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徐州的美食,大家肯定是如數家珍。但是今天要說的這個食物,既可以做主食,又可以作為零食,肯定不是很好猜吧。但是只要是徐州人,小時候肯定是吃過,咬起來還嘎嘣脆,這到底是什麼呢?
香香脆脆就是我
咬起來香香脆脆,每天早上甚至和油條一樣拿來吃。這個食物就是饊子。說起饊子,顧名思義,看起來松鬆散散,拿起來乾乾脆脆,吃起來又清香酥脆,唇齒留香。
在勤勞勇敢的祖輩們的手中,饊子漸漸的成長為徐州人們喜愛的食物。這種食物不僅僅可以方便儲藏,更是可以直接食用,還可以搭配其他的食品一起吃,真的是好看又實用。
饊子的長相很像麵條,細細長長一大塊,又像是數字排列整齊,隨便掰下來一份就可因盡情的享用。咬在嘴裡嘎嘣脆,吃起來像極了去超市買來的零食。這麼香甜可口的撒子,真的是人間美味。
饊子味是童年的味道
說起吃饊子,不僅僅是爽脆的幹吃,更讓人懷念的是泡水吃。是的,饊子可以拿開水泡開,此時的饊子雖然沒有了酥脆的感覺,但是卻清香四溢,吃起來很是爽口。
早上喝著稀飯吃下去,真的是非常的壓餓。記得小時候,誰家要是給孩子辦滿月酒,就會拿著饊子加上紅糖泡著吃,中午飯就這麼解決了。所以說,饊子的味道就像是喜慶的味道,一直夾雜著熱鬧。
因為上學起床比較早的原因,每天的凌晨五點鐘,母親有時候來不及做飯,就會拿著饊子泡上開水,作為我每天早上的早餐。這樣的話,我就不會害怕上學遲到了。所以,上學的鈴聲總是伴隨著饊子的味道,直到如今也不能忘懷。
烙饃卷饊子,越吃越喜愛
饊子不僅僅可以幹吃,更可以用烙饃捲起來吃。有時候搭配上鹽豆子或者蔥花,那簡直也是一道美味。脆脆爽爽的吃到嘴裡,夾雜著鹽豆子的特殊味道,或者是蔥花的清香,一切都飛到了味蕾的頂端。
走門串巷,手拿著自己的心愛的食物,那真的是既可以吃,又可以溜達。這饊子就成了可以隨時轉移的物件,成為了吃飽了飯還可以攜帶的東西。每到上學的時候,就帶上一些,到了飢餓的時候,就拿出來吃,這裡的饊子又夾雜著書本的油墨香。
記得小時候大舅家是做饊子的,每到那時,就會跑過去瞧一瞧看一看,真的是非常的稀奇。製作饊子的筷子是特製的,因為饊子是面放在油鍋裡油炸,所以油水很容易噴濺到手臂上燙傷,所以這裡的筷子真的是非常的長,足足有半米。
第一次看到這樣的筷子真的是非常的稀奇,看著大舅熟練的手法,真的是羨慕至極。新製作好的饊子非常酥脆,熱乎乎的,非常好吃。溜鄉串門賣饊子,這像極了以前的擔貨郎,每每聽到這樣的吆喝聲「賣饊子嘍!」,真的是親切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