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已經沒有20多歲的80後了,而Z世代主力軍95後年齡最大的已經有了不少工作經驗,而其餘多數的Z世代已經進入大學,Z世代的消費理念生活習慣,都與80後90後有很大不同。
目前Z世代進入了社會大眾視線,成為企業未來中國社會上的主力軍,是現在這個世界上最主流的人群之一,佔據一個很大的比例。由於人口統計學的原因,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z世代國家,擁有以億為單位的Z世代人群,這是一個不容小覷的數量。
Z世代發展有著這樣他們自己獨特的樂趣,若是再將通過這些「樂趣」認為是一個小孩子的小打小鬧,那你可能會吃大虧,甚至連整個年輕化的消費金融市場都無法進行打開,各種信息數據分析顯示,現階段Z世代的圈子已經從小眾成為了社會主流技術之一,有著非常廣泛的上也前景,為此我國近幾年品牌商在逐漸讓品牌年輕化,適應Z世代並和他們做朋友。
Z世代群體的品牌價值觀念、消費觀念有了很大的不同,這些可以改變將會對企業品牌發展產生一個巨大的影響,同時我們也是進行一次機遇,抓住它,了解它,品牌可能會順利年輕化並獲得新生。
品牌信任擔保的初始購買逐漸轉變為社交圈購買
Z世代消費多源於社交,這和往常的品牌邏輯有所不同,對以前來說,有品牌的產品證明這個牌子的產品選擇的成本高,質量好,是信任的保障,但是卻沒有對產品的多元化進行調研,品牌更多的作用是一個信任背書,是企業的名譽狀,有它就能吸引到足夠的用戶,但是Z世代新式觀念的出現,品牌的這一作用正在逐漸消亡。
Z世代人沒有那麼高的品牌忠誠度,他們更願意選擇自己喜愛的品牌。
Z世代群體進行思想開闊,有著各式各樣的創意,並且會更加追求發展有著一個獨特個人特色的特點。
更明顯的特點將顯示在品牌的選擇。除了大品牌,他們還會選擇設計獨特的小眾品牌。在趨勢上,除了追求時尚,他們也會喜歡復古的情緒,z世代對小眾原創品牌的偏好現象背後,隱含著Z世代對自我的追求,個人特徵的表達,以及自己獨特的精神。當然,這些小眾品牌可以幫助他們在精神上實現這一點。
Z世代的購買慾望和渠道來自社交圈,要麼來自朋友和家人,要麼來自社交圈裡其他人的動態,品牌消費,除了自我精神滿足,另一個消費目標是社交。
Z世代群體,不同的圈子有自己不同的品牌,而這些圈子中不同的品牌代表著不同的層次。他們購買品牌不僅是為了進入社交圈,也是為了進入相應的階層。在品牌實用性上Z世代人群並不多關心,更多的是通過品牌建立自己的社交圈,他們的消費動機除了最基本的實用產品更多的是為了社交。
除了線下聚會,這些社交場景更多地聚集在一些社交軟體中,如QQ、我們聊天、微博、抖音等。
Z世代對品牌企業沒有進行傾向性,更多對品牌的選擇是看品牌的價值以及是否是自己國家認可的,價值觀具有相同,三觀正,有個性的品牌反而是通過他們更願意可以選擇的。
消費觀念改變,品牌更隨和,Z世代變得新潮,但產品的核心不可避免地變得空洞。
因為品牌為了迎合Z世代的喜好,逐漸的進行品牌年輕化,滿足Z世代社交需求與追逐新穎獨特的驅動,更多的產品在年輕化時在產品外觀包裝、設計上下足功夫,有些品牌會相互聯合進行品牌跨界來帶來新風尚,引導Z世代群體消費,但是品牌會因此不停地通過外在潮流元素,「蹭「熱點的方式來帶動話題。品牌讓自身變得更加潮流,有讓品牌往潮牌打造的想法,但是這種方式有著一定的危險性,好的營銷創意會讓Z世代群體主動分享轉發,形成病毒式裂變,但是他們見過太多,所以在一些錯誤上會分外嚴格,一旦品牌在營銷中出現嚴重失誤,例如營銷的核心精神不符合Z世代群體的價值觀,便會被瘋狂批評和抵制,在Z世代群體中留下很差的印象,很難洗白。
對於企業品牌上,有一定的失誤範圍,在這個世界範圍內處理得當Z世代仍舊願意買單,但是我們處理方法不得當,幾乎不再需要有人會再次選擇自己這個產品品牌,對品牌來說這將流失掉絕大部分的用戶。在因為過度追求時尚的同時,品牌價值,很容易迷失方向,使之逐漸品牌偏差的重心,在產品的內核上受到限制,品牌會愈發的空洞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