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雖然只是一個北歐小國,但是該國多少也跟上了歐洲的科技技術發展,尤其是軍工科技方面,雖然不能做到全面開花,在部分領域還是有一定發言權的,研發了不少帶有技術先進的武器裝備,155K98式155毫米榴彈炮就是這樣一款武器,它被稱為當今世界上最好的野戰榴彈炮之一。
155K98是芬蘭的稱呼,它還有一個稱呼叫155 GH 52 APU,155指的是火炮口徑為欸155毫米,52指的是火炮身管倍徑52倍,APU則是指它自帶輔助動力,可以進行有限的機動。
該炮於90年代末研發,它在研製之初,正處在世界各國將155火炮身管從45倍提升到52倍的階段,火炮的射程被提升到一個新的階段。
這款火炮是帕特裡亞公司在原本155K83的基礎上研製而來,是一款相當沉重的野戰炮,火炮全重達到了14噸,不過巨大的重量也賦予了火炮更優秀的性能。
火炮的炮管增加到52倍徑,炮口處安裝了一個單室制退器,炮尾則是半自動橫楔式炮閂,火炮的高低機和方向機布置在炮身的左側,另外火控系統的顯示器等也在此處。火炮有一套氣壓式的快速裝彈機,不僅減輕了炮組的勞動負擔,而且爆發射速也達到10發每分鐘。
火炮的射角調整範圍很大,進入陣地展開後,火炮俯仰射角為-5°~70°,方向射界為左右各45°,不過在安裝了輔助動力的時候方向射界降低到左右各35°;使用不同的彈藥射程有所差異,一般在30~40千米之間,發射低排增程彈時最大射程增加到42千米。
火炮安裝在一個簡易的4輪行走車架上,後方的開式大架上也有一隻尾輪,大架可以展開很大幅度,方便士兵操作火炮;在炮架下方還有一個可以放下的支撐點,就像是一個簡易的炮座一樣,不過它的作用只是輔助,用來穩定射擊平臺。
火炮的輔助動力安置在火炮前端,採用一臺78千瓦發動機,它同時也為大架的展開等提供動力。駕駛員坐在左前方操控,駕駛員可選擇2輪驅動或者4輪驅動,對應的最大行駛時速為7.5千米和15千米,能夠為火炮提供必要的機動性,前端還像正常卡車一樣安裝有車燈等結構,依靠自主動力行駛時,炮口需要朝後。火炮的機動主要還是依靠拖曳,允許100千米的拖曳速度。
雖然目前很多新式的火炮都具有輔助動力,不過155K98的動力算是比較足的,不僅可以自己機動,野外拖曳行軍時也能提供輔助機動,都快頂上半個自行榴彈炮了。
除了芬蘭軍隊自己裝備,這款火炮也迎來了出口,在和埃及的交易中,芬蘭為此專門在T-55的底盤上研製了一款自行火炮,這輛樣車被交給了埃及,沒有進行後續生產;儘管如此,在五對負重輪的底盤上安裝這麼大尺寸的火炮,整體顯得很不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