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留守記】聽媽媽的話,我囤了兩個月的日常用品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國的華僑華人都怎麼樣了?中國僑網(ID:qiaowangzhongguo)特別推出「海外留守記」系列稿件,講述華僑華人的留守「戰疫」故事。本期,英國伯明罕大學留學生王詩涵為我們講述他的留守故事。

  這幾天,伯明罕的上空總是陰雲密布,像疫情中人們壓抑的心情。

  作為中國留學生,我對有關學校的信息特別關注。

  據說按新要求,除少數關鍵崗位防疫一線人員、醫護人員的子女和一些弱勢群體兒童等仍可以繼續上學,英格蘭所有學校和幼兒園等教育機構全部停課,甚至5月和6月的升學考試也要取消。

  其實,早在3月16日,伯明罕大學已經宣布停止面授課,轉為網上教學。所以,這幾天我也只能待在宿舍裡,做好海外留守的適應性調整:吃飯、睡覺、上網課。當然,眼下最最重要的,還是要趕緊去超市採購在家隔離的日常用品。

大學裡少有的寧靜(作者供圖)

  大半年的留學生活,通過微信與父母通話已成慣例,隨著疫情暴發,微信聯繫更是成了留守英國的心理支撐。往常都是每天與家裡保持一次通話,現在每天一次遠遠不夠了,而且還要語音、文字輪番使用。

  媽媽曾經說過好幾次:如果沒有微信,見不到人,通不上話,了解不到留守英國的實情,那還不把家長急瘋了?

  我明白,第一次出遠門還是走出國門,父母肯定會對我現在的境遇著急上火,但遠隔千山萬水有勁也使不上,只能通過手機反覆叮嚀,比如出門要戴口罩、勤洗手,吃好喝好休息好,增強免疫力。

  得知伯明罕也要封城的消息之後,當天一大早,媽媽就來電催促我趕快再去一次超市,並列出一大串採購清單,還特別叮囑,必須保證能夠應付兩個月以上的隔離生活。

  有了家人第一時間的關愛、指導和督促,雖然人在海外,仍可以感覺到自己心裡的那份踏實。

火車站幾乎看不見人影(作者供圖)

  英國的疫情正在逐漸加重,商店裡的日常生活用品,像紙巾、消毒液、洗手液等等,以及可以長期儲存的冷凍食品和方便食品,比如餃子、湯圓、方便麵、各類罐頭等,開始有些供不應求。

  在伯明罕的商店裡以及大學附近的超市裡,日常用品貨架上經常會空很多天。這一度讓我們這些中國留學生有些惶恐,只能是相互提醒,提高警惕,做好防疫的生活準備和心理準備。

  幸好,英國華僑組織極具愛心,寄來抗擊疫情最最重要的口罩,再加上我們中國留學生的家長細心、學生聽話,所以見機早、動作快,不然真不知道往後的留守生活能夠堅持多久。

  未來一段時間,也許兩個月,也許大半年,我們只能居家吃「囤貨」,再像以前每逢周末到中國餐館大快朵頤、改善生活,那是斷斷不能的了。

英國大型超市現狀(作者供圖)

  我從網上看到,世衛組織總幹事高度評價中國抗擊疫情的成績。

  我深為祖國所取得的抗疫成就而自豪,更加堅定了團結在英學子一起留守堅持的信心,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共同抗疫。

  我希望疫情能夠早些結束,也好在平淡與寂寞之後早日吃到美味的中餐。

  作者:王詩涵

相關焦點

  • 海外留守記|加州宣布「封城」後的第一條微信:「媽,我這挺好的」
    中國僑網(ID:qiaowangzhongguo)特別推出「海外留守記」系列稿件,講述華僑華人的留守「戰疫」故事。本期,生活在美國洛杉磯的華僑曉彤,為大家講述加州「封城」後她的留守故事。3月19日晚,美國加州州長宣布全州「封城」。雖然與母親遠隔千裡,但是隔著屏幕仍然能夠感受到她的急切和擔憂。
  • 海外留守記丨每周一次採購,是我唯一的「放風」機會
    中國僑網4月23日電 題:海外留守記丨每周一次採購,是我唯一的「放風」機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國的華僑華人都怎麼樣了?中國僑網(ID:qiaowangzhongguo)特別推出「海外留守記」系列稿件,講述華僑華人的留守「戰疫」故事。
  • 海外留守記:希望鈴蘭花可以帶走這裡的疫情
    中國僑網5月5日電 題:海外留守記 | 希望鈴蘭花可以帶走這裡的疫情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國的華僑華人都怎麼樣了?中國僑網(ID:qiaowangzhongguo)特別推出「海外留守記」系列稿件,講述華僑華人的留守「戰疫」故事。
  • 海外留守記|希望鈴蘭花可以帶走這裡的疫情
    中國僑網(ID:qiaowangzhongguo)特別推出「海外留守記」系列稿件,講述華僑華人的留守「戰疫」故事。本期,在法國的中國留學生徐棟棟為我們講述她的留守故事。  3月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法國蔓延。3月16日,馬克龍總統宣布禁嚴,無限期關閉學校,呼籲民眾減少不必要的旅行,並且從這一天起,我們出門都需要攜帶出行單了。
  • 海外留守記|韓國進入緊急狀態後 網購軟體上的米飯一度斷貨
    中國僑網5月9日電 題:海外留守記|韓國進入緊急狀態後 網購軟體上的米飯一度斷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國的華僑華人都怎麼樣了?中國僑網(ID:qiaowangzhongguo)特別推出「海外留守記」系列稿件,講述華僑華人的留守「戰疫」故事。本期,生活在韓國的中國留學生張茜雯為我們講述自己的留守故事。1月底,中國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當時韓國還不太嚴重,僅有幾例確診病例,但覺得還是要提前預防,所以就早早囤了口罩。那時,我生活的城市大田還沒有確診病例,所以人們還是像平常一樣生活。
  • 海外留守記丨「孩子們,我在美麗的中文課堂等你們」
    海外留守記|「孩子們,我在美麗的中文課堂等你們」  作者:外派教師伍曉紅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國的華僑華人都怎麼樣了?中國僑網(微信ID:qiaowangzhongguo)特別推出「海外留守記」系列稿件,講述華僑華人的留守「戰疫」故事。
  • 盤點新手媽媽必備的母嬰用品!選對日常用品帶娃事半功倍!
    我從拿到孕檢單當天我就迫不及待的開始囤貨了!生怕住院時缺這缺那,所以針對這方面我也是比較上心。不得不說有些母嬰用品是真的讓我這個頭胎媽媽省心到飛起!!!可能我的清單有點多,但是真的一個都離不了。生命周期超長用品坐式洗澡桶我買過兩個澡盆,一個是常見的嬰兒澡盆,另一個是使用時間超久的坐式洗澡桶常見的嬰兒澡盆對於一周歲以下的寶寶使用率很高,寶寶在裡面可以半躺著洗澡,水位也比較低,小寶寶坐不住媽媽扶著洗安全方便
  • 「媽媽工廠」留下媽媽 讓留守兒童告別留守
    改變農民工「有家的地方沒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媽媽工廠」留下媽媽 讓留守兒童告別留守新學期開學了,清晨6點,家住武漢黃陂區王家河街的黃紅霞就起床了,準備好早餐,喊起兒子一起吃過之後,她把兒子送進了就讀的小學。上午7點半,她準時來到工廠,一天的工作開始了。中午下班,她從學校接回兒子,吃過飯送到學校,她再上班。
  • 石佳:傳承苗繡,讓留守兒童媽媽回鄉
    傳承苗繡,讓留守兒童媽媽回鄉——苗族姑娘石佳的創業故事光明日報記者 劉坤   這幾天,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石欄鎮的苗族姑娘石佳很忙石欄鎮是一個苗族聚集地,苗繡對於當地婦女們來說很容易上手,而且也有助於傳承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所以我就決定圍繞苗繡來創業。」石佳在接受光明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 聽媽媽的話 - 餘音繞梁
    為什麼別人在那看漫畫,我卻在學著畫畫,對著鋼琴說話?」後來才知道,這幾句歌詞出自周杰倫2006年的一首歌《聽媽媽的話》,而這首歌又出自那張《依然範特西》的專輯。或許是由於年齡的原因,對周杰倫喜愛但並不熟悉他很多的歌。
  • 「媽媽工廠」讓留守兒童不再留守
    向京豔(右四)、向豔寧(左四)姐妹倆在媽媽工廠倉庫 圖片由本人提供作為留守媽媽,家庭與事業如何兼顧?孩子與自我怎樣兩全?究竟怎麼做才能為留守媽媽參與社會打開新的通道?武漢市黃陂一家「媽媽工廠」為這個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
  • 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
    電視看多了,就吼我,甚至會直接拉閘......我再生氣也只能憋著。我媽很少給我零用錢,一般只會給錢買學習用品,其他的休想。別人初中都有手機了,我高中都還沒有,還是用我爸的翻蓋手機,我自己都不好意思。所以失業這兩個月我都不敢給她打電話,害怕她們的關心。我很害怕跟她們聯繫,可是,想想她都五十歲了,我能陪伴她到什麼時候呢?昨天通電話的時候,她還問我有沒有對象呢,我說工作沒穩定下來,我不想找對象呢。
  • 聽媽媽的話,周杰倫曬媽媽照片
    對此網友的反應是這樣的:聽媽媽的話我在想,周杰倫的母親該有多幸福啊杰倫真的是特別孝順了,才能讓阿姨沒有煩惱狀態這麼好聽媽媽的話,幸福在發芽看看這一家多幸福啊>哈哈哈哈哈杰倫抱別人家的狗狗,家裡的麻吉會不會生氣哦~上次杰倫變魔術麻吉都很傲嬌不理呢哥哥最孝順了,幸福的一家人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葉惠美是jay的媽媽,是我們的神專
  • 孩子從幼兒園回來,媽媽已經走了,可憐的留守兒童如何保護你們?
    不久前,閒來無事,我與一個同事玲玲聊起天來。我問玲玲:「馬上都要過春節了,你打算怎麼過啊?」玲玲答道:「回老家,回去看看兒子,我都一年都沒看到他了。」同事的回答讓我略有一些意外:「孩子在老家啊!我一直以為,你把孩子帶到這裡來了呢!」
  • 母親節|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
    可以和媽媽一起,吃一餐飯,逛逛街,看看她愛看的劇,聽聽她喜愛的歌曲,無需刻意的表達,自然能溫暖媽媽的心。提到媽媽,大家腦海裡是否會不由自主地浮現出媽媽的嘮叨,「你能不能聽話一點!」。點開這首《聽媽媽的話》,一起看看那些有關母親的圖書、電影,感受母愛的偉大,「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當我思念你,我會抬頭看天上,再出發。
  • 我勸你別聽媽媽的話……
    你領工資了,想買禮物送給她她說,媽媽不喜歡媽媽們總會說這樣的話:「媽不累,放心吧」「這點活兒不算什麼」「我的錢夠花,不用給我打錢」>「媽媽不需要,不要給我買」......距離母親節只剩短短1天,送給媽媽什麼好呢?其實,最好的禮物,就是我們的愛。這一次別再聽媽媽的話了,讓我們為「口是心非」的媽媽準備一份有溫度的保障。1、i康保·老年醫療(升級版)年度保額高達500萬,最高400萬惡性腫瘤醫療,最高200萬其他醫療(含意外),最高100萬質子重離子醫療。
  • 二胎寶媽2021年囤的超值孕期用品,平民媽媽最愛的母嬰用品!
    二胎寶媽2021年囤的超值孕期用品,平民媽媽最愛的母嬰用品!不多廢話,現在把我的孕期好物分享給大家,不會選擇的準媽媽快來照抄,絕不會出錯!---【媽媽用品】孕期衣物懷孕後首先就要讓自己穿得舒服,因為肚子慢慢變大的緣故,很多衣物都要換成孕婦專用的。
  • 《聽媽媽的話》&周杰倫——終究又火了,媽媽的話裡原來暗藏深意
    不由分說,周杰倫自出道起就一直在引領中國的流行音樂風潮,粉絲不計其數,幾乎沒人沒有聽過杰倫的這首《聽媽媽的話》了吧。這首歌是杰倫早年代表專輯《依然範特西》中的經典作品,這張專輯可以說一出手便紅遍了大江南北,而其中這首《聽媽媽的話》因為主題鮮明,積極向上,還曾被選入臺灣小學教材。
  • 孕期囤貨清單之孕婦用品篇,準媽媽想知道的都在這裡啦
    據說準媽媽在孕晚期都會有「築巢」本能,喜歡買買買或收拾屋,而現在網上又動不動就能看到有人曬滿滿一床囤貨照,髮長長一串購物清單,每個都是「不得不買的必備神器」,碰上打折就說「四捨五入相當於不要錢」,真的很容易讓人動心…… 我在孕期真的看了不下百篇囤貨清單,看到出現頻率高的單品就會記下來,前後列了好幾張分類表格
  • 永安檢察rap版《聽媽媽的話》
    永安檢察rap版《聽媽媽的話》 2020-05-13 0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