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日本之後,印度也在修改教材:1962年印度戰勝中國?

2020-12-14 騰訊網

繼日本之後,印度也在修改教材:1962年印度戰勝中國?

說道篡改歷史教科書,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了日本。日本在傳該教科書上真是騷操作不斷。具體來說有這些謊言:南京大屠殺並不存在,釣魚島主權問題等等。

日本篡改教科書,其實是有現實訴求的。

西方國家如此,日本如此,作為歐美和日本的小跟班,似乎印度在篡改歷史上更加火急火燎,甚至已經到了胡說八道的程度。

前幾年美國Quartz新聞網載文,細數了印度為美化歷史而「撒的謊」。這篇文章說,

「在西方迎來『另類真相』時代前,印度人就已開始收到大量摻雜著虛假的信息,比如『聯合國宣稱印度國歌是最好的國歌』,或是古印度的離奇成就等,這些內容通過將事實與故事相混淆,為印度的過往鍍上榮耀的光輝。」

這篇文章其實只是掀開了冰山一角。印度人蜜汁自信大家都知道,這篇美國新聞,講的都是大路貨,咱在給大家說點新鮮的。

印度篡改歷史的謊言列舉:

謊言一,1962年中印戰爭印度獲得勝利。

據《印度時報》8月10日報導,印度中央邦教委所轄的多所學校的梵文教材中赫然寫道:「眾所周知的1962年中印戰爭,其結果是印度戰勝中國」。 「1962年同中國的戰爭,儘管印度士兵戰鬥到最後一人、最後一刻,但中國取得了勝利」。

對此,當地八年級家長表示,好奇怪啊,印度獲得什麼勝利了?

對此,中央邦有關官員表示,「實際上我們已為此鬥爭多年,但很不幸我們關於更正教材的請求被當作耳邊風。到底政府能給到私人出版社多少史實證據?難道這一荒唐的錯誤還不足以讓國家統一教材審訂嗎?」

那麼,1962年中印戰爭到底誰勝利了呢?

這場戰爭,在中國來說叫做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而在印度稱為瓦弄之戰。這場戰爭中,中國軍隊陣亡722人,負傷697人,印度軍隊陣亡4383人,負傷1047人,單純從傷亡角度看,印度毫無疑問是徹底慘敗了。

當然,傷亡情況不能證明戰爭勝負。一定要看清楚這場戰爭的實際效果。毛主席講,中印戰爭是一場政治軍事戰,是要讓印度打消蠶食中國國土的念頭,維護西南邊疆60年和平。事實上,這個戰略我們是達到了。所以,從這個角度看,中印戰爭我們毫無疑問是贏了。

當然,背後支持印度打仗的美國和蘇聯,也認可了中國對印度作戰的勝利。西方媒體用了一個「熱刀切黃油」的比喻,來講解放軍進展之順利,印度軍隊潰敗之狼狽。

當然,就印度教科書本身來說,也是前後矛盾的。既然都「戰鬥到最後一人」了,又怎會「取得勝利」?難道是對方手下留情了?

印度的私營出版社,一場暢銷書、毒雞湯的方式寫教科書,不可避免會給中小學生放毒。

謊言二:甘地並未遇刺。

《印度快報》2016年5月26日的報導稱,拉賈斯坦邦在面向八年級的新編社會科學教科書中,並沒有提到「印度國父」甘地遇刺的事情。

甘地遇刺,這是上世紀40年代發生的重要歷史事件,全世界都知道這件事。當時甘地遇刺,幾乎影響到了印巴分治各自獨立的進程。甘地遇刺後,英國末代總督蒙巴頓說,一定是印度教徒幹的對不對?

幸好真的是印度教徒幹的,如果是穆斯林殺了甘地,印巴分治可能停下來,整個南亞會變成大型屠宰場,數千萬的大屠殺,恐怕就很快發生。

殺死甘地的是狂熱印度教徒納蘇朗·戈茲,這是一個高貴的婆羅門,但是沒有什麼能力,只能做一個「低賤」的打字員。甘地強調取消種姓制度,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友好相處的政治態度,更讓他不滿。

所以,甘地作為與佛教耆那教相結合的婆羅門,遭遇了純種婆羅門的刺殺。

這也正常,畢竟,與異教徒來往的印度教徒,都是卑賤的賤民。

現在,印度誰當家?恰恰就是與這個刺客政見相同、有歷史傳承的印度教原教旨主義政黨——印度人民黨。

刺殺甘地的刺客和背後的人,都來自於一個神秘組織印度國民志願服務團,簡稱為ISS。ISS即便到現在,也是印度人民黨的重要外圍組織,莫迪總理搞廁所革命,ISS立即行動起來,全國修建廁所,短期內把印度面貌煥然一新。當然,製造暴動、屠殺穆斯林,ISS也是毫不手軟。所以,如果印度人民黨是納粹,ISS就是衝鋒隊。

「甘地沒有被刺殺」這種教科書謊言,源頭恰恰就是來自於人民黨掌握的出版機構。

甚至,對於印度如何建國,這本教材也是語焉不詳。甚至,這本書都沒提到尼赫魯的名字。原因也很簡單,尼赫魯、尼赫魯女兒、尼赫魯外孫,這三代政治家,都是印度國大黨的,如今他們的後人還活躍在印度政壇,是印度人民黨的死敵,怎麼能宣傳他們祖先的功勞呢?

修改近現代歷史,我們覺得情有可原,畢竟,涉及到很多現實政治考量。可是,修改古代是什麼操作?這種情況咱見都沒見過!

謊言三:莫臥兒王朝不存在

2017年8月初,由印度人民黨領導的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政府決定將歷時331年的莫臥兒王朝歷史徹底從七年級和九年級的教材當中抹去。

莫臥兒王朝是一個典型的伊斯蘭教政權,這個王朝統治了現代印度大部分的國土。印度人民黨認為,這樣宣傳伊斯蘭教對印度歷史的貢獻,很明顯是不對的。印度人民黨認為,歷史應該以印度教視角進行譜寫。當印度前總理阿塔爾·比哈裡·瓦傑帕伊說:「如果當前的歷史敘述是片面的,那麼我們就要去改寫它。」

印度教,在印度歷史上就是一個慫包軟蛋的形象,捍衛國家主權上,向來是伊斯蘭教和錫克教在前面衝鋒陷陣。投降外敵、鎮壓國內反抗,心甘情願充當殖民者走狗,這是印度教的典型做派。現在人民黨執政,想要打造印度教捍衛祖國、印度教就是印度的國家觀念,不可避免與歷史事實發生碰撞。再好看的小姑娘,也禁不住這樣塗脂抹粉。

當然,不僅僅是莫臥兒王朝,印度教的史詩,也成了重災區。《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等印度教著作,正在被研究當做歷史事件來描述,將來寫進歷史教材時,你可千萬別意外。

展望未來,印度人民黨再執政十年,印度學到的歷史,恐怕就是另一個版本了。

對印度歷史的篡改,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相關焦點

  • 1962年中印將領對決:「印度戰神」梅農,遇到「現代孫武」劉伯承
    1962年對印反擊戰著名英模群體「陽延安班」塑像 有人說,1962年的中國,是內外困難重重1957~1962年任印度國防部長。 梅農被《時代周刊》評為「印度第二偉人」,封面以他在喜馬拉雅山下玩蛇來表達他的前進政策。
  • 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缺吃少穿的中國軍隊,是如何戰勝印度的?
    ▲中印戰爭路線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便是在後勤物資保障極度匱乏的情況下,憑藉優於敵軍的意志與鬥志贏得了戰爭的勝利,驅逐了入侵者。那麼當時的後勤保障狀況到底如何?我軍又是如何取得戰爭勝利的呢?
  • 繼印度和美國之後,日本也要禁止中國APP?
    中國科技新聞網7月30日訊(思言) 據外媒報導,日本議員正尋求限制中國公司開發的TikTok及其他應用程式和中國開發的銀行系統的使用,理由是「安全不受威脅」。此前,印度和美國已經屏蔽了數十款中國應用程式。
  • 1962年一場持續32天的中印戰爭,因為一人,讓印度做了50年的噩夢
    在他從軍校畢業後將近6年的時間裡,儘管國家正深陷戰爭的硝煙中,考爾卻自始至終都沒有參加過任何的作戰,一直到1941年,考爾才開始參加部隊的作戰。像是1943年考爾帶領部隊在義大利的一場作戰,這場戰爭考爾帶著連隊在山區大展身手,對德軍造成了巨大傷害,使得德軍被迫退兵撤出羅馬,考爾也因為這場戰爭被英國媒體吹捧為"印度戰神"。
  • 1962中印戰爭:號稱世界第三的印度得到了此國的大力支持,卻依然慘敗
    1962年10月12日,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印度總理尼赫魯發表聲明,印度將驅逐所有其聲稱的領土上的中國人。毛主席等領導人視其為向新生不久的中國宣戰。10月20日,中國軍隊反擊,擊敗了印軍的抵抗,並向動推進了一定距離。10月24日,北京請求停火併撤退,條件是印度同意談判解決。
  • 日本人評價中印實力 印度各方面都比不上中國
    這幾年常常有人拿印度與中國對比,日本人評價中印實力懸殊,其實印度與中國還是比較相似的,同為文明古國,而且也是人口大國,但是說到經濟及國家綜合實力,印度還遠遠比不上中國,如今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經濟體了。最近有一些去過中國以及印度的日本友人對兩國作出了評價,來到中國感覺一切都很繁華,不管是經濟還是科技亦或是飲食方面,都讓人流連忘返,但是印度貧富差距太大,貧民窘還是比較多的,而且當地環境衛生也是比較一般的,對比之下所有人都會選擇中國。從經濟角度來看,如果以GDP為基礎計算,中國的GDP至少是印度GDP的4倍。
  • 1962年中印戰爭,林總下了一命令差點就讓印度消失,令全世界矚目
    印度這個國家非常的自信,簡直已經自信到了狂妄愚蠢的地步,曾經的印度因為實力弱小,被英國人全面控制,是一塊相對弱小的殖民地,經常被英國貴族剝削,這種情況持續了很多年。那時候,印度已經徹底淪為英國的附庸,如果不是後來英國因為戰爭的緣故元氣大傷,印度根本沒有機會取得獨立。
  • 印:印度不是62年的印度了!中國:看這變化,難不成我們還是?
    回顧歷史,中國經歷了無數的戰亂與紛爭。其不談近代史時期,那些看中了中國豐富資源的國家的侵略,就說說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們也經歷了好幾場戰爭衝突。都將建國初期不久,我國志願軍橫跨鴨綠江所打的抗美援朝這一戰,視為立國之戰,因為當時的新中國還宛如「新生兒」,哪哪都上不了臺面。
  • 繼俄羅斯和印度之後 長城汽車泰國又建廠 國際化再進一步
    2020年1月7日,長城汽車和通用汽車籤署收購協議,長城汽車將收購通用汽車位於印度塔裡崗的工廠。在2月初的第15屆印度德裡國際車展上,長城汽車宣布正式進入印度市場。早在2019年6月,長城汽車位於俄羅斯的圖拉工廠已經正式竣工投產。數據顯示,2019年長城汽車不僅取得,中國汽車品牌在俄羅斯銷量第一名成績,增長率更是高達458%。長城汽車俄羅斯圖拉工廠的建立,不僅帶動了當地配套零部件企業發展,而且還提供了多達4000人的就業崗位。由此,對於長城汽車在印度和泰國的市場,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看好。
  • 印度說中國打仗不行,並表示歷史上3次戰勝中國,這是真的嗎?
    印度的發展速度確實很快,但和我國相比較起來,還是存在很大差距的,哪怕印度在未來幾年內,人口有可能超過我們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但那又如何呢?我國只不過在控制人口的增長,而印度卻是放任人口的大規模增多。除了人口可以和我國比比個高低之外。印度還喜歡和我國比較經濟,科技,軍事等各方面。至於結果,顯然幾乎都是印度碾壓中國。印度如何能承認比中國弱呢?
  • 繼印度首富之後,亞洲首富又換人了,外媒:這次終於輪到中國了
    中國是一個體量巨大的國家,更是一個巨大的需求市場,正是上世紀中國經濟迅速發展以來,很多國家就瞄準了中國這個超級大市場,在中國設立了很多企業,當然也孕育了中國的很多新行業出現,不斷的帶動經濟的發展與進步。
  • 印度稱中國打仗不行,還稱印度歷史上有3次戰勝中國,是真的麼?
    印度和中國都是亞洲大國,也都是實力相對強大的國家,因此中印兩國經常會被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客觀來說,中國的實力應該更強一些,因為中國不僅土地遼闊,而且還擁有眾多人口,科技和經濟都遠勝於印度。可印度卻對外宣稱,中國人打仗不行,他們還說印度人曾在歷史上三次在中國中國,這是真的嗎?
  • 印度終於靠拍電影意淫了一把,在電影中他們戰勝了中國!
    最近印度人開始在中印對峙的加勒萬河谷取現場實景拍攝電影《加勒萬河谷》,本片講述的主要的內容就是在中印對峙的邊界衝突中,印度士兵用常規武器俘虜了解放軍的故事,簡直可以稱得上是印度版的「抗中神劇」!或許印度已經忘了上世紀的那場戰爭,中國俘虜了7000多印度士兵。
  • 印度屢屢挑事的背後,是喜馬拉雅山另一側的尷尬
    印度也不能脫離這一規律。其實這個浪潮的背後,是印度政府在試圖減少對中國產品的依賴。印度的盟友多著呢,有美國,日本,英國。說到這裡令人唏噓,作為一個曾經被英國完全殖民的國家,印度至今沒有官方統一的民族語言,反而要用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真乃是一個民族的恥辱。
  • 日本智庫:2030年中國GDP超美國,日本世界第三,印度無法超越
    對此,日本智庫也發布了自己的「看法」,日本多家研究機構認為,10年後的2030年,美國GDP總量大概率將低於中國,美國佔全球經濟的比重將下降至17%,而2009年這一比例為
  • 繼蘋果之後,又一國際巨頭遷往印度,印度「世界工廠」夢能圓嗎?
    實際上和蘋果一樣,大部分離開中國的都是這些企業的代工廠。眾所周知,我國擁有全球最大的代工產業鏈。上世紀90年代至本世紀初,憑藉低價勞動力和土地優勢,許多外資紛紛進入中國建廠。從那時候開始,我國製造業在世界中的份額持續增長,2019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球比重高達28.1%,穩居全球第一。
  • 帶領中國品牌進軍印度,為何又是長城汽車?
    2019年,市場調研機構發布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報告,數據顯示小米科技在印度市場成為霸主,其中,第四季度的市場佔有率高達29%,遠超韓國品牌三星。眼看中國手機已經成功制霸印度市場,中國汽車企業也不甘落後,長城汽車在印度宣告了自己的正式到來。
  • 印度宣布自主研發出5G,又著手6G,網友:先修好路再說
    中國取代美國成為通訊行業的引領者眾所周知,通訊領域從1G到4G,美國一直是領導者,華為從4G開始猛烈追趕,並實現了在5G通信領域對美國的超越。更有人說中國5G的領先是1840年以來中國在基礎科技上的首次領先,是華為的驕傲更是中國的驕傲。印度揚言要自主研發5G近日,印度最大的電信運行商向全球通告,印度已經完成了自己的5G研發,並且明年開始部署並向全球推廣,並在不久的將來超越中國成為5G領導者。
  • 繼挑釁中國之後,莫迪又打起巴基斯坦主意,一度衝聯合國車輛開火
    同時,巴基斯坦外長警告說,如果巴基斯坦遭到了印度的攻擊,那麼印度將面臨巴基斯坦的"嚴厲報復"。自從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脫離英國的統治以來,兩國已經打了三場全面戰爭,直到現在,兩國關係一直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特別是近幾年,自從2019年2月,印度轟炸巴基斯坦境內領土,巴基斯坦擊落一架印度戰鬥機之後,雙方更是進入了高度軍事戒備之中。
  • 印軍1962年大潰敗,印度整個國家陷入恐慌,準備服從中方接管
    在東線,我邊防部隊收復吉莫山口等一帶失地,在西線,我軍將印軍在班公洛附近的據點全部拔掉,印軍出現了大規模的潰敗,紛紛逃亡印度的邊疆重鎮提斯普爾和楚舒勒等地,整個印度東西兩邊的國門已然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