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溫奶競爭勝負已分,低溫行業競爭將精彩紛呈
低溫奶的營養價值更高當前已逐漸形成共識,健康意識的崛起以及冷鏈的發展為低溫奶的騰飛奠定堅實基礎。從膳食結構上看,優質乳蛋白的革命將持續優化乳製品產品結構,低溫奶、奶酪等品類增長潛力大。當前常溫品類的利潤結構、競爭方式和龍頭規模效應均不利於多數傳統區域乳企在已有常溫品類加碼投入,常溫板塊的增長主要由高端化的替代為主,未來行業發展的核心增量在低溫,由於低溫的發展要素和常溫相比有所區別,這就給了行業參與者更多的發展空間,我們預計行業的企業和競爭格局也會和常溫奶格局有較大差異,行業中「小而美」與「大而全」將同臺共舞。
巴氏奶拓展遵循「圓心-半徑」理論,四股勢力各顯神通
以牧場為圓心,以冷鏈為半徑,低溫奶企業的發展需穩字當頭。低溫行業很難實現常溫這樣的全國性龍頭企業,冷鏈物流迅速發展有利於乳製品低溫化進程,複合15%以上增長的社會化冷鏈物流為低溫奶滲透提供基礎設施。渠道方面,低溫奶現代渠道佔比更高、有獨佔性入戶渠道,這給區域乳企帶來差異化競爭機會。品牌和渠道不再僅是乳製品唯二競爭力,未來比拼更加市場化和多元化。全國性乳企低溫板塊盈利能力暫時略低於部分成熟區域乳企,這就是最好的例證。近年來已成功打造品牌力的卡士、簡愛為代表的新興國產酸奶品牌也成為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生鮮電商也有望在低溫奶領域取得突破。低溫行業公司隨著切入點的不同,呈現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繁榮局面。
低溫奶存在差異化競爭空間,勝負手或從產品轉向服務
巴氏奶生意上類似生鮮,消費特性上更偏向剛需高頻的即飲消費。低溫鮮奶消費者中重度消費者比例高,忠誠度高。奶源方面,低溫奶對消費地附近的奶源布局要求高,整體格局北多南少,產銷地不一致。巴氏奶行業的競爭點在於:消費地附近的奶源,信息化帶來的柔性供應鏈能力,區域規模效應。伊利蒙牛在鮮奶領域布局提速,蒙牛相對更加專注低溫,也更加強勢。光明精耕渠道,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提升消費者粘性。新乳業(002946,股吧)收購區域性乳企,深耕西南市場,從雙寡頭弱勢區域破局。燕塘乳業(002732,股吧)通過構建牧場數據集團管控平臺,擴大奶牛養殖規模,並繼續擴大產能加強自身競爭力。
低溫酸奶前景無限,創新是核心競爭力
常溫酸奶經過高速發展的五年,當前增長處於平緩期,低溫酸奶接力成為下一風口。目前國內低溫酸奶產品品類單一,相比國外,我國的低溫酸奶產品品類將有進一步的發展空間,供應鏈端,冷鏈的發展加速渠道下沉,品牌商通過強化使用價值,豐富消費場景。產品端,低溫酸奶的品類擴充從細分人群入手,刺激特定人群消費需求。區域型乳企差異化競爭優勢凸顯,傳統乳企在中低價格帶激烈競爭。兩強未來有望解決當前的低溫酸奶遇見的問題,從而獲得更好的利潤表現,但是時間表上較難預測。創新產品種類,培育超大單品,提高客戶粘性是優秀企業的核心驅動力。
投資建議:
巴氏奶市場處於成長期,重點推薦低溫佔比高、併購模式差異化擴展的新乳業,區域乳企龍頭燕塘乳業以及當前巴氏奶龍頭光明乳業(600597,股吧)。低溫酸奶方面,建議繼續關注伊利股份(600887,股吧)和蒙牛乳業的邊際變化。奶酪行業關注加速擴張的妙可藍多(600882,股吧)。
風險提示:食品安全問題;低溫奶滲透率提升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新營銷、新流量模式對企業的挑戰;技術進步,冷鏈效率提升令區域性減弱,下沉市場增加,商業模式產生變化;生鮮電商等即時配送服務對整個入戶渠道造成衝擊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天風研究。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