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繩不僅可以促進少年兒童身體正常發展,而且對發展其靈敏、速度、彈跳及耐力等身體素質也有良好作用。
跳繩是一項高耗能的運動,每半小時消耗熱量四百卡,跳繩對心肺系統等各種臟器、協調性、姿態等都有相當大的幫助,繩的「爆發力」可見非同一般。
如此一來,不少家長不禁問:跳繩可以使人長高嗎?答案是肯定的!
跳繩運動對骨骼生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使骨骼的血液循環得以改善,刺激生長激素分泌,堅持運動則可促進身高增長。
但如果未能掌握正確的方式則可能使得這項最佳長高運動的促生長效果大打折扣哦!那怎樣才是正確的跳繩方式呢?
根據孩子的身高選擇跳繩長度,通常情況下以兩腳踩住繩子中間,兩手分別握住繩兩端的把手拉直到腋下即為適合的長度,隨著跳繩水平的提高,繩子的長度可以適當調短。
跳繩時宜用前腳掌起跳和落地,不要穿皮鞋及硬底鞋,切記不要用全腳或腳跟落地,以免腦部受到震動。
當躍起時,不要極度彎曲身體,要保持身體的自然彎曲。把握好跳繩下落的時機再起跳。
練跳繩最重要的,是手、眼、腳、腦協調一致。跳繩時不要跳的太高,否則極易體力不支,很快就跳不動了。
向前搖時,大臂靠近身體兩側,肘稍外展,上臂近似水平,用手腕發力做外展內旋運動,使兩手在體側做畫圓動作。
每搖動一次,繩子從地面經身後向上向下,迴旋一周,繩子轉動的速度和手搖繩的速度成正比,搖動越快,則繩子迴旋越快,跳繩時手臂儘量避免大幅度晃動,而是手腕在靈活的轉動跳繩,這樣跳繩,即使時間長也不容易累。
研究發現,每天跳繩30分鐘、連續跳20周,比沒有跳繩的同齡人會高出1.5釐米。
每次跳繩時間不宜過長,時間一般控制在30分鐘左右,每分鐘120次左右的頻率較為合適。
太少起不到健身的效果,過度的運動不僅不利於身高的增長,反而會給孩子的身體帶來不必要的負擔,甚至造成對身體的損傷。所以,家長應根據孩子的體能情況制定合適的運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