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江瀚視野
北京時間8月14日消息,昨日中國「居住服務平臺第一股」——貝殼找房(股票代碼:BEKE)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交易,開盤價35.06美元,較20美元的發行價上漲75%。截止收盤,貝殼找房股價上漲至37.44美元,市值達到422億美元。
貝殼找房此次上市發行價為20美元/ADS,高於17-19美元發行指導區間,總計發行1.06億美國存託憑證,整體募資規模為至少21.2億美元,高盛、摩根史坦利、華興資本、摩根大通、中金公司等擔任此次IPO的承銷商。華興資本集團董事長包凡此前就曾公開表示,華興資本旗下華興新經濟基金在B輪後連續3輪投資貝殼找房,「我們相信貝殼一定能創造出更多新商業奇蹟」。
此前,騰訊、高瓴、紅杉、富達等均表示有意願以首次公開募股價格參與認購貝殼此次IPO。其中,騰訊公布至少認購2億美元的ADS,高瓴和紅杉則分別認購至少1億美元的ADS,富達基金及其相關實體意願認購至少4億美元的ADS。
說實在貝殼找房能夠有如此好的市場表現,特別在中概股本身相對壓力較大的情況下逆市上市,而且漲勢喜人,讓很多人都會覺得很意外,貝殼為啥那麼被看好?
首先,我們要明白貝殼找房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房地產中介,貝殼的商業模式本質上已經實現了房地產業的網際網路化探索,這並不是簡簡單單的就把線下的中介門店搬到線上就解決問題了,而是貝殼找房成功把自己由傳統相對比較封閉的房地產經紀模式轉型成為成功的開放式平臺經濟模式,在這種模式中,貝殼實現了在房地產經濟產業中的搶跑,在網際網路巨頭還沒有對這個產業進行跨界的時候,貝殼就率先把自己變成了網際網路巨頭,這樣的玩法說是自我革命也並不為過。也正是如此,我們看到貝殼找房成為了第一個實現房地產和網際網路有機結合的平臺,這樣的模式自然能夠被美國資本市場接受。
其次,疫情成功地催生了貝殼找房的巨大需求。我們看到早在前幾年,貝殼找房就已經實現了線上看房,甚至VR等技術應用,不過這些技術在當時只是一種補充,並沒有成為市場的主要方向,但是今年以來隨著全球蔓延的疫情,在黑天鵝的影響之下,貝殼找房的網際網路模式無疑比傳統的業務模式更加吸引用戶,成為了整個市場關注的焦點,可以說隨著疫情所改變的整個房地產經紀產業的模式將會深刻影響著市場,而對於貝殼找房來說,無疑是成功抓住了市場發展的方向,這也是為什麼貝殼找房一上市資本市場就重點關注的原因。截止2020年6月30日,貝殼找房已覆蓋全國103座城市,擁有了260個二手房經紀品牌(即上文的「二級經銷商」),超過4.2萬家二手房中介門店,以及45.6萬名二手房經紀人。
第三,貝殼找房通過盈利證明了自身的商業模式。從業績上看,僅2020年上半年,貝殼平臺成交總額(GTV)高達1.33萬億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長49.4%;營業收入272.6億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長39%;淨利潤達16.1億元,幾乎是上年同期的3倍。對於很多美股的上市公司來說,盈利都是最大的問題,特別是網際網路上市公司,虧損幾乎是大部分網際網路上市企業的主旋律,但是貝殼找房實現了自己的盈利,這對於整個市場來說至少證明了貝殼找房商業模式的可持續性,既然這是一個可以盈利的模式,就不用擔心因為過度燒錢所引發的市場風險,也正是如此美國市場會更加認同貝殼找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