、拉肚子等症狀。

夏天喝生薑水,一般取生薑3~5片,用沸水沏開。

鹽水有一定的保健的功效,能夠幫助維持細胞的離子平衡、保持細胞形態等。

運動出汗過多時,人體內的鈉鹽會丟失,適當的喝淡鹽水,以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在夏天還可以預防中暑。

如果出現腹瀉情況,會導致體內的鈉流失過多,喝一些淡鹽水,對身體也是很有好處的。

經常便秘的人,每天一杯淡鹽水,可以改善腸胃的消化和蠕動。

衝泡淡鹽水時,最好500ml水放普通勺子的1/10食用鹽即可成為淡鹽水,水溫控制在20~30℃之間。

✔健康成年人,每天最好喝夠1500~2000毫升水,保證人體攝入和排出的水分基本相當;

✔每天喝水時應該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避免大口、快速喝水;

✔不要等渴了才喝,即使不渴也要規律補水,預防尿路感染與結石;

✔喝水的水溫不宜過燙,一般不能超過37℃,過熱的水會導致食道癌。

       平安健康家園隸屬於河北平安健康集團,是河北省一所集健康體檢、運動健身、中醫診療、保健養生、餐飲於一體的綜合性"一站式"健康管理機構。擁有先進的健檢運營模式和「規模大、設備新、服務好」的特點。為渴望身體健康的現代人提供360度全方位健康管理服務。

諮詢電話:0311-67262655

地址:石家莊市槐安東路81號平安健康家園(槐安路與休門街交叉口東行50米路北)

相關焦點

  • 學會用「它」泡水喝,或能排溼氣、促消化
    生薑的汁液也可以對創傷性的傷口,有癒合性的作用,夏天可以多吃些它,可以抑制腸內細菌的生長,還有消除細菌的作用。體內溼氣重?學會用「它」泡水喝,或能排溼氣、促消化經常吃生薑會對身體有哪些好處呢?促進消化:生薑的味道比較辛辣,生薑裡面有一種物質,會散發出這種辛辣的味道,這種物質可以增強人們對食物的欲望,聞一下這種味道就會很開胃,特別適合那些厭食不喜歡吃飯的人。生薑可以促進胃腸的消化,它裡面含有的一種物質,可以刺激胃黏膜分泌胃液,腸內的消化液多了,就會促進對食物的消化。消化的好了,吸收的營養物質就會增加,同時還可以殺滅腸道裡面的細菌,預防各種胃腸疾病的發生。
  • 三伏天「祛溼王」已公布,不是玉米須,平時敞開吃,溼氣排空空
    夏季是一年之中溼氣最重的季節,尤其是在三伏天期間,天氣炎熱、下雨頻繁,加上總是喝冷飲、吹空調、洗冷水澡等等,身體就很容易被溼氣入侵,當溼氣加重後,身體會出現各種問題,從而影響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健康。在三伏天這樣溼度高、氣溫高交加的時期,人的陽氣旺盛,毛孔張開,正是祛溼的好時期!不能錯過。
  • 三伏天祛溼,效果要比平時好,試試不一樣的方法,輕鬆祛除溼氣
    總不出汗的人,皮膚代謝緩慢,一些廢棄物難以排出,出汗可以清潔毛孔,達到美容護膚的功效,出汗還可以促進消化、睡眠;不出汗、氣血運行慢了會影響消化,導致人食慾差、吃不香;還會影響人晚上睡不好覺,比如鍛鍊也是去溼氣的方法,通過鍛鍊身體,身體出汗排出體內溼氣,所以,能忍受的溫度下,儘量不要鑽到空調房,夏天出出汗符合自然規律,出汗能幫助身體排毒,身上總不出汗的人,毒素排不淨
  • 三伏天,吃什麼都不如吃它,清熱解毒去溼氣,一年身體棒棒的
    三伏天,吃什麼都不如吃它,清熱解毒去溼氣,一年身體棒棒的一年二十四個節氣,最難熬的可能就是三伏天了,三伏天不僅氣溫高,溼氣也非常重。因為入伏後,地表吸收熱量變多,這個季節雨水也特別多,使得空氣中溼度升高,本應該上升的溼氣,在壓強的作用下堆積到地表,溼氣就很容易進入體內,使得脾胃消化失常,再加上酷熱高溫,人們喜歡冷飲,喝水多,也會導致脾胃虛弱,就會造成積水為患,體內溼氣也就會更重了。
  • 三伏天怎麼排溼氣寒氣 五種方法推薦給你
    現在處於三伏天,在中醫的角度裡面認為三伏天是全年陽氣最盛的季節,所以如果溼氣重的小夥伴們,人們可以抓住這一個三伏天的時間來驅除體內的寒氣,那麼今天我們也一起來看看這三伏天如何排溼去寒氣。第一、多吃可發汗,利水的食物溼氣比較重的小夥伴們,可以在三伏天這個時間段多吃一些發汗利水的食物,例如紅豆,綠豆,冬瓜,西瓜以及綠豆茶等等。食物可以讓我們從皮膚以及小便處排出溼氣,促進我們身體的新陳代謝,另外還可以喝生薑紅糖水,或者是香菜絲瓜湯來達到通過食療去溼的目的。
  • 冬天喝水加點它,養肝補腎
    其實,解決辦法沒你想的那麼難,只要你平時喝水時,稍稍加點養生「小料」,足矣!冬天喝水加點它,這些好處藏不住決明子:通便賽香蕉,還清肝明目中醫認為,決明子味苦而性涼,走肝經,可清肝明目、平肝潛陽,有清肝火、祛風溼、益腎明目的功效,適用於肝熱或肝經風熱所致的目赤澀痛、畏光多淚等症。
  • 天熱胃容易受寒,加重溼氣,伏天排溼多吃它,脾胃好溼氣排得徹底
    天熱的時候就愛喝一些冰涼的飲料,吃一些冷藏的水果,覺得很爽,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太熱了,坐在屋裡就冒汗,天熱愛貪涼,貪涼胃受傷,胃寒溼氣重,排溼不容易,三伏天是祛溼排毒的最好時候,但也是脾胃最容易受寒的季節,所以祛溼排毒就得保護脾胃不受傷害,選擇一些適當的方法來調理身體,清除溼氣,
  • 三伏天要多吃此菜,膳食纖維含量極高,隔三差五吃,清腸道促消化
    小槐就是因為長期不注意腸胃的健康,長此以往結果產生消化不良甚至是便秘的情況,不過現在小槐卻是找到了一個清腸道促消化的神器,情況已經好多了。三伏天要多吃此菜,膳食纖維含量極高,隔三差五吃,清腸道促消化。本來小槐的腸胃功能就不太好,再加上消化不良以及時常便秘,有一段時間,小槐的體重也是無緣無故的就開始變重,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因為腸胃的原因所導致的,於是經過小槐的多方求助,終於發現了它,也就是今天要說的金針菇,金針菇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可能是很多朋友所不了解的,也是因為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所以金針菇能夠有效地促進腸胃的活性,增加蠕動性,從而改善腸道促消化
  • 2020年三伏天如何排寒溼?吃什麼去溼氣快?
    大家都知道在冬天是很容易堆積溼氣的,但其實,在三伏天這種最炎熱的時候,溼氣也很容易侵入身體,因為三伏天的天氣比較悶熱潮溼,所以大家也可以趁著這個時候吃一些去溼氣的食物來幫助排出體內溼氣。那麼,三伏天吃什麼祛溼氣快呢?三伏天做什麼最除溼?還不清楚的盆友可以和百思特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哦~
  • 三伏天,做好「三忌,三宜,三秘訣」,排寒氣、健脾胃、固陽氣
    所以,三伏天健身時間可以選擇在傍晚時分,這個時候太陽不毒,可以做一些不劇烈的運動,比如散步、太極拳,稍微出汗即可。2、忌喝水太快天氣炎熱出汗較多,切記不要迅速、大口喝水。特別是清晨起床和晚上臨睡前,建議不要食用過涼的食物;吃涼拌菜時,可以適當加點薑末或芥末,既能暖胃又可殺菌。三宜1、宜吃苦夏主火,火入心,「多吃苦」能清熱養心。
  • 溼氣重的人,在夏季如何排溼快?溼氣重了,平時還要多喝水嗎?
    溼氣重大多是由於飲食和生活習慣造成的,現代人經常愛吃冰冷、辛辣和油膩的食物,喜歡熬夜,而且運動較少,這些都是容易產生溼氣的原因。另外南方比較潮溼,所以南方人的溼氣比北方人更重。一旦體內產生溼氣,會比較難去除,所以祛溼要講究一定技巧,夏天是祛溼的重要時機。一方面因為,夏天比較潮溼、空調吹得多,這些都容易加重溼氣;另一方面,中醫講究春夏養陽,所以夏季排溼很重要。這裡有一些夏季排溼的方法可以推薦給大家。
  • 三伏天,身上這3個「排溼穴」,每天拍一拍,除溼氣,肚子瘦得快
    此時人們胃口也不好,脾胃經常會鬧脾氣,究其根源都是溼氣在作怪,溼氣不僅會導致脾胃失調,還會讓你肥胖,怎麼也瘦不下來。 溼氣會阻礙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讓脂肪燃燒減慢,還會影響腎臟的利尿功能,使得體內水溼淤滯,讓身體產生浮腫現象。
  • 體內溼氣重,三伏天是「祛溼」好時機,3個妙招,趕走一年的溼氣
    從中醫的角度看,三伏天所對應著的臟器是脾,而脾的重要作用就是化溼,所以三伏天的時候,是健脾祛溼的好季節。今年的三伏天已經過去一大半了,大家一定要抓住三伏天的尾巴,利用這一黃金時期排排毒去去溼。溼氣重,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 三伏天洗澡,繞開這三個時間段!若不當回事,溼氣不請自來
    三伏天,也就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在這個時間段裡,太陽會釋放出更多的熱量,溫度也會變得越來越高,室內也會變得十分炎熱,更別說是室外了。這個時候,大家洗澡的頻率也會變得更加勤快,洗澡不僅舒服,也是個人衛生很重要的一部分。
  • 三伏天,祛溼氣,飯後做到「三不要」、睡前做到「三不要」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大暑之間,也是一年中氣溫最高,最潮溼悶熱的日子。三伏天雨水會增多,而且水的熱量也比平時大得多,因此,對溼氣患者的康復有非常不好的影響。如果溼氣重的人三伏天吃了一些不恰當的飲食,不僅會加重溼氣的堆積,還會造成腎臟功能不調,導致溼氣久治不愈。
  • 大汗淋漓可能是因為溼氣太重
    就拿現在來講,在這個炎熱的夏天,正處於最「煎熬」的三伏天,人們每天只要稍微動一下,就要出汗了,很多人認為出汗是排毒的,並且把這變成一個安慰人的說法,比如「夏天多出點汗好啊!出汗就是在排毒,多出點汗就當多排毒了」。人們沒有任何依據的來這樣說,更多不了解的人,也就隨波逐流,這樣認為了。但是出汗真的能排毒嗎?你是否也深信不疑?
  • 三伏天出汗多,但別這樣洗澡,4個洗澡誤區,溼氣入侵加速!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看到網上有搞笑的段子說:三伏天熱的我都想跟男朋友冷戰了。真是讓人哭笑不得,三伏天的卻是熱得令人身心疲憊,身體流汗,心裡流淚真的是一點都不誇張。常說心情如天氣,天氣的卻會對我們的情緒起到一定的影響,三伏天的我們可能容易情緒暴躁,但還是收起我們暴躁的情緒,燃起我們對養生的熱情吧。炎熱的三伏天要更加注意養生才行,現在就來跟大家分享三伏天洗澡時,不能做的幾件事,一起來看看吧。
  • 溼氣「清潔工」找到了,除溼不輸山藥,平時常吃,溼氣繞道走
    白居易有一首詩是這樣描述三伏天的:「是時三伏天,天氣熱如湯」。今年的三伏天,更是長達40天,自從入伏以來,各地都進入了「桑拿」模式,又高溫,又潮溼。而中醫認為:三伏天雖然難熬,但是卻是養生的好時節,養生的關鍵,也是在於排溼氣。什麼是溼氣呢?
  • 溼氣重長痘痘,日常煮一種「祛溼水」,排溼消除痘痘!
    溼氣做為最邪的一種,它六邪氣當中應該是排首位的。它遇風就成風溼,遇熱就成溼熱,遇寒就成溫寒,可以說是無所不能。
  • 三伏天汗蒸可以去體內溼氣嗎?如何將溼氣從人體中「驅除」
    能使人致病的自然界的六種邪氣分別是:風、寒、溼、暑、燥、火,其中南方人多溼氣,而且溼邪性質黏膩,感染了溼邪病程會比較長。而夏季多雨,尤其是三伏天,人們容易感受溼邪,身體感到不適。溼氣重的症狀都與溼邪的性質重濁、黏膩有關聯,溼氣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治療也是一個緩慢柔和的過程,並不是一兩天就能夠將邪氣都去除的。出現了溼氣重的症狀,應該如何治療呢?有人想到的就是像火把水烤乾一樣,通過汗蒸將溼氣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