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河裡撈商周青銅器!青銅龜背插四根青銅箭!專家剖析其含義

2020-12-23 雲遊仙人

我們中華民族有5000年的歷史,泱泱中華,文化悠久,更有很多地流傳下來和沒有流傳下來的國寶文物!一般來說,年代越久遠,流傳下來的文物就越少,比如商周時期,能流傳下來的文物就會少很多。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件專家估值12億的青銅文物,青銅龜。

老農河裡撈國寶

有一個河南老農在釣魚的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奇怪的東西,撈上來一看,是一個金屬製作的烏龜或者王八的形狀,而且非常沉重。本文為「辛鐵說歷史」原創,禁止轉載!

老農心想或許能賣個好價錢,於是就帶走了!

這件事,傳到了文物專家額耳朵裡,文物專家來到老農的住所,經過專家的勘測分析,對這個烏龜做了定性,屬於青銅器文物!

後來,老農也就注重上交了國寶。

專家鑑定後,眾人驚訝

從外形上,這隻像烏龜一樣的青銅器所製作的不是一個烏龜,而是一種叫黿的動物。這種動物體積很大,一般可達到100斤重,而且它有三個支系,其中一個就在亞洲。

而專家對這個青銅的黿進行了研究,這隻青銅黿重1.6千克左右,長21.4釐米,寬16釐米,距今大概有300多年的歷史,是一件當時無愧的商周時期的國寶,但是讓眾人不解的是,在這隻青銅黿的後背上插著4隻青銅箭。

這有什麼含義呢?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奇特的造型呢?

為了揭開謎團,專家再一次對青銅黿進行細緻研究。本文為「辛鐵說歷史」原創,禁止轉載!

青銅黿背上有銘文

有網友腦洞大開,說這是「歸心似箭」的意思,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歸心似箭這成語是出自明清時期,不能能在商周時期出現。

那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專家發現,在這隻青銅黿上有一串銘文,銘文的數量總共有32個!翻譯大概如下:

丙申,王戈於洹,獲。王射,(歺又,意為貫穿)射四,率無廢矢。王令寢馗貺於作冊般,曰:「奏於庸,作汝寶。

意思大概是:紂王在河邊打獵,搭弓射箭的功夫射中了一隻大烏龜,身邊的眾人喝彩,紂王總共連射四箭,箭無虛發。

於是大烏龜的後背連中四箭,紂王覺得給他遞箭矢的這個人功不可沒,於是就把大烏龜賞給了他,這個人受寵若驚,於是回家就讓人打造了這隻青銅器。

原來如此,原來這隻文物的身後竟然有這樣的故事,所以說研究文物,可能讓我們重回千年前的某一刻,親自感受當時的故事,真的是別有一番風味。

目前,這隻青銅黿在國家博物館珍藏!這隻文物估價12億,可以說非常值錢,但是人們或許會對背後的故事更感興趣吧!本文為「辛鐵說歷史」原創,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福建老農耕地時挖出把「勺子」,專家看後讓其上交,老農:憑啥?
    2010年福建寧德境內,一位老農在自家地裡耕地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件類似勺子的東西。老農去除掉勺子上的泥土,並將它清洗乾淨以後發現,這是一件青銅器。由於老農沒有讀過什麼書,沒有文化,所以他根本不知道這件勺子狀的物品到底是什麼。當時的人們都有一個習慣,他們認為,自己撿到的東西就應該歸自己所有,對此老農也不例外。
  • 青銅器中饕餮紋的含義
    饕餮是傳說中極為貪食的惡獸,貪吃到連自己的身體都吃光光了,所以其形一般都有頭無身。《神異經·西荒經》也有類似記載:「饕餮,獸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近現代的研究已經對這種獸面紋是否就是饕餮紋產生了質疑,只是由於長期以來的傳統稱謂才導致了饕餮紋的盛行。現在的很多青銅器學家和古歷史學家都稱青銅器皿上的「布局為:以鼻梁為中線,兩側作對稱排列,成獸面形象,大眼、有鼻、雙角,通常沒有下唇。
  • 青銅器上鳳鳥的含義
    作為主題裝飾的鳳鳥紋,約出現於商周之際,盛行於周初。 有學者曾提出一種觀點,《國語·周語上》中曾記載:「周之興也,鸑鷟鳴於岐山。」周人以善於經營農業而著稱,他們把鸑鷟視作「保護神」,而周初,鳳鳥紋的大量使用,與這種圖騰崇拜有著密切的關係。 李春林說,由於周人崇拜瑞鳥,所以寶雞不少縣名都與鳳有關。
  • 老人釣了只龜,背上插著4支箭,網友:龜心四箭?專家:商朝國寶
    村民也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就把這隻「龜」拿回了家中,回家家裡,老農一家人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一家人就商量著把這件東西交給當地的文物部門,讓他們看看。政府以及文物部門的人聽說了這件事情,立馬派人來進行研究。 專家面對這個特別的「龜」給出了大致的結論,專家說這件物品名叫黿。大概有三千年的歷史了,是非常珍貴的國寶。
  • 老人在河中釣起一烏龜,背上插著4支銅箭,專家坦言:釣了18億
    當代社會也經常出現一些與「龜相關的文物,例如有位老人在河邊釣魚時,卻釣起了一隻烏龜,這隻烏龜上面插著四隻銅箭,當專家看到這隻青銅龜後,坦言道:釣了18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我們擁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在各個朝代地變遷中,留下了許多與文化相關地傳說,如今我們可以通過史書典籍以及一些文物建築,了解古代的歷史和當時的人文特徵。
  • 青銅器藝術的起源發展和青銅器的分類及用途
    導語:中國古代的青銅器藝術包括夏、商、周時代,這個時代也是奴隸社會時期。這個時候留下最重要的文化遺產就是青銅器。青銅藝術在世界之林藝術之中是有其獨立特殊的地位的,沒有哪一個國家像中國一樣留下如此之多的珍品。
  • 「居高食露 精潔可貴」 古代青銅器上的蟬紋之美
    夏商周三代是我國青銅藝術最璀璨時期,目前所見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數以萬計。我國古代青銅器有著端莊凝重渾厚古樸的造型 ,製作精美的紋飾誇張而豐富,特別是蟬紋、饕餮紋、夔龍紋、鳳鳥紋等都在中國考古史和美術史上都佔有不可取代的位置。
  • 銅的生產和使用:燦爛的青銅文化
    商代早期青銅器 二:夏商周時代,青銅器開始生產和使用,青銅文化達到巔峰。 「國之大事,在祀及戎」,對於夏商周時代的中國人來說,最大的事情莫過於祭祀和對外戰爭。因為各種原因,當時的人把青銅器視為人與神之間溝通的媒介,因此當時的貴族就把青銅器作為權力、身份的重要標誌物,而且還賦予了青銅器很多原始宗教和貴族政治的含義。各種各樣的青銅器開始被鑄造出來,用在祭祀禮儀和戰爭上。
  • 悠悠1800年的夏商周三代,為什麼被稱為青銅器時期?
    如果真的能夠穿越,我願意穿越到青銅時期,體驗一把青銅器時期的歲月靜好和刀光劍影……我國最早的青銅器發現於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中,其所處年代約當公元前21世紀至前17世紀,相當於史籍所載夏王朝的時代,是為奴隸制國家建立時期。至商代,則為高度發達的青銅時代。
  • 青銅器上33字銘文,讓專家倒吸一口涼氣,研究價值不同凡響
    我們知道,青銅器本身就是國家嚴格管控的文物,是不允許交易的。青銅器的價值,大體又是由它的規模、精美程度和銘文所決定的。一般來說,越是厚重或精美的青銅器,它的地位越高,比如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都是代表。另一方面,銘文數量的多寡和記載內容的重要,也是反映青銅器地位的因素。
  • 老農30元賣掉的巨型鐵器,被眼尖的專家回收,專家:現在是國寶
    1963年,一位寶雞老農把一件青銅國寶當作廢品換了30塊錢,當時恰逢下暴雨,他院裡的大土堆被這場暴雨徹底衝垮,他本想趕緊整理乾淨院子,卻意外發現衝散的土堆上面竟閃著亮光。後來他哥哥便把這東西當成廢鐵賣到了廢品站,與此同時換來30塊錢,30塊錢在當時其實算是一筆不小的收入,那這件鐵器究竟是如何被當地專家發現的呢?在1965年,當時一位考古專家恰巧到廢品收購站去處理自家的廢品,一進去就看到了這件躺在地上的鐵器,專家一眼看出了這東西的不凡,隨手就把東西拿了起來。
  • 寶博微課堂|青銅Party(四)情有獨鍾—樂器篇
    青銅器是人類使用較早的金屬器物,也產生了很多青銅樂器。  商周時期,重大典禮儀式都要配以音樂和舞蹈,用來渲染氣氛,顯示尊卑。西周建立以後,禮樂制度不斷發展完善,青銅樂器很早就進入了禮器的行列。主要有鐃、鍾、鎛等。
  • 乳釘獸面紋青銅鼎
    (細節圖一)青銅鼎是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見證,也是文化的載體。根據禹鑄九鼎的傳說,可以推想,我國遠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銅的冶煉和鑄造技術。青銅是人類歷史上的一項偉大發明,是世界冶金鑄造史上最早的合金。紅銅加入錫、鉛,成為一種新的合金,這種合金歷經幾千年的化學反應,其表面出現一層青灰色的鏽,所以今人謂之青銅,而古人則將這種合金稱之為金,文獻中所講賜金、受金多少,即指青銅。
  • 綠色的外衣,歷史的滄桑感——青銅器
    大克鼎 帶著一身斑斑鏽跡自豪地立在博物館展廳,在燈光的照耀下面向觀眾的金屬文物,就是商周青銅器了。那身綠色的外衣突出了青銅器歷史的滄桑感。 不過,青銅器的相關背景知識、青銅器有哪些分類、青銅器的用途是什麼,大家都知道嗎? 了解相關知識、做好知識儲備工作,去博物館看青銅器時才更會有收穫! 一 青銅是什麼?
  • 中國古代青銅器都長啥樣?
    青銅器是由青銅合金製成的器具,誕生於人類文明時期的青銅時代,是一種世界性文明的象徵。最早的青銅器出現於6000年前的古巴比倫兩河流域。 中國青銅器繁盛於夏商周時期,製作精美,在世界青銅器中享有極高的聲譽和藝術價值,代表著中國4000多年青銅發展的高超技術與文化。 夏商周三代的青銅器造型莊重華麗,紋飾精湛優美,為世界所罕見,而且銘文內容豐富,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價值,同時也是研究文字發展演變的珍貴資料。那麼,夏商周三代的典型青銅器都長啥樣?
  • 河南老漢釣魚釣到只「烏龜」,背上插有4支箭,專家:釣到18個億
    河南有一位老漢就在釣魚時候到了一隻「烏龜」,這隻烏龜有一個奇怪的造型,背上插有四支箭,拿給專家一看,結果表示釣到了18個億,那麼這隻烏龜究竟有何來頭?為什麼就能值這麼多錢呢?老農很少見到這種東西,一下子不知所措起來,而且這隻烏龜上面還背著四支箭,看起來也有一些年代了,雖說是古物但是箭還是挺鋒利的。老人也怕處理不好誤傷別人,於是就帶著這個文物拿去給當地的專家鑑定是何來頭,至少先弄清楚是什麼朝代的東西。
  • 河南老人釣魚釣到一隻「烏龜」,背上插4支銅箭,專家:釣了18億
    河南老人釣魚釣到一隻「烏龜」今天我所說的是河南的一位老農,要說他曾釣到了一隻"烏龜",相信大家在看到這裡之後會感到很驚訝。不就是釣到了一隻烏龜嗎?並沒有什麼很稀奇的呀。大家不知道的是,這隻烏龜並不是我們平時所看到的活的烏龜,而是一個擁有著特殊造型的青銅烏龜,在這個烏龜的背上插著四支箭。
  • 獸面紋KO饕餮紋:獰厲之美——殷商時期青銅器獸面紋飾再探
    四、良諸遺址「神人獸面紋」與商周青銅器獸面紋聯繫浙江餘姚近來因發現了距今8000多年的貝丘遺址,狠狠火了一把。多年前,浙江也曾因為考古發現良渚文化遺址,出土大量精美玉器,而廣泛受人關注。有四條扉稜,四面以扉稜為中軸,並飾有卷角獸面紋,獸面兩側又有對稱的夔龍,夔紋較多,另外加以雲雷紋裝飾。
  • 溝通「天地」 商代牛首紋青銅器
    牛首紋是商周青銅器較為常見的紋飾之一。
  • 夏商周的由來
    要想從源頭上解析夏商周,必須看甲骨文,殷商時期的金文可作為補充,西周之後的金文就不能作為主要參考資料了。因為商朝人寫自己的國號是不會寫錯的;即使商人可能不知有夏,但這個夏字,一定是最原始的造字法,即象形、指事或會意,而西周王朝有可能編造夏的傳說,所以其金文字形就可能不夠簡樸;儘管武王滅商、商周更替,似乎應以西周金文來判斷周字的造字義,但周人自其先祖棄開始就「后稷」,自古公亶父起就遷入岐下(周原),所以其族名或地名周也應從殷商甲骨文中去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