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水果的名稱,很多向來是比較混亂的,對於最標準的學名,由於是拉丁字母,國人大多是不認的,而中文的俗名,由於我國幅員廣闊,就有了不少「同物異名」的現象。比如說吧,我們常吃的菠蘿,就有另外一個名字叫鳳梨。可能是鳳梨聽起來洋氣一些吧,很多果商都以自己是販賣「鳳梨」為噱頭。其實,中國植物志上一句話「鳳梨俗稱菠蘿「,讓二者緊緊掛上聯繫——其實它們都是Ananas comosus這種熱帶水果的中文名罷了~
另一方面,這幾年外國文化入侵,港臺腔、英語說的越來越廣泛,一些水果不但有中文的俗稱,還加上了不土不洋的「洋涇浜」名。比如吧,好好的草莓(Fragaria X ananassa),非要叫做士多啤梨,連進口的大蘋果,也有了個紅地利蛇果的諢名——好吧,其實它只是Red Delicious的音譯,本質和我們吃的紅富士、黃元帥一樣,都是Malus pumila分化出來的不同品種了。
所以,說到車釐子,人們也不禁嗤嗤,畢竟,車釐子就是cherry的音譯嘛~
不過這一次,情況有點不同。
事實上,在上世紀上半葉,人們口中的櫻桃,和我們現在所謂的」櫻桃「,概念還是很不一樣。那時我國進口物資缺乏,國內能吃到的櫻桃主要是兩種,即中國櫻桃(Prunus pseudocerasus)和毛櫻桃(P. tomentosa)。二者有何區別呢?中國櫻桃果柄很長,而毛櫻桃果柄很短,這樣區分肯定錯不了。
中國櫻桃又叫鶯桃,荊桃,楔桃,英桃,牛桃,櫻珠,含桃,瑪瑙
毛櫻桃又叫山櫻桃、梅桃、山豆子、櫻桃
除過果柄的區別,這兩種櫻桃果體的區別就不大了,都是圓球狀的果實,紅彤彤的樣子。至於口味嘛,依品種不同而不同,不過總的來說比較軟一些。這兩種櫻桃,尤其是中國櫻桃,在我國栽培時間有上千年之久,因為古人觀察鶯鳥經常啄食,因此稱之為」鶯桃「,最終成為我們所稱呼的」櫻桃「。
不過,在19世紀末期,一個舶來的」櫻桃「品種在我國山東一帶開始種植。由於它的個頭大,因此人們以」大櫻桃「相稱。而在南方,特別是兩廣、港澳、臺灣地區,由於櫻桃和毛櫻桃難以種植,因此從海外進口的櫻桃也以這種」大櫻桃「為主,因此cherry的音譯」車釐子「,之名,開始流傳開來。
實際上,這種「大櫻桃」或「車釐子」,實際上都是歐洲甜櫻桃P. avium。雖然名叫歐洲甜櫻桃,但其起源實際上是在西亞一代,但早在古羅馬時期,古羅馬徵服者就將歐洲甜櫻桃帶回歐洲大陸廣泛種植,並在大發現時代傳入美洲,成為了歐洲、北美的主要栽培品種,在英文中的cherry,其實本意指的就是這種歐洲甜櫻桃及其後續品種。歐洲甜櫻桃個頭大、果皮果肉顏色深紅或發紫,並且果實形狀接近於心形。
歐洲甜櫻桃
綜上,可以看出,現在我們市場上常見的櫻桃,實際上是三個不同的物種:中國櫻桃、毛櫻桃和歐洲甜櫻桃。因此,處於對不同物種命名方面的考慮,將歐洲甜櫻桃櫻桃稱為大櫻桃,或直譯為「車釐子」,其實並不算錯。但是,如果將本土的中國櫻桃或毛櫻桃也稱作車釐子,那這就是張冠李戴了。
雖然很多歐洲甜櫻桃打著」進口車釐子「的旗號出售,但是實際上我國現在也有大量的歐洲甜櫻桃品種種植。因此所謂」進口車釐子「,也很有可能就是自家後山上所產的哦~
櫻花與櫻桃其實都是對某一類植物的泛指,在植物學上,櫻花與櫻桃都對應著多種植物,但它們卻又都是薔薇科,櫻屬這一個大家族的成員。
在櫻屬家族中,一些花因為美麗的外表而獲得了人類的青睞,經過人類的不斷選育,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櫻花大家族。
因此,「櫻花」這一概念不是專門指某一種植物,而是泛指許多花朵美麗的、有觀賞價值的櫻屬植物種類。
可以結!也可以不結!這是櫻花自己「做主」的事。通常情況下,一些單瓣品種櫻花相對容易結果實。不過,開一次花能結多少果、結的果好不好吃又是另一回事啦!
就像之前說的,入選櫻花陣營的資格憑的不是果,而是花。培育櫻花的園藝學家根本不關心櫻花結不結果,只要花好看就行了。
薔薇科櫻屬的植物開出的花基本上都叫「櫻花」,但是很多觀賞性質的櫻花是結不出櫻桃的哦~
這種說法的起因是說一個人嚼碎了櫻桃核,然後就中毒了。後來還有新聞說有人因為櫻桃中毒了,檢查之後說是因為吃了櫻桃核。
What???
按照櫻桃核的硬度來看,能嚼碎櫻桃核的人牙口真好啊。而事實上櫻桃核裡確實有一種毒性物質,但是1顆櫻桃核裡含有的有毒物質的量非常微小,是不會引起中毒反應的。
五月正是吃櫻桃的時節,但是任何好吃的食物都需要看量而食!
| 聲明:陝西科普綜合整理於科普中國,果殼網,吃貨研究所,遼師大傳媒中心,內容圖片來源於網絡,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版權歸於原作者,歡迎轉發分享,轉載請註明「陝西科普綜合整理」。
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
查看近期更多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