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上相:
南瓜子也稱白瓜子,生吃、熟吃都可以,含有胡蘿蔔素、蛋白質,以及維生素A、B1、B2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營養成分,能緩解精神緊張,提高耐溫能力,炭火炒制過的南瓜子吃起來香脆可口,今天,我們來到人民市場附近劉金海的家裡,跟隨記者的鏡頭去看看南瓜子的炒制過程。】
今年45歲的劉金海,是我縣石西鄉劉家垣村人,從1995年在柳林縣城居住以來,一直以炒南瓜子為生,到現在已經有21個年頭了。
【採訪:劉金海
小時候念完書一直在村裡(種地),農民麼,後來(自己在)村裡也沒有收入,過不了(生活),來到柳林,我其它生意不會做,也不敢做,但是總要做點什麼了,看了以後還是炒瓜子吧,炒瓜子投資小,又保本,沒風險,最後我(負責)炒,我爸賣,在影劇院賣。】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劉師傅一開始炒南瓜子不是炒糊了,就是口感不好,交了不少「學費」,炒出來的南瓜子也賣的不是很好,經過二十多年的摸索,他從一開始砂鍋裡的「小炒」,到現在的自動炒瓜子機裡的「大炒」,劉師傅慢慢總結出了自己的一套炒南瓜子的「獨門秘方」。
【採訪:劉金海
我炒瓜子有二十多年,二十多年剛開始我技術不行,後來我自己也摸索、(總結)經驗、品了,到現在,瓜子進入爐子,大約十分鐘,有點溫度,我要往進放食用油、咱的麻油,放麻油一個主要是出來口感香、色澤好,後來吧(感覺到)只是這樣還不行,前後還要掌握火候,火候有時候掌握不好,裡面熟了、外面還不黃,要不就是外面黃了,瓜子仁不熟,這樣效果就不行,我又加了個鼓風機,鼓風機(的作用)是需用大火就用大火,需用小火,就把鼓風機關了,這樣炒出來吃起來是口感好,看起來也美觀。】
說起南瓜子的貨源,劉師傅打開了話匣子,他把記者帶進他家的倉庫裡,這些摞起來的白袋子裡裝的就是還未炒熟的南瓜子,雖然是生的,但眼前這些南瓜子都已經經過了好幾道工序。
【採訪:劉金海
今年6月我從雲南託運回這5噸貨,拖回以後,我運到老家要進行加工了,回去以後我第一就是篩選癟的,癟的篩選完以後,我要經過炮製一晚,放調料以後,第二天把它曬出去,(等)幹了以後,下一步就可以收回來,齊包以後我就運回柳林就可以炒。】
多年來恆定不變的好品質,讓劉師傅的南瓜子在柳林縣城裡也小有名氣,很多人專門跑到他家裡來購買,他們買的就是南瓜子中熟悉的味道。
【採訪:顧客
像我們吧一年要在這買幾十斤瓜子了,就在他們這裡買,這裡的瓜子就是過去的老味道,土辦法炒下的,這家的東西又安全,不添加添加劑,用的就是食用油、食用鹽,土生土長的南瓜子,曬乾洗乾淨處理的。】
正所謂「酒香也怕巷子深」,劉師傅現在已不滿足他現在「坐在家裡賣瓜子」的銷售模式,下一步,他想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拓寬南瓜子的銷路,讓更多的人吃到香脆可口的南瓜子。
【採訪:劉金海
現在我的瓜子主要以零售為主,還是(以)咱柳林人零售了,這樣零售的話,一年賣的比較少,畢竟數量不大,賺不了多少錢,下一步,我計劃要擴大規模,打開市場,往乾果店批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