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僑網】;
由於疫情,今年15歲的義大利華裔阮嘉誠通過網課告別了自己的初中生活。如今,就讀於高一的他表示已經習慣了網課節奏。他說,要學好中文,準備到中國讀大學。
當下,義大利第二波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當地華裔青少年們又開始了疫情伊始時的學習生活狀態。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連線採訪時,幾位華裔青少年談及居家上網課感受、疫情下對中國的關注及對自己未來的規劃等話題。
阮嘉誠表示,自疫情暴發之初,他就關注中國的疫情防控狀況,也常和朋友討論這一話題。「在疫情防控方面,中國的做法很果斷,值得其他國家學習。」
雖然在義大利出生長大,但阮嘉誠告訴記者,父母從小就注重對他的中文教育,小時候起,他也常回中國參加各種學習類培訓班及夏令營活動等。
「每次回到中國都感覺變化很大。」阮嘉誠說,通過體驗他感受到東西方的差異之處,也對自己的祖籍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坦言,疫情發生後,他和朋友聊起回中國發展的打算。「如今中國發展越來越好,大學知名度在不斷提升,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把一些國際化的東西帶到中國。」
目前,阮嘉誠正在加強各方面的基礎學習。他說,過段時間會進行中文水平測試,努力考上心儀的中國大學,之後在中國發展。
採訪中,現就讀於初三的雷敏敏表示羨慕中國現在控制住疫情、基本回歸正常生活的狀態。
出生在義大利、3至9歲生活在中國,今年14歲的雷敏敏坦言,自己對中國的了解比義大利多,尤其對中國濃鬱的文化氛圍、美食、科技發展等方面印象深刻,現在她使用中國產的手機,也曾通過便捷支付購物。
「在中國是很熟悉、放鬆的狀態。」雷敏敏告訴記者,她很想念中國,也正考慮之後到中國讀書。
「我覺得在中國學習會更有針對性,是不錯的選擇。」平日裡,網上呈現的中國大學生宿舍場景和同學們的學習方式吸引著她。她說,中國是自己和父母的故土,以後能到中國讀書也是圓父母的心願。
談及抗疫,同樣就讀於初三的帥子龍表示,中國如今抗疫成績的取得需要很大的魄力和領導力,還有民眾的居家配合,「中國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
在義大利出生後,帥子龍隨爺爺奶奶到中國生活過一段時間。雖然現在不常回中國,但小時候鄰居熱心輔導他寫作業的場景讓他記憶尤深,「現在每次聽到中國二字,都是家的感覺。」
帥子龍告訴記者,諸如清華大學的李錦堂、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等給他樹立了很正面的榜樣,到中國上大學也是自己的夢想,「如果可以的話,一定去中國讀書。」
為圓夢清華大學,如今的帥子龍正努力學習。今年參加網上夏令營,他獲得了優秀營員稱號。他說對網際網路比較感興趣,希望將來能夠到中國學習相關內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