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確認「WOW!」信號的發源地,是來自1800光年外的一顆行星!

2020-12-14 痴狂科學

從上個世紀開始科學家們一直在宇宙中試圖尋找地外文明,其中的一個方法就是通過接收來自外太空的各種無線信號,從中分析出是否有地外文明傳遞的信號,科學家認為無線信號作為簡單有效的通訊方式是智能文明的重要特徵,由於宇宙中的天體都會產生出各種簡單而雜亂的無線信號,科學家要做的就是從這些信號中找出特殊的,直到1977年的某一天NASA的科學家終於監測到一段奇怪的無線電信號,當時的接收者傑瑞·埃曼把這些信號列印出來時,立刻被上面的不同的數字和字母吸引住了,並激動地在紙上寫了「WOW!」,這段著名的無線信號被認為是來自地外文明發出的消息。

這段一共持續了72秒的窄帶信號由強到弱非常穩定,並不像是某個天體隨機釋放出來的,在同時接收到的信號中顯得非常另類,天文學家基本確認這是一段來自地外文明的信號,在宇宙中不知道傳輸了多長的時間才無意中被地球接收到,然而要確認信號傳輸的源頭卻並不容易,這段「WOW!」信號直到四十多年後的才獲得突破,天文學家確認了信號源是距離地球1800光年的一顆恆星,是位於人馬座方向的2MASS 19281982-2640123運行的行星上傳遞出來的。

讓人興奮的是2MASS 19281982-19281982是一顆與太陽極其相似的恆星,天文學家發現這顆恆星的質量、溫度和亮度基本與太陽相同,可以說是太陽在宇宙中的「鏡像恆星」,而這段特殊的信號就是從圍繞該恆星運行的一顆行星上發出來,發送的時間大約是地球上的公元177年,此時的歐洲正處於羅馬帝國最強盛的時代,這段不知道什麼內容的無線信號經過了一千八多年後才到達地球。

長期以來人類也一直在通過無線信號嘗試與其它地外文明進行交流,雖然人類的這些問候信號已經在宇宙中傳遞了上百光年的距離,這段距離在宇宙中也是微不足道的,這也是人類至今沒有得到任何回復的原因,我們無法得知1800年前那顆行星上到底在傳遞什麼消息,但可能不會想到竟然會被一千多光年外的地球接收到,這也是科學家一直在宇宙中搜尋無線信號的原因,不知什麼時候可能就會收到來自地外文明的問候。

上世紀被稱為「無線電之父」的尼古拉·特斯拉曾收到過疑似地外文明的信號,他在1900年寫的一封信件中提到了接收到的奇怪無線信號,那個時代無線電通訊還沒有大面積普及,在地球周圍接收無線信號不會受到太多幹擾,尼古拉·特斯拉在調試無線電設備的過程中接收到內容是「一、二、三」的神秘信號,仿佛有人正在地球附近通過無線頻道報數,特斯拉在信件中指出對這段信號的內容感到無比興奮,認為這可能是地外文明就在地球附近傳遞信息,只是特斯拉在信件中提到的這起事件並沒有得到太多關注。

時到今日科學家也只發現了「WOW!」這一條比較另類的無線信號,很難想像在一百多年前尼古拉·特斯拉會發現地外文明的信號,現在科學家認為地外文明不可能還在使用無線信號,因為這種通訊方式已經逐漸被更先進的數位訊號代替,從地球上發出的無線信號也在逐年減少,如果地外文明想要與人類進行交流會使用更直接的方式,比如每年都會出現在世界各地的「麥田怪圈」,這種奇怪的圖案被認為是來自地外文明的問候,雖然有許多人聲稱是自己的惡作劇,但並不能代表所有的「麥田怪圈」都是來自個人行為。

一些較為特殊的「麥田怪圈」被科學家破解出其中一部分含義,內容是指向距離地球25000光年的M13星系,雖然更多的內容還無法得知,但專家指出圖案中包含了許多複雜的信息,不可能是人為製作出來的,或許麥田圖案才是地外文明向地球傳遞信號的方式,而在宇宙中接收到的那些奇怪的無線信號可能只是意外收穫。

我們無法得知1800光年外的那顆行星是不是有意對地球發送的信號,但科技程度至少也比人類先進了一千多年,只是信號的內容到底是什麼呢?

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這裡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探測到來自系外行星的無線電輻射信號,距地球約51光年
    宇宙浩渺無垠,要探測到外星人無線電信號的概率是非常低的。但多年以來,許多天文學家和科學家還是孜孜不倦地探測那些可能是系外智慧文明發射的無線電信號,這些信號或將有助於我們發現系外智慧文明所在的具體星球。「信號來自Tau Bootes系統,該系統包含一顆雙星和一顆系外行星。我們的理由是地球本身的排放。從無線電信號的強度和極化以及地球磁場來看,這與理論預測是一致的。」其中一位合著者是Turner的博士後導師Ray Jayawardhana,藝術與科學學院Harold Tanner院長,天文學教授。
  • 4.2光年之外,未知天體朝地球發來信號,科學家已著手調查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1977年,在距離地球1.7萬光年之外的M55球狀星團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神秘的無線電信號,這個信號的頻率是1420兆赫,持續的時間大約有72秒左右。作為一個單一頻率的無線電信號,它的出現由於無法用自然現象來解釋,所以,一直到今天為止,科學家們都相信,這個神秘的無線電信號和未知文明有關。不過遺憾的是,1977年至今,M55球狀星團再也沒有類似的信號發出,不過,宇宙這麼大,地球不會是單一的文明,前段時間,終於又有了新的發現,而且這一次這個信號距離我們非常近,它來自於4.2光年之外的比鄰星。
  • 科學家或首次檢測到外星的無線電信號
    據外媒BGR報導,一個科學家團隊認為,他們可能已經探測到了一顆遙遠的系外行星的無線電信號,這將是第一次從系外行星上收集到的無線電信號。這顆行星距離地球大約51光年,雖然對於信號是來自這顆行星還是它所圍繞運行的雙星系統仍有一些爭論,但數據似乎表明這顆行星在「說話」。如果得到證實,這可能是朝著進一步研究我們附近的系外行星邁出的一大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詳細。
  • 科學家確認行星HD106906 b的軌道,或能解釋第九大行星是否存在!
    科學家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確認了一顆名為HD 106906 b的行星軌道,這顆氣態巨行星在距離地球300光年的南十字座,也是其恆星HD 106906周圍唯一發現的行星,這顆系外行星是因為其在遠離恆星的位置上才被科學家關注,最初發現這顆行星時一度認為其軌道正在脫離恆星,在通過14年持續觀測後才確認了
  • 科學家在宇宙中觀測到行星的誕生,發生在520光年外的御夫座!
    科學家希望通過觀測新生恆星了解我們的太陽系是如何形成的,目前位於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臺首次發現了行星誕生的過程,這個宇宙事件發生在距離地球有520光年的御夫座AB的恆星系統中,在御夫座AB恆星的周圍聚集了一大團密集的氣體和塵埃,這種情況與太陽系形成之初的狀況非常相似
  • 距地4光年!一顆「超級地球」可能正在繞其鄰居恆星比鄰星運行
    太空科學家日前宣布,一顆超級地球可能正在繞著離我們太陽最近的恆星比鄰星運行,這將大大促進對外星生命的探索。超級地球:比鄰星距地球約4.24光年。天體生物學尋找地球以外的外星生命,幾十年來一直是科幻小說和偽科學的專利。
  • 行星是如何形成的,520光年之外,科學家捕獲行星誕生畫面
    人類在太陽系外發現了成千上萬顆系外行星,然而,科學家卻對行星的誕生知之甚少。最近,科學家終於觀測到了可能的行星系統的誕生。也拍攝了一張在年輕的恆星周圍的行星誕生的照片。那麼,想要觀察到行星形成的過程,那麼就必須尋找形成初期的星系,而御夫座AB星就是這樣的星系。御夫座AB星的圓盤上的發現御夫座AB星距離地球470光年,是一顆年齡在200-400萬年的年輕恆星,御夫座AB星的質量是太陽的2.4倍左右。
  • π行星是下一個地球?科學家懷疑與地球極為相似,但不適合居住
    宇宙之大,無比神秘,之中非常奇妙,裡面蘊藏了無數的奧秘,尤其是一些星球的存在,更是成為科學家探索的目標,例如最近有消息稱科學家發現了一顆π行星,有不少人對這顆行星的名字長生了濃厚的興趣,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個行星!
  • 科學家證明6光年之外的蛇夫座那裡存在著一顆「超級地球」
    6光年之外的蛇夫座,科學家以強有力的證據證明,那裡存在著一顆「超級地球」。這顆超級地球是一顆冰質行星,其質量是地球的3倍多一點。這顆新發現的超級地球被科學家稱作Barnard's Star,在圍繞著一顆亮度僅為太陽亮度3%的紅矮星運轉,其運轉周期為233天。
  • 640光年外,有一顆行星正在下「鐵雨」,十分奇特
    浩瀚縹緲的宇宙中,飄浮著不計其數的行星,我們的地球只是其中很普通的一顆。在某些獨特的行星上,會發生一些超乎地球人想像的怪事,以至於讓人們懷疑它們是否真實存在。不管我們信不信,宇宙中確實有很多現象讓人難以理解,也許是因為我們的認知還沒有發展到一定的程度。
  • 科學家發現一顆行星,距地球111光年,大氣層中可能含有大量的水
    正是由於水對於生命的重要性,所以科學家在尋找地外生命星球的時候,探索觀測是否存在液態水資源是一個重要的目標。那麼水這種物質在宇宙中多嗎?水的元素組成非常簡單,主要是氫元素結合一定量的氧元素形成,從化學構成的角度我們都知道,水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 科學家發現比鄰星不只一顆行星,還有一顆6倍地球質量的潛在行星
    比鄰星是距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恆星,只有4.22光年,它也是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中人類攜帶地球前往的地方,4.22光年的距離也使得地球航行了2500年才得以到達。那麼比鄰星系是怎樣的情況呢?那裡有行星存在嗎?行星上面有生命存在嗎?
  • 系外超級行星確認!離奇的運行軌道或暗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存在
    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IAU)正式定義行星概念,新定義將冥王星排除行星範圍,將其劃為矮行星(類冥天體)。此後,人們就一直希望找到真正的第九行星。迄今為止,已發現的4300多顆確認的系外行星都有共同之處:即與其宿主恆星軌道距離較近,而距太陽系較遠。現在,天文學家又發現了一顆巨大的系外行星,該行星圍繞著一顆雙星運行,繞行一周需要15000年。
  • 【科學家發現π行星:每3.14天繞恆星旋轉一周,網友:就叫它派大星吧...
    【科學家發現π行星:每3.14天繞恆星旋轉一周,網友:就叫它派大星吧】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π行星」,它的大小與我們的地球相仿,距離我們大約185光年。它每3.14天繞其恆星旋轉一周。這一軌道周期不禁讓人聯想到數學常數圓周率π。網友:就叫它派大星吧。
  • NASA新發現一顆地球大小的宜居行星:曾被錯誤分類,高中生糾錯
    隨後,科學家使用 NASA 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確認了這個被命名為 「TOI 700d」 的發現,並且對該行星的潛在環境進行了建模,以便在將來的觀測中提供更多參考依據。
  • 冥王星之後,第九行星有了新線索,科學家發現一顆軌道異常的行星
    你看除了冥王星以外,我們還在海王星軌道外,也就是柯伊伯帶附近發現以上的一些矮行星。如果不貶冥王星的話,太陽系的行星數量現在已經飆升到了兩位數了。所以說就目前我們所知,按照我們對行星的新定義,太陽系有八大行星。不過,喜歡天文學的你應該也聽說了,科學家一直在尋找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
  • 來自1300光年外的信號,想告訴人類什麼?
    科學家研究上百年時間,沒有找到任何地外文明的痕跡,這期間發明了眾多可以觀測宇宙中變化的設備,其中我國「天眼」的出現,佔據主要作用,科學家們猜測,中國「天眼」有可能是歷史上第1個發現外星人的設備。自從天眼投入使用後,有很多意外的收穫,比如前一段時間,接收到來自1300光年之外詭異信號,這一信號究竟想表達什麼呢?
  • 宇宙中的天然實驗室,科學家在32光年處,找到了一顆奇葩星球
    宇宙中的天然實驗室,科學家在32光年處,找到了一顆奇葩星球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都想要搞清楚太陽系的誕生、演化之謎,特別是地球、金星、火星等這些處於宜居帶之中的巖石行星,它們是何時從太陽系的原始星盤殘骸中孕育而生的,也想搞清楚早期太陽系中是否擁有支持生命存在的元素
  • 「比鄰星」系統可能潛藏一顆更小行星
    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在最新一期《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撰文稱,他們再次證實,有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圍繞距太陽最近恆星「比鄰星」旋轉,該行星名為「比鄰星b」(Proxima b),質量為1.17倍地球質量,位於其恆星的宜居帶,公轉周期為11.2天。  4年前,HARPS光譜儀首先發現了「比鄰星b」。
  • 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距地球超100光年
    美國航天局 2014 年 2 月 26 日宣布,克卜勒太空望遠鏡任務團隊新確認 715 顆太陽系外行星的存在。這是美國航天局提供的新確認的行星運轉概念圖。新華社 / 美聯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 24 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