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滿《紅樓夢》,古人的香文化與香火觀念

2020-12-18 潤楊閬苑

中國古人有九雅:焚香,品茗,尋幽,酌酒,蒔花,撫琴,聽雨,賞雪,候月。

焚香歷史源遠流長。

《尚書·舜典》對舜帝登基曾有記載:

「柴,望秩於山川。」意思是燃燒木柴,遙望遠處山川按次序進行拜祭。這就是焚香的雛形。

宋代丁謂的《天香傳》中云:「香之為用,從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達蠲潔。」說的是用香的歷史可追溯到上古時期。

詩經裡也有關於焚香的記載:「載謀載惟,取蕭祭脂。」這裡的「蕭」是青蒿。譯文是:籌備祭祀來謀劃,香蒿牛脂燃燒祭祀神明。

宋朝張耒有詩云:「山樹葉稀晴摘果,齋爐灰暖曉焚香。」

香的種類

《香譜》記載:焚香用的香,是經過「合香」方式製成的香丸、香球、香餅或香的散末。其原料為蜜、棗膏、白芨水、蠟(軟香)等等。

《紅樓夢》裡的香仍然是這些。第19回,寶玉搖頭道:「這香的氣味奇怪,不是那些香餅子、香毬子、香袋子的香。」

焚香的用途:

祭祀焚香最初的用途就是祭祀。

《紅樓夢》裡,過年祭宗祠時。

(祠堂)裡邊香燭輝煌,錦帳繡幕,雖列著神主,卻看不真切。只見賈府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賈敬主祭,賈赦陪祭,賈珍獻爵,賈璉賈琮獻帛,寶玉捧香,賈菖賈菱展拜墊,守焚池。青衣樂奏,三獻爵,拜興畢,焚帛奠酒。禮畢,樂止,退出。

賈寶玉捧的香是用來祭祀祖先用的。

計時。

古代有焚香計時的習慣。薛寶釵的謎語「曉籌不用雞人報,五夜無煩侍女添」 的謎底便是「更香」。

《紅樓夢》海棠詩社寫詩的時候,就以一炷香的時間為限。寫《詠白海棠》詩時,

迎春又命丫鬟炷了一枝「夢甜香」。原來這「夢甜香」只有三寸來長,有燈草粗細,以其易燼,故以此燼為限。如香燼未成,便要罰……寶玉又見寶釵已謄寫出來,因說道:「了不得!香只剩了一寸了,我才有了四句。」又向黛玉道:「香完快了,只管蹲在那潮地下作什麼?」黛玉也不理。寶玉道:「我可顧不得你了,好歹也寫出來罷。」

這裡用「夢甜香」作為計時工具。探春、寶釵、寶玉和黛玉都在一炷香的時間裡寫出了詩篇。

填柳絮詞的時候,黛玉命紫鵑「炷了一枝夢甜香」。

一時,黛玉有了,寫完。接著寶琴寶釵都有了。他三人寫完,互相看時,寶釵便笑道:「我先瞧完了你們的,再看我的。」探春笑道:「噯呀!今兒這香怎麼這樣快,已剩了三分了。我才有了半首。」

這回,賈寶玉交了白卷,探春只寫了半闕詞。

讀書古人讀書,講究儀式,一般情況下要焚香。陸遊有「少年樂事消除盡,雨夜焚香誦道經」的詩句。唐朝王建有「集卷新紙封,每讀常焚香」。他們都是邊焚香,邊讀書。

撫琴

《紅樓夢》裡賈政參觀蘅蕪苑,看到遍地香草,香味馥鬱,賈政嘆道:「此軒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名香矣。」從賈政的話裡可知,古人撫琴必然焚香。陸遊在詩中也寫出了焚香彈琴的雅事:「春郊射雉朝盤馬,秋院焚香夜弄琴。」

祭奠、祈禱

最有名的祈禱活動是貂蟬拜月,精緻的香案上擺上香爐一盞,香若干;盤碟碗盞等容器裡裝上月餅、野味、糯米圓餅、飲酒、瓜果等物;點上兩根紅燭;貂蟬焚香,祭酒,拜祭月亮,月亮見貂蟬這麼美,害羞得不敢和貂蟬比美,用雲彩遮住了臉龐。

明朝的于謙描繪一個獨守空房的少婦,每日焚香拜月,祈禱丈夫早日歸來:「別來獨自守空閨,夜夜焚香拜明月。」

《紅樓夢》裡,賈母在八月十五,也焚香拜月,祈禱家族平安。

林黛玉,用了幾樣貢品,焚香祭拜五位美人。

(雪雁說)叫我傳瓜果去時,又聽叫紫鵑將屋內擺著的小琴桌上的陳設搬下來,將桌子挪在外間當地;又叫將那龍文鼒放在桌上,等瓜果來時聽用。若說是請人呢,不犯先忙著把個爐擺出來。若說點香呢,我們姑娘素日屋內,除擺新鮮花果木瓜之類,又不大喜薰衣服;就是點香,亦當點在常坐臥之處。難道是老婆子們把屋子薰臭了,要拿香薰薰不成。究竟連我也不知何故。」

雪雁不知黛玉讓紫鵑拿出香爐是什麼意思。黛玉是準備在院子裡焚香,祭奠西施、虞姬、王昭君、綠珠和紅拂。

薰衣被《紅樓夢》賈府主子用的被褥、衣服都用香薰過。當賈寶玉說林黛玉有香氣,問是什麼香的時候。黛玉說:「想必是柜子裡頭的香氣,衣服上薰染的也未可知」。顯然黛玉的衣物都用香薰。

王熙鳳也喜歡薰香。第13回。

這日夜間,正和平兒燈下擁爐倦繡,早命濃薰繡被,二人睡下,

看來如果繡被不經過薰香,鳳姐是不會睡覺的。

蘇東坡也喜歡薰香,他的被子也用香薰:「蠟燭半籠金翡翠,更闌。繡被焚香獨自眠」。

宋代梅詢最愛薰香。他每天必定焚香兩爐,來薰香衣服。穿上被薰過的衣服後,他每每刻意擺擺衣袖,使滿室濃香,被人稱之為「梅香」。

淨化空氣劉姥姥進大觀園,吃酒醉臥寶玉床上。劉姥姥打嗝放屁,弄得滿屋子都是酒屁臭氣。襲人「忙將鼎內貯了三四把百合香,仍用罩子罩上」。襲人用百合香來淨化空氣。

避穢、鎮靜安神。寶玉發病,神志不清,屋內便忙忙地點起安息香來。安息香氣味芳香,有開竅安神定志之功,及醒神定魂之效。

無論貧富都焚香

《紅樓夢》裡的賈府到處都焚香,每個房間都設有香爐。例如,榮禧堂裡「左邊几上文王鼎,匙筯香盒」。文王鼎裡隨時都焚香。

古代無論貧富,家家焚香。宋代陳耆卿的《似村》云:「縛茅本不傍孤村,盡日焚香深閉門」。意思是簡陋的茅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家裡整日都關著門焚香。

焚香的技巧

焚香是一個技術活,炭火不能大,也不能熄滅,適時地往香爐內添加香料,以保證香氣連綿不斷,香味低回悠長。

古人把焚香當作樂趣,當作一種女子必備的技能。《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對焚香做了詳細的描述。老太太特意請皇宮裡的退休老嬤嬤來教盛家姐妹學習調香、焚香。

紅樓夢裡,黛玉在第27回吩咐紫鵑:「燒了香就把爐罩上」。黛玉和湘雲中秋節聯句中有一句:「香篆銷金鼎,脂冰膩玉盆」。寫的也是焚香的故事。

紅樓夢裡,寶玉去襲人家裡,襲人「向荷包裡取出兩個梅花香餅來,又將自己的手爐掀開焚上仍蓋好,放與寶玉懷內」。 襲人用手爐焚香,一舉兩得,即保暖,又有香氣。

《紅樓夢》裡香氣四溢,有脂粉香、有薰香、有藥香、有體香、有花香。

1.焚香:

元春省親時,賈母等早早起來等候貴妃娘娘大駕光臨。省親別墅裡「帳舞蟠龍,簾飛彩鳳,金銀煥彩,珠寶爭輝,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長春之蕊」。

元春遊覽省親別墅之時,「鼎飄麝腦之香,屏列雉尾之扇」。

《紅樓夢》第53回:過年了,"這裡賈母花廳上擺了十來席酒,每席傍邊設一幾,几上設爐瓶三事,焚著御賜百合宮香。""爐瓶三事"即指香爐、箸瓶及香。百合香繚繞,又增加了一層過年的氣氛。

2.紅樓夢裡除了焚香的香氣,還有脂粉香。

女孩子們,塗脂抹粉,描眉打鬢,每個人都香噴噴的。第24回:

寶玉便把臉湊在他脖項上,聞那香油氣,不住用手摩挲,其白膩不在襲人之下,便猴上身去涎皮笑道:「好姐姐,把你嘴上的胭脂賞我吃了罷。」

姑娘們的口紅,也是香香的,寶玉最愛吃丫頭們擦在嘴上的胭脂口紅。大觀園裡「花招繡帶,柳拂香風」充滿了脂粉香。

3.藥香。

晴雯生病了,在怡紅院裡熬藥,滿屋子都是藥氣。寶玉說:「藥氣比一切花香果子香都得雅。神仙採藥燒藥,再者高人逸士採藥治藥,最妙的一件東西。我正想這屋裡各色都齊了,就只少了藥香,如今恰好全了。」

黛玉身體弱,經常熬藥,她的瀟湘館裡也都是藥香。黛玉甚至怕藥香,薰壞了水仙花。

4.冷香丸之冷香。

寶玉和寶釵比通靈那回:

(寶玉)只聞一陣陣涼森森甜絲絲的幽香,竟不知是何香氣,遂問:「姐姐燻的什麼香?我竟從來未聞見過這味兒。」寶釵笑道:「我最怕薰香,好好的衣服燻的煙燎火氣的。」寶玉道:「既如此,這是什麼香?」寶釵想了一想,笑道:「是了,是我早起吃了丸藥的香氣。」

這就是冷香丸的冷香。

5.林黛玉之暖香。

寶玉聞得一股幽香,從黛玉袖中發出,聞之令人醉魂酥骨。與大家常用的香球子,香餅的味道不同。

黛玉的香便是暖香。黛玉的前身是「絳珠仙草」,黛玉的香應該是絳珠仙草的香味。當年在太虛幻境,寶玉是神瑛侍者,他給絳珠仙草澆灌甘露時,聞到的就是這種味道。

6.花香。

紅樓夢裡的大觀園是花的世界,除了蘅蕪苑沒有花香,只有草香,其餘的院子裡都有花香。而且每人的屋裡裡都會插花。例如劉姥姥遊大觀園時,就看到探春的屋子和寶釵的屋子裡都插著菊花。

人們不禁室內插花,而且會戴花。劉姥姥遊大觀園時,丫頭們送來一大盤子各種顏色的菊花,讓大家每人戴一朵。賈母將一朵大紅菊花簪在頭上。

平兒在怡紅院梳洗後,寶玉剪了一枝並蒂秋蕙,給平兒簪在鬢上。

香,貫穿《紅樓夢》始終,香透紙背。人們用香、賞香,品香。廳堂焚香、臥房焚香,書房焚香,餘韻悠長的香,始終縈繞在人們的生活中。

香文化

宋元時期,人們將品香、鬥茶、插花、掛畫稱為上流社會優雅生活中怡情養性的「四般閒事」。古人九雅將焚香列為第一位。明代將香學、理學、佛學結合為「坐香」與「課香」。成為禪修與勘驗學問的功課。文人把焚香視為名士生活的重要標誌,焚香是風雅之事。

香火傳承,古人將子孫後代,比喻為香火。如果一個家族斷了香火,就是這個家族絕後了。可見古人對於香文化的執著。香火觀念,有多強烈。

現在,人們依然喜愛香,不過現代人沒有時間去焚香,人們多使用香水、精油,和香薰燈。社會在發展,香文化也在不斷發展。

相關焦點

  • 信靈香可通哪裡?看香火,斷吉兇!
    香譜吉兇       「真香圖譜」是人們燒香斷事中,總結的香火、香菸變化應驗事情未來發展而記載的圖譜。分三柱香高低變化,香菸變化,顏色變化組成的香譜。 1.小蓮花香 香意:三日內必有人來吉事相告 10.消災香香意:災消難滿,百福並生
  • 【每天刷一篇經典】「香被視為連接人類世界和神明天地的橋梁」
    蘇軾亦有詩講到鼻觀與性觀:「四句燒香偈子,隨香遍滿東南;不是文思所及,且令鼻觀先參。」……文人以香氣養性的傳統,也代表了知識階層與社會上層對香的肯定,為香確立了很高的品位並賦之以豐厚的內涵,從而大大推動了用香,並使香進入了日常的生活,沒有局限在宗教祭祀的範疇;而且還指明了香應有頤養身心的功用,從而又引導了香的製作與使用。
  • 香文化(469)中國傳統香
    對於香的製作,中國古代就已形成了一整套與中醫學說、道家外丹學說一脈相承的理論,有一個十分成熟完善的工藝體系,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密不可分的部分。諸如衙香、信香、貢香、帷香以及療病之香,各有其理,亦各有其法,但基本都是按五運六氣、五行生剋、天幹地支的推演而確定君、臣、佐、輔的用料。例如,對於甲子、甲午年日常所用之香,按五運六氣之理推算,是年為土運太過之年,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在泉;從利於人體身心運化的角度看,宜用沉香主之,即沉香為君,少用燥氣較大的檀香;再輔以片腦、大黃、丁香、菖蒲等以調和香料之性,從而達到合與天地而益與人。
  • 香文化 │ 古人居家生活中的要緊之物.
    古人在養病時更注重焚香靜心,蘇軾在《十月十四日以病在告,獨酌》一詩中便提到:『銅爐燒柏子,石鼎煮山藥。』宋人晁說之《新合柏子香,因誦皮日休坐久重焚柏子香,輒以其香贈張簿》詩云:柏子香清誰喜聞,五言句法更清芬。
  • 香文化(265)香料與香茶的製作&中國古人生活用香
    宋代以後, 隨著檀香、縮砂、龍腦香等異域香料的大量傳入,可制為香茶的芳香原料豐富起來。《便民圖纂》、《遵生八箋》、《竹嶼山房雜部》等明代飲食起居類文獻中關於香茶的記載比較豐富。《便民圖纂》記載了「法煎香茶」、「腦麝香茶」、「百花香茶」、「天香湯( 茶)」、「縮砂湯( 茶)」、「熟梅湯(茶)」、「香橙湯( 茶)」的製作方法香茶是茶葉與香料放在一起薰制而成; 香湯只用芳香花草製成, 其中不含茶葉。
  • 東莞香火很「旺」的寺廟,上香時只能用莞香,卻鮮有人知
    這個城市高速發展的時候,我沒有忘記當地的文化。 可以說文化和經濟都一直在高速發展,其實廣東地區以前漁夫靠漁業為生,所以修建了一些寺院。 主要的目的是驅邪。 白色是給以前出海打魚的人心理安慰。 這也是古人喜歡的方法。 有些寺院的建築很高,建築物和風格都很美,這些寺院也能吸引很多遊客,寺院裡的一些建築也很受很多人的喜愛。
  • 『 靜室一爐香 』
    香飯凝盂白,天花蔽席紅。閒觀色身相,方信幻人工。」香與古人,為日常用品,詞闋中俯拾皆是。溫庭筠夜焚香「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李清照燃香以銷愁「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納蘭有詞「篆香消,猶未睡,早鴉啼」。
  • 從襲人到夏金桂,賈寶玉真的喜歡香草香花嗎?
    從襲人到夏金桂,賈寶玉真的喜歡香草香花嗎?中國的香文化源遠流長,調香制香、品香賽香,除了祭祀禮神、重大儀典場合用香,在才子佳人的日常生活中香也是須臾不能離開的,佩戴香包,用香薰衣服,暖衾被,渲染室內環境。
  • 香文化(513)香串香扇
    明人周嘉冑《香乘》一書中,記錄了一種香珠串的製法,要把上等沉香、梅花片腦、龍涎等高級香料,用薔薇水調和到一起,做成念珠佩帶,這樣的香珠串,是何等的貴重。  《紅樓夢》中,元妃賜給寶釵的紅麝香珠串子,正是這樣的高檔品。這隱隱散發高貴氣息的紅豔手串,套在寶釵豐滿的腕兒上,映著如酥雪般瑩潔的肌膚,讓寶玉一時看怔了,忽然之間,他少年的心中,感受到了寶釵作為女性的魅力。
  • 古人去世後,都有不同的習俗,那點三根香是什麼說法?
    服喪期間,應該在死者棺槨前點燃三根香,並確保香不會在葬禮前熄滅。為什麼需要這三根香呢?如果你改變角度,你能點燃兩根香,或者在聖靈面前點燃四五根嗎?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三根香代表著某種意義。在古代,三根香代表一根柱子,分別代表天、地和人。因此,第一根香用來祭天,第二根香用來祭地,第三根香用來祭人。只要香的數量是三根、六根或九根的倍數,就可以使用,但不是兩根、四根或五根。
  • 荷包與香囊,古人的飾品是真「香」
    古人在腰間會系上玉佩,少不了的還有一個精緻的香囊。在古時候,沒有手包、腰包和各種背包,隨手物品的存放與攜帶問題便催生了荷包。荷包大部分是由各種絲綢製作而成,並輔以各式種精緻細膩的刺繡,極盡精工與華麗,內裝香料則為香囊,內裝銀兩則為錢包。更多的時候,荷包是古代貴族男女表達情感的重要物品。
  • 誰說傳統香文化太難了?你用的香料和古代人一樣
    之前有朋友說傳統香文化太難了,我鼻子也不好,怕是欣賞不來?真的不是這樣的。我們每一天都要呼吸,都要吃飯,都要生活,只要你去發現,我們的生活處處都有氣味美學。吃飯是有香文化的。燉肉熬湯用不用花椒大料,醃肉用不用胡椒。
  • 五臺山的五爺廟小小的,卻香火最旺、有求必應,還願的香客特別多
    五爺廟是五臺山燒香許願最靈驗的寺廟,規模很小,而且不收門票,香火卻是五臺山最旺的。每年逢年過節的時候,有大的佛教節日的時候,源源不斷的香客就會從四面八方齊聚五臺山。有很多人來了以後,為了在凌晨爭燒頭一炷香,半夜就開始排隊等待。
  • 焚香,古人的「雅」健康 | 香匠
    古人在養病時更注重焚香靜心,蘇軾在《十月十四日以病在告,獨酌》一詩中便提到:『銅爐燒柏子,石鼎煮山藥。』宋人晁說之《新合柏子香,因誦皮日休坐久重焚柏子香,輒以其香贈張簿》詩云:柏子香清誰喜聞,五言句法更清芬。
  • 海棠無香,玫瑰有刺,紅樓夢斷蕉下客,探春承鼎無人知
    題:海棠無香,玫瑰有刺,紅樓夢斷蕉下客,探春承鼎無人知!文/姜子說書青埂峰下一頑石,曾記幻相併篆文,月旨石見《石頭記》!榮即華兮華即榮,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紅樓夢》!探春的閨房《紅樓夢》故事裡,秦可卿的房間香豔異常,賈探春的房間卻富麗堂皇,裡面居然有大鼎和大觀窯,各種名人法帖,並數十方寶硯,比如米芾《煙雨圖》、顏真卿的對聯。
  • 為什麼說「一部《紅樓夢》,滿紙茶葉香」?裡面有哪些茶話茶事?
    作者:李大奎眾所周知,《紅樓夢》旨在為閨閣女子立傳,洋洋灑灑寫出了"金陵十二釵""金陵十二釵"副冊"金陵十二釵"又副冊等等眾多栩栩如生、個性鮮明的紅樓女兒形象。然,《紅樓夢》又是一部集合千年茶文化之精髓的奇書。
  • 古人的一炷香到底是多長時間?
    古人沒有鐘錶,也沒有手機,那他們是怎樣計時的呢?原來他們是以香燃燒的時間長短來計量時刻的。
  • 國風服飾:美人幽幽至,香自囊中來,你所不知道的「香囊」文化
    香囊本由佩囊發展而來,在囊中放入香料,並冠以「香」字,一為其內含香料,味芳香;二亦顯文雅。但在後來的歷史發展中,「香囊」一詞便具有越來越抽象的意義,並非只有囊中盛放香料才叫香囊,而一般雅稱很多盛放小件貴重物品的囊袋都為香囊。中國的香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香囊是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輕便小巧,製作精美而成為古代最受歡迎的香具之一。
  • 國風服飾:美人幽幽至,香自囊中來,你所不知道的「香囊」文化
    悠悠今天就從香囊的社會文化歷史為出發點,從物質文化史的角度,帶大家了解香囊的文化蘊涵。 中國的香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香囊是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輕便小巧,製作精美而成為古代最受歡迎的香具之一。
  • 香品 和香與單品香
    對於香品,可以從不同角度劃分為不同的種類。例如:據形態特徵可分為「線香」、「盤香」等;據所用原料的種類可分為「和香」與「單品香」等。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說「和香」與「單品香」。什麼是和香?中國傳統香的制香工藝是在中國傳統思想和文化的指導下,經過幾千年的不斷實踐、不斷完善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