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美味蕃薯幹

2021-02-07 湯溪風物誌


蕃薯幹並不是湯溪特產,很多地方都有,只要是種蕃薯的地方,霜降之後開始挖蕃薯,挑出個大無疤體胖的,堆在牆角燒番薯稀飯吃。個大又疤痕累累的、被地蠶吃過的、破了相的、長得難看的,統統拿去洗蕃薯粉;剩下就是相對個小、苗條順溜,無疤無節的,一定是主婦們做蕃薯幹的首選。


做蕃薯幹的辦法簡單易學,不用教,一聽就會:把蕃薯挖來堆放幾天,去掉一些水份,刨皮洗淨,切成長條狀,上籠屜蒸熟,放到太陽下曬乾即成。我承認這個方法很管用,曬出來的蕃薯幹也很好吃,大部分人家的蕃薯幹也都是這麼做出來的。但我說的湯溪蕃薯幹可不是這麼簡單就能弄出來的,倘若是這樣,怎麼稱得上「人間美味」呢,十二三塊錢一斤罷了。


湯溪的蕃薯幹,並不是曬出來,曬出來的有「日頭氣」,曬得太軟不經嚼,曬得太硬又幫幫的咬不動。湯溪最美味的蕃薯幹,是用專用的「焙籠」,用微微的炭火,用山裡農婦們的耐心和細心,一點一點熬出來的。


立冬過後,天氣冷下來,稻子歸倉,蕃薯和玉米也收回家中,農田裡的活少了。農婦們就開始划算各種吃的——做過年用的米酒、曬蕃薯粉、芋頭絲等等,其中包括烘焙蕃薯幹。


首先是選材,這裡的講究可非常多。蕃薯的品種有許多,以我的經驗,最常見的有三種,一種是黃心的,這種蕃薯軟硬適中,燒稀飯和烤蕃薯都很好吃;一種是紅皮的,通常長在沙質土裡,果肉緊密結實,煮熟以後像板慄肉一樣又香又甜,但這種蕃薯如做成薯幹,會像石頭一樣磕掉大牙,燒稀飯也不好吃,太粉。第三種是紅心番薯,皮是紅的,剝開一層是白的,再剝一層是粉粉的紅色,這種番薯含糖量高,又軟又糯,最適合做蕃薯幹。

  

山裡人家別的沒有,燒炭用的柴可是現成的。把紅心蕃薯去皮,對半剖開(小個的就不用剖了),蒸到筷子剛剛能夠戳進去就起鍋,起鍋時,要一塊一塊輕拿輕放,攤到一個竹製的大焙籠裡,底下放著炭盆,炭盆裡幽幽地閃著紅光,就這樣慢悠悠地烘著。在微弱炭火的烘烤下,蕃薯塊中的水份被蒸發,只留下糖份。起初,每隔兩三個小時給番薯翻身,邊翻邊捏——捏扁——邊捏邊烘,薯塊的表面,慢慢地起皺,像女人蹙起眉頭,最終,它的整個身子也像蝦米一樣躬起來,像一彎新月。薯塊的顏色,也從淡黃色慢慢變成晶瑩剔透的暗紅。這個過程視木炭火勢大小而定,但經常需要半夜起來翻動,不然番薯幹就焦了。


烘烤完成的蕃薯幹,軟硬適中,韌勁十足,單單用手捏著,其QQ的彈力就是一種享受。在舌尖上一轉,其軟糯,其包含山野氣息的香甜,已非一般常物可比。但這種薯幹因為烘製過程繁瑣,費功又費炭,一般人家不太願做。住在平原地區的人,燒灶只用灌木和稻草,家中沒有這麼多炭,沒條件烘。只有住在深山裡且不怕麻煩的主婦,才有閒心餘力。山裡人家物質貧乏,客人來了拿不出什麼好的招待,這個炭烘的蕃薯幹,也算是老少鹹宜的稀罕物了。


我讀初中時,班裡一同學李娟是井上村人,她差不多一個月才回去一次,回校的時候,會帶來山裡各種好吃的東西:醃酸豆角、醃黃瓜、醃小筍,野板慄、彌猴桃……最重要的是會帶來一小袋蕃薯幹。大伙兒歡呼一聲,前呼後擁把她擔子接過來,書包拎上,然後把蕃薯幹你一塊我一塊分掉,不管她如何心痛肉痛。對美味蕃薯幹的回憶,最深刻的都來自於李娟:太陽曬的番薯幹,跟烘焙的比起來,確實有雲泥之別。


如今,我也算衣食無憂了,我原先以為,年輕時覺得番薯幹好吃可能是因為物質匱乏,現在才發現番薯幹在任何年代都是美味:烘焙的蕃薯幹,晶瑩剔透,幹而不硬,甜而不膩,色香味形俱佳, 不愧是人間美味。

 

 

本期友情推薦:


一)塔石鄉銀嶺番薯幹:金華市區25元一斤,送貨上門,其它地區可以郵,到付。

聯繫人——

華金波:15267307126

華文連:18657983831 


二)塔石鄉井上村番薯幹:每斤20元,不包郵,到付。

聯繫人——

李婷:13957968681


 

相關焦點

  • 羅坑蕃薯幹——韶關這個冬天最搶手的特色食品
    今年冬天,同事、朋友圈中議論得最為火爆的就是羅坑的蕃薯幹,但凡能與羅坑蕃薯幹直接對接的人,都成了身邊親戚朋友、同事的代購者。一位在韶關工作的羅坑妹子,鄰居每年都會做些蕃薯,以前除了送人,便在墟日拿到鎮上賣賣。今年蕃薯還在地裡,那位羅坑妹子就詢問他啥時候收蕃薯做蕃薯幹。
  • ​楊劍飛 || 外坡的蕃薯
    外坡的蕃薯楊劍飛一天早上,我剛剛從菜市場出來,轉角處,忽然聽到「賣蕃薯咯,又甜又香的煨蕃薯哩,賣蕃薯咯。」我走近一看,一位中年男人,推著一個烤桶,裡面底層裝著炭火,中間烙蕃薯,桶面上架著已經煨好的蕃薯,我忍不住賣了兩個付款共16元,蕃薯貴過米,我心裡叨念著。回家洗手就吃,刮開薯皮,很粉,但是沒有甜和香味了,心裡有點失落,於是對家鄉外坡村蕃薯的思念就像迎風而起的風箏,扶搖直上。
  • 縉雲蕃薯,真至好食!
    作為一個縉雲人,你一定知道「縉雲蕃薯」是我們的一大特產,而縉雲蕃薯條(縉雲話叫「蕃薯夾」)、蕃薯片、蕃薯粿(有些地方稱「蕃薯竹碗」)也是我們一大特色。秋冬的太陽早已沒有了夏天的燥熱,曬出去的蕃薯片、蕃薯條需要幾天才會幹。這時候在陽臺上轉一圈,隨意撿一片或一條塞進嘴裡,母親絕不會怪罪,只是這時候的蕃薯又硬又淡,一點也不好吃。
  • 城市人不懂,一塊蕃薯葉仲好吃過鮑參魚翅!
    每年母豬都要生下一窩小豬,家裡便要種一些蕃薯葉,以便作為豬的糧食,同時,蕃薯葉也可作為我們一家七口人的主菜,真可謂是一舉多得。媽媽是一個勤勞的農村婦女,清晨一大早上田,挨近中午才回來,記憶中,她從田間回來的身影,總是挑著一擔裝滿了蕃薯葉的箥箕,一步腳印一路汗水地走著回家。
  • [錦繡課程]好大好大的蕃薯
    本次探索一株蕃薯藤的故事源於幼兒透過窗戶看到了小花園裡的蕃薯藤,因為這驚鴻一瞥,我們的課程就這樣開始了。這就是我們上次班裡發芽的蕃薯,把苗種在土裡,它就慢慢長大了!         第一次的觀察因為天氣原因,我們只能在室內開展觀察活動,水培蕃薯藤跟在泥土中生長的蕃薯藤最大的差別就是能清晰地透過玻璃瓶觀察到根的生長。
  • 蕃薯棗裡的記印
    記得每年冬天的這個時節,她媽媽就開始做「蕃薯棗」了。「蕃薯棗」有的地方叫「蕃薯塊」,有的地方叫「蕃薯幹」,無論怎麼個叫法,它始終是人們喜歡的零食。在做「蕃薯棗」的前幾天,家女會提前告訴我,因為她知道我喜歡搭把手湊個熱鬧。我呢會盤算著日子,盼星星盼月亮似地熬到這一天的到來。我會跟家女把蕃薯一畚箕一畚箕地搬到堂前,我倆分工到位,一個削皮,一個在刀砧板上切塊。
  • 蕃薯的情懷
    剩下一小塊凹凸不平、石子匝地的荒地,為了平整泥土打畦,我雙手握著鋤頭磨破了水泡,也不放在心裡,只指望著下半年蕃薯好收成。我到市場上買來化肥和蕃薯苗,每一步,每一個環節,不敢怠慢,都按照老農人種蕃薯的指點辦法去做。首先,把每畦的中間挖溝,不深不淺,正適合蕃薯根系生殖,布置一些三合肥或過磷酸鈣或豬鴨糞料或酒渣等,再播撒少許泥土,防止這些肥料直接損害幼苗。
  • 蕃薯粉粿-閩南風味
    番薯粉也叫地瓜粉,它是由蕃薯所製成的粉末,一般地瓜粉呈顆粒狀,有粗粒和細粒兩種。
  • 你個蕃薯,今天吃定你
    蕃薯又名地瓜,紅薯。是一種天然的保健食品,富含維生素E、葡萄糖。有健脾胃、補虛乏、益氣力、強賢陰、通乳汁、消瘡癤腫毒、養顏美容之功效。
  • 連蕃薯苗都成搶手貨,化州合江蕃薯種植產業大有可為
    新鮮蕃薯成返城人員送禮首選,就連蕃薯苗也成了搶手貨。眼下正是春耕時節,在化州市合江鎮大埇村委會的晟美種植合作社蕃薯種植基地內,工人正在忙著割苗、開挖、裝運紅薯,一派熱火朝天的豐收景象。據悉,這是晟美種植合作第一年試種番薯,品種為冰淇淋蕃薯。面積第一期30多畝,畝產超過了2000斤!保守估計此次產出冰淇淋蕃薯科大約6萬斤,按現在2元的保底收購價計算,單番薯的經濟產值就達到了12萬元,如果零售價格則會更高。除了番薯,其薯藤也是不錯經濟來源。
  • 【連載】蕃薯藤七種原味之雪花丸子
    2015年1月1日,蕃薯藤天朗明居店正式開業。這一天,蕃薯藤又迎來了一大批山下黑豬的忠實擁護者,姜秀華女士(姜阿姨)就是其中一位。
  • 這3種蕃薯新吃法,看過的人沒有說不吃的!
    蕃薯又名地瓜,紅薯。是一種天然的保健食品,富含維生素E、葡萄糖。有健脾胃、補虛乏、益氣力、強賢陰、通乳汁、消瘡癤腫毒、養顏美容之功效。蕃薯350g、芝士85g、黃油、牛奶60ml、白糖1、蕃薯洗淨,蒸熟後將熟蕃薯對半切開,用小勺挖空,不要全挖空,挖空的蕃薯放一邊備用 ↖2、挖出來的蕃薯肉放入乾淨的碗內,用小勺將其壓成蓉,加入適量黃油、牛奶、砂糖,攪拌均勻 ↗
  • 營養師曝6大蕃薯對比 「這種」熱量最低
    市面上蕃薯種類這麼多,隨便怎麼吃都可以嗎?知名營養師高敏敏表示,紅薯不僅甘甜美味還有著滿滿的營養價值,像是豐富膳食纖維能幫助促進排便順暢;維他命C能調整免疫力、抗氧化,還可幫助膠原蛋白增生;還有能保護眼睛、皮膚、黏膜的維生素A。
  • 【蕃薯葉功效和作用!!】
    近年在歐美、日本、香港等地掀起一股「蕃薯葉熱
  • 營養師曝6大蕃薯對比這種熱量最低
    市面上蕃薯種類這麼多,隨便怎麼吃都可以嗎?知名營養師高敏敏表示,地瓜不僅甘甜美味還有著滿滿的營養價值,像是豐富膳食纖維能幫助促進排便順暢;維他命C能調整免疫力、抗氧化,還可幫助膠原蛋白增生;還有能保護眼睛、皮膚、黏膜的維生素A。
  • 長榮航空與蕃薯藤網站結盟
    長榮航空昨(24日)天和蕃薯藤網站正式結盟,合作初期將提供長榮航空貴賓聯誼會會員免費聯名電子郵件信箱,具有長榮航空 Logo的商品,今後除在長榮班機上銷售外,還可在Yam.com蕃薯藤的「賣蕃天」購物商城線上獨家販售。
  • 紅蕃薯糯米餅的做法
    食材:紅蕃薯四條,糯米粉適量,糖適量,蛋2顆,1.蒸熟2.蒸熟後,把皮去掉,用叉子把它弄成泥狀3.加入自己喜歡的糖類調味(像是煉乳/果糖/白糖),攪拌均勻。5.再加入適當的糯米粉,而糯米粉的數量會因紅蕃薯的水分多寡而改變。6.所以糯米粉要加至可形成團,不黏手後即可。7.將麵團弄成一小球球的麵團再壓扁。8.倒入少許的油,開小火煎。9.煎至金黃色即可翻面。
  • 《蕃薯澆米》:不動聲色的悲憫和深情
    【上海文藝評論專項基金特約刊登】在新近上映的國產電影中,《蕃薯澆米》絕不是一個引人注目的存在。儘管如此,作為2019年平遙電影節「藏龍單元最受觀眾歡迎獎」得主,它也並不是一部毫無話題的影片……《蕃薯澆米》海報生活化的真實電影片名「蕃薯澆米」,其實就是「地瓜稀飯」在閩南話裡的說法。
  • 幾天沒見,蕃薯就發芽了,還能吃嗎?
    早上翻到堆在廚房一角的紙箱,就發現了兩顆生機盎然的蕃薯。或許很多人和我一樣,剛看到的時候,會覺得有點新奇,至於還能不能吃,倒並不太在意。在「拋棄」它們之前,我就在小區裡給它們拍了組「寫真」。在我的印象裡,剛萌芽時比這些紫紅色的蕃薯葉還要好看(下次再碰到就用相機拍組微距)。蕃薯這東西各地方叫法不一,小時候最喜歡的節目之一,就是到杭州郊區的農田,別人翻過的地裡撿點又細又小的蕃薯,然後「烤地瓜」吃,又能玩火,又能解饞,至今懷念。
  • 種蕃薯,目前個個都賺了不少錢
    北部灣東海岸後村、聯合村等幾個村莊,今天收穫蕃薯,如圖圖片中人,是姓邱種薯老闆豐收場面,邱老闆雷州半島人,去年租後村土地280畝,種西瓜紅品種蕃薯,地租每畝年650元,種苗肥料人工等,一造經營管理6個多月,平均每畝一千元管理費用,從種植到產出,成本共17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