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顯謨院士塑像在西北農大落成

2020-12-15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付文婷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海華)朱顯謨院士塑像落成儀式日前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舉行。儀式上,隨著紅綢緩緩滑落,位於西農水保所科研樓前東側的朱顯謨塑像呈現在大家面前,整尊塑像由花崗巖基座和半身銅像組成,高3.1米,寬1米,深0.8米。

朱顯謨院士塑像揭幕儀式。攝影:支勇平

我國土壤學家和水土保持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顯謨(1915年12月4日—2017年10月11日),是中國黃土區土壤及土壤侵蝕學科的開創者和奠基者,畢生致力於黃土高原水土保持與生態建設工作,著作等身,成績卓著。他於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了「黃土高原國土整治28字方略」,為了心中「黃河清」的夢想,半個多世紀默默奉獻在廣袤的黃土高原,為中國黃河中遊泥沙治理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朱顯謨院士105周年誕辰之際,舉辦朱顯謨院士塑像落成儀式具有特別的意義。」塑像落成儀式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吳普特說:紀念和追憶朱老先生,就是要學習他「舍小家、為大家」的家國情懷;學習他「追求真理、注重實踐」的科學態度;學習他「不斷探索、鍥而不捨」的執著精神;學習他「言傳身教育人、平和用心待人」的師者風範,「在學校營造一種崇尚科學、追求真理、注重實踐、尊師重教的學術氛圍,激發學校潛在之精神動力,促進各項事業更好發展。」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院士說丨朱顯謨院士:畢生為河清
    院士說丨朱顯謨院士:畢生為河清 2020-12-15 1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畢生為河清》紀念朱顯謨院士誕辰105周年
    《畢生為河清》生平簡介朱顯謨1915年12月4日出生於上海崇明。立志當一名科學農民的他1936年考入國立中央大學農化系。畢業後進入江西地質調查所,跟隨著名土壤學家侯光炯院士工作。侯光炯強調實地考察、注重一手資料的科研態度對朱顯謨產生了深遠影響。此後,朱顯謨先後在中央地質調查所、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為支援大西北建設,1959年舉家從南京來到楊凌,從此紮根黃土高原開展土壤和水土保持研究50餘年,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成果。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 鍾南山院士的母校為他立了一個塑像,為什麼那麼多人認為不合適?
    鍾南山院士的母校火了,華南師範大學附中竟然為鍾南山院士做了一個塑像。 雕塑位於華南師範大學附中奧校樓前廣場,高度超兩米,下半截為長方體碑身,上半截為鍾南山院士半身塑像。鍾南山院士戴著眼鏡凝望遠方,脖子上掛著聽診器。
  • 鍾南山院士為自己塑像揭幕 母校學子瘋狂追星
    鍾南山院士回憶了在華附讀書的歷程," 我是在 1952 年底 1953 年,4 個學校合併的時候進入學校,55 年畢業,到現在為止已經是 65 年了。"
  • 鍾南山為「鍾南山」塑像揭幕
    12月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簡稱「華附」)迎來建校132周年紀念日(附中日),校友鍾南山院士到現場為塑像「鍾南山」揭幕。該塑像作品立於華附奧校樓前。鍾南山勉勵學生,希望有一些人能夠學醫,能夠當醫生,希望華附成就很多的英豪。
  • 西北有色地礦集團地球物理院士專家工作站舉行第二屆院士專家聘任...
    西北有色地礦集團地球物理院士專家工作站舉行第二屆院士專家聘任儀式暨學術報告會 2020-10-27 0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北大學教授趙國春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日前,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新增選院士名單。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大學教授趙國春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是今年固體地球科學領域唯一入選的中國科學家。此次共有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37位科學家入圍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增選名單,其中有7位來自中國。趙國春,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大學講座教授,西北大學教授。
  • 陝西日報:西北大學教授趙國春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陝西日報》 2020年12月21日(記者 呂揚)題:西北大學教授趙國春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日前,發展中國家科學院( TWAS)公布新增選院士名單。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大學教授趙國春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他也是今年固體地球科學領域唯一入選的中國科學家。
  • 趙小亭紀念塑像揭幕
    3日,如皋市200餘名志願者代表齊聚志願者廣場,共同啟動第二屆「志願服務347」活動暨趙小亭紀念塑像落成揭幕儀式。2010年7月21日,如皋女孩趙小亭在貴州支教期間不幸遇難,將年輕的生命永遠留在了苗嶺大山。
  • 西北工業大學黃維院士團隊在《自然·通訊》發表軸手性化合物研究...
    西工大新聞網7月24日電(魯神賜)日前,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研究院(IFE)、柔性電子材料與器件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黃維院士團隊與美國萊斯大學 (Rice University針對這一科學難題,黃維院士團隊與László Kürti教授、趙宇教授合作,通過一種氮烷基化的方法,實現了動力學拆分,進而得到光學純磺醯胺和雙芳基軸手性化合物。據柔性電子研究院魯神賜教授介紹,該反應條件溫和,具有良好的產率和選擇性,同時產物也可以實現多樣性衍生化,這種動力學拆分的新方法為合成手性的阻轉異構材料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
  • 我和我的學校 | 華中農大這五年,與你共成長!
    ▲2017年5月,傅廷棟院士、張獻龍教授、金梅林教授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科發院 供圖)▲2018年11月,張啟發院士獲未來科學大獎 (劉濤 攝)▲張啟發院士帶隊赴荊州開展「515」行動,深入推進「鄉村振興荊楚行」(陳萋萋 供圖)
  • 鍾南山回母校為「鍾南山塑像」揭幕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蔣雋 通訊員 李芸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秋明12月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132周年校慶,1955屆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為「鍾南山塑像鍾南山為「鍾南山塑像」揭幕雕塑位於華附奧校樓前廣場,高度超兩米,下半截為長方體碑身,上半截為鍾南山半身胸像。鍾南山院士戴著眼鏡凝望遠方,脖子上掛著聽診器。
  • 鍾南山回華附為「鍾南山」塑像揭幕,鼓勵更多學生學醫
    信息時報訊 (記者 丘敏華 通訊員 李芸)12月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華附」)迎來建校132周年紀念日(附中日),舉行了「鍾南山」塑像揭幕儀式。1955屆高中校友、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來到華附為母校慶生,並為塑像揭幕。該塑像位於華附奧校樓前。
  • 華附校慶立超兩米高鍾南山塑像 鍾南山回母校揭幕
    華附校慶立超兩米高鍾南山塑像 鍾南山回母校揭幕金羊網  作者:蔣雋、李芸  2020-12-13 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舉辦132
  • 鍾南山母校為他立塑像,評論眾說紛紜,為什麼很多人認為不合適?
    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他出生於醫學世家,父親是紐約州立大學醫學博士、兒科專家,母親是廣東省腫瘤醫院創始人。他從華南師範大學附中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後獲得英國愛丁堡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榮譽博士。
  • 1977-2019各省兩院院士本科培養人數統計,復旦上交讓人失望
    而院士作為我國科研界最高的學術榮譽,也是每一個科研人員此生追求的夢想。而從1977年以來許多高校也是培養出了很多院士,那麼這些院士本科都是畢業於哪些高校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各大高校自恢復高考以來本科畢業生成為兩院院士的人數統計,看看哪些高校培養人才的能力更強。其中北京地區高校達到了69人,其中清華北大共計培養了48人,實力在全國來說無出其右。
  • 鍾南山回母校為自己塑像揭幕!網友:尷尬,不必造神
    鍾南山回母校華師附中為「鍾南山塑像」揭幕,勉勵有志學子學醫。12月12日,正值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建校132周年紀念日,1955屆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為「鍾南山塑像」揭幕,為母校加油。在揭幕儀式上,鍾南山勉勵學子學醫,更好地為大家服務。
  • 鍾南山為「鍾南山塑像」揭幕,是一場活生生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舉辦132周年校慶,1955屆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為「鍾南山塑像」揭幕。弘揚正氣,傳播正能量,鍾老為母校「鍾南山塑像」揭幕,豪氣昂揚激勵了全校師生,也給全社會傳遞了滿滿的正能量。
  • 同心戰「疫」 | 中國農大董玉蘭教授:不負韶華不負卿,新冠灰飛相聚時
    同心戰「疫」 | 中國農大董玉蘭教授:不負韶華不負卿,新冠灰飛相聚時 2020-02-15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曲靖寥廓山徐霞客塑像隨想
    現在曲靖市麒麟區寥廓山,有一尊徐霞客塑像。塑像位於一個池子中間,展現的是徐霞客正坐在石頭上歇息,右手拿著竹杖,左手扶著大腿,背著一個鬥笠,有點士大夫從容不迫出行的樣子。感覺這一形象,多少有些臆想的味道。當然,徐霞客出發時攜帶的油繖可能早已壞了,只能改用鬥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