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書法題萬竹秋深圖(美國藏)

2021-01-14 海蘭亭書畫院

明代董其昌書法題王紱萬竹秋深圖,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坡翁論畫竹獨推文與可,謂有成竹具於胸中,此可謂得其勢矣......董其昌得觀並識。

版權說明:文章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戳「閱讀原文」,觀看精彩直播

黃庭堅《雪寒帖》行書欣賞唐伯虎此書法,才子風範!【最新官宣】中國書協就第七屆「蘭亭獎」相關問題答記者問文徵明《阿房宮賦》81歲行書欣賞米芾用毛邊紙隨寫圖稿,竟然被後人封美名「天下第一帖」!北魏楷書《陽平王妃李氏志》端雅秀逸!高清 | 1937年險遭日本鬼子掠奪的書法瑰寶《瘞鶴銘》,據傳是王羲之的大字作品。100歲的和尚留下來1000個字,被譽為「天下法書第一」不癲不狂,懷素書法如此美!趙孟臨《蘭亭序》(絹本),難得一見!

相關焦點

  • 廣東省博物館藏董其昌書畫作品摭談 | 【藝術品·人物】
    粵博所藏董其昌繪畫作品中,較受學界關注的是《青山白雲紅樹圖》軸、《王右丞詩意圖》軸、《山水畫稿》冊、《山水》冊、《秋山圖》軸等。明 董其昌 青山白雲紅樹圖 187.5cm×85.5cm 絹本設色 廣東省博物館藏《青山白雲紅樹圖》軸,絹本設色,縱187.5 釐米、橫85.5 釐米,一級文物。
  • 纖穠、淡泊並重,董其昌繪《秋山圖》
    這幅《秋山圖》展示了董其昌對色彩的理解與運用,畫中描繪的秋景山水看上去淡雅寧靜,深藏文人追求的纖穠和淡泊之美。董其昌 秋山圖纖穠和淡泊原本是詩歌品鑑中常用的詞彙,用這個兩個詞形容董其昌的這幅《秋山圖》也很合適。
  • 作品拍賣7000餘萬元成交,《董其昌傳》告訴你他是何人
    《董其昌畫像》 萬曆二十八年,董其昌為吳正志書寫了《輞川詩》,裝裱成冊。此圖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01「窮書生到文壇領袖」這個距今近四百年的歷史人物董其昌,本是一位連遠足都須向人借錢的窮書生,而後卻成為明代德高望重的文壇領袖,其本身就是人生勵志的傳奇。
  • 董其昌:一把充滿爭議的「標尺」
    」 曾鯨 項聖謨 《董其昌小像圖頁》 絹本設色  53.2×30.5cm  上海博物館藏 回望——明清引領時風
  •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開啟山水畫教研,首場開講董其昌
    傳為王維《江山雪霽圖卷》以及郭忠恕摩王維《輞川圖》來展開對王維的臨鑑的。當他得之,馮夢禎藏有王維的《江山雪霽圖》,便即刻遣人借閱,並作了題跋。期間他還研究了《輞川圖》、項墨林藏《江幹雪景》、王蒙摩王維《劍閣圖》。他還以米芾《畫史》對王維的評論加以比較後,認為米芾對王維的評論基本吻合。即王維畫「無筆」。
  • 董其昌:7種書法臨帖的小訣竅,超詳細!(多圖)
    董其昌的臨帖狀態看似最隨意,漫不經心、信手拈來,但實際上他的思考也是最多的。他採取的臨帖方式是靈活多變、不拘一格的,頗有獨到之處。筆者略作歸納,大約有七:所謂實臨,就是在臨帖時要求筆法、結構、章法等都儘量接近原帖,爭取最大程度的相似。這是我們學習書法最初採取的一種臨帖方式,也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臨帖方法。董其昌也不例外,曾自信地表示他臨某帖「幾無遺恨」。
  • 一代淫棍董其昌:好禪學卻專情房中術!
    《櫽括前赤壁賦》冊,明,董其昌書  董其昌的書法,歷來評說褒貶不一。褒者傾其溢美之詞,清代著名學者、書法家王文治《論書絕句》稱董其昌的書法為「書家神品」。謝肇稱其「合作之筆,往往前無古人」。周之士說他「六體八法,靡所不精,出乎蘇,入乎米,而丰采姿神,飄飄欲仙」。但對董其昌的批評者也很多,包世臣、康有為最為激烈。包世臣云:「行筆不免空怯」。
  • 範景中:後面有一個強大的巨人身影,這個人就是董其昌
    董其昌 跋韓希孟顧繡花鳥蟲魚冊 上海博物館藏「煙雲供養」是了不起的觀念我們學術研究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分支,就是中國思想史,或者說中國觀念史,我覺得寫中國思想史、寫中國觀念史的人,他們幾乎都把董其昌給遺漏了。
  • 董其昌《仿顏真卿法〈倪寬贊傳〉》卷,董氏已臻佳境時的巨製
    董其昌《仿顏真卿法〈倪寬贊傳〉》卷,絹本,行楷書,縱36.8cm,橫1579.7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這是董其昌60歲左右的作品。該卷用筆沉著勁健,結體端嚴中寓瀟灑飄逸之致,頗有唐顏魯公之法度,為董氏書法已臻佳境時的巨製。董其昌是晚明著名書法家、畫家和書畫理論家。他不僅在仕途上一帆風順,而且在書法、繪畫以及書畫理論上都卓有建樹。
  • 康熙臨董其昌行書現身,瀋陽故宮藏清宮珍品在國博展出
    澎湃新聞獲悉,近日,「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在國家博物館展出,本次展覽是歷年來瀋陽故宮博物院在國內舉辦的文物展覽中文物數量最多、類型最為豐富的一次展覽,是系統展示其館藏清宮藝術珍品的一次大型文物展覽,包括200多件清代宮廷藝術品,既有製作精良的官窯瓷器(御用器、陳設器),又有錦繡華美的衣物帽冠,以及康熙、雍正、乾隆等的書法等,如康熙臨董其昌行書詩軸,詩後署款「臨董其昌」
  • 臺北藏顏真卿《祭侄文稿》借展日本合適嗎?
    對於中日間的古代藝術交流而言,據「澎湃新聞」了解,以正在上海博物館舉辦的董其昌書畫大展而言,就向日本方面借展了包括顏真卿《自書告身帖》等在內的唐宋名跡書法,而在2010年上博的「千年丹青:日本中國藏唐宋元繪畫珍品展「上則集中了從日本借展的唐代王維(傳《 伏生授經圖卷》、 宋代梁楷《出山釋迦圖軸 》、《李白行吟圖》等,而上海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的國寶級文物也多次被日本借展。
  • 《董其昌傳》:「民抄董宦」的實質是「文化人整文化人」?
    考試之後,一共選 拔了二十二位新晉進士進入翰林院,董其昌榜上有名。董其昌已像一位優秀的攀巖能手,從社會的最底層,通過層層考試,攀爬到了最頂層。董其昌入選庶吉士,看似順理成章,但與身為內閣輔臣、太子少保的王錫爵有著某種特殊的聯繫,似乎受到了王錫爵的格外重視。因為在閣試不久後的某天,閣試的成績尚未對外公布之際,王錫爵就找到董其昌,有過一段對話。
  • 「輕閱讀」董其昌到底是不是惡霸?
    董其昌像16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南宗松江畫派奠基人董其昌62歲時,發生了「民抄董宦」事件,成為這位一代宗師的盛名之玷。但在《明史·董其昌傳》及其他史料中,對此卻隻字未提,我們現在知道此事,是從野史、小說中得來的。400年來,圍繞此事,眾說紛紜,人言人殊,成為歷史疑案。董祖常強搶民女為父作妾,是耶!非耶!
  • 董其昌與趙孟書法用筆與結字比較
    與平時理解的筆鋒藏於畫中行的藏鋒不同,董其昌論藏鋒曰:「書法雖貴藏鋒,然不得以模糊為藏鋒,須有用筆如太阿斬截之意。蓋以勁利取勢,以虛和取韻。顏魯公所謂如印印泥、如錐畫沙是也」。董其昌所謂的藏鋒並不是在起筆與收筆時欲左先右欲下先上那種將筆尖隱含在筆畫之中的「模糊」狀態。在他看來出鋒不僅與藏鋒不相矛盾,遒勁斬截的出鋒反而還可以成就點畫,有助於藏鋒。
  • 董其昌行楷書法白居易《琵琶行》
    董其昌《琵琶行》的書法特點一、氣質董其昌在這篇《琵琶行》作品中,其氣質表現得清雅典秀,珠圓玉潤,美而不俗,麗而不豔,
  • 墨淡如煙,纖毫畢現,董其昌書法的禪心佛境
    要說受佛學影響最深的書法家,當屬明代大家董其昌。 董其昌書法作品 董其昌,字玄宰,歷經神宗,光宗,熹宗,思宗四朝, 晚明時代,朝堂之上政治風雲詭譎,各方勢力爭名奪利,寵臣權臣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 董其昌、陳繼儒、莫是龍書畫藝術特展來襲
    2020年12月15日,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首個以「雲間三友」為主題的書畫特展正式開展,展覽名為:「雲間三友,逸筆丹青」——董其昌、陳繼儒、莫是龍書畫藝術特展,展期將跨年持續至2021年3月15日,展出上海博物館館藏12件真跡。
  • 國內第一本董其昌傳記出版,從多個層面解讀他的一生
    近日由廣西師大出版社出版、孫煒著《董其昌傳》是國內第一本董其昌的人物傳記,從多個層面解讀了董其昌一生。在歷史上,董其昌備受關注和爭議,有人說他獨霸一方,有人贊為一代宗師,是個極為複雜的人物,其身上發生了諸多引人側目的歷史事件,對後世影響深遠。
  • 字帖|董其昌《杜甫醉歌行詩》高清欣賞
    董其昌《杜甫醉歌行詩》,行書,絹本, 橫301cm, 高31cm, 崑山崑崙堂美術館藏。| 董其昌 | 書法展 / 點擊查看杜甫是唐朝的大詩人,人稱詩聖,他創作了好多詩詞,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節制,加以創造了新樂府詩,他的五七古長篇和五七律表現出了詩歌的藝術和經驗的創造性高度,對國家憂慮和對百姓同情。《醉歌行》是杜甫所作之一。【釋文】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天門日射黃金榜,春殿晴曛赤羽旗。宮草微微承委佩,爐煙細細駐遊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