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 ▲ 關注「DrG科學育兒」每周隨機送福利
辦公室茶水間總能聽見小妖精們討論:
踢哪:這幾天「倒黴」,渾身都難受。
喪你:趕緊喝點紅糖水啊,我那上次囤了一大箱,走,拿給你。
弟嗯:誒,你氣色最近這麼好呢,面色紅潤有光澤。
嘚比:還不是我老公……上次出差給我帶回來的燕窩,這次吃了幾天,你看我這效果多明顯。
……
每每這時,叨叨都會(想)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奔過去,掰開兩人惺惺相惜緊握著的小手兒,溫柔的說:「親,這個神馬紅糖、阿膠、大棗、黑芝麻、蜂蜜、燕窩……真真兒的沒那麼神奇啊!」
可是,這僅存在電光火石間的腦補。
作為有文化的科普人,我怎麼會動作如此粗魯呢。
當然是默默的拿出我24k金大鍵盤,發出無聲的吶喊,筆伐迷惑小仙女們的偽科學食物啦~
「紅棗是補血最常用的食物,女生可以常吃紅棗,具有補血健脾的功效。」
網上隨手一搜,就能出現紅棗的各種功效,補血更是排在第一位。
但其實貧血最常見的是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補鐵才是重點。
紅棗中的確含有少量的鐵,但紅棗中的鐵為非血紅素鐵,吸收率非常低。
而且,每100g幹紅棗含鐵量僅為2.3mg,而非血紅素鐵的最大吸收率僅10%,也就是說,每吃1kg的幹紅棗,僅能吸收2.3mg鐵。
想要保證女性每天20mg的需鐵量,就要在一天內吃夠至少17.5斤幹紅棗。
這麼多的紅棗,想想都恐怖!
如果需要補鐵,應首選人體吸收鐵最佳來源的血紅素鐵,主要包括肉類、肝類、血類等。
各種紅肉類(牛瘦肉、羊瘦肉、豬瘦肉等);肝類(豬肝、雞肝等);動物血類(豬血、鴨血、雞血等)。
當身體處於鐵缺乏時,血紅素鐵的吸收率可高達40%。
另外,日常生活中較常吃到的黃豆、菠菜、紫菜、黑芝麻、櫻桃、扁豆、木耳、蘑菇、香菇、蝦米、銀耳、小米等,雖然鐵吸收率不高,但攝入量很大,也是鐵的重要來源。
常見含維生素 C的食物,如深色蔬菜的菠菜、生菜、豆芽、油菜等,鮮棗、獼猴桃、檸檬、草莓、橘子等,也可促進鐵的吸收。
紅糖,一種由帶蜜的甘蔗通過榨汁、濃縮,初步精煉或不經精煉提純的帶蜜糖。
沒有經過精煉提純,紅糖裡含有很多的甘蔗汁,經過高溫煮製,糖發生化學反應,形成焦糖色和焦糖味,聞著很香。
按接近顆粒的不同,分為片糖、紅糖粉和碗糖等。
由於紅糖未經高度精煉,所以除具有糖的功能外,還含有少量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但紅糖中95%以上都是蔗糖,礦物質少之又少。
和紅糖中礦物質的含量相比,吃其他食物輕鬆就可獲取,所以根本不用通過吃糖來攝取。
而且,紅糖吃多了會加重人體糖含量的攝入,增加超重肥胖、齲齒和其他慢性病的患病風險,對健康非常不利。
世衛組織指南建議:
成人和兒童應將其每天的游離糖攝入降低至其總能量攝入的 10% 以下(約 50 g),條件允許時,甚至降低到 5%(約 25 g)以下。
游離糖包括生產商、廚師或消費者在食品中添加的單糖和多糖,以及天然存在於蜂蜜、糖漿、果汁和濃縮果汁中的糖分。
說白了就是人體一天當中所有渠道攝入的糖分,而不是吃到的帶有甜味的糖。
還有人認為,來大姨媽流失了很多血,喝紅糖可以補鐵。
實際上,紅糖中雖然含有少量的鐵,但其中的鐵同樣是非血紅素鐵,而100克紅糖內的含鐵量是2.2mg,比紅棗的含量還要低。
女性每天20mg的需鐵量,幹紅棗都至少要吃17.5斤,紅糖……想想每天吃一箱子紅糖,真刺激。
不管是從哪方面看,紅糖都不是最佳選擇,吃多了還不利於健康啊!
關於痛經,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原發性痛經是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的痛經,主要與月經時子宮內膜前列腺素的含量升高有關;繼發性痛經是由盆腔疾病引起的痛經,需要就醫治療。
紅糖中的蔗糖和極少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對補充能量和吃胖有幫助外,真的沒有治療痛經的功效。
如果有幫助,那也可能是因為喝了熱水,覺得心裡暖暖的從而起到心理作用。(捂臉,別打我!)
阿膠一直是神秘的化身,聚集養氣補血、滋陰潤燥、安胎抗疲勞等神奇的功效。
傳言很玄乎,但不可否認的是,阿膠是由驢皮熬製得來的。
而驢皮的主要成分是膠原蛋白,膠原蛋白營養價值並不高,屬於劣質蛋白,不是良好的蛋白質來源。
膠原蛋白經身體消化處理後,重新被組裝合成新的蛋白質,但並不能直接定向補充到皮膚上。
無論是豬皮、牛皮還是羊皮,煮水後都能得到類似的膠原蛋白,驢皮真的不特殊。
至於前面的那些神奇功效,目前並沒有可靠的科學實驗證實,也沒有明確指標。
所以,如果比較豪(真的很貴)又得意那個味兒,就隨便「花點小錢」吃吃。
個人認為有效?你開心就好。
黑芝麻一直被委以生發、長黑髮的重任。
以為吃了黑色的食物,「以形補形、以色補色」就可以減少白髮,但其實這種做法,並沒有科學依據。
事實上,黑芝麻只是脂肪油料種子。
大量的吃黑芝麻,實際上是在吃油,頭髮是否能變黑不確定,但人變胖那是沒跑了。
想要健康的秀髮確實需要黑色素,黑色食物也確實有黑色素,但這不等同於吃黑色食物後,黑色素就能被人體利用。
身體需要的黑色素,需要體內的酪氨酸轉化。但人體是非常精密的機器,不可能吃啥補啥。
想要頭髮好,最關鍵的還是作息規律,飲食均衡,營養豐富……想要吃點啥,就能頭髮好?我也想知道,但根本不存在啊(哭出聲)。
● 蜂蜜
蜂蜜中大部分是糖,剩下少部分是水,其他微乎其微的成分還不能明確是否具備營養。
蜂蜜除了是一種高熱量、營養單一的食品外,真的沒有什麼特別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效。
當然,好那兒口的願意吃,就吃嘛,吃胖了也不算我的,是吧。
不過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桿菌毒素,對消化系統還未完善的小寶寶來說,很可能引起「中毒」風險。
1歲以內嬰幼兒的輔食中,不建議添加蜂蜜哦。
● 蜂膠
蜂膠其實是蜜蜂用來建造蜂房的東西。
醫學上關於蜂膠的功效,還沒有準確的論證。
蜂膠中同樣含有過敏物質,食用要小心。
● 蜂王漿
新鮮蜂王漿中,蜜蜂吃了後有助於生長激素分泌,但對人來說,蜂王漿卻沒有這種功效。
所以,蜂王漿真沒有吹說的那麼神奇效果。
燕窩,從字面理解就是一種叫金絲燕的小鳥的窩。
從科研角度分析,幹燕窩中一半左右是蛋白質,剩下少部分是碳水化合物,和一點水和礦物質等。
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用來提供能量的,沒有太大營養價值;而含的蛋白質,從其他食物中輕鬆即可獲取,為啥還要吃昂貴的燕窩呢?
而且,燕窩中的蛋白質胺基酸組成質量並不好,並不是優質蛋白。這一次,真的不是因為窮!
綜上,燕窩只是普通食物而已,甚至連普通食物都不如,因為存在過敏的風險。
說了這麼多我國特有的保健品,下面再聊一聊朋友圈、小網站瘋傳的洋保健——瑪卡。
瑪卡一直宣稱具有壯陽、抗疲勞、提高性功能的功效。女性吃也同樣具有改善性功能的作用。
活脫脫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
再看朋友圈賣瑪卡的那些人發的東西,簡直就是色情小圖片,看得叨叨真是耳紅心跳。
臉紅歸臉紅,科學分析還是不能少的。
產於南美的一株小小植物,就能改善男、女的性功能?現實只能啪啪啪——打臉。
有研究實驗發現,瑪卡對於增加雄性激素水平是無效的或者效果微乎其微。
植物瑪卡吃就吃了,不過成品瑪卡粉就別輕易嘗試了,安全性不確定。
日常生活中,你還聽到過哪些普通食品被賦予神奇功效的說法?留言走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