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丨7-11/全家等便利店也搶CS店生意 百雀羚/美寶蓮都在賣

2021-02-22 化妝品觀察

 

你在便利店買過化妝品嗎?你想把化妝品賣到便利店裡去嗎?

 

作為近年來新興崛起的渠道,便利店已開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家門口。便利店所代表的「一站式」生活方式,符合了現代人對於消費升級的需求。同時,便利店的高坪效、嚴格的標準化陳列和規範式管理,也讓各家化妝品連鎖望塵莫及。

 

這麼說來,便利店實在有太多的門道可供化妝品店學習了。但你知道便利店的化妝品區長啥樣嗎?

 

近日,品觀君走訪了上海、武漢兩地的大型連鎖便利店,為大家實拍了便利店中的化妝品區,共同探索便利店裡化妝品的10大秘密。


在電商的衝擊下,傳統百貨和商超的銷售額都出現了明顯下滑。然而,便利店2014年的銷售額卻實現逆勢增長,同比增長25.12%,門店同比增長達到22%,增幅在整個零售業中位居榜首。

 

如果將目光聚焦到便利店中的化妝品品類,我們可以從尼爾森發布的《2016年中國快速消費品預測報告》中得知,「小型零售店以及便利店將進一步推動快消品銷售的增長」。


而在最近幾年的快消品預測中,尼爾森也力捧便利店,更揚言在2016年,家庭日用品品類在便利店渠道的增長將達到9.8%,洗面奶品類銷售額增長將達到14%,增速喜人。

 

實際上,「便利店」這個名詞在中國市場興起以前,在不少人的認知裡,「購買急需的生活用品的地方」是像小賣部那樣的存在。而在大多數小賣部中幾乎是不賣化妝品,或者最多有一兩瓶洗髮水以及兩塊錢一袋的護膚霜。

 

不過,隨著本土和外資便利店的興起,化妝品也開始在便利店中嶄露頭角。從常見的洗面奶到品類更為細分的卸妝油,從通用的潤唇膏到針對有特別需求的人群的睫毛膏,顯然,便利店也在化妝品上做進一步嘗試。只不過便利店不太具備精挑細選的場地以及化妝品銷售的專業氛圍,使得目前便利店的化妝品品類仍停留在基礎性的熱門產品、快銷爆品上。

 

反過來說,正因為場地受限,而且便利店裡絕對不存在促銷員的終端攔截,想要將某樣產品賣好,陳列和品牌的選擇顯得更為重要。


>>7-11店內的化妝品區

「只有最流行、最好賣的商品才會出現在便利店。」全家中國新聞發言人王意文曾公開表示,一間 100 平米左右的全家便利店大約要呈現 2000-3000 種可供調配的商品,整體商品每年的汰換率超過 50%,這個數字在日本能達到 70%,臺灣可能在 60% 左右。

 

那麼,便利店裡到底是怎麼賣化妝品,又賣了哪些化妝品?

 

在外資品牌便利店(以全家、7-11為例)中,化妝品基本都擺放在靠近收銀臺的中島或者背柜上。

 

通常來說,收銀臺一定是全店客流量最大的地方,而化妝品又並不是大多數進店客人的剛需。因此,如果放在收銀臺附近,則更容易被消費者發現,連帶購買的機率便大大提升。


 

在本土品牌便利店(以快客、Today今天為例)中,化妝品貨架則放在店鋪後方,靠近食品或飲品的位置。顯然,食品和飲品是便利店的主要銷售品類,靠近它們擺放也提升了被發現的可能。

 

除此之外,為了體現「便利性」,便利店中的化妝品大多為旅行裝,面膜則採取單片拆賣的形式。對於化妝品專營店而言,不妨考慮將小品類的商品放在熱銷品區域或者消費者必經之處,避免產品最後因賣不動而「死」在店裡。

以模式成熟的全家、羅森和7-11為例,我們用表格的形式列舉出便利店中在售的化妝品品類。


(註:單擊圖片可查看大圖)


(註:單擊圖片可查看大圖)

不難發現,便利店中的品牌大多以常見的平價品牌為主,可以說進口品牌和國產品牌平分秋色。據了解,一個品牌想進便利店並不容易,除了要繳納較高的條碼費,便利店對品牌知名度的要求也很高。所以,消費者更不可能在便利店中見到完全陌生的小品牌。

從上述兩個表格來看,便利店幾乎涵蓋了日常生活所需的所有化妝品品類,同時,品牌也是國內外知名品牌。

 

不過,在寸土寸金的便利店,擺放的一定要是最好賣的產品。在7-11以及全家的化妝品區,我們看到不少流行爆品。比如自然樂園蘆薈膠、SANA豆乳、EOS唇膏、小雛菊護手霜、絲塔芙洗面奶、DHC卸妝油、曼丹眼唇卸妝液、娥佩蘭薏苡仁化妝水、Kiss Me睫毛膏等。



爆品好賣,這毋庸置疑。不過,在貨架上排的黃金陳列區,難道放的都是化妝品爆品嗎?其實也不盡然。

 

品觀君又做了一個表,一起來看看護膚品所在貨架的黃金陳列區放的都是什麼。


從表格中我們不難發現,便利店貨架上排黃金陳列區最常擺放的化妝品有:男士用品、計生用品、面膜、洗面奶、牙膏牙刷、應季產品等。

 

而它們共同的特點,可以說都是最「剛需」的用品,是家中或者外出旅行時最需要的東西,因此也放在最顯眼的地方。

 

與此同時,我們也向小蜜坊總經理朱向兵了解到,便利店在選擇進店的化妝品品牌時,首要關注的是洗護產品和應季產品,其次是面膜及護膚品,最後才是彩妝及小品類。這種選擇標準與陳列標準不謀而合。

 

不過,為什麼化妝品專營店中不吃香的男士用品,卻在便利店的陳列中佔據這麼重要的位置?尼爾森在2014年年中發布的數據,或許能給出答案——實際上,便利店可以說是男士護膚增長最快的渠道,並遠高於其他渠道:


這似乎並不難理解。在個人護理上,男士的消費決策時間更短,對環境的專業性要求更低,因此便利店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順便購物」的場所。

 

同時,男士一般都對個護品牌有較高的忠誠度,加上本身可選擇的品牌就少,一般就是歐萊雅、妮維雅、曼秀雷敦等,而這些品牌恰恰在便利店有著較高的鋪貨率,以上種種原因造就了在便利店中,男士護理品相比女士有著更大的發展潛力。

 

因此,在化妝品專營店面積有限的情況下,或許可以酌情減少男士護膚品的陳列面積,提高坪效。

那麼,或許會有人關心,便利店內的化妝品都賣多少錢呢?

 

答案是——這不重要!

 

朱向兵告訴品觀君,便利店本身就不是一個價格敏感的地方。畢竟大家都知道,便利店的東西貴,顧客在急用的時候並不會過多地在意價格。

 

尤其是在化妝品這種非主營品類上,不同的便利店系統似乎並沒有在有意識地競價。比如同款曼丹眼唇卸妝液,在全家賣63元一瓶,而在7-11賣58元一瓶。不過,會為了6塊錢走二裡路跑去另一家店買的人,又有多少呢?

雖然便利店沒有店員來為你推薦產品,但為了賣得更好,品牌還是會絞盡腦汁做促銷。

 

面膜、護膚品、洗髮水等品類都會做促銷活動,促銷形式與化妝品店的差別不大,大多是買一送一、直接打折或者在收銀臺換購等。在不影響店鋪標準化陳列的前提下,多在標籤或者門口張貼的海報上提示消費者有哪些活動。

 

不過,據朱向兵透露,便利店裡的動銷活動,並非這麼簡單。

 

去年,小蜜坊在上海的便利店做過一場「買一送一」的活動,卻並沒有多少消費者買帳。事後朱向兵分析,來便利店買唇膏的顧客大多只是為了應急,而便利店提供的品牌也許不是她們常用品牌,如果一次性拿了兩支,也許心裡還會有負擔。


不過,如果是面膜做買一送一的活動,問題就不大了。畢竟面膜品類消耗速度快,多買一片甚至一盒只會讓顧客感覺更划算。

 

或許在化妝品專營店中,不同的品類也可以採取更有針對性的促銷方式,這樣才能真正起到促銷的效果。

武漢作為便利店市場剛剛興起的城市之一,除了有Today(今天)便利店、7TT便利店等本土便利店在迅速擴張之外,日本的羅森便利店也與本地商超系統中百聯手,開出了至少4家中百羅森便利店。


我們可以看到,開在某社區旁邊的中百羅森,店內化妝品的品類和品牌相較於上海的羅森更為豐富多樣,也更加本土化,還新增了洗手液、毛巾等日用品。


>>中百羅森店內的化妝品以及日化產品區

不過在同一個地鐵站口緊鄰的兩家便利店中,品觀君通過對比發現,外資的中百羅森用了一個背櫃的面積去擺放化妝品,並上架了最熱銷的男士護理用品、應季產品以及衛生巾等,而隔壁的Today則絲毫不見化妝品的蹤影。


 

這就像是本地化妝品店同外來化妝品店的同臺競爭,誰能為消費者多想一步,誰就能取得先機。


>>地鐵口中百羅森店內的化妝品區

雖然現在大陸的便利店已在逐漸興起,不過我國臺灣是世界上現代商業最富活力的地區之一。更由於臺灣部分地區地廣人稀,大型的超市或者商場並不多見,因此便利店文化十分發達,臺灣也是世界上便利店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以臺東的7-11為例,我們不難從圖中發現,便利店中化妝品的品類更多,品類更加細分,單一品類的陳列面積也更大。

不僅如此,高速路加油站旁的便利店裡也依然會有化妝品在售。如果是一間面積大一些的便利店,把它當作一個化妝品零售店也不為過。

 

在2010年的一個消費者行為調查中有數據顯示,80%的臺灣家庭消費者每周都會到便利商店消費,平均每個月造訪便利商店次數高達14次。以7-11為例,平均每人每年要到7-11交納7張代收單據,每天有400萬人在7-11消費,佔了臺灣地區人口總數的20%。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數據在6年後的今天會更高。

 

或許,未來某一天,大陸成熟的便利店系統也會加入化妝品專營店的競爭隊伍當中。新的對手正在崛起,無論是商品結構調整還是品類管理,化妝品店都千萬不能放鬆警惕。

相關焦點

  • 全家、羅森、7-11……這些便利店美食可比你的外賣好吃多了!
    本文來自公眾號【小浪豬】「時尚穿搭和一點點生活經驗,我只想要你過的更好
  • 全家、7-11盈利靠鮮食!原來他們是穿著便利店外衣的快餐店
    2019-12-0510:27來源: 冷凍食品網發布者:編輯全家、7-11是披著便利店外衣的快餐店!便利店的目標客戶是隱形貧困人口——都市白領。便利店靠賣啥賺錢?吃的、喝的。如此一針見血地披露便利店本質的,是網友周召。他在上海虹橋凌空SOHO開了一家京東便利店,目前已實現盈利。
  • 【便利店】史上最全「7-11」、「全家」、「羅森」便利店購物指南
    全家也要賣彩妝?今天全家在微博上還發出這樣一條:難道說,連全家都要出彩妝了嗎?妹紙們有沒有期待呢?7-ELEVEn -- 7-11如果說上海是全家的天下的話,那7-Eleven一定是在北京隨處可見。Seven&11公司是日本零售業巨頭,是世界最大的連鎖便利店集團了。
  • 日本7-11、全家、羅森三大便利店效益大比拼
    日本7-11、全家、羅森三大便利店效益大比拼來源:聯商網2019-04-22 17:27聯商專欄:日本三大便利店2018年業績公示,從中可以看出些什麼?從開閉店數量相對比較看,羅森開店快、全家關店快。當然,總的開店數量還是7-11最多。這個數據和內部業務結構調整有關係,不能拘泥於表面數據。
  • 一窺便利店王國三巨頭7-11、全家、羅森的「秘密」
    圖1日本三大便利店集團的經營理念很接近,都是與社區生活結合。7-11的理念是:臨近、便利;全家的理念是:解決早中晚不便利和不滿意的生活方案店;羅森的理念是:大眾社區生活不可缺少的存在。他們的隸屬關係:7-11便利店是7&i集團系;羅森是三菱商事系;全家是伊藤忠商事系。後兩家企業都是在2016年9月完成新一輪資本整合。以2016年上半年日均銷售為例,7-11為66.7萬日元,羅森為54.7萬日元,全家為52.9萬日元。
  • 中國便利店之王:碾壓全家、7-11,全國開2萬家店
    在一座城市裡隨處可見的便利店,在另外一個城市無人知曉,再正常不過了。紅旗光靠四川省的生意,就把自己做成了一家上市公司,但它從來沒有走出四川;蘇果在南京一家獨大。7-ELEVEN、全家、羅森三大日資便利店先後攻下多座江浙滬城市,唯獨繞開了這裡。
  • 乾貨分享| 7-11/全家/羅森三大便利店品牌便利店設計借鑑
    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大陸陸陸續續引進了三大國際便利店巨頭——7-11,全家Family Mart,羅森。 二十年過去,三家連鎖便利店在大陸都經營得有聲有色,而它們先進的管理、經營方式也為內資便利店提供了發展的範本。
  • 深度窺探│便利店王國三巨頭7-11、全家、羅森「長生不老」的秘密
    接下來將一窺三巨頭7-11、全家、羅森的秘密。一、貼近社區、重視覆蓋率日本三大便利店集團的經營理念很接近,都是與社區生活結合,看重覆蓋率。7-11:臨近、便利;全家:解決早中晚不便利和不滿意的生活方案店;羅森:大眾社區生活不可缺少的存在。
  • 屬於廈門的「全家便利店」和「7-11」,說的大概就這家便利店了吧
    (寬瑞)  •  同愛全家、羅森和7-11!喜歡那些便利店的早餐,午餐和甜品(*/ω\*) 不知廈門什麼時候能有他們的存在,不過聽說島內最近一年已經開了類似的便利店。(。•́__ก̀。) (Dur)  •  翹首以盼全家好多年!(貓貓瑩)尤其在懶或忙的時候,一天三餐都能解決。
  • 大閘蟹都搶著去便利店賣了,什麼信號?
    2020年,商業世界和既有的生意玩法發生了太多改變。距離大閘蟹上市旺季還有兩個多月,已經有商家搶佔新渠道,嘗試通過「便利峰」這樣的新式連鎖便利店開賣「期蟹」。全家便利店跨界快閃店吸引年輕人再比如,品牌信賴感。便利連鎖店不像夫妻老婆店,服務更規範,商品更有保證,衛生標準更高,提供一種安全感的背書。
  • 全家要搶星巴克生意 便利店咖啡的戰爭已經開始?
    負責全家品牌的頂新集團公共事務負責人Ben對界面記者說,「在過去的半年裡我們都在做內部測試、口味改良和店員培訓。等到基本都布局好了,趁著春節回來、天氣還冷,正式地推出全家湃客咖啡這個品牌。」半年多的內測時間,並不算短。不過要做咖啡,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需要考慮便利店周邊的咖啡消費之外,口味的標準化格外重要,特別是對於那些價格更低、強調現磨的便利店咖啡。
  • 7-11/全家/羅森三大便利店品牌便利店設計借鑑
    7-11便利店出入口的設計一般在店鋪門面的左側,寬度為3—6米,因為根據行人一般靠右走的潛意識的習慣,入店和出店的人不會在出入口處產生堵塞。同時出入口處的設計保證了店外行人的視線不受到任何阻礙,而能夠直接看到店內。原始門店門頭招牌辨識度很高,採用橙、綠、紅三種原色,並在三色之間加入白色分隔,可在人的大腦裡留下鮮明的印象。
  • 全家便利店成功的28個小細節,60%的顧客竟然都是···
    你很有可能每天都會走進一家便利店買東西,按照業內估算,每個人從18歲到40歲,長達22年的歲月裡,可以給一家便利店帶來7萬餘元的消費。在每一個人的積極參與下,這些面積大約在100平方米的小店鋪,隱藏著不少有趣的信息。
  • 日本全家便利店可能易主,估價近400億元
    從經營風格來看,全家便利店與7-11便利店還是有一些差別。總的來說,全家的經營更加注重便利店整體性的體驗。比如,大陸地區的全家便利店店內都設有休息區,有的還提供充電插口。全家的湃客咖啡,更是便利店品牌中最早獨立經營的咖啡品牌。根據媒體披露,2019年財年湃客咖啡的計劃是賣出1億杯咖啡。
  • 全面分析全家便利店營收增加的秘密
    10、新品上架是便利店很重要的營銷。在全家便利,每兩個星期會更換約100個商品,每年約下架1000項商品。11、和賣場、超市主要吸引家庭消費者不同,便利店關注重點是「一個人的消費」,因此銷售商品都是小包裝。12、全家便利花了一年的時間研究如何讓咖啡杯外面的印刷也達到食品級印刷要求。
  • 全家便利店在中國靠四大利器打敗7-11、羅森
    品牌便利店正作為一個朝陽產業,快速替代著街邊小食店和私人小賣部。從零食汽水,一日三餐,到日用品,越來越多的上班族與便利店產生了深厚的感情,甚至將其描述為「深夜裡守候你的那束溫暖的光」。 這些便利店最大的優勢是出現在上班族的必經之路上,各大交通樞紐、商圈、街角都被佔據。
  • 全家為自家咖啡請了代言人 現磨咖啡會是便利店的好生意嗎?
    現在,全家便利店想讓你再多一個選擇。 最近,全家便利店為旗下的現磨咖啡品牌湃客進行了一輪大規模的廣告投放。抬起頭,它在上海不少地鐵線的大屏上滾動播放,低下頭,它又悄悄出現在微信朋友圈裡。除此之外,主流視頻網站和一些熱門APP開機廣告也成為他們的投放選擇。
  • 全家便利店在中國靠四大利器超越7-11、羅森
    品牌便利店正作為一個朝陽產業,快速替代著街邊小食店和私人小賣部。從零食汽水,一日三餐,到日用品,越來越多的上班族與便利店產生了深厚的感情,甚至將其描述為「深夜裡守候你的那束溫暖的光」。 這些便利店最大的優勢是出現在上班族的必經之路上,各大交通樞紐、商圈、街角都被佔據。
  • 7仔、全家…便利店3月新品,全都是沒見過的
    食妞先說兩句:早春,萬物甦醒的季節連便利店都爭先恐後推出新品試毒了4家便利店
  • 7-11入駐鄭州後,全家、羅森也要來!本土中小型便利店受衝擊,咋自救?
    河南商報見習記者 曾令統 文/圖隨著7-11正式入駐鄭州,全家、羅森等國際知名便利店也宣布即將加入「綠城」。對於顧客而言,選擇的消費對象在增加,可選擇的商品也變得多種多樣,但是,對於鄭州本土的中小型便利店而言,這個「冬天」,剛剛到來。【現象 大型連鎖便利店進駐 本土中小型便利店受到衝擊】「7-11正式入駐鄭州!」2020年10月23日,7-11便利店鄭州首店開業的消息刷爆整個網絡,甚至一度衝上微博同城熱搜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