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十惡五逆,洗三業六塵|道教懺悔,培福積德的殊勝的法門!

2020-12-21 道教文摘

本文摘自嗣漢天師府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

經懺浩瀚之功

道教有句話叫有經必有懺。懺就是懺除我們過去所有的業障,悔就是悔改,未來更不再造諸多的業障。懺悔是我們至誠懇切的在神明前懺悔反省,由神靈天尊的慈悲攝受,歷代天師赦罪寬宥,正視自己過去的罪業,從而獲得靈魂深處的清淨解脫。通過拜懺釋出心中久久不散的原罪,還自己一片澄澈的真空妙有。

道教有很多懺儀,如天師懺、玉皇懺、三官懺等等。禮這些懺是祖師慈悲方便,憫救眾生的寬宥法門,在虔誠的禮拜中,懺滌罪愆,以達到罪滅福生的目的。

懺悔正是寬恕,使自己在懺悔之後得到心靈的寬解,是我們消除業障,培福積德的殊勝的法門。只要我們如法地去懺悔,懺悔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

懺悔的對象

1

自我懺悔

自我懺悔就是自己犯了過失,而其他的人並不知道,並沒有同其他人發生不愉快的事。也就是說,沒有妨礙人,沒有讓人家受傷害,可是對自己修行、德行有虧,是一種錯誤,或者是一種過失。這時候就需要懺悔。這種懺悔就是自己檢討自己的過失,向自己保證以後再也不犯過失,這種自我約束的懺悔行為稱為自我懺悔。自我懺悔不是說自己罵自己,自己罰自己,而是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發自內心非常歡喜願意改變自己不良行為的修行。

2

對人懺悔

對人懺悔就是指被自己傷害的人,或者是自己覺得讓他人痛苦,可是對方沒有發現。這個時候要自己負荊請罪,真誠地向別人道歉,以求得別人的原諒和寬宥。這個意思是說,對自己做錯的事,要負擔起責任來,而不是逃避和隱瞞對別人的過失。對人如此,甚至對動植物,也是相同的。我們傷害了動植物,動植物是不會講話的,但是我們知道讓動植物困擾了,一樣的要懺悔。

3

對眾懺悔

對眾懺悔就是犯了眾怒,或者是讓一組人、一個團體受到了傷害、受到損失,不論是在精神或者物質方面,讓一個小團體或是大團體受到傷害,就要當面懺悔,叫做「對眾懺悔」。眾有小眾,大眾之別。如果是局部的人、幾個人被你傷害,或者因為受你的影響而損失了,那就對局部的懺悔。如果整個團體,因為你做的事,而使得名譽上受損失,或者是財務上受損失,那就要向大眾全體懺悔。

4

對神聖懺悔

前面所說的三種懺悔對象而做的懺悔,因為懺悔對象都是人和物,這種懺悔有明顯的局限性。我們懺悔是發起懺滌無始以來的諸罪垢,只有向神聖懺悔,才能超越人物的局限。從道門的各種「懺悔文」和「寶懺」來看,懺悔都是向神聖發露自己的過惡,祈求神聖慈悲哀憐,赦宥罪過的,懺滌的都是從無始劫以來乃至今生的罪垢。從這點來看,對神聖的懺悔則更究競和圓滿。

消冤釋結,當首懺罪

歷劫以來,吾人於三界六道當中不斷輪轉,造業無數,如上因果,均有承負。比如以往世拖欠的人情怨尤、祖輩的無心過失等等,承負至今,便會造成日常生活當中的種種障礙,如遭人冤枉、蒙受哄騙、易感陰邪、多病多災等等。在此承受期間,如果我們心懷嗔恨,憤憤不平,又會再造新業,從而使得我們的子嗣後代負擔相應的業報,如素體多病、性格陰鬱、學業受挫、不孝父母等等,使得吾人長期處於易怒、焦慮、抑鬱的心理狀態當中,總是忍不住要發火、要胡思亂想、要去與人爭鬥等等,從而進入一個不斷造業、不斷受報的惡性循環。

因此要知道,無論我們受到了多大的冤枉,其實都是在償還業債。在這個過程當中,只有誠心懺悔、停止造業,再仰賴歷代天師的神力加持,方能從中真正走出來。

所以,歷年以來,每逢五月十八,天師府都會舉行熱鬧喜慶的天師廟會,組織十方善信齋主恭拜天師法懺,這既是天師道的傳統,也是龍虎山的慣例,深受廣大善信的歡迎。

因此,龍虎山嗣漢天師府特定於庚子年五月十八日(2020年7月8日)隆重舉行「龍虎山嗣漢天師府天師祝聖經懺祈福線上法會」,慶祝天師聖誕,追思天師功業,並攜十方善信恭敬懺悔,洗心慕道,祈願天師垂慈加護,消災消難,延生獲福!

天師懺拜懺道場

天師懺拜懺道場

什麼是拜懺法會?

拜懺的意思就是懺悔,懺就是懺除我們過去所有的業障,悔就是悔改,未來更不再造諸多的業障。懺悔是我們至誠懇切的在神明前懺悔反省,由神靈天尊的慈悲攝受,歷代天師赦罪寬宥,正視自己過去的罪業,從而獲得靈魂深處的清淨解脫。通過拜懺釋出心中久久不散的原罪,還自己一片澄澈的真空妙有。

拜懺的功德利益:

通過拜懺可以為眾生帶來很大受用,不管是身體、工作和家庭,還是災厄消除等等方面感應靈敏,即使是為別人祈福消災也有很多感應。甚至是通過拜懺修行而了生脫死的情況也時有所聞。所以拜懺是目前最普遍的修行手段,甚至很多沒有信仰的人,也常常請道士參臺設醮、幫助做懺悔的道場。希望通過這樣的懺悔法會,達到消災延壽、祈禱吉祥、身心健康、工作順利、事業有成等等效果。

懺悔正是寬恕,使自己在懺悔之後得到心靈的寬解。

朝修懺悔手書

慈悲靈聖的三清道祖 玉皇上帝 三官大帝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 解冤赦結大天尊 祖天師及歷代天師

弟子XXX至誠懇切皈身、皈神、皈命在您的座前,人誰無過,法許自新,今日焚香至誠向您懺悔:

從無始以來,

我在身業所犯的殺盜淫妄,無數無量;

我在口業所犯的惡語兩舌,無窮無盡;

我在意業所犯的貪瞋愚痴,無邊無際。

現在只有仰仗 道祖神威加持,賜給我懺悔的力量;

現在只有依靠 道祖遍灑淨水,洗淨我無盡的罪業。

回想我從小至今所造的惡業,有時無心,有時故意,

不明事理而顛倒是非,不信因果而傷害他人,執著偏見而自以為是。

導致我為了保護自己,未能及時去救助受苦的眾生;

導致我為了成就自己,不願真心去讚美別人,反而嫉妒別人、破壞別人。

甚至是

我對父母的孝順,奉養不足;我對親人的照顧,友愛不夠;

我與道友的來往,信義不足;我對師長的教誨,奉行不足;

我對晚輩的關懷,包容不夠;我對工作的付出,用心不夠。

慈悲靈應的道祖

這一切的作為,都可以看得出我的罪業無邊!或多或少地導致:

我的修真悟道不足,

我的家庭和諧不足,

我的身體健康不足,

我的感情善緣不足,

我的事業成就不足,

我的財運亨通不足,

我的運勢動力不足。

今天,我在您的座前,以無比虔誠的心意,向您坦白髮願,求誠懺悔。祈求在

道祖慈光的照耀下,我能一改往昔無知所犯的過錯,

我要以喜舍之心取代貪慾,

我要以慈悲之心取代憎恨,

我要以誠信之心取代懷疑,

我要以謙虛之心取代傲慢。

我願努力做到:心存善念,口說好話,多做好事;常常許好願,就能轉好運。

從今天開始,我發願踐行道祖您的教誨:

我要給人信心、給人快樂、給人希望、給人和美、給人信念、給人智慧、給人自信、給人慈愛、給人健康、給人幸福、給人平安、給人吉祥;

從今天起,我發願奉行您的教誨:

旭日東昇,道光普照寰宇,賜予弟子智慧、勇氣、信心,眾善奉行,福壽康寧。

感恩月光,慈暉大地,平安喜樂,善根常養,諸惡勿作,知足感恩,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國家富強,世界和平。

如此一來,

我的道業能漸漸修真精進,

我的家庭能漸漸美滿和樂,

我的身體能漸漸恢復健康,

我的感情能漸漸覓得善緣,

我的事業能漸漸順利發展,

我的財庫能漸漸豐盈充實,

我的運勢能漸漸趨吉美好。

今日解冤赦結吉慶,所願開陳:

大慈大悲的三清道祖 玉皇大帝 三官大帝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 解冤赦結大天尊 祖天師及歷代天師

請求您接受我至誠的懺悔與發願!

請求您接受我至誠的懺悔與發願!!

請求您接受我至誠的懺悔與發願!!!

相關焦點

  • 最有效的懺悔法門
    是故從於今日,乃至盡未來際,須恆求懺悔。」因從無始來,故易解了。實際上今生所造罪業,亦是如恆河沙數,非是算數分別之所能知。《地藏經》中說:「南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若不勤求懺悔,應下三塗惡道。
  • 學佛,一定要懺悔!知道為什麼嗎?
    懺悔是我們消除業障,培福積德的殊勝法門。只要我們如法地去懺悔,懺悔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當我們的心受到染汙的時候,要用清淨懺悔的法水來洗滌,才能使心地無汙邪,使人生有意義。《地藏菩薩本願經》云:「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何況恣情殺害、竊盜、邪淫、妄語,百千罪狀?」
  • 學誠法師:學佛不宜執一廢百 消業除障應先懺悔
    首先,要知道懺悔的內涵。懺悔有取白舍黑、修來改往、陳罪斷心等多種含義,如智者大師《金光明經文句》云:「懺者,首也;悔者,伏也。如世人得罪於王,伏款順從,不敢違逆。不逆為伏,順從為首。行人亦爾,伏三寶足下,正順道理,不敢作非,故名懺悔。又懺名白法,悔名黑法。黑法須悔而勿作,白法須企而尚之,取捨合論,故言懺悔。又懺名修來,悔名改往。
  • 《懺悔偈》
    根據《圓覺經》記載,小乘之懺悔須具五法:一、偏袒右肩;二、右膝著地;三、合掌;四、述罪名;五、禮足。懺悔的功德不可思議。懺悔可消除我們無始劫以來的罪過,是我們消除業障、培福積德的殊勝法門。一、根據《四分律》記載,懺悔有制教懺與化教懺二種。
  • 淨土法門:懺悔法門開示
    所以究竟懺悔法,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那是真實究竟的懺悔法。  ◎【念佛就是真懺悔,念佛消業最有效】  我們知道惡的事情不能做,做了,你想到西方世界這一生去不成了。不但惡事不能做,惡的念頭都不能生。我過去做了很多錯事,現在我很後悔,我天天在佛菩薩面前懺悔,把我從前造的罪業在佛菩薩面前再念一遍,真正懺悔,行不行?不行。為什麼不行?
  • 宗喀巴大師所開示的「四力懺悔法門」(附:皈依的發心儀)
    在《宗喀巴大師應化因緣集》中,曾專門開示過「四力懺悔」的修持法門。佛弟子如能夠如實修持四力懺悔,能夠淨治罪障,積集福德。修行最大的障礙,是往昔所造的罪障習氣,這種習氣覆蓋了清淨本心,障礙著菩提道的殊勝功德的生起。佛子如果缺乏廣大的福德資糧,即便再奮力勤修,也難以證得清淨善果。
  • 觀音大士,有求必應丨萬壽寺觀音寶懺究竟有多殊勝
    宋代慈雲遵式大師撰;全文是以觀世音菩薩為主要禮懺對象的一種極為殊勝的懺悔供養法。歷經千年傳承不斷,感應道交數難思議,是佛教公認的殊勝懺法亦是重要的法事活動之一。  全篇懺法以觀世音菩薩為本尊而修之懺悔供養法,勸請觀音菩薩及一切三寶,懺悔三業。以成就現當之二利。  『觀音懺法流程』
  • 今天【淨空法師開示】【善護三業】三業之中,則以善護意業為首要.
    【善護三業】三業之中,則以善護意業為首要。   1*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善護口業』下六句,一直到『清淨無染』,「表菩薩身口意三業清淨。三業之中,則以善護意業為首要。是即菩薩善護己念之正行」。三業哪一個最重要?念頭,念頭是主宰。
  •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消業除障,功德威神不可思議!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八十八佛,作用殊勝,能消業除障。此懺文具有大加持力,功德威神不可思議。如果不方便拜,則雙手合十,誠心誦念亦可。若復有人能至心敬禮五十三佛者,除滅四重五逆及謗方等皆悉清淨。以是諸佛本誓願故,於念念中即得除滅如上諸罪。」
  • 準提咒比地藏咒更殊勝嗎?
    所以,不要討論準提咒好還是地藏咒好,佛說的八萬四千法門沒有哪一種方法好,沒有哪一種方法壞,只要你認為適合自己就最好。就像南北方飲食,到底是麵食好還是米飯好,你能吃飽就最好,有營養就好。哪個殊勝,哪個一般,這是世俗人做生意的觀念,不是學佛的觀念。
  • 如何懺悔業障?
    善知識問:如何懺悔業障?師答:無論過去、現前,我們都曾造過很多業,譬如,毀謗別人、侮辱別人,這是言語的造作,殺生是身體的造作,所謂「身語意」三業的造作。而懺悔不是在佛菩薩面前說出自己所有的過失,求佛菩薩原諒。章嘉大師說,懺悔真正的意義是「後不再造」,知道過去已經做錯了,從今爾後,不再重犯,這是「懺悔」。
  • 如何真實懺悔罪業
    這樣子一方面是能夠報佛恩,一方面自己也能夠在這個道業上努力修習,而能夠在法上面得到功德受用,以法來供養佛陀;同時護持善知識,讓善知識把這個正法能夠弘揚出去,廣泛地來度化眾生,讓眾生也能夠得到佛陀正法,能夠解脫於在無明中生死輪迴之苦,這樣子就是最殊勝的報佛恩。  第七點就是要「觀罪性本空」。
  • 求姻緣最最殊勝的法門!
    而是要說一說求姻緣最佳的法門!!!!!!!!!! 我的感嘆號很多,目的就是要突出這個法門求姻緣的厲害程度。 此前我在觀世音菩薩面前求法門的時候,把一大堆法門換成了單一的佛號,其中還有準提咒,本來菩薩要我留著準提咒的,但是我這個人很懶,所以要求以更多的佛號來替換這個法門,於是一大堆法門折合成了佛號,當我做下這個換修行功課的決定時,我就在夢中見到阿彌陀佛!非常殊勝的法像!!!!
  • 藉助88佛功德威神,共修手描《八十八佛大懺悔文.藥師佛聖像.吉祥經.心經.大悲咒》
    三井禪寺住持源莊大和尚發起:手描《八十八佛大懺悔文●藥師佛聖像●吉祥經●心經●大悲咒》免費結緣活動,屆時永久裝藏大雄寶殿三世佛須彌座內,隨大佛像一起開光,描經裝藏是我們對諸佛的供養,是修行者積聚福慧、資糧的殊勝方便,機緣難得,誠邀最有福報的您積極參與並廣為轉發!
  • 一切都是福報,如何積累福報呢?
    邪淫傷身敗德,消損福報極快,果報非常慘烈,現世即感倒黴、運氣差、耗錢財、被人欺負、卑賤、家庭不和、婚姻不順、工作不順、精神恍惚、自卑、恐懼、乃至惡疾、死亡等等苦惡之命運,若不真切懺悔,命終還會墮入惡道,備受痛苦煎熬。
  • 怎麼理解佛教的,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怎麼理解佛教的,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文·佛說阿彌陀下生經學佛之人都會讀很多的佛家經典的教義,其中在一部經典中講到了,下品下生是一個造作五逆重罪的人,什麼是五逆罪,殺父,弒母,殺羅漢,出佛身血,殺和合僧。這是五逆罪。
  • 大安法師:念佛法門,至簡至捷,圓頓了義
    本來是修念佛法門的,聽這個說密宗很好,聽那個說禪宗很好,又聽說南傳內觀禪如何殊勝,心裡就有點這山望著那山高,覺得把那些殊勝的東西都給放棄掉了,好像有吃虧的感覺,所以心裡就搖擺,想都去嘗試一下。以前也聽有人說,我們念佛不能清淨、不能得一心,是因為業障太深重了,我們念一百萬遍某個密咒,消了業障再來念佛。聽起來似乎也很有道理,於是就有人把佛號放下,去持某個咒消業障了。
  • 三十五佛懺悔文不可思議之功德
    三十五佛的每一尊佛均示現來去除某一種我們通常會違犯的惡業,使我們的心淨化。持每一尊佛名,都會淨除好幾劫的惡業,這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威力強大的法門。持這些佛中的一尊佛名會淨除好幾劫的特定惡業,持一尊佛名一次就可以療除所有四百零四種疾病的肇因,無疑地,這個除障法太寶貴了。僅僅持一次佛名所淨除的惡業,便是所有疾病、困境的肇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