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有什麼厲害之處?讓紀曉嵐倒背如流,曾國藩放在床頭

2021-01-08 史為今用123

有這樣一本書,康熙認為它是「國之利器」;紀曉嵐不僅熟讀而且倒背如流;曾國藩將此書置於案頭,夜深人靜時,凝氣思,品其味。

讀過這本書的人一致認可:但凡後世人,汲取中華智慧,習得為人處世都繞不過他。

「天下無餘智」

《智囊》一書涉及了明代以前的很多史籍、文集以及稗史、筆記、傳說和演義等。從內容類別上看,上自經國大略,下至市井小計,旁及婦幼之智,無不在其爬梳搜羅之列。

這本書就是千古謀略第一書《智囊全集》,作者是明代才子馮夢龍。

上到秦朝,下到明代,集合了歷代智慧故事共1238則,將種種智慧收攬無遺。

《智囊全集》中最精華的8句話,句句都是大智慧

1.凡人為貴,當可使賤

【譯文】一般的平凡人得到富貴,應當可以重回到貧賤的生活中去。

2.明至於能經務也,斯無惡於智矣!

【譯文】能把智慧之明用於天下國家的大事上,這便是智慧最高的善用了。

3.體悉人情至此,人誰不願為之死乎?

【譯文】能夠體諒人到這種地步,誰不願為其效死呢?

4.聖無死地,賢無敗局;縫禍於渺,迎祥於獨;彼昏是違,伏機自觸。

【譯文】聖人行事,絕不會自陷死地;賢者所為,從不曾遭逢敗局。這是因為他們能從細微的小事中預知禍害的來臨,因此總能夠未雨綢繆,得到圓滿的結果。

5.寧為鉛刀,毋為楮葉。錯節盤根,利器斯別。識時務者,呼為俊傑。

【譯文】寧可做拙鈍的刀子,不要成為中看不中用的玩物。碰到盤根錯節時,才能分辨工具的利鈍。識時務的人,才是俊傑。

6.鏡物之情,揆事之本;福始禍先,驗不回瞬;藏鉤射覆,莫予能隱。

【譯文】察照事物的真相,度量事物的根本。如此,在福禍發生以前就能迅速預測它。即使如藏鉤射覆這樣的事,也都不能矇騙我。

7.或無備而示之有備者,杜其謀也;或有備而示之無備者,消其忌也。

【譯文】本身沒有實力,卻虛張聲勢顯示自己的武力,是為杜絕對方蠢動的念頭;的確有實力而極力掩飾,表現出毫無防備的樣子,是為消除對方猜忌的心理。

8.道固委蛇,大成若缺。如蓮在泥,入垢出潔。先號後笑,吉生兇滅。

【譯文】逶迤曲折的道路,完滿之中似有缺陷。正如同生長在汙泥中的蓮蓬,經過洗滌才能顯出本來面目。經歷痛苦,最後才能微笑。

《智囊全集》記載了從先秦到明代的各種小故事,全部正史和筆記、野史,不僅有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謀略,也有平常百姓小人物生活中的奇巧機智。

不論是經邦治國,高瞻遠矚,還是出奇制勝,決勝千裡,抑或是輕取富貴、全身持家,古人的種種智慧韜略,幾乎收攬無遺。

小故事裡藏著大智慧,馮夢龍將這一個個故事講給我們聽,再由這一個個故事中解讀出人生的智慧!

千古大帝康熙、乾隆更是將《智囊》稱為「國之利器」,在治國安邦中充分利用其中的智慧來應對各種問題,同時也對此書倍加珍愛,還只準內部傳閱,不允許外傳。

一代名臣紀曉嵐更將它倒背如流,遂練就了一口鐵齒銅牙,妙語連珠的技能。

萬達總裁王健林每年年初都會發表年度工作報告,每次在報告中他都會推薦一本書給員工,推薦過的書單裡便有這部《智囊全集》。

《智囊》由淺入深講解故事背後的道理,原文與解讀相輔相成,將智慧吃透、理通,熔煉於心,用於現實。

這本書不僅適用於競爭激烈的社會,更能在生活、職場中為我們點撥指引,提升智慧和情商。

智囊雖然年代久遠,但是經典永不過時,很多人會有自己看不明白的顧慮,不要擔心,想要吸取書中智慧的朋友,建議選擇白話文版。

這套珍藏版的《智囊全集》6本僅需要79元,不過一頓飯錢,你就可以領悟古人智慧,學會為人處世的道理,受益終生!

而且這套書極具收藏價值,喜歡的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啦,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吧:

相關焦點

  • 千古智謀奇書《智囊全集》,毛先生多次點評,只讀一遍也受益終生
    都說「為官必學曾國藩,千古智謀一奇人」。所以後世之人,但凡要混跡官場,想要有所一番作為,都沒有辦法繞開他的為官之道。但正如你所見,曾國藩的文武方略離不開一位好老師:歷代戰略第一書——《智囊全集》。他會在夜深人靜時一遍又一遍地讀這本書,從中學習做官和處世之道。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才開始有了長足的進步,最終獲得了「千古一完人」的稱號。除了曾國藩之外,現代人才、治國、治軍、治人甚至詩歌都樣樣精通的毛先生也是它的忠實粉絲。
  • 智謀奇書《智囊全集》,毛先生多次點評,即使只讀一遍也受益終生
    都說「為官必學曾國藩,千古智謀一奇人」。所以後世之人,凡是要混跡官場,想要有所一番作為,都沒有方法繞開他的為官之道。但正如你所見,曾國藩的文武方略離不開一位好教師:歷代戰略第一書——《智囊全集》。他會在夜深人靜時一遍又一遍地讀這本書,從中學習做官和處世之道。
  • 《智囊全集》:「兒孫自有兒孫福」學會擇良師益友,成為了經典!
    《智囊全集》的作者是明代文學家馮夢龍,全書收集了從先秦到明代的智囊小故事1200餘則,是一部中國人民智慧的創造史和實踐史。當代的老年人常常提起子女的時候通常會把一句話放在嘴邊,那就是:「兒孫自有兒孫福。」這話的意思是兒子已有他們自己的福氣,老年人無須過度憂慮,也無須為他們太多勞碌。
  • 《智囊全集》:「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更為經典,受益終生!
    《智囊全集》的作者是明代文學家馮夢龍,全書收集了從先秦到明代的智囊小故事1200餘則,是一部中國人民智慧的創造史和實踐史。因此 有一句老話「人在做,天在看」,而取自這句話老話誕生的俗語就是「舉頭三尺有神明」,想來很多人都了解,但你知道這句話俗語的下半句嗎?剛開始聽到此俗語還是在孩提時代,那時候就有一個疑惑,「舉頭三尺」確實有神明嗎?
  • 人要有大肚量,才能謀事易成,一本《智囊全集》道盡人生大智慧
    人要有大肚量,才能謀事易成,一本《智囊全集》道盡人生大智慧都說「為官必學曾國藩,千古智謀一奇人」。汲取官場智慧,習得為人處世都繞不過他。但你可知,曾國藩這一身文韜武略,離不開一位好老師:千古謀略第一書——《智囊全集》。
  • 曾國藩告訴弟弟:沒事多找鄉親借點錢!多年後才明白他是真高明
    曾國藩有事沒事就借錢?時至今日才參透這背後的奇妙之處。大家可能都知道孔子是聖人,但是在晚清,還有一位,被稱作"半個聖人",那就是曾國藩了,無論是在文化方面,還是道德方面,曾國藩都是讓人佩服的大儒。曾國藩流傳後世最有名的著作莫過於《曾國藩家書》了,這本書中記載的主要是他與家人之間的書信。其中有一塊內容相當有趣,曾國藩在問候弟弟的時候提到,要經常向鄰居借錢,這又是什麼道理呢?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那什麼是可恨之人?
    魯迅與孔乙己那些「可憐可恨」之事說起俗語,我最先想到的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但這句話出自哪卻無從考證,不過魯迅在《孔乙己》中有說過這句話,「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樣的人什麼時候都有,可能出身和自身條件都不錯,但因為過於孤高自傲,總覺得別人不如自己。所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憐與可恨,既是事物的一體兩面,又有著前因後果的關係。可恨之人值不值得可憐雖然大家都知道這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但大多數人只看到可憐沒關注可恨。
  • 《智囊全集》:「人無笑臉莫開店」,老祖宗的智慧,句句受益終生
    《智囊全集》的作者是明代文學家馮夢龍,全書收集了從先秦到明代的智囊小故事1200餘則,是一部中國人民智慧的創造史和實踐史。俗語文化,是廣為流傳在我國民間的老話或是諺語,由於其簡單易懂,風趣幽默,較為容易被人們接受和喜愛。
  • 曾國藩提醒:男人的成功並非看能力,牢記兩句話,日後「終成大器」
    曾國藩整個前半生可謂是步步荊棘,處處逆境,遭受的挫敗、恥辱之多,受到的打擊之大,同輩當中無人能及。而他能夠坐到現今的位子,除開自身的努力,最核心的則是曾國藩的為人處世之道是最令人欽佩的存在。可見,曾國藩是非常喜歡《智囊全集》,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進行翻閱,慰藉自己的思想和靈魂。《智囊全集》由明代大才子馮夢龍編著,書中內容上起先秦,下迄明代,集合曆代智慧故事1238則,全部出自正史和筆記、野史。不僅有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謀略,也有平常百姓小人物生活中的奇巧機智。
  • 《智囊全集》老人常說:「不色者腎絕」,下半句才經典!
    我們常常用"奄奄一息"來形容即將病逝之人,可見氣息在老祖宗看來是很重要的,如果一個人底氣不足的話,那就說明身體需要好好注意了。俗語"不色者腎絕,不言者氣絕",放在今天仍然適用值得我們學習,但是也不能只相信俗語,身體出現問題應該馬上去醫院做檢查,不要覺得沒有事。
  • 曾國藩:人品差的人,張口閉口就說這3句話,遇到別好奇,要遠離
    曾國藩也說:「常說是非事,必是是非人。」每家每戶有本難念的經,哪一家的秘密都不願意被別人拿出來講到,就算是在身後說長道短,雞零狗碎之事必須在身後講到講到,這樣的人確實不討喜。人有千面,別人假君子,身後真小人。假如身旁遇到這種人,儘量避免,開口去深交。主要是由於你並不了解哪天,你的秘密就被公布於眾,變成口口相傳的段子。
  • 曾國藩一生智謀:聰明人有三不提,其越發不提,就越能積德積福
    曾國藩被譽為「萬古第1完人」,他有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不但在政治、軍事上頗有作為,更是深得待人處世之道。曾國藩在給後人的家信中曾告誡過這大智慧:聰明人有三不提,越不提越積福積德,獲益一世!不提埋怨的話生活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假如都埋怨的話,生活簡直無法過了。
  • 「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肺腑之言:為人不可太聰明,說話不能嘴太笨
    於是才有了"為官必學曾國藩,千古智謀一奇人"這句話。雖然曾國藩在官場上、為人處世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曾國藩卻告誡後人:為人不可過於"聰明",易招致禍患;說話不能嘴太笨,小心討人嫌。曾國藩的大智慧一直被後人稱頌,而曾國藩卻跟後世人說,他這一生的智慧,全都拜一人所賜,這個人就是馮夢龍!曾國藩說:"每當夜深人靜時,方翻此書,細細品味。"這本書,就是馮夢龍寫的《智囊全集》。
  • 曾國藩提醒: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人生只有兩件事靠得住
    曾國藩曾說:"每當夜深人靜時,方翻此書,細細品味"。可見,曾國藩是非常喜歡《智囊全集》,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進行翻閱,慰藉自己的思想和靈魂。《智囊全集》由明代大才子馮夢龍編著,書中內容上起先秦,下迄明代,集合曆代智慧故事1238則,全部出自正史和筆記、野史。
  • 曾國藩結婚當天,新娘子死活不上轎,媒人過意不去:娶我女兒吧
    戰地之悍將,官煉之能臣。人們把他稱為「千古一帝」,真正做到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只有他——曾國藩。凡是略懂清末史的人,都聽說過「曾國藩」這個大名。這位湖南來的「老頑童」,的確有厲害之處。今日不談他的歷史功績,只談曾國藩的姻緣故事。回憶起作家張小嫻曾說過: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是一種幸福。
  • 智囊:人有3個錯誤不能犯,否則路會越走越難,後悔一輩子
    智囊:人有3個錯誤不能犯,否則路會越走越難,後悔一輩子著名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過,人有3個基本錯誤不能犯: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謀大,三是力小而任重。語本出自於《周易·繫辭下》智囊:人有3個錯誤不能犯,不然路會越走越難,後悔一輩子對不能勝任之事,如果對自己沒有清晰的認識,是可能釀成大禍的。
  • 天道:一個人本事再厲害,不懂得向這兩種人低頭,註定一事無成
    懂得向比你還要有本事的人低頭,是一種大智慧!翻開歷史,關注的當下,我們會發現,但凡是見過大世面,真正厲害的人,都很謙虛,他們已經到達了頂峰卻還是會承認別人的牛逼,需要請教,還不會驕傲自大。我們看看被成為是「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國藩就知道了:牛逼的人,都在不停的像高人低頭,向高人學習。
  • 曾國藩識人智慧:有些人看似低調,實則是人中龍鳳,有這3個特徵
    關於曾國藩,有這麼一句俗語:曾國藩會識人,左宗棠會打仗。這話說得實在在理。曾國藩的一生就是典型的知人善任,量才器使,推薦保舉的下屬有千人之多,其中,官至總督巡撫者就多達40餘人,比如說李鴻章、彭玉麟、郭嵩燾、左宗棠、羅澤南、丁日昌、劉銘傳等等。
  • 曾國藩提醒:一輩子不要「瞎忙」,首先要做對這三件事
    真正的朋友可以讀懂對方的心,知道對方需要什麼,主動給予對方幫助,而不是一味地向對方索取什麼。曾國藩對交友之道頗有見地,他總結出了「八交九不交」,什麼朋友能交,什麼朋友不能交,交到好的朋友一生的益處。《曾國藩家書》上說:「求業之精,別無他法,曰專而已矣」。從丁部侍郎到兩江總督,再到湘軍統帥,曾國藩找準了位置,成功打開了一片天地。任何時候都要有「知止之明」,明確自己所處的位置。
  • 《智囊》提醒:人到中年想混得好,悟透3個處世之道,會越來越順
    有這樣一本奇書,我們所熟知的曾國藩每當夜深人靜時,他都會反覆品讀這本書,從中去汲取入仕以及處世之道,使得曾國藩在爾虞我詐的官場上站穩了腳步。紀曉嵐也對這本書讚不絕口,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甚至達到了倒背如流的地步,因為這本書中的大道理,紀曉嵐也獲得了「鐵齒銅牙」的稱號。康熙和乾隆將它稱為「國之利器」,在治國安邦中充分利用其中的智慧,並且對此書倍加珍愛,還只準內部傳閱。這本書就是馮夢龍的《智囊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