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御瓷器開柴窯啦!12月10號賞美瓷、藏臻寶,敬請期待

2020-12-23 大御瓷器

「北風往復幾寒涼,疏木搖空半綠黃,遍野修堤防旱澇,萬家曬物作冬藏。」大御柴窯盛典臻品柴窯、即將開窯,錯過等一年,來大御開啟你的收藏之路吧,12月10號相約大御瓷器,賞美瓷、藏臻寶!

柴窯簡介

柴窯是一種古老的技藝,燒窯難度相當高,其作品的成敗主要取決於土、火、柴、窯之間的微妙關係。清《南窯筆記》記載:「柴窯,周武德年間寶庫火,玻璃、瑪瑙、諸金石,燒結一處,因令作釉。其釉色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其妙四,如造於汝州,瓷值千金」。

已經畫好的柴窯作品

景德鎮古法制瓷一共72道工序,其中至關重要的一步就是燒窯,如果不具備豐富的理論基礎和經驗,是不能當把樁師傅的,業內有一句行話:「成也窯火,敗也窯火」。柴窯的珍貴還在於其高難度的燒造技術,把樁師傅必須有高超的技術,對窯火的把控能力極高。燒柴窯講究「一滿二燒三熄火」,燒一次窯至少需要30個小時,這期間無論何時把樁師傅都要仔細看管、寸步不離,因為一旦窯內溫度失控,就意味著全盤失敗。

純手工繪畫,等待燒窯

大御為了回饋瓷友們精心的準備了這次開柴窯活動,老師、工人師傅也為了這次開柴窯活動每天忙的不可開交,付出很多心血,為的就是為瓷友展現出完美無暇的作品,12月10號瓷友們敬請期待。

柴窯價值

柴燒無法量產,材料稀缺。近年來,柴燒作品越來越受到追捧,柴燒已成為陶瓷中的奢侈品。 柴燒瓷器,不單單美麗,原料取自天然,完全沒有毒素,有淨化茶湯的效果。同時,柴燒茶具經過長時間茶湯滋養,色澤更加溫潤。

裝匣缽,開始滿窯柴窯瓷器,不僅是燃燒薪柴,更是人與窯的對話、火與土的共舞,運用最原始自然的方式結合而成美麗作品。作品表面經過松油的沁入滋潤,整體呈現的是,樸拙敦厚的色澤、深沉內斂的古雅,帶給創作者更多的驚喜和藝術享受,這也是電窯或瓦斯窯所不能及的。

匠人細心照看,即將燒窯

柴燒作品,創作者的執著精神甚於技巧的琢磨,因為技巧早已被溶解在人與土、窯與柴、火與自然等共鳴的大地交響曲中,浴火重生為生氣盎然的瓷器了。

要收藏選柴窯,要臻品選大御。

12月10號大御瓷器開柴窯活動,滿足大家想要收藏臻品的心,今年最後一場隆重又浩大的活動,錯過等一年,大御的品質有目共睹,我們只把最好的留給您,大御出品必屬精品。12月10號開柴窯,敬請期待吧!

相關焦點

  • 柴窯、柴窯瓷器、柴燒,別再傻傻分不清!
    於是經常能遇到朋友們分不清柴燒和柴窯,更分不清一樣的倆字「柴窯」,怎麼就說的不是一回事了呢?柴窯和柴窯瓷器簡稱的柴窯又有什麼不同?今天就簡單地跟大家把概念捋一下,區分一下這三個詞彙。柴窯這個「柴窯」,指的是古代六大名窯「柴汝官哥鈞定」中的」柴」窯,世傳為五代後周世宗柴榮燒制的官窯瓷器,有「柴窯最貴,世不一見」等記載。關於柴窯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洪武年間曹昭《格古要論》:「柴窯,出北地,世傳柴世宗時燒者,古謂之柴窯」。
  • 戊戌年庭蘭柴窯年終總結——戊戌年庭蘭柴窯十大重器
    2018年基本每個月平均在景德鎮要待10天左右,一是督窯,在燒窯期間只要時間允許就跟窯工們一起從滿窯盯到燒窯結束,向把樁師傅及窯工們請教燒窯經驗;二是跟一些古董界朋友交流,上手學習一些精品官窯瓷器,通過跟他們的學習更多地了解古代官窯制瓷的一些關鍵技術以及材料如何調配;三是不斷拜訪制瓷名家向他們學習。
  • 瓷器|遇見太一窯
    柴窯瓷是中國傳統名瓷,屬於中國古代瓷窯「柴窯」所燒制的瓷器。柴窯創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初年(954年)河南鄭州(一說開封),為周世宗柴榮的御窯。柴窯至今未發現實物及窯址。周世宗曾御定御窯瓷,「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作將來」,據此推斷,柴窯瓷應為天青釉瓷。現代所說的柴窯瓷,即為採用松木柴作為燃料的窯所燒制的瓷器。
  • 聽西關收藏家品瓷:越窯秘色瓷與柴窯的淵源
    藏家名片黃金源,任美國華人收藏協會名譽會長,廣州市古玩商會等顧問。柴窯因後周皇帝柴世宗詩句而得名秘色瓷是晚唐至五代時期的越窯貢窯生產的瓷器,專供皇家,臣庶不能使用,在當時連普通老百姓都不能看到它的真容,因此被稱為秘色瓷。歷史上真有柴窯嗎?其實這個問題都一直存在爭論。
  • 【畊雨柴窯】青花萬壽如意紋茶碗 || 瓷器上流傳千年的吉祥紋飾 ~ 如意紋
    瓷器上的如意紋往往不是單一存在的,常伴以牡丹、纏枝蓮、芭蕉葉、祥雲、海浪等紋飾,各自獨立卻又相輔相成。 創業維艱,復興柴窯絕非易事。如中國很多傳統民間技藝一樣,柴窯也面臨著後繼無人、瀕臨失傳的現狀,胡軍旦很慶幸地看到政府在柴窯保護方面出臺的利好政策,也很欣慰畊雨人所從事的事業與政府復興柴窯文化的倡導相一致。
  • 【嘉德秋拍】雲閣擷珍 御府遺寶 | 張宗憲先生藏明清御窯瓷器一組
    蔣廷錫 花卉蟲草冊(十二開選一) 紙本設色 冊頁40×40.2 cm 故宮博物院藏萬曆五彩人物龍紋碗,器形撇口深腹下設圈足,端莊穩重,即所謂「宮碗」,圖案大紅大綠鮮明豔麗,五色紛呈瀟灑飄逸。嘉靖時期五彩瓷器燒造興盛,或許與嘉靖皇帝生平痴迷修道有關。嘉靖帝即位後屢次在宮中興建祭壇道場,親自參與齋醮祈禱和燒丹煉藥等修仙活動,還自封道號「靈霄上清統雷元陽妙一飛玄真君」等,中年以後更是「一心玄修」,棄國事於不顧。景德鎮御窯場曾為嘉靖帝大量燒制設齋打醮用的瓷器,《明史·食貨志》記載,嘉靖三十七年「遣官之江西,造內殿醮壇磁器三萬,後添饒州通判,專管御器廠燒造」。
  • 「明代成化御窯瓷器對比展」:史上最強!故宮成化御窯家底首次公開亮相
    月25日,「明代御窯瓷器——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成化瓷器對比展」在故宮博物院延禧宮開展,共展出文物183件套,其中故宮博物院首次將珍藏的經過幾代專家鑑定過的成化御窯瓷器悉數展出,共計67件套,是故宮歷史上展出成化御窯瓷器數量、品種最多的一次。
  • 明代永樂、宣德、成化三朝景德鎮御窯瓷器款識(上)
    雖然早在洪武二年(1369年)朝廷即在景德鎮珠山設陶廠(建文四年更名為「御器廠」,清代更名「御窯廠」)專門燒造宮廷用瓷,但迄今為止,尚未發現署正規年款的洪武朝御窯瓷器。永樂朝雖開明代御窯瓷器署帝王「年號款」之先河,但永樂朝御窯瓷器中的絕大多數並不署年款,少數帶年款者其款字內容僅見有「永樂年制」四字,不見有「大明永樂年制」六字。目前所見署「大明永樂年制」六字款的陶瓷器,從各方面特徵看均為後仿品。
  • 大水來了景德鎮,滿窯的瓷器集體死掉
    洪水過後的工廠 王愷/攝  1  7月7日下午,正在裝柴窯的朋友叫我去看「滿窯」,我不太懂什麼是滿窯,經過解釋才知道,是燒窯前需要找專業的把樁師傅來一件件把瓷器裝在匣缽裡,然後指點工人們把不同的器物胚裝在柴窯裡不同的位置,因為柴火燒的時候,整窯的溫度並不一定一致上升下降,而是有過程的,熟練的師傅就知道不同的瓷器胚胎,放在窯裡不同的位置。
  • 景德鎮青花瓷系列知識之五:青花瓷器的窯燒方式
    由於窯燒溫度不高,所以我們看到的元代和明代的青花瓷器的青花發色就沒有清代的那麼翠藍,而且釉面的玻化程度也不及清代,有些民窯燒制的青花瓷器會有一種沒有完全燒熟的感覺,感覺釉面發蒙,青花發色朦朧及偏灰藍色。另外明代御窯廠有幾十座龍缸窯,一座龍缸窯只能燒1-2隻龍缸,把樁師傅胡家旺說過,燒制龍缸大概需要七天七夜或七天六夜。
  • 木工工作室敬請期待啦!
  • 蒲石柴窯,傳承柴窯技法 手作汝瓷器物
    蒲石初衷是想做能令人心境平緩安靜的瓷器。追逐的不是無限向外的工藝極致,追逐的是無限向內的精神世界。追求「慢」的嫻雅,器物氣韻流淌,需靜心可以體會。被它美好的質感熨平傷口,空靈的畫面柔軟逐漸僵硬的靈魂。世間萬物都有時效性,衣服會過時,飯菜會餿,人亦有生老病死。唯有含有文化底蘊的器物 ,才可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在歲月長河的洗刷下越發厚重珍貴。
  • 宋代官窯影響力大,明成化御瓷局仿製大量「紫口鐵足」特殊瓷器
    明成化青釉雙耳簋式爐 高9.3釐米口徑12.1釐米 1988年明御廠今龍珠閣東北角出土其器型有魚耳圈足爐、環耳三足爐、折沿四足爐、觚、扁肚長頸喇叭瓶、大盤、八角靶杯、鬥笠形小盞,斂口三足洗,渣鬥式大花盆,鼓釘洗等,學者江建新在紫禁城雜誌發表的《談明御廠遺址出土的仿宋官窯瓷器及相關問題(下)》一文中,對這些特殊的瓷器有這樣的簡述。
  • 居仁堂款瓷器鑑別方法
    10月27日,又錄用袁為欽差大臣,率水陸各軍南下阻撓革命黨人的北伐。11月1日,清廷授袁為內閣總理大臣。至此,袁世凱取得了清廷控制下的悉數權利。孫中山以清帝退位,袁擁護共和為條件辭去職務,薦袁接任暫時接任暫時大總統。民國元年(1912年)2月15日,南京參議院應孫中山的諮請,推舉袁世凱為中華民國暫時大總統,3月10日在北京就職。1913年頭,袁密令總理趙秉鈞派刺客將宋教仁暗算於上海火車站。
  • 瓷器御窯廠正式誕生對明代瓷器發展的積極意義
    明 宣德 寶石紅釉僧帽壺 中國瓷器工藝的提升點 景德鎮自五代以來就是中國最重要的瓷器生產中心之一,明初承元制繼續在景德鎮設瓷局,但尚無固定的御窯廠,官窯和民窯都為朝廷燒制瓷器在永樂及宣德年間,宮廷瓷器在工藝上取得了非凡成就,紅釉瓷、白瓷、青花瓷都達到了新的歷史高峰。永樂甜白瓷、永樂鮮紅釉、宣德祭紅釉、永宣青花迄今仍是中國官窯瓷器中的珍品。宣宗登基後,開始在年號款前加上朝代,以強化皇權。同時,朝廷派人督造御用瓷器,御窯廠正式誕生,此舉使中國傳統的官窯制度變成一種前所未有的官窯與御窯並存的機制。
  • 高仿瓷器還遠未達到真假難辨的地步
    很多藏友感覺瓷器鑑定特別困難,尤其是當今的高仿瓷器,認為絕對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真假難辨的地步。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高仿瓷器沒那麼可怕,還遠沒有達到真假難辨的地步。有朋友說,現代燒瓷工藝和科學技術遠遠超過古代,什麼瓷器燒造不出來呢?
  • 2020明清瓷器排行:1.3億拍賣史上第二高價的清康熙瓷器
    明清時期是中國瓷器史上集大成的時期,特別是康熙、雍正、乾隆時期,清代瓷器製造達到頂峰。明清時期的瓷器品種繁多、工藝考究、千姿百態,不僅有傳統青花、五彩,還有絢麗多彩的粉彩、琺瑯彩、古銅彩技法等,明清瓷器的精妙工藝和升值空間一直在拍賣市場中獨領風騷。2020年國際拍賣場上明清瓷器市場如何?本文將介紹今年拍賣價最高的10件高古瓷,以供參考。
  • 皇家色瓷:故宮館藏明代黃釉瓷器賞析!
    《古銅瓷器考》中說"有陶以來,未有今日之美備"。 這時的瓷器向前有創新,向後有仿製,瓷器製造花樣百出。然而瓷器們卻在想: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不想玩跨界的瓷器不是好瓷器。」 「我想變青銅、我想變木頭、我想變橘子、我想變螃蟹、我想變變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