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菜師傅工程來了,中山如何借勢擦亮「中國粵菜名城」招牌

2021-01-17 南方新聞網

  中山是美食之都,全國首個「中國粵菜名城」,粵菜名菜名師迭出,走出了鮑魚大王楊貫一、中山市飲食業商會永遠會長鄭志明、中國烹飪大師黃悅坤等粵菜大師,中山粵菜和粵菜師傅在行業中頗有盛名。近日,由中山市申報的海港城麥廣帆工作室、三溪酒樓鄭耀榮工作室被評定為廣東省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此外,一併申報的三鄉鎮理工學校、中山市技師學院也被確定為廣東省粵菜師傅培訓基地,中山市級層面正在編制《中山市實施「粵菜師傅」工程行動計劃(2019-2022年)》。借粵菜師傅工程之力,中山在新派粵菜發展三十餘年之際,再次撬動其豐厚的粵菜飲食文化資源,擦亮「粵菜名城」品牌。

  被遺忘的「中國粵菜名城」

  中山粵菜有著守正創新的本地特色,生炸石岐乳鴿等新菜式不斷出現。三十多年前,在中山溫泉賓館的帶動下,中山粵菜踏上了新徵程,賓館後廚中的食材擴大和港澳廚師團隊的引入,讓這裡的粵菜帶有「中餐西做、西餐中做、南北融合」等特點,被外界稱為新派粵菜。

  新派粵菜以中山溫泉賓館為原點,很快向中山市其他酒店後廚輻射開來,傳統粵菜菜牌上一時出現了不少「新面孔」。鄭耀榮表示,彼時,富華酒店與中山國際酒店是新派粵菜的主陣地,前者善於傳統菜式,後者則因聘用香港管理團隊而更富西式色彩。2000年前後,在中山新派粵菜發展的巔峰時期,這些酒店各自年接待量數十萬人次。

  石岐人張偉雄曾在富華酒店後廚掌勺,他認為,新派粵菜貫通中西、融合南北,是中山在改革開放中積極參與對外交流的縮影,創新始終是它的生命力。「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新派粵菜的創立,中山粵菜一直在開放與創新中發展。」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改革開放的時代紅利,以及一批功底紮實的粵菜師傅們,就是新派粵菜的「天時地利人和」。

  隨著新派粵菜的發展和飲食行業的興旺,2011年,中山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國粵菜名城」稱號,這是國內首個以著名菜系命名的城市榮譽。然而,新派粵菜如今即將走進「不惑之年」,多年過去,「中國粵菜名城」的稱號成為行業回味的輝煌過去,在普通市民中的知曉度並不高,2016年,營業三十餘年的富華酒店也結業關閉,更是引來老中山人一片唏噓。

  中山新派粵菜如何再創「岐跡」

  張偉雄對家鄉懷有一腔熱忱,他希望將中山新派粵菜發展為「岐菜」,並推廣至大江南北。「雖是粵菜,然而中山菜本身也被打上了鮮明的本地烙印,體現著中山人自身的性格特點和中山本地文化。」張偉雄表示,廚房的生態環境發生了革新,市場上的餐飲業態也和從前截然不同了。「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高速的物流時代,食材的保鮮技術得到了明顯改善,我們完全能將粵菜的鮮美特色發揮出更高水平。」張偉雄認為,中山菜的特色在於敢為天下「鮮」,新派粵菜始終注重呈現食物的本真味道,體現了中山人樸實無華的性格特質,所謂「廚出鳳城,味在中山」。

  石岐乳鴿是新派粵菜中最為經典的菜品,也是張偉雄在「石岐佬」中山菜館經營的主打特色菜,無論季節菜牌怎樣更新,每天1000隻石岐乳鴿的供應是永遠「置頂」的菜品。東升脆肉皖、小欖魚球、岐味醬瀨粉……這些本地菜均是對中山新派粵菜的推陳出新,張偉雄希望將中山新派粵菜的本地特色充分挖掘,再將其重新包裝推向市場。

  中山市飲食業商會會長、MGF麥廣帆餐飲策劃集團行政總裁麥廣帆是中山乃至南中國重要粵菜文化傳播者。他從事飲食行業30多年,擁有「鮑魚王子」「粵菜南天王」等行業美譽。他涉足餐飲管理和飲食品牌策劃領域,成立餐飲策劃管理公司,並創辦多個餐飲品牌,將粵菜餐館開至全國,最高峰時,他旗下的酒店達180多家。他的每一家粵菜餐館都是粵菜的推廣陣地,麥廣帆旗下品牌粵菜餐館先後出現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多個國內城市,帶動了大批中山本土粵菜師傅北上,紅燒石岐乳鴿等粵菜菜式及其製造技藝逐漸擴散。

  最近麥廣帆獲評廣東省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主持人,這為他打開了傳承粵菜技藝和文化的一扇新窗口,他計劃以大師工作室為平臺,通過師帶徒,培養更多中山粵菜的接班人。他的視野並不局限於中山或國內,接下來,他還計劃開辦一所面向全球招生的粵菜學校,培養一批廚藝和管理能力兼具的國際型餐飲人才。

  「相鄰的佛山順德就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經驗。」三溪酒樓餐飲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鄭耀榮對順德近年來的飲食業發展感受較深。2014年順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了「美食之都」稱號,成為國內除成都外的又一個上榜城市。此外,順德曾於2006年舉辦中國廚師節,近年來又連續舉辦順德美食節,在行業內外均引起轟動。

  「大賽和美食的帶動效應是巨大的。」鄭耀榮曾參與在順德舉辦的中國廚師節,賽事當時引來國內大批名廚並帶動當地餐飲住宿行業的火爆場景讓他印象深刻。

  對於中山粵菜如何突圍,鄭耀榮認為中山要形成全市上下一盤棋的格局,政府職能部門要形成有機的聯動機制,學習順德等城市先進經驗,注重宣傳和品牌營造,組織上檔次,有規模和影響力的競賽。同時,應加快中山名菜、名點、名師以及中山名店的認證工作,樹立典型,提升中山「粵菜名城」的品牌價值。

  【南方網全媒體記者】郎慧 雷海泉

  【攝影】葉志文

相關焦點

  • 粵菜中山「論劍」 派帖誠邀「英雄」
    1月8日,粵菜師傅工程中山美食文化周暨粵菜烹飪全國邀請賽活動在金鑽酒店正式啟動。本報記者 繆曉劍 攝1月8日,由中山市人民政府、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中國烹飪協會聯合舉辦的粵菜師傅工程中山美食文化周暨粵菜烹飪全國邀請賽活動在金鑽酒店正式啟動。據悉,即日起至3月,粵菜烹飪全國邀請賽、中山新晉名廚名菜名店評選、中山美食文化歷史展、粵菜師傅工程成果展等系列活動陸續舉行,全國各地的粵菜大師將匯聚中山,同場獻藝。副市長葉紅光出席了活動。
  • 全國粵菜大師「香山論劍」!粵菜師傅工程中山美食文化周開幕
    中山是廣府粵菜的最主要發祥地之一、2011年榮獲全國首個「中國粵菜名城」稱號,傳統粵菜、新派粵菜和諧交融,中菜西做、西菜中做,以獨特的方式,低調的姿態,傳承粵菜精髓、發揚粵菜文化。為更好地推廣粵菜師傅工程,再燃中山粵菜風華,中山市人民政府、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中國烹飪協會聯合舉辦粵菜師傅工程中山美食文化周暨粵菜烹飪全國邀請賽活動,誠邀來自全國各地的粵菜大師聚首中山、同場獻藝、香山論劍。1月8日,粵菜師傅工程中山美食文化周暨粵菜烹飪全國邀請賽活動在中山市金鑽酒店正式啟動。
  • 汕尾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工程,擦亮地方美食文化品牌
    「再來一份沉香木燉雞!」位於汕尾市陸河縣河口鎮北中村的沉香雞主題餐館,食客絡繹不絕。北中村是國家級沉香種植基地,餐館老闆葉遠波的家離該村不到十公裡。秉承客家人吃苦耐勞的精神,葉遠波輾轉北京、重慶、雲南多地,從服務員到學廚再到掌勺,如今乘著「粵菜師傅」工程的東風,返鄉創業開起了餐館,既當老闆又當主廚,越來越有幹勁。
  • 惠州惠陽舉行2020年「粵菜師傅」工程「千年歸善·尋味惠陽」美食...
    在淡水鐵橋市場開了22年茶果店的王叔一家,早早就為活動做好了準備,這次帶了蘿蔔板、艾角、大喜粄等十多種招牌美食來到現場。長富酒樓則準備了100斤黃金酥丸免費給遊客品嘗。記者了解到,惠州市惠陽區「粵菜師傅」工程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
  • 我市在全省首創「粵菜師傅」工程彩虹計劃餐飲創業項目 僑鄉「粵菜...
    為推動「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粵菜師傅」工程保就業、保民生、促發展的獨特作用,江門今年在全省首創「粵菜師傅」工程彩虹計劃餐飲創業項目,以「彩虹七色」為設計理念,結合三區四市飲食文化和特色食材,扶持推廣標準化、規範化的僑鄉特色餐飲彩虹計劃創業店。
  • 【粵菜師傅·產業融合系列報導】——乘「粵菜師傅」工程東風,杜阮...
    片刻,綠油油、胖乎乎的涼瓜就裝滿了大桶,嫩得掐出水來。黃伯提著滿滿的兩桶瓜往田埂上走,臉上的汗水順著黝黑的皮膚往下淌,風一吹,漾出一道道喜悅的皺紋。杜阮涼瓜區別於普通苦瓜,因其肉厚色綠、爽脆回甘,獲得了「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無公害農產品證書」「廣東嶺南特色食品」「中國地理標誌著名商標」等榮譽稱號。
  • 2020中國·東升脆肉鯇美食節有粵菜師傅作品邀您免費試吃
    11月28日,2020中國·東升脆肉鯇美食節在東升鎮盛大開幕,這個美食節吸引了省內各地的正宗美食齊聚東升,不過還有一個大亮點就是中山市「粵菜師傅」工程成果展示在美食節現場同時舉行,有免費試吃!記者在美食節的現場看到,「粵菜師傅」工程成果展示區人氣爆棚,不少遊客都在排隊免費試吃,對於這些粵菜師傅別具匠心的創意美食讚不絕口。不少遊客都是從周邊鎮區或市區趕來,專門為了品嘗各式美食。
  • 河源紫金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工程
    來一份!」下午3時許,位於河源市紫金縣城的「鄧氏亮堂肉丸」店鋪,客人絡繹不絕。「已經過了飯點,客人怕肉丸賣完了,所以這樣問。」身兼大廚與店主的鄧亮新笑著說。 牛肉丸是紫金的美食名片,以個頭大、口感勁、味道鮮而聞名。當地流傳這樣一句話:沒吃牛肉丸、八刀湯,等於沒到紫金。在紫金縣城,大街小巷幾乎隨處可看到懸掛牛肉丸招牌的餐廳,其中「鄧氏亮堂肉丸」店鋪最有名。
  • 味覺與視覺結合的饕餮盛宴 中山88名粵菜大廚現場過招!
    9月22日,由中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的中山市「粵菜師傅」—2020年中式烹調師(高級工)職業技能競賽在中山完美金鷹廣場正式拉開帷幕,大賽旨在助力中山市餐飲行業發展和美食名片推介進,推進以工代訓,發掘、培養中山粵菜名廚,提升粵菜飲食文化影響力。
  • 中山十大美食,請你來打卡
    大洋網訊 中山是著名的美食之都、中國粵菜名城。作為傳統粵菜的發源地之一,這裡飲食文化源遠流長,粵菜名菜名師輩出。11月23日,粵菜師傅工程中山在行動——2019年度名廚名材名菜名宴名店評選活動頒獎儀式在小欖菊花會舉行。
  • 「粵菜師傅」+鄉村旅遊 打造湛江旅遊新名片
    2019第六屆中國國際水產博覽會暨中國海鮮食材採購大會上,「粵菜師傅」作品吸引觀眾的目光。 記者 張鋒鋒 攝「粵菜師傅」工程以「美食」為媒,讓不少沉睡的鄉村旅遊資源、農產品資源得到「盤活」,讓那些養在深閨的農產品能真正走出家門口,上到餐桌來。這次粵美鄉宴呈現的一道道精美粵菜,品的是美食文化,繪的是鄉村振興,圓的是「粵菜師傅」心中的脫貧致富夢。自2019年以來,省粵菜師傅高飛大師工作室堅持以鄉村振興為目標,以「村企合作、互惠雙贏」為原則。
  • 五區驚豔粵菜刷爆朋友圈!
    為了擦亮我們這張粵菜生招牌(吃貨們的驕傲),佛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佛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在南風古灶聯合主辦了主題為「弘揚佛山粵味 助推美麗鄉村」——佛山市「粵菜師傅」工程推進計劃暨2019年佛山市職業技能競賽啟動儀式。
  • 快來看師傅精彩演繹粵菜美味!
    12月9日下午,2018年佛山市中式烹調師職業技能競賽暨首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佛山選拔賽火熱上演!本次比賽由佛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佛山市旅遊局主辦,來自全市五區的12位參賽選手來到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進行了一番中式烹調廚藝大比拼!
  • 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推動「粵菜師傅」工程...
    嘎瑪的故事是將「粵菜師傅」工程導入省際對口幫扶工作,大力推動勞動者脫貧致富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在廣東省人社廳的指導下,廣東省援藏、援疆工作隊在西藏林芝、新疆喀什大力實施「粵菜師傅」培養工程。以此為契機,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先後派出4名幹部和多名粵菜師傅專業教師進藏進疆,建技校、拓項目、辦競賽,為廣東高質量完成對口支援任務奉獻智慧和熱情。
  • 「粵菜師傅」大賽:用心做出陽江味道
    12月8日上午,2020年陽江市「粵菜師傅」技能大賽在碧桂園鳳凰城酒店舉行,比賽現場共展出9桌陽江名宴和103款特色菜、特色點心,琳琅滿目的精美菜品讓人垂涎欲滴。記者 曾鍾銳:大家好,我是陽江廣播電視臺記者曾鍾銳,想必大家都能看到現在我的身後非常熱鬧,這裡正在進行2020年陽江市「粵菜師傅」技能大賽,有來自全市36家酒店和食品公司參賽,現場可以看到除了展出一些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菜品、點心,比如現在我身旁的鹹香雞仔餅、荷塘榴槤酥外,還有非常具有看頭的粵菜風味陽江名宴,現在我們一起去細看一下。
  • 粵菜大師傅,好味廣州城……
    2018年「粵菜師傅」工程開展以來,廣東在打造嶺南文化新品牌的同時推動鄉村振興。2019年,廣州住宿餐飲業營業額達1524.97億元,增長9.8%,人均消費額居全國城市第一位。面對突發疫情對餐飲企業的衝擊和對餐飲從業人員的影響,廣州推出各項扶持補貼政策幫助餐飲企業儘快走出了疫情陰霾。
  • 小康餐桌·粵菜說〡「邊角料」魚嘴如何變身「招牌」還漂洋過海?
    近日,廣東多地粵菜師傅培訓交出「靚麗成績單」:2020年廣州52家餐飲企業應對疫情線上培訓職工2520人;至2019年底,深圳「粵菜師傅」培訓已覆蓋6875人次;東莞有超4500名全日制烹飪專業學生在專業機構院校接受培訓……同時,廣東省將出臺「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意見。
  • 「粵菜師傅 嶺南新味」千年養生潮州菜 今朝更潮
    近年來,隨著「粵菜師傅」工程的深入推進,傳統潮菜烹飪技藝推陳出新,而潮菜廚師也成為許多年輕人創業和再就業的不二之選。【師傅說粵菜】數百類傳統小吃迎來新發展歷經百年傳承發展的潮州小吃至今已有幾百個品類,多少年來一直讓老饕們流連忘返。選料養生、粗料精製等特點,令潮州小吃成為「潮系」飲食的一塊金字招牌。
  • 團廣州市委等在畢節建立「粵菜師傅」培訓基地
    大洋網訊 日前,共青團廣州市委員會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全力推進「粵菜師傅」工程羊城行動計劃,牽頭聯合共青團畢節市委員會、廣州嶺南國際企業集團、廣州酒家集團、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在畢節技術職業學院共建廣州共青團「粵菜師傅」(畢節)培訓基地。
  • 江門市牽手阿里巴巴,推進「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
    為助推江門市「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以下簡稱「三項工程」)高質量發展,12月17日,江門市「三項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與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籤訂了《江門市「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數字「三項工程」項目合作框架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