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的牛排可能是膠水粘的,羊肉卷和雞蛋也可能是人工合成的……

2021-02-12 北疆女聲

你喜歡吃牛排嗎?


看紅白相間的牛肉在鐵板上來回煎烤

聽油脂的聲音滋滋作響

切一塊放進嘴裡

細嫩的牛肉在舌尖上

仿佛即刻就能融化


但我要告訴你一個真相:

你吃的牛排可能是「膠水」粘成的拼接肉!


近日網上一則消息稱在澳洲的肉類市場裡面流入大量用「膠水」+次品牛肉碎粘成的「拼接牛排"!不單單是澳洲,據說「拼接牛排"早已是全球行業內的潛規則。


一位調料店老闆說,做合成牛排用的一般是卡拉膠,卡拉膠是一種食品添加劑,能吃,但要適量。還有一種叫TG酶的添加劑,同樣可以把碎肉粘在一起。


用次品碎肉和「膠水」就能合成牛排,這到底是什麼鬼?

卡拉膠是從麒麟菜、鹿角菜等紅藻類海草中提煉出來的親水性膠體,廣泛用於製造果凍、冰淇淋、糕點、軟糖、肉製品、罐頭、八寶粥、銀耳燕窩、羹類食品、涼拌食品等等。

黃原膠是集增稠、懸浮、乳化、穩定於一體的生物膠,在工業中多被用作穩定劑、稠化劑和加工鋪助劑,用於製作罐裝和瓶裝食品、麵包房食品、奶製品、冷凍食品、色拉調味品、飲料、釀造、糖果、糕點花色配品等。

穀氨醯胺轉氨酶(TG酶)可以催化蛋白質分子間發生交聯,進而改善食品的風味、口感、質地和外觀等。用於水產加工品、火腿、香腸、面類、豆腐等等。


調查發現,加了「黃原膠"、「卡拉膠"、「穀氨醯胺轉氨酶"等食品添加劑的牛排以及牛肉製品在超市裡比比皆是。


超市裡的成品醃製牛排,價格大約是35元一盒,每盒180克左右,價格大約是菜市場牛肉價格的三倍。


這種添加劑聞起來有點像過期奶粉的味道,往裡面加水就變得黏糊糊,攪拌之後很粘稠,停止攪拌就會凝固。

攪拌後把「膠水"均勻地抹在碎牛肉上

然後用保鮮膜裹起來塑形,用力壓實、擠掉裡面的空氣。

常溫下靜置6小時,讓添加劑和牛肉充分反應後,再放到冰櫃裡冷凍。

看看這冷凍後的「膠水牛排」,完全和真牛排一模一樣

煎一塊嘗嘗,肉質特別嫩,也不鬆散。


業內人士透露,這種肉他們叫拼接牛肉,要區分牛肉是不是拼接的,就是要看配料,配料裡面亂七八糟東西多就不靠譜,配料裡面只有牛肉那就是原裝的。網上100多塊錢10片那種牛肉,基本都是拼接的。

「蛋殼」是用石蠟、石膏粉、碳酸鈣做的,「蛋清」的主要成分是樹脂、澱粉、凝固劑、色素等化學物質,「蛋黃」則主要由色素和樹脂製成。


如何鑑別:


一、從外觀上看,假雞蛋蛋殼的顏色比真雞蛋的外殼亮一些;

二、從氣味上看,真雞蛋會有隱隱的腥味;

三、從聲音上看,輕輕敲擊,真雞蛋發出的聲音較脆,假雞蛋聲音較悶;

四、從打碎後的形狀來看,假雞蛋打開後不久,蛋黃和蛋清就會融到一起。

是用大豆分離蛋白、變性澱粉和白色素攪拌沉澱製成。這種豆腐雖然口感沒有特別不適,但它不僅沒營養,還添加了色素和食品添加劑,多吃無益。


如何鑑別:


一看:取一塊豆腐在散射光線下直接觀察。假豆腐異常發白,且無光澤;也可能內有水紋、氣泡、細微顆粒等。

二摸:假豆腐切面處會比較粗糙,質地不細膩,彈性較差,且沒有白色豆腐液體流出。

三聞:在常溫下直接嗅聞其氣味。假豆腐是用大豆分離蛋白製成,氣味很淡,甚至有化學藥劑的味道。

用頭髮經過強酸水解之後,會生成醬油中必備的胺基酸。用工業用氫氧化鈉調和這種胺基酸,再加入鹽、紅糖、增稠劑、香精等添加劑,就製成了能致病的毛髮水醬油。


如何鑑別:


一看外包裝。正品商標整齊、清晰,凹凸感強。

二看瓶蓋。正品瓶蓋光滑,形狀規整,不扎手。

三看防偽標誌。

四看顏色。正品醬油是用植物性蛋白質和澱粉質經發酵製成,因此具有鮮豔光澤的紅褐色,聞起來有股濃厚的醬香味。

「羊肉卷」生產地方不同,但是手段卻驚人相似,都是使用鴨肉、豬肉或混合其他的碎肉。更甚者用貂肉、病死羊肉加入一定比例的香精、羊油和保水劑製成。



如何鑑別:


1、看顏色

假羊肉卷顏色呈鮮紅色或血紅色,而真羊肉卷呈粉紅色或淡粉色。

2、看紋理

假羊肉的白肉和紅肉是分開的,白是白的,紅是紅的,一塊一塊的;

3、解凍分辨

假羊肉卷解凍後紅肉和白肉分離,斷開的很整齊。

4、涮燙

假羊肉入鍋即散、入鍋泡沫多、肉質粗糙。煮熟後吃到嘴裡會比較硬。

5、價格

羊肉卷價格低於每斤20元,屬於明顯低於市場價,極有可能是問題產品。

雞肉、豬肉加入一種名為牛肉膏的添加劑,經過醃製後,就變成了「牛肉」。豬肉經牛肉膏醃製和烹煮後,味道、外形與牛肉極其相似,在未提醒情況下,普通人很難分清。


如何鑑別:


可從色澤、氣味、彈性等多個方面進行初步鑑別。牛肉脂肪呈白色或乳黃色,比豬肉的脂肪明顯要少,豬肉有種特有的甜味,而牛羊肉氣味較腥。一般來說,牛肉的纖維長度較長,肉質結構粗並緊湊;而豬肉的纖維長度較短,肉質結構細並鬆散;食用牛肉時感到肉老,食用豬肉時感到肉嫩。

假紅酒主要由甜蜜素、亞硫酸、果汁增稠劑、葡萄色素、食用香精、焦糖色素、檸檬酸、蛋白糖這八種化學原料勾兌而成。


如何鑑別:

取半塊口鹼用刀磨成粉末,均勻撒入製作出的「葡萄酒」和真的葡萄酒中。攪拌均勻後,真的葡萄酒很快變成了藍黑色;使用葡萄汁勾兌出的「葡萄酒」顏色也變成了藍黑色,但顏色不如真的葡萄酒濃重;而使用色素等添加劑勾兌出的「葡萄酒」顏色完全沒有改變,還是暗沉的紫紅色。


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


作為現代食品加工業發展的產物,食品添加劑有著改善食品色、香、味等感官指標,保持和提高食品營養價值的作用。


目前我國食品添加劑有23個類別,2000多個品種,包括酸度調節劑、抗結劑、消泡劑、抗氧化劑、漂白劑、膨鬆劑、著色劑、護色劑、酶製劑、增味劑、營養強化劑、防腐劑、甜味劑、增稠劑、香料等。


蘇丹紅、三聚氰胺、塑化劑等,這些都是沒有出現在食品添加劑國家標準中的非法添加物,嚴重威脅了我們的身體健康。

國家出臺的《食品添加劑生產監督管理規定》對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和流通做出了更為嚴格的規定。

質監部門相關人士表示:只要是在衛生部門公布的標準之內,食品添加劑都不會對人體有害。

來源:新華網綜合楚天都市報、騰訊、遼瀋晚報、中國食品科技網等

親,領導說了,每多一個

就給小編發5毛錢獎金,拜託啦!

相關焦點

  • 你吃的牛排可能是膠水粘的?觸目驚心的食物真相
    但我要告訴你一個真相:你吃的牛排可能是「膠水」粘成的拼接肉!一位調料店老闆說,做合成牛排用的一般是卡拉膠,卡拉膠是一種食品添加劑,能吃,但要適量。還有一種叫TG酶的添加劑,同樣可以把碎肉粘在一起。用次品碎肉和「膠水」就能合成牛排,這到底是什麼鬼?
  • 除了牛排之外,肥牛卷也有可能是「合成肉」!
    躲過了「合成牛排」的摧殘,卻沒能抵禦住「重組肉卷」。你以為合成的「牛肉」只能做成牛排嗎?不,它們還可以刨薄片做牛肉卷和羊肉卷。,反而會粘得很牢根本扯不開。真正的牛肉卷的配料只可能有一種東西,那就是「牛肉」,至於「飲用水」「食鹽」「卡拉膠」「大豆分離蛋白」……這些應該都是不存在的。
  • 便宜牛排都是膠水粘的?能放心吃嘛?
    你肯定見過網上只要十幾塊錢的牛排.光便宜不說,下單還能送醬料、黃油、刀叉,甚至還有送煎鍋的!這種牛排,月銷量高的出奇。引起不少網友討論,這些便宜牛排是「膠水粘的」「重組肉」.其實,這種被理解為膠水粘出來的牛排,有一個更正式的名字——合成牛排(也被稱為重組牛排)。另外,像雞塊、魚丸、烤腸等這種你覺得口感滑嫩的加工肉製品,大多數都屬於重組肉。
  • 再愛吃肉,都別買這5種人工合成的「假肉」,吃著香對身體沒好處
    這類肉製品和新鮮肉相比便宜不少,也是人們喜歡吃它們的原因之一,近幾個月豬肉價格居高不下,許多饞肉的朋友,就會去市場上買一些火腿腸或者火鍋丸子解饞,不過很多人不明白,這些肉它是人工合成的,經常吃對身體沒有好處。因此今天我要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市場上常見的5種人工合成肉,再愛吃肉,都別買這5種人工合成的「假肉」,吃著香對身體沒好處,明白後轉告身邊人。
  • 可能你吃到的澳洲牛排,是膠水粘的?!澳媒記者暗訪後發現驚人內幕!
    但是,你知道嗎,在這些貼著進口標籤的牛排中,有一些牛排卻是渾水摸魚的,因為它們是膠水粘合起來的碎肉。溶解之後,「牛排」製造商就會把這些糊狀的東西倒入打漿機,進行高速攪拌,這樣就搞定了「假牛排」中最關鍵的一環——膠水製作。膠水準備好之後,「牛排」製造商就要開始準備碎肉了。
  • 人工合成的食物都是垃圾食品?尤其要注意海蜇皮,不要購買錯了
    「人工合成」這幾個字在許多人心中都是不健康,不好的東西,比如「膠水牛排」、「拼接羊肉卷」等等,引發了大家不小的恐慌。涉及人工合成的食品真的是不健康的嗎?牛排是歐美人常見的食物,近些年也越來越多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
  • 有5種肉是「人工合成肉」,再喜歡都不要常買,最好少給孩子吃
    買牛排時,應該買帶包裝的,仔細看配料表,添加劑一大堆的,肯定是人工合成的。第三種:牛肉卷和羊肉卷火鍋店裡的菜單裡,牛肉卷和羊肉卷永遠在最顯眼的位置上,因為愛吃的人多,很多人點菜品時,牛肉卷和羊肉卷至少各點一份,有時嫌不夠,還會多點點兒。
  • 價格翻5倍,90%是假的,甚至用膠水粘…
    所以被調包的機會很大進口澳洲牛肉是用膠水粘的如果你說澳洲牛肉被假冒品充斥、被便宜肉代替還無法衝擊到你那吃下的牛肉其實是用膠水粘的你曾發現過嗎?>而澳洲Coles超市裡賣的某牛排定價是15.40刀這樣一對比乍看好像餐廳價格挺公道的但是細想就發現不對了如果算上稅率和進口稅,餐廳人工這家餐廳的定價居然比澳洲本地賣的還便宜這就太蹊蹺了
  • 這4種肉是人工合成肉別再貪圖小便宜,對身體有害,很多人還在吃
    但並非所有的肉都是從動物身上切下來的,有些是人工合成的。而且人造肉經過加工冷凍後,與一般的普通肉沒有什麼不同,但其營養成分極少,即使多吃也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四種肉都是人造肉,別貪圖小便宜,對身體也沒有害處,現在還有很多人喜歡吃,如果這四種肉中都有你喜歡吃的,那就好了,勸你還是不要吃了。
  • 通海人,你吃的牛排叫「拼接肉」,是用膠水粘起來的!
    最相信很多朋友都在超市裡買過或者是網購過這類袋裝牛排,並且很多人都很喜歡吃。但是,請大家靜靜的看完這篇文章:
  • 教你分辨4種人工合成肉,吃多了對身體有害,看完別再亂買了
    所以,現在市面上出現了一些不那麼"真實"的肉,也就是說,這些肉並不是從動物身上切割下來的,而是商家為了減少成本,人工合成的肉。人工合成的肉和真正的肉味道差不多,但它們口感上會有一點點的不同,這一點的不同不足以讓人們辨別出來真肉和假肉。這些人工合成的肉並不是很有營養,裡面寄存的微生物比較多,而且可能還會有一些化學物質,吃了以後會影響大家的身體健康。
  • 我們吃到的真的是「原切牛肉」嗎?可能是膠水粘起來的!
    因為牛肉是紅肉,所以具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還有著大量的鈣鐵磷等微量元素,而這些營養元素比起其他種類的肉類更加符合人體的需求,但是脂肪含量和碳水含量相對卻很低,所以多吃牛肉完全不用擔心會發胖,還能幫助身體肌肉的生長,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 人工合成牛排可以吃嗎?專家起底合成牛肉
  • 這4種人工合成肉,吃了對身體有害,很多人都不知道
    每到周末的時候,經常會有小夥伴約著一起出去吃飯,然後多點一些肉來狂吃一頓。雖然吃的時候一個個的都喊著又要長肉了,但是吃起肉來,一個比一個嗨。很多人都是無肉不歡,但是有一些肉吃了不僅沒有好處,這4種人工合成肉,吃了對身體有害,很多人都不知道。
  • 買羊肉卷,只要符合1點,就是合成卷,教你3招輕鬆買到「原切卷」
    買羊肉卷,只要符合1點,就是合成卷,教你3招輕鬆買到「原切卷」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我要和大家說的是:『買羊肉卷,只要符合1點,就是合成卷,教你3招輕鬆買到「原切卷」!』冬天到了,又到了吃火鍋的季節。
  • 牛排也分高低,貓膩就出在了牛肉上,看看你吃的是不是合成的牛排
    西餐廳的定位很浪漫,主要就是以情侶約會為主,一對情侶約會吃飯時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去西餐廳吃牛排。吃牛排多浪漫啊!溫馨的燭光、浪漫的氛圍、舒緩愉悅的音樂、再配上一份美味的牛排,哇!真的是浪漫至極的享受啊。不過話說回來,西餐廳裡的牛排大家有沒有仔細的去觀察過呢?
  • 這3種肉是人工合成的,對身體有害早知道早受益,以後儘量別再吃
    現在大家對生活的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關於吃;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所以大家對飲食有了更高的認識。我們平時經常吃到的很多肉類都是合成產品,一定要仔細分辨。這3種肉是人工合成的,對身體有害早知道早受益,以後儘量別再吃!
  • 膠水牛排怎麼做實驗三步做出拼接牛排
    膠水牛排怎麼做?在近日,澳洲電視臺曝光了牛排是拼接而成,用次品牛肉加上肉膠重新合成牛排。下面就一起來看下實驗,是如何做出「拼接牛排」。(資料圖)近日,澳洲電視臺曝光,說當地肉類市場裡面流入大量用肉膠做的「合成牛排」,都是用「次品牛肉+肉膠」拼接的,並揭秘了製作拼接牛排的全過程。不單單是澳洲,還披露說「拼接肉」早已是全球行業內的潛規則。碎肉竟然可以用膠一黏拼接起來做成牛排?這到底是什麼樣的神奇工藝呢?都市快報旗下的求證、調查類視頻欄目《好奇實驗室》帶你一探究竟。
  • 次品牛肉+膠水=合成牛排,澳洲曝光的「拼接肉」已是全球現象
    他說,人們「無須荒唐地養一隻整雞,只培養雞胸肉和雞翅將是可能的」。這話在80年前會覺得很大膽,但放現在,人們餐桌獲取肉類的方式確實發生了改變——比如火腿腸、培根,肉少放點沒關係,用麵粉、澱粉、大豆蛋白來代替,再配上一大堆的香精色素就可以;還有羊肉卷貴了,也有辦法,把鴨肉、雞肉來摻進去,用羊尾油來混制,不同的配方卻依然能吃出羊的味道。
  • 去吃火鍋,「羊肉卷」別急著下鍋!看清3點,不然吃的都是合成肉
    但是不同價位的火鍋店裡,其實羊肉卷的質量層次也是不一樣的,很多刷羊肉火鍋店中,他們的羊肉卷看起來味道就不是那麼多好,價格也參差不齊,所以我們吃火鍋區分真羊肉卷還是合成羊肉就跟很重要了!去吃火鍋,「羊肉卷」別急著下鍋!看清3點,不然吃的都是合成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