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幫忙帶娃,寶寶一個月胖6斤,網友:雖是好心,但不如自己帶

2020-12-16 媛媽育兒日記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社會壓力巨大的今天,生娃後如果能有公婆幫忙,真的是件挺幸福的事。

一來,他們有這方面的經驗,二來也是真心疼愛孩子;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寶媽才能在職場上打拼而無後顧之憂。

不過,問題也是同時存在的,老人們的經驗既有實用的部分也有不科學的部分。由於育兒觀念存在不同,多多少少會有點矛盾或不和諧的因素存在。

尤其在飲食方面,大部分老人都覺得孩子越胖越可愛,就都往大魚大肉上靠,想給孩子多吃好的,卻忽略了健康平衡的原則。

老人心疼孩子是一定的,因此很多寶媽即便發現了問題也不好意思說。

01婆婆幫忙帶娃,結果寶寶一個月胖了6斤

論壇裡看到一位寶媽發帖,說孩子今年4歲多,由於疫情原因一直沒上幼兒園。自己和丈夫已經復工一段時間了,因此是婆婆在幫忙。

然而,這一個月以來,發現孩子肉眼可見地長胖了,兩邊臉蛋都變肥了,前兩天一上稱比上個月足足胖了6斤!

婆婆還是挺疼愛孫子的,平時生活和飲食上都很費心,雞湯、豬蹄、排骨、紅燒肉都沒少做。

寶媽雖覺得有些油膩,對孩子不好,但畢竟幼兒園的飲食搭配還是比較健康的,只有每天晚上和周末這麼吃,問題不大,便睜隻眼閉隻眼了。

她不想鬧矛盾,何況婆婆確實很盡心。

然而,看孩子最近這個長胖的勢頭,實在擔憂健康問題,但又不好意思說,問大家應該怎麼辦?

很多網友也有相似的情況,認為奶奶對孫子雖是好心,但這種情況還真不如自己帶,孩子太胖健康隱患很大,將來再想瘦就難了。

基本意見都是讓寶媽和老人委婉說一說,注意食材搭配的健康問題,多教她科學餵養,比如看看營養專家的推薦食譜等等。

老人其實也是願意學習的,何況都是對孩子好,只要表達的方式得當,不一定就會激起矛盾,反而能讓家庭更和諧。

02孩子太胖有什麼危害?

1)易橫向發展

肥胖的孩子多半都不喜歡運動,即便想動,體型也會讓他感覺困難。

這便會陷入一個死循環,胖——不愛動——堆積的脂肪越來越多——越來越胖,對正處於身高發育期的孩子來說,這是種不好的現象。

2)易呼吸不暢

寶寶肥肉過多,歪著脖子睡覺時,就可能造成呼吸不暢的現象。

3)易出現皮膚病

如果孩子身上的肥肉太厚太多,出了汗就不容易散發,時間長了易出現溼疹或皮膚病。

尤其是年齡特別小的寶寶,皮膚本身就嬌嫩,新陳代謝又快,很可能受到此類困擾。

4)內臟負荷太大

寶寶的內臟功能相對成人來說還是不夠完善,要驅動過於肥胖的身體是非常累的,這也是為什麼肥胖的人往往易得心血管疾病的緣故。

如今這類疾病變得越來越低齡化,與中國青少年肥胖率持續增長有很大關係。

03兒童飲食健康的標準

除了做到三餐時間固定之外,營養搭配也是一門學問。

1)一日三餐能量比例為3:4:3

早上寶寶的消化能力還在熱身階段,因此不宜吃得太多,能提供上午活動所需的能量就行。

午飯需要多吃,白天孩子的活動量比較大,因此需要充足的能量補充。

晚餐要少吃,晚上是個相對安靜的階段,無需太多能量,吃太飽反而影響睡眠質量。

2)葷素比例為1:4

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建議,每日攝入的蔬菜量應在400~500克左右,而肉類食物要保持在125~200克之間。

父母不用計算得太過嚴格,大概符合比例就行了。比如四道菜裡一道葷菜,一道豆製品,兩道素菜。

3)多吃粗糧、水果和蛋奶

粗糧和蔬菜一樣,含有較多膳食纖維,能預防兒童肥胖;水果的維生素含量比較高,對孩子的成長也非常必要;蛋奶能幫助孩子攝入優質蛋白質。

總而言之,孩子的飲食搭配不必做到如此精確細緻,但要有個大概的了解。老人雖是好心,但有做得不對的地方也要委婉提醒,有的話說開就好了。

相關焦點

  • 婆婆到底該不該幫忙帶娃
    所以我特地找了出來,有需要的寶寶可以複習。想看小說的寶寶可以去小號「掌心風月」,下午三點有新原創。1怎麼說呢?在這方面,我生孩子前後的看法完全不同。以前沒生孩子時,我覺得婆婆沒有帶孫子的義務,兒媳要求婆婆幫忙,不幫帶就撕逼,是非常不可思議的。是典型啃老行為。是嚴重的不孝。
  • 6個月寶寶胖成「米其林」,父母拍照炫耀,網友:帶娃去醫院吧
    6個月寶寶胖成"米其林",父母拍照炫耀,網友:帶娃去醫院吧小林是一位90後的寶媽,生了兒子之後一直堅持用母乳餵養。如今孩子雖然僅僅只有6個月,但是已經35斤了。小林認為能夠將孩子餵養得白白胖胖都是自己母乳餵養的功勞,是一件十分值得驕傲的事情,於是就拍了兒子的視頻上傳到網上進行炫耀。
  • 「趕緊生個娃,孩子我幫忙帶」,寶媽剛坐月子,婆婆翻臉不認人
    現在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家長對他們的愛都是相同的,所以女生即便是嫁人了,父母依然會繼續寵愛自己的孩子,惡婆婆也變得越來越少。 「趕緊給我家生個娃,孩子以後我幫忙帶」,婆婆事後卻翻臉不認人 小劉跟丈夫高中的時候就是一個學校,後來還考上了同一所大學,兩人也逐漸熟悉起來了
  • 採訪了幾位長輩,關於幫忙帶娃,她們是這樣想的……
    很多公公婆婆退休了,本來可以跟老伴兒到處走走看看,每天種種花、養養鳥,曬曬太陽,過著舒服滋潤的小日子。結果為了我們,他們放棄了輕鬆自在的生活,肩負起帶寶寶的責任,毫無怨言地付出了很多很多。一直很想知道,那些幫忙帶娃的老人家,他們心裡究竟是怎麼想的?為此,我們採訪了幾個幫忙帶娃的老人家,這裡面,有奶奶也有外婆,不同的家庭,有著不一樣的故事。
  • 兒媳嫌老人帶娃不用心,勸其回老家,婆婆:給我錢我就好好帶
    莉莉的寶寶4個月大,因為莉莉要工作,所以把婆婆從老家接了過來,但是莉莉卻發現,婆婆照顧寶寶時並不用心,有一次莉莉提前下班,她發現婆婆在樓下和別人聊天,把孩子一個人放在家裡,和老公商量以後,莉莉勸婆婆回老家,但是婆婆卻表示不願意回去,「我可以給你帶孩子,你給錢我就好好帶。」
  • 婆婆帶娃三個月,娃把英語忘光了
    補充一下背景,娃從出生到如今四歲,一直是我自己帶,在我的全程悉心陪護下,孩子懂禮貌,講衛生,通過讀繪本,玩貓博士英語app等方式,他已經會說很多英語單詞和基本句型。沒想到只是婆婆帶了三個月不到,娃就徹底變成了土味寶寶。把這個事情在媽媽群裡吐槽了一下,沒想到引起了大討論。
  • 想問下寶媽既想賺錢又不放心婆婆帶娃,都是怎樣走過來的?
    您的這種心理,我也有過,仔細分析,有以下原因致使這種矛盾的心理:1.老人和我們年輕人的育兒觀念不同,尤其是婆婆年齡大了,很多觀念會比較陳舊,而且還有迷信,有些對寶寶並不好,比如說我婆婆認為孩子出生一個月不能洗澡,一百天內不能洗頭,一個月內不能換床墊等等,讓我無奈。
  • 寶媽在家辦公,婆婆看不過去「硬塞娃」:既然在家就好好帶孩子
    在大部分家庭中,年輕的小夫妻平時都要上班,齊心協力為孩子賺奶粉錢,於是只能請家裡的老人來幫忙帶娃了。所幸的是老人帶娃也有許多好處,比較大多數老人都賦閒在家,能夠幫助年輕父母們減少許多後顧之憂。01寶媽在家辦公,婆婆看不下去:在家不帶孩子,只忙工作像什麼樣子在婆婆主動提出幫忙帶娃的情況下,方女士休完產假後便安心地返回到了工作崗位
  • 「兩個孩子我真的帶不了」二胎媽媽準備工作,婆婆帶倆娃太辛苦
    生兩個孩子確實非常不容易,如果你是帶個倆娃的寶媽或婆婆,其中滋味與心酸,一定會歷歷在目。小珠同樣是一名二胎媽媽,她三年期間生了一兒一女,婆婆偶爾從外省趕過來幫忙帶一陣孩子,其餘時間都是她獨自帶娃。二寶出生後不久就累病了,最後不得請親戚幫忙暫帶孩子,獨自看醫生。
  • 婆婆帶娃真的是天經地義和理所當然嗎?
    嵐嵐的朋友云云生了小孩,婆婆剛好退休了一直在家幫忙帶小孩。有一天,云云生病了,跟我說:「每天下班回家都好累,婆婆巴不得把小孩趕緊扔給我,然後自己就可以休息,可我也很累,我也只想休息。」我說:「婆婆本來就是幫你帶娃呀,她只是幫忙。」云云忽然覺得也對。我說:「娃本來就是自己的,本該自己帶,婆婆辛苦一整天一個人在家帶小孩,你回家不僅要積極把孩子抱過來自己帶,讓婆婆緩緩,還要關心婆婆這天累不累,讓她休息休息。」婆婆幫忙帶小孩真的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嗎?當然不是。
  • 「姥姥帶娃是情分,奶奶帶是本分」,兒媳振振有詞,婆婆有苦難言
    兒媳過門一年後便懷孕了,趙大媽喜上眉梢,想著自己以後兒孫滿堂就高興不已,以為自己終於可以享福了。孩子出生後,趙大媽盡心盡力地照顧了一年多,大家都知道帶娃是個體力活,再加上趙大媽原本身體就不好,這一年著實是不好過。
  • 「不給錢就不給看娃」,兒媳打工央求婆婆帶娃,婆婆做法讓人心寒
    現在這個社會,婆婆帶娃已經是一種常態,其實主要還是因為物價越來越高,家裡一個人的工資難以支撐全家的開銷,因此需要夫妻雙方共同努力經營這個小家。可有的婆婆覺得,帶孫子不是自己的義務,甚至還有的說出來不給錢就不給看娃的情況。
  • 「單薪」家庭寶爸吐槽:媳婦全職帶娃一個月6千都不夠,太能花
    前段時間,我國的人口報告2020年的出爐了,老齡化的問題越來越嚴峻,專家開始呼籲生三胎,很多網友都直呼「要不起」。養個娃到底要花多少錢?很多上班族,看到全職媽媽都覺得很羨慕,自己一個人在家帶娃,還有老公每個月給的零花錢,生活不要太滋潤了!
  • 「寶寶」照顧寶寶?新生代媽媽「硬核」帶娃有多「野」
    一朝為人母,世界大不同,與上一代媽媽們相比,她們有更多的自我意識,「我不只是媽媽,我還是我自己」。「硬核帶娃」「躺贏式家長」「學習型媽媽」……她們既能單手抱娃,又能經濟獨立;她們既包容多元,又面臨和傳統教育理念的直接碰撞。母親節就要到了,來看看她們畫風清奇的帶娃日常吧!
  • 佛系父母帶娃睡覺,睡姿引發熱議,網友:父母真愛,孩子意外!
    因為孩子這種生命力旺盛的物種,他的確可能啥事也幹不了,但是他有一個本領,可以讓你啥事也幹不了,所有很多父母在帶娃的過程中,隨時可能火氣飆升,如果能夠「佛系帶娃」,那簡直太好了,又可以恢復到單身時期的自由時光,所以也的確有不少家長實行著這種帶娃模式,但是,佛系帶娃,真的靠譜嗎?
  • 在娘家帶娃和在婆家帶娃的區別,內容過於真實,可以對號入座
    文|福林媽咪那些嫁的不遠的,婆家娘家都在一個城市的寶媽,可能會有一個強烈的感受,那就是在婆家帶娃和在娘家帶娃是完全不一樣的。不敢都讓婆婆幫忙。●娃哭了在娘家:遞給親媽,事事太平。娃要是鬧得太狠了,嗷一嗓子給震不吭聲了。什麼「小兔崽子」的字眼脫口而出。
  • 娃出生當沒事人,娃上學後搶著帶,對於老人的這種表現,要留心
    娃出生當沒事人,娃上學後,爺爺奶奶爭著要帶娃 在論壇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帖子,感觸很深,拿過來跟大家分享。 小穎本來會以為婆婆會提出帶孩子,沒想到婆婆一直沒有提這個話,小穎讓老公問問婆婆是什麼意思,婆婆說孩子還是要媽媽自己帶,如果她需要的話,她願意每個月給她2000元。 小穎當然不好意思要錢,既然婆婆不願意幫忙帶,就把媽媽接過來幫忙。
  • 婆婆不幫忙帶孩子,兒媳不跟她來往,聽到小姑子的話,她感動了
    無意中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婆婆有沒有義務幫忙帶孩子。這個事情眾說紛紜,有的人說是有義務幫忙帶的,有的人說看情況,不過一點大家倒是挺贊同的,就是不管婆婆幫不幫忙孩子,都必須給她養老,這是法律規定的。當然婆婆帶孩子也會出現很多問題,其中一名網友的答覆讓我印象深刻:「婆婆帶孩子啥情況呢,你讓帶她不想帶,你不讓帶她非要帶,你真讓她帶她又非要你感恩戴德,你真不讓她帶,她就生氣了。倒是有無怨無悔一心付出,還忍辱負重的婆婆,那她多半會碰到覺得幫我帶孩子天經地義的媳婦兒。
  • 老人不幫忙帶娃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
    飯桌上,爸爸看著大口吃飯的昊昊,眼裡滿是寵溺,忽然間轉頭對我說道:「你小的時候,我接你上學、放學,現在接你兒女上學、放學……」是啊,小時候爸爸接我放學,現在接我的孩子們放學,生活對我爸爸來說好像是個輪迴。成了家,生了娃,才明白,這樣的生活雖然幸福,但其中的苦,誰嘗誰知道。我叫徐莉莉,和老公生活在二線城市,和大部分普通人一樣背著房貸、車貸。
  • 一個月瘦20斤!浙江這所小學成立「胖娃跑吧」,還有校長陪跑
    連續打卡一個多月,成效顯著,有胖娃從160斤瘦到140斤,有跑十多步就大汗淋漓的180斤胖娃,現在能堅持跑完3圈,還有害羞的女孩子變得大膽。 這一切都歸功於學校新成立的「胖娃跑吧」,領跑者很特殊,是學校三位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