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在全省首創「粵菜師傅」工程彩虹計劃餐飲創業項目 僑鄉「粵菜...

2020-12-11 江門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粵菜師傅」彩虹計劃助力創業者成功開店。


位於開平市祥龍中路的開平煲仔飯店是開平市首家彩虹計創業店。


江門市區首家彩虹計劃創業店顧客盈門。


位於江海區中環廣場的彩虹計劃餐飲創業項目創業者斬出具有五邑特色的燒鵝。


「這堅定了我做好五邑菜,傳播江門味道的信心!」江門市遠洋美食宵夜街9月開業以來,「粵菜師傅」彩虹計劃創業店店主何緒志變得更忙碌了。他心裡樂呵著,臉上常掛著笑容,在常穿的一件衣服上,「粵菜師傅」和「彩虹計劃」的字樣十分顯眼。「感謝政府部門給予的政策支持和貼心服務。」何緒志笑著說。

為推動「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粵菜師傅」工程保就業、保民生、促發展的獨特作用,江門今年在全省首創「粵菜師傅」工程彩虹計劃餐飲創業項目,以「彩虹七色」為設計理念,結合三區四市飲食文化和特色食材,扶持推廣標準化、規範化的僑鄉特色餐飲彩虹計劃創業店。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以『人』為基、以『農』為材、以『店』為點、以『僑』為橋」帶動人才培育經濟鏈,農產品種養、食材供給生產鏈,購、樂、娛消費鏈,批發、零售、電商物流鏈,文化旅遊產業鏈等「紐式」聯動,促進「產(產業發展)、城(城市品質)、人(人才培養)」高度融合,以及「雙統籌」「大循環」深入發展。

【「數」看成效】

全市40家彩虹計劃創業店開業經營

「粵菜師傅」工程彩虹計劃餐飲創業項目實施以來,我市以「人」為基,推進「雙統籌」工作深入發展——組織開展江門特色飲食文化和傳統江門風味菜製作技藝人才培養,建立職業資格評價、專項能力考核等多層次評價體系,全市5108人通過各類鑑定考試獲得「粵菜師傅」相關證書,促進「六穩」「六保」,解決就業「大問題」。

以「店」為點,促進「大循環」發展——截至2020年10月,全市已有40家彩虹計劃創業店開業經營,月營業額500多萬元,直接帶動就業200多人,間接帶動就業近3000人。到2022年,將扶持130家彩虹計劃創業店開業,刺激消費增長,至少同時帶動8條以上產業鏈、10多家電商平臺融合發展,年產值預計超過4億元,帶動超過2萬人增收致富,滿足民生「大需求」,實現美好小康生活「彩虹夢」,形成江門特色「粵菜師傅」創業帶動就業品牌。

以「農」為材,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和助力精準扶貧——彩虹計劃餐飲創業店採購當地農村產品食材,帶動農戶農產品種養殖規模增大,加速餐飲經營和農產品資源融合發展,拉動衍生產業鏈條經濟增長,促進消費、擴大內需,「小切口」推動「大變化」。今年以來,國際在線、央廣網、中新社等近20家各級媒體先後報導30多次,並在《南方日報》頭版宣傳刊登,獲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擦亮五邑美食品牌 弘揚特色粵菜「僑風味」

來到遠洋美食宵夜街,可以看到「蓬江味」「江海麵食」「新會陳皮味」「臺山黃鱔飯」「開平煲仔飯」「鶴山味」「恩平瀨粉」等七間獨具五邑菜特色的彩虹計劃創業店一字排開。在這裡,三區四市的美食均可「一站式」品嘗。

為推廣富有僑鄉特色的江門美食文化,市人社局結合代表性的僑鄉特色菜式、食材,以「彩虹」為設計理念,根據7個市(區)特色美食文化特徵,從店面設計、裝修設計、菜式品牌及搭配設計、創業指導、推廣扶持等方面提供「五個一」的創業標準化策劃,即每個市(區)一套店面設計圖紙、一套代表性特色名菜製作工藝、一套創業餐飲店選址辦法、一套創業餐飲店菜式指導、一套創業餐飲店盈利分析,形成7類江門特色餐飲文化創業標準體系。

在此基礎上,鼓勵「粵菜師傅」創業者統一按照項目策劃開發的標準進行創業經營,形成「一市(區)、一主題、一風格、一品味、一體驗」,打造一系列具有江門僑鄉特色的粵菜美食名品、名廚、名店,推動江門粵菜品牌化、連鎖化經營,傳承弘揚僑鄉特色飲食文化,提升江門粵菜品牌影響力。

同時,該項目以「僑」為橋,加強與海外交流合作,利用中國第一僑鄉的「僑牌」效應,在世界各地烹飪美食,傳播粵菜美食文化,展現中國首個「世界名廚之鄉」的魅力,提升僑鄉城市品位和格調。

巧用補貼扶持槓桿 炒旺富民增收「創業味」

為充分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槓桿作用,市人社局加大粵菜餐飲創業專項扶持力度,對開辦彩虹計劃標準化創業店,且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的新晉「粵菜師傅」予以最高10萬元創業扶持補貼,降低餐飲創業門檻。

據統計,全市目前已有40家「粵菜師傅」彩虹計劃創業店開業經營,到2022年全市將扶持130家創業店開業,刺激消費增長,帶動更大規模就業,形成江門特色「粵菜師傅」創業品牌。

此外,該局依託開平市僑鄉特色建築群——僑小館,建設全市首家「粵菜師傅」創業示範基地,為彩虹計劃創業項目提供集約化發展平臺,引進專業策劃運營機構為創業者提供場地保障、創業輔導、創業培訓、商事代理、創業投融資等多元化服務,為「粵菜師傅」成功創業提供全方位保障。

打造多元育才平臺 提升粵菜烹飪「專業味」

為確保彩虹計劃創業品質,市人社局圍繞江門僑鄉菜建立標準化粵菜技能培訓體系,全面提升江門「粵菜師傅」就業創業技能水平。

在制訂出版標準化教材方面,圍繞食材採集選購、製作工藝流程、菜品質量控制等,組織編寫《粵菜師傅—五邑風味菜製作工藝》首期3個江門宴席、117個特色菜式和特色點心製作工藝標準,將本地特色美食烹飪技藝融入「粵菜師傅」培訓。

在實施規範化考評方面,結合江門特色飲食文化和傳統僑鄉風味特色製作技藝,在「廣府風味菜烹飪」「廣式點心製作」「廣東燒臘製作」三個專項職業能力分類中,建立江門特色職業資格評價、專項能力考核等多層次評價體系,目前已有120多名彩虹計劃準創業者獲得與「粵菜師傅」相關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或專項職業能力證書。

在加強產業化培訓方面,依託江門市技師學院、新會技師學院、廣東廚藝技工學校等「粵菜師傅」省級培訓基地,為有意從事粵菜就業創業人員提供烹飪技能、創業技能、電商技能培訓,發掘和培養一批多元化發展的粵菜名廚。

在深化粵菜內涵研究方面,成立江門市「粵菜師傅」研修院,邀請中國烹飪大師黎永泰等40多名烹飪大師組建顧問團,創新江門粵菜製作工藝,定期向「粵菜師傅」彩虹創業店推送粵菜新品種、新口味,持續助力彩虹計劃項目內涵式發展。

促進產業跨界融合 烹出鄉村振興「小康味」

今年以來,我市以彩虹計劃創業項目為載體,上遊對接食材供應方,中遊支撐粵菜餐飲業,下遊連結旅遊文化及休閒娛樂業,形成「蝴蝶效應」,為衍生產業鏈條發展創造機遇。

一方面,驅動「粵菜師傅+農業」融合,充分利用江門本地農業資源稟賦,依託新會古井恆益食品公司、開平綠皇農牧公司、臺山海晏華僑農場等5家企業建立「粵菜師傅」特色食材供應基地,鼓勵彩虹計劃創業店與江門特色食材供應基地合作對接,推動農餐對接、產供銷一體化發展,形成「粵菜師傅+食材供應鏈」模式,打造「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粵菜鄉村產業生態名片。

另一方面,推動「粵菜師傅+旅遊」融合,優先考慮在江門旅遊集散中心、景區和鄉村旅遊區域就近開設彩虹計劃創業店,並在店內展示當地鄉村旅遊文化,將粵菜美食與民俗文化、農業觀光休閒等相結合,形成粵菜美食旅遊精品線路。組織景區、餐飲、院校等成立「粵菜師傅+旅遊」聯盟,傳承和提升烹飪技能,打造美食特色餐飲店,集聚遊客人氣,帶動鄉村旅遊經濟發展。

同時,推動「粵菜師傅+電商」融合。建立政府、行業、企業多方參與的「粵菜師傅+電商」產訓合作聯盟,開展「粵菜師傅+電商」職業技能培訓和粵菜餐飲服務線上運營合作,通過「網際網路+」促進粵菜企業與消費者精準對接,促進粵菜餐飲經營與江門市特有的鄉村旅遊特色和豐富的農產品資源融合發展。

此外,還拉動「粵菜師傅+物流」融合。彩虹計劃創業店可促進農產品食材運輸,及一系列農產品從供應地向接受地的實體流動,將運輸、儲藏、加工、裝卸、包裝、流通和信息處理等產業鏈實現有機結合,帶動實現物流行業持續高質量發展,促進消費,擴大內需。

相關新聞

恩平彩虹計劃創業店店主吳灼欽:

「這些政策對我們幫助很大」

吳灼欽今年49歲,是土生土長的恩平人,開餐飲店10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展示五邑特色美食,弘揚特色粵菜。今年3月,吳灼欽參與彩虹計劃創業,開設的庖丁牛店成為恩平市首家「恩平瀨粉」彩虹計劃創業門店。

今年3月,吳灼欽加入彩虹計劃餐飲創業項目之後,受到了政府相關部門的諸多幫助。「恩平瀨粉」彩虹計劃創業門店以綠色為主要色調,在門面、裝修、菜品以及營銷推廣等四個方面進行標準化的門店設計策劃和開展經營。曾經不起眼的瀨粉店轉身「換顏」,乘上「粵菜師傅」彩虹計劃的東風,實現店鋪的轉型。

「政府部門為了進一步推廣粵菜,特別是五邑地區特色美食,首創『粵菜師傅』工程彩虹計劃餐飲創業項目,我們按規定可申請最高10萬元的彩虹計劃補貼。疫情防控期間,這些政策對我們幫助很大,提升了我們開店的信心,也減輕了負擔。」提起彩虹計劃,吳灼欽連連稱讚:「彩虹計劃是『及時雨』,人社部門多次舉辦烹飪比賽,在我們創業中每個階段都有專業指導,我們還可以參加烹飪考試,大大提升了我們的烹飪技術。」

吳灼欽認為,彩虹計劃餐飲創業項目對促進粵菜文化發展和推廣有著積極意義,期待政府部門下一步的政策措施,為「粵菜師傅」的創業提供全方位保障,讓更多人領略「舌尖上的恩平」。

臺山彩虹計劃創業店店主吳廣賢:

「有利於推廣本地特色菜」

今年35歲的吳廣賢出生於臺山市赤溪鎮銅鼓村。在多次創業失敗後,吳廣賢回到家鄉,發現當地旅遊業迎來了新的發展良機,便在家鄉開設了一家上檔次的海鮮餐館。

隨後,為加強家鄉美食的宣傳和推廣,吳廣賢2019年報名廣東廚藝技工學校開設的「粵菜師傅」廚藝培訓班。學成歸來後,他信心十足地推出臺山黃鱔飯作為餐館的特色招牌菜,吸引了眾多遊客。

今年10月1日,吳廣賢加入了「粵菜師傅」工程彩虹計劃餐飲創業項目。他表示:「這個項目可以減少創業的資金壓力,獲得創業初期店面的裝修指導,還能參加開店技能方面的培訓。此外,餐廳菜品也能夠經常更新,有利於推廣本地特色菜,吸引不少遊客前來。」

吳廣賢認為,彩虹計劃餐飲創業項目鼓勵「粵菜師傅」創業者按照項目統一標準開店經營,對於宣傳推廣五邑菜式文化,打造「粵菜師傅—五邑菜」餐飲創業品牌大有幫助。通過創業,還能帶動更大規模的就業。

文/圖 黎禹君 陳清松 李偉良

相關焦點

  • 全省首創!江門這些餐廳有「驚喜」!你去過沒?
    為推動「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粵菜師傅」工程保就業、保民生、促發展的獨特作用,江門市在全省首創策劃「粵菜師傅」工程彩虹計劃餐飲創業項目,以「彩虹七色」為設計理念,結合三區四市飲食文化和特色食材,扶持推廣標準化、規範化的僑鄉特色餐飲
  • 我市舉辦創業培訓+「粵菜師傅」客家風味點心製作培訓班 來源:韶關...
    近日,為進一步推動「粵菜師傅」工程實施,將「粵菜師傅」培訓落到實處,廣東省「粵菜師傅」培訓基地市烹飪職業培訓學校和市職業技能服務中心共同舉辦創業培訓+「粵菜師傅」客家風味點心製作專項能力職業培訓班,在曲江區人社局的大力支持下,30多位餐飲業從業人員參加培訓。
  • 【粵菜師傅·產業融合系列報導】——乘「粵菜師傅」工程東風,杜阮...
    近年來,杜阮涼瓜乘著「粵菜師傅」工程的東風,實現了種植、深加工、銷售、餐飲、旅遊多位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大大提升了品牌價值,成為蓬江區乃至江門市一張響亮的「美食名片」、「生態名片」杜阮鎮上巷村是江門市「粵菜師傅」工程特色食材供應基地,有得天獨厚的種植環境和政府補貼的支持,7年來堅持種植高產、抗病的杜阮涼瓜良種 「試管苗」,黃伯的涼瓜畝產量比普通種苗高出三分之一,高達每畝三至四千斤。
  • 江門市牽手阿里巴巴,推進「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
    為助推江門市「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以下簡稱「三項工程」)高質量發展,12月17日,江門市「三項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與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籤訂了《江門市「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數字「三項工程」項目合作框架協議》。
  • 汕尾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工程,擦亮地方美食文化品牌
    秉承客家人吃苦耐勞的精神,葉遠波輾轉北京、重慶、雲南多地,從服務員到學廚再到掌勺,如今乘著「粵菜師傅」工程的東風,返鄉創業開起了餐館,既當老闆又當主廚,越來越有幹勁。在汕尾,像葉遠波一樣憑著一技之長實現家門口創業的人還有很多。
  • 全國粵菜大師「香山論劍」!粵菜師傅工程中山美食文化周開幕
    為更好地推廣粵菜師傅工程,再燃中山粵菜風華,中山市人民政府、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中國烹飪協會聯合舉辦粵菜師傅工程中山美食文化周暨粵菜烹飪全國邀請賽活動,誠邀來自全國各地的粵菜大師聚首中山、同場獻藝、香山論劍。1月8日,粵菜師傅工程中山美食文化周暨粵菜烹飪全國邀請賽活動在中山市金鑽酒店正式啟動。
  • 粵菜師傅工程來了,中山如何借勢擦亮「中國粵菜名城」招牌
    中山是美食之都,全國首個「中國粵菜名城」,粵菜名菜名師迭出,走出了鮑魚大王楊貫一、中山市飲食業商會永遠會長鄭志明、中國烹飪大師黃悅坤等粵菜大師,中山粵菜和粵菜師傅在行業中頗有盛名。
  • 河源紫金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工程
    作為河源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鄧氏亮堂肉丸」乘「粵菜師傅」工程和「紫金客家菜師傅」工程春風,越做越大,吸引了一批學徒和食客。 紫金從八方面實施「紫金客家菜師傅」工程——培養一批紫金客家菜師傅;評選一批紫金客家菜名廚、名菜、名店;認定一批紫金客家菜師傅培訓基地;參與河源市組織製作的一部「尋味河源」客家美食專題宣傳片;編著一本「紫金客家名菜」教材(菜譜);組織一系列紫金客家菜師傅賽事;建設一批紫金客家菜綠色食材生產基地;申報一批紫金客家菜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 團廣州市委等在畢節建立「粵菜師傅」培訓基地
    大洋網訊 日前,共青團廣州市委員會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全力推進「粵菜師傅」工程羊城行動計劃,牽頭聯合共青團畢節市委員會、廣州嶺南國際企業集團、廣州酒家集團、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在畢節技術職業學院共建廣州共青團「粵菜師傅」(畢節)培訓基地。
  • 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推動「粵菜師傅」工程...
    嘎瑪的故事是將「粵菜師傅」工程導入省際對口幫扶工作,大力推動勞動者脫貧致富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在廣東省人社廳的指導下,廣東省援藏、援疆工作隊在西藏林芝、新疆喀什大力實施「粵菜師傅」培養工程。以此為契機,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先後派出4名幹部和多名粵菜師傅專業教師進藏進疆,建技校、拓項目、辦競賽,為廣東高質量完成對口支援任務奉獻智慧和熱情。
  • 「粵菜師傅」+鄉村旅遊 打造湛江旅遊新名片
    將提升湛江飲食文化和中國海鮮美食之都品牌影響力,促進城鄉勞動者就業創業,推動鄉村以精品粵菜、農家菜美食創業致富當成與虎頭坡精準扶貧戰略合作的最終目標。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實施「粵菜師傅」工程過程中,依託鄉村旅遊資源,深挖傳統鄉村特色美食、特色農產品,探索出「粵菜師傅+鄉村旅遊」「粵菜師傅+粵西飲食文化」等模式,促進了產業融合發展。
  • 五區驚豔粵菜刷爆朋友圈!
    為了擦亮我們這張粵菜生招牌(吃貨們的驕傲),佛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佛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在南風古灶聯合主辦了主題為「弘揚佛山粵味 助推美麗鄉村」——佛山市「粵菜師傅」工程推進計劃暨2019年佛山市職業技能競賽啟動儀式。
  • 惠州惠陽舉行2020年「粵菜師傅」工程「千年歸善·尋味惠陽」美食...
    包括粵菜(東江菜)師傅工程之將軍故裡品鄉味主題活動;在秋長茶園村、沙田東澳村設立「惠州市東江菜烹飪技能人才培訓點」;在秋長鳳悅·谷裡、良井·原鄉、沙田東澳村開展「粵菜師傅」送技下鄉活動。今年,惠陽區共開展「粵菜師傅」培訓571人次,包括13名失業人員;組織麗景花園酒店、半島格蘭雲天國際酒店、裕華酒店等區內龍頭餐飲服務企業參加現場招聘會,較好實現粵菜技能培訓與就業的精準對接;對經營餐飲行業的3名申請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推動惠州市新華職業技術學校建立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打造秋長茶園村、良井矮光村美食旅遊景點,助力鄉村振興、農民增收等等。
  • 粵菜中山「論劍」 派帖誠邀「英雄」
    1月8日,粵菜師傅工程中山美食文化周暨粵菜烹飪全國邀請賽活動在金鑽酒店正式啟動。本報記者 繆曉劍 攝1月8日,由中山市人民政府、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中國烹飪協會聯合舉辦的粵菜師傅工程中山美食文化周暨粵菜烹飪全國邀請賽活動在金鑽酒店正式啟動。據悉,即日起至3月,粵菜烹飪全國邀請賽、中山新晉名廚名菜名店評選、中山美食文化歷史展、粵菜師傅工程成果展等系列活動陸續舉行,全國各地的粵菜大師將匯聚中山,同場獻藝。副市長葉紅光出席了活動。
  • 首批「粵菜師傅嶺南集團班」學生進入嶺南集團旗下五星級酒店實習
    開展團-校-企聯合辦學,助力職教精準幫扶「粵菜師傅工程」是廣東省委、省政府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推進東西部協作的重要舉措。在共青團廣州市委的指導下,嶺南集團與畢節職業技術學院、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共建首批2個「粵菜師傅—嶺南集團班」,並在嶺南集團旗下廣州東方賓館設立「畢節職業技術學院實習實訓基地」。
  • 2020中國·東升脆肉鯇美食節有粵菜師傅作品邀您免費試吃
    11月28日,2020中國·東升脆肉鯇美食節在東升鎮盛大開幕,這個美食節吸引了省內各地的正宗美食齊聚東升,不過還有一個大亮點就是中山市「粵菜師傅」工程成果展示在美食節現場同時舉行,有免費試吃!記者在美食節的現場看到,「粵菜師傅」工程成果展示區人氣爆棚,不少遊客都在排隊免費試吃,對於這些粵菜師傅別具匠心的創意美食讚不絕口。不少遊客都是從周邊鎮區或市區趕來,專門為了品嘗各式美食。
  • 厚街首個粵菜省級培訓基地被認定!
    同時與多家餐飲單位合作開展常態化設計師培訓業務,在校學生畢業前在該基地進行「中式面點」「西式面點」崗前實訓強化,共同建設了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企業真實生產和社會技術服務於一體的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值得一提的是,校企合作項目逐漸增多,建立了多家東莞市定點實習基地。烹飪專業還設立了「冠名班」,同時設立了獎學金。
  • 金雞報喜、笑口常開……粵菜師傅幫你想好十道菜
    粵菜師傅已經幫你想好了。1月11日上午,廣東省人社廳在廣東粵菜研究院舉行「粵菜師傅幸福菜譜」發布會,推出包含十道廣東經典菜式的「幸福菜譜」。「金雞報喜、笑口常開、添丁添財、榮華富貴、家肥屋潤、年年有餘、福壽雙全、春意盎然、金玉滿堂、團團圓圓」,這可不是過年的吉祥話,而是美味的粵菜菜名。
  • 「粵菜師傅 嶺南新味」千年養生潮州菜 今朝更潮
    近年來,隨著「粵菜師傅」工程的深入推進,傳統潮菜烹飪技藝推陳出新,而潮菜廚師也成為許多年輕人創業和再就業的不二之選。方樹光表示:「『粵菜師傅』工程讓更多廚師有了入行提升、創業致富的機會,我希望能和更多的人一起將潮州菜發揚光大。」
  • 廣州酒家:培養「工匠精神」粵菜人才
    其通過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平臺,全面實施「粵菜師傅」培育行動計劃,為當地貧困地區脫貧致富、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暨粵菜產業發展交流活動,廣州市市長溫國輝到廣州酒家展臺參觀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