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酸奶可以減肥?
別傻了
在澳洲愛喝酸奶的吃貨們
其實從一開始你們就
跌入了的酸奶廠商的營銷「坑」
如果今日哥告訴你
1杯酸奶 = 2瓶可樂!
你還下的去口嘛?
澳洲新聞集團曾披露:
你認為自己吃的酸奶
是「健康食品」還是「乳酪甜點」呢?
今日哥實地走訪澳洲超市
發現這還只是冰山一角
大家眼裡健康食品又有多少真的健康呢?
背後的真相,你又知道多少....
今日哥超愛喝酸奶,幾乎每天一杯「300萬有益菌」~,本以為自己會越來越瘦,可體重卻直線上升。
剛開始,今日哥還以為是體質問題,直到在網上發現了真相,一位外國網友在「雅虎問答」上求助:
問題:"酸奶瘦身「是騙局嗎?
我每天吃一杯酸奶已經一段時間了。身體更本沒有任何變化,唯一的區別只是屁多了。
最佳答案:是的,這就是在扯淡。
看到了這樣的答案,今日哥上網一查,發現不少外媒都揭露了這個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酸奶騙局」。
「酸奶垃圾食品騙局」該引起你的注意了
酸奶是幫你減肥,還是在幫你增肥?
酸奶:可能並不像你以為的那麼健康。
「酸奶騙局」是什麼
其實到目前為止,也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酸奶對減肥有任何功效。
在澳洲每次逛超市,看到貨架上玲琅滿目的酸奶,吃貨們簡直控制不住自己的手。
但如果你聽過酸奶的另一個別名Sugar-Packed Snack(高糖分零食),就會停止盲目,明白今日哥並不是在危言聳聽了。
《赫芬頓郵報》曾披露酸奶的糖分含量,比奶油小蛋糕都高。
人們以為自己吃下的是健康營養的酸奶,殊不知吃下的卻是比奶油蛋糕更甜的「垃圾食物」。
《紐約時報》也曾報導過關於酸奶糖分超標的文章,直接揭露了酸奶含糖量超過可樂的真相。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讓我們來看看真相究竟是怎樣的。
我們對將一罐可樂與酸奶進行對比,同樣是100g的條件下:
1杯酸奶 = 2.2瓶可樂的卡路裡!
1杯酸奶 = 1.3瓶可樂的含糖量!
今日哥超愛的澳洲Gippsland酸奶,每100g的糖分含量更誇張,糖分高達17.5g,這樣一小杯酸奶的含糖量已經達到了28.1g。
而國內外朋友熟悉的法國品牌優諾yoplait,一杯酸奶含糖量就達到了26g。
喝一杯酸奶,等同於吃下了整整兩顆甜甜圈,會瘦才奇怪吧。
今日哥特地去Coles超市實地查看,發現優諾yoplait酸奶在澳洲也有賣,而且澳版的含糖量也不低。
這款不少人心目中的,澳洲網紅酸奶同樣加糖也沒在手軟的。
更誇張的是,某些品牌的果醬酸奶,含糖量甚至達到了31g。
所以,想要減肥的朋友,光靠吃大量酸奶來減肥是絕不可能的。在選擇酸奶時,一定要記得看成分表: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越少越好,而蛋白質含量要高約營養。
的確,許多人為了減肥,會刻意選擇低脂酸奶,以為這樣就健康無負擔了,其實,低脂酸奶的糖分卻一點也不低。每175g低脂酸奶裡的糖分,可能含量高達24g-27g之多。
商家在酸奶包裝上打著0%脂肪的旗號,可裡面的糖分含量竟然有21g之多。
再看看這款低脂酸奶,「噱頭」的背後是你吃下了整整32g的糖分。
面對這樣的真相,你還會以為靠吃酸奶就可以減肥瘦身嘛?
「300億活性乳酸菌」、「讓腸道做運動」,酸奶和乳酸菌飲料的營銷概念讓消費者難以捉摸。
在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下,酸奶被打造成了「養生聖品」。
不少朋友對此也深信不疑,一旦有個腹脹、便秘、消化不良什麼的,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喝杯酸奶助消化。
但實際上,對於攝入多少益生菌可起到調節腸道,營養學界仍未有定論。
首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就曾表示,並不是所有的酸奶裡都含有活性益生菌。
援引《消費者報導》檢測乳酸菌能否「活著」到達腸道的實驗。
推廣
結果顯示,模擬胃酸培養後,絕大多數的乳酸菌都失活,乳酸菌進入人的胃部後或無法抵抗胃酸,經過數小時消化後,並不能「活著」進入腸道。
(圖片來源:消費者報導)
也就是說,益生菌會被胃液「腐蝕殆盡」,想要靠它來增強胃動力,效果並不顯著。
面對市面上,如雨後春筍版冒出來的各種乳酸飲品,不少消費者也被廠商們誇張的宣傳所「蒙蔽」,產品包裝上動輒幾百億的活性菌,那麼真實情況,真的像廣告上所說的嘛?
此前《消費者報導》曾送檢了9款大眾熟知的酸奶、乳酸飲料,結果也與品牌們的廣告宣傳相去甚遠。
(圖片來源:消費者報導)
所以消費者該選擇怎樣的酸奶產品,才是真正健康安全,有益身體的呢?下文會為大家詳細介紹。
面對市面上五花八門的乳酸產品,消費者其實傻傻分不清。
不少人以為自己喝下了益生菌,其實你喝下的只是糖水而已。一張圖片就能清楚地告訴你兩者的區別。
根據國家規定,配料表按照含量多少依次排位。乳酸菌飲品配料:第1位是水,第2位是白砂糖,第3位是果葡糖漿,第4位才排到奶粉。
這哪是什麼乳酸飲料,活脫脫就是一瓶增肥糖水啊。
中國市監局有明文規定,凡是添加劑大於兩種的,必須在包裝上寫明「風味酸乳」。
通常市面上的「風味發酵乳」、「風味酸牛奶」只是商家為了吸引顧客,在產品中添加了果粒、麥芽、雜糧等附加配料。
有些廠商還會在酸奶中配料表中加凝固劑,可以做出更濃稠的固體狀態,比如:明膠、瓊脂、木薯變性澱粉等等
一個凝固劑不算什麼,那麼面對各種食品添加劑、食用香精,你們還認為自己吃的是有益健康的飲品嘛?
常溫酸奶,又稱為「巴氏殺菌熱處理酸奶」。
簡單來說,常溫酸奶就是比低溫酸奶多了2次巴氏殺菌熱處理的步驟,但是本來存在於酸奶中進行發酵的乳酸菌,在此過程中被徹底「殲滅」了。
雖然,酸奶無需冷藏也不會變質,保質期更是從21天陡增至6個月。可活性乳酸菌也全部被殺死了。
那市面上的酸奶是不是都含糖量如此誇張呢?其實也並不是絕對的。
像希臘酸奶(Greek Yogurt)相對而言就健康不少,
千萬別以為希臘酸奶是品牌,其實它是酸奶種類!
在超市裡,今日哥也找到了它的身影,相比市面上其他「風味」酸奶,希臘酸奶的糖分更少,脂肪含量更低。
但因為它特殊的質地和口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它。
傳言希臘酸奶口感粘膩,味道非常的酸,而且質地非常紮實,讓人難以下咽。
就像澳洲的「國民醬」vegemite一樣,雖然很健康,但大家對它的口感卻褒貶不一,接受不了的人形容它為一種男默女淚的口感。
所以想要瘦身一定要結合鍛鍊才行,光想靠動嘴減肥是不可能的,更何況在這個營銷時代,我們總會一不小心就被套路了。
那麼除了酸奶,還有哪些我們認為健康,其實含糖量嚴重超標的食物嗎?真的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今日哥發現,平日裡常吃的燕麥片每100g含糖量高達15.5g,遠遠超出原先的想像。
這款在澳洲超火的早餐伴侶味道真的超級棒,可是好吃的背後卻是每100g含糖量26.7g的可怕真相。
吃堅果身體好這是真的,但是指的並不是這種裹滿了糖的堅果零食,同樣的每100g含糖量高達23g。
果乾能量棒,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充滿了能量和糖分,每100g含糖亮高達21.3g
你覺得番茄醬口感酸爽,糖分就一定很少?看來大家都猜錯了,這款澳洲超市裡常見的番茄醬每100g的糖分含量有29.1g。
千萬不要誤以為水果乾是天然水果製成,就是健康的代表,其實水果在風乾脫水的過程中,糖分不但會濃縮,商家還會為了增加產品口感,加入額外的糖分。
色拉醬常常以「脫脂」為誘餌,吸引消費者來購買。可以大家所不知道的是,商家為了彌補產品因為脫脂而失去的口感,加入了更多的糖和鹽,別以為你吃了蔬菜色拉就一定會瘦。
這個真的很誇張,許多人認為堅果脆塊的主要原料是各種果仁就很健康,深受大人小孩的喜愛。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大家別忘了果仁是被非常多的糖塊包裹著。
如果你剛剛結束一場高強度的體能訓練,想恢復快速恢復體能的話能量棒真的是不錯的選擇,但如果你只是旅行途中,想要當零食來一根,那真的將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負擔,能量棒的糖分含量非常的高。
沒想到吧,其實穀物麥片裡面的陷阱也很多,簡而言之,就是選擇麥片避免3個C字:「crunch,crisps和cluster」,只要包裝上出現這幾個單詞,就說明你購買的產品中,含有了並不純粹的燕麥和穀物。
也許你不相信,為你補充體力的維他命水其實糖分含量和可樂是一模一樣的,正在減肥的你,會在運動過後,毫不猶豫的喝下一瓶可樂嗎?但你很可能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喝下了許多糖分超標的功能飲料。
像這種超市常見的大瓶果汁,打著新鮮水果的旗號,其實和鮮榨水果汁相差深遠,不但糖分爆表,簡直就是減肥的擋路石。長期飲用還會對身體造成嚴重負擔。
又是早晨常見的選擇之一,不少上班族因為沒時間準備營養早餐,所以這種免煮的即食燕麥粥,成為了不少人的選擇。但除非是選擇無糖的產品,不然許多「風味」燕麥粥都是糖分超標的。
所以說,想減肥的朋友們,並不是光靠吃酸奶就能夠瘦身成功噠,少吃多運動才是王道,正確的選擇酸奶搭配鍛鍊,胖子也能逆襲成萬人迷!
材料來源:消費者報導、HUFFPOST、The New York Time、網絡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