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敬亭山》孤獨的李詩仙

2020-12-15 老龍居士

《獨坐敬亭山》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解讀:

眾鳥高飛,盡。一群鳥高飛遠走了,無影無蹤。

孤雲獨去,閒。就連那看上去孤獨的雲朵,也一邊閒逛去了。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現在還呆著一起相互沒有看夠的,就是我跟這座敬亭山了。

厭是滿足的意思,不是厭煩。

意境:

描寫一個人的孤獨,各有各的不同。

《獨坐敬亭山》,我覺得這是孤獨的最高境界了。

鳥都不理睬了,白雲寧願孤獨地閒逛也不呆著那裡。

詩人心態良好,鳥和雲走你的,我有青山相陪伴,你看我和他多麼的和諧,相互喜歡。

作者這裡用了「只有敬亭山。」一個人進入了只有山懂得自己的狀態了,是何其的孤獨和寂寞。通篇裡面沒有提一個人,但是卻有「相看」二字,「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以凝噎。」與青山相看,跟誰淚眼。

備註:該詩的具體創作年份並沒有明確說明,但據資料研究都應該是李白落魄失意後的創作。

相關焦點

  • 《獨坐敬亭山》:那份極致的孤獨,世上幾人能懂
    詩仙李白給大家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作品,以及傳奇的故事。但是仔細品讀李白的一生,給人的感覺是孤獨的,或許可以理解為「高處不勝寒」。李白的孤獨在詩作中盡顯無餘,而《獨坐敬亭山》更是李白精神世界極度孤獨的突出表現。
  • 【唐】李白《獨坐敬亭山》
    李白喜歡宣城敬亭山的幽靜與閒適。在這裡,他可以悠閒自在地享受生活,放飛情懷,可以心無雜念地閒聽松風眠,吟詩賦曲,可以隨心所欲地喝酒聊天,宴朋會友,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兒,不用看誰的臉色。這天吃過飯,李白拿上他的酒葫蘆就出門了。他一邊走,一邊構思一首詩,不知不覺,竟然走到敬亭山腳下。
  • 李白最孤獨的一首詩:平生不懂孤獨,才懂孤獨,便已深入骨髓
    可是當我再次讀到他的《獨坐敬亭山》才明白,即使灑脫飄逸的仙人也有孤獨落寞之時。全詩如下:因為這首詩小時候我們都學過,但當時的老師解讀時,並未著重於「孤獨」這個字眼,況且以小學生的年紀,是無法體會李白那種歷盡千帆後的孤獨。李白與宣州有著不解之緣,他一生狂放,傲視詩壇,卻對一人推崇備至,那就是南朝著名山水詩人,曾做過宣州太守的謝朓。正如清朝的王世貞所言「青蓮才筆九州橫,一生低首謝宣城。」
  • 詩詞丨李白最孤獨的一首詩:平生不懂孤獨,才懂孤獨,便已深入骨髓
    可是當我再次讀到他的《獨坐敬亭山》才明白,即使灑脫飄逸的仙人也有孤獨落寞之時。全詩如下:因為這首詩小時候我們都學過,但當時的老師解讀時,並未著重於「孤獨」這個字眼,況且以小學生的年紀,是無法體會李白那種歷盡千帆後的孤獨。李白與宣州有著不解之緣,他一生狂放,傲視詩壇,卻對一人推崇備至,那就是南朝著名山水詩人,曾做過宣州太守的謝朓。正如清朝的王世貞所言「青蓮才筆九州橫,一生低首謝宣城。」
  • 古詩中把孤獨寫到極致境界的幾首詩
    我們現在或許有好多種方法去發洩自己的情緒,但是如果你感到很孤獨呢?古代的時候他們的的發洩情緒的方式不多,所以他們好多人就會在詩詞中表達他們內心的想法。在古代,他們在詩中寫下了悲歡離合。你能夠在沒一句詩中,感受到詩人的那種心情。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把孤獨寫到極致的幾首詩。《獨坐敬亭山》是李白晚年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主要描寫了李白的獨坐之景。
  • 詩佛,詩仙、詩聖、詩鬼這些歷史人物你知道多少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這首詩是李白的《獨坐敬亭山。》恃才傲物的詩人,浪跡天涯路,總也找尋不到能與其才華,旗鼓相當的知音人,所以,當看到那巍峨群山之上,孤雲飄過的情景時,忽然意識到,只有大自然的美,大自然的胸懷才是與自己最相近的,產生了相看兩不厭的想法。
  • 「詩仙」李白的傳奇一生
    今天讓我們來聊一聊盛唐時期赫赫有名的「詩仙」李白。他的自由浪漫主義情懷也深深影響了無數中華兒女。 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詩俠」之稱。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出生於中亞碎葉,五歲時隨父遷至蜀地。古書上記載少年時期的李白「眸子迥然,哆如惡虎,或時束帶,風流蘊藉」。
  • 孤獨,是最好的修行
    一個人的時候,是孤獨的。 孤獨的時候,會感受到什麼?一個人的時候,能做些什麼? 在這個孤獨的時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種修行。 孤獨的時候,自得其樂,獨自芬芳,亦是一種得到。
  • 李白一首很孤獨的詩,每一句都感人肺腑,讀來也是令人感慨萬千!
    李白到了晚年也依舊還是思念玉真公主,寫下了一首經典的五言絕句《獨坐敬亭山》,這首詩被很多人解讀是一首孤獨之作,整首詩孤獨是有的,但更多的還是表達出了李白對於玉真公主的懷念,他正是把玉真公主比作敬亭山,兩看相不厭,可見李白也是一位多情之人。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 唐詩宋詞中的五種孤獨境界!十首詩詞,句句痛徹心扉!
    哲學家叔本華說,孤獨是精神優秀者的命運。換句話說,古今成大事者,無不孤獨。孤獨是一種與自己對話思考的能力,對於文學家來說,孤獨感是經典詩歌的催化器。好玩的國學從唐詩宋詞中精選一組詩詞,剖析文人的孤獨感。1.文藝女青年的孤獨。女人是感情動物,女人最容易在愛人遠行時產生孤獨感。李清照和朱淑真會告訴你,什麼是怨婦的孤獨。
  • 經歷人生大起大落,李白登上高山寫首詩,20字寫出孤獨的至高境界
    筆者本期要介紹的李白登上高山寫下的這首千古名作就是其中之一,可謂是寫出了孤獨的至高境界。《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這首詩前兩句描寫的是詩人所見之景。後兩句「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則是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在詩人筆下,敬亭山不再是一座沒有生命的山峰,而是充滿了人的感情。詩人在靜靜注視著敬亭山的時候,似乎敬亭山也在默默地注視著詩人,雖然他們不曾有一言一語,但他們似乎能夠聽到彼此內心的聲音,完成情感上的交流互通。詩人為什麼要將沒有靈魂的「敬亭山」寫得這麼擬人化呢?
  • 12首最為孤獨的古代詩詞,描寫的孤獨讓每一個讀者身臨其境
    孤獨是一種心裡的思念,也是人的一種境界,有人享受孤獨,有人害怕孤獨!有人在孤獨中寫下很多傳頌千古的經典,有人在孤獨中創造了很多偉大的發明,有人在孤獨中悟透了很多人生哲理…孤獨,並不是一潭死水,你害怕孤獨才會令它成為一潭死水!
  • 詩詞裡的孤獨:獨行獨坐,獨唱獨酬還獨臥
    孤獨,是友人遠去,是獨在異鄉,是高處不勝寒,是世人昏昏獨我昭昭,是月黑風高酒獨飲,是閒敲棋子落燈花……詩人,一群極為敏感的人,也唯有敏感的心才能寫出絕美的詩。古時候的詩人也大多人生坎坷,敏感的心靈、坎坷的身世,讓詩人筆下多悲涼,憤懣,當然也少不了孤獨。下面為大家帶來22句孤獨的詩詞,句句痛徹心扉。人生漫漫,年少時交遊,一人呼百人應,到如今,只剩下自己一人,無人訴說心中苦悶。1、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
  • 李白在唐朝不是詩仙 真正的詩仙被皇帝所欣賞 是這位大詩人
    因為在唐朝有好多個「詩仙」,偏偏找不到有誰曾經稱呼過李白為詩仙。一、姚合稱賈島是詩仙中唐有一位喜歡「推敲」的苦吟詩人賈島,曾經被稱為詩仙:懶作住山人,貧家日賃身。書多筆漸重,睡少枕長新。野客狂無過,詩仙瘦始真。
  • 宣城市宣州區:敬亭山街道股份經濟合作聯社揭牌
    9月25日下午,宣城市宣州區敬亭山街道股份經濟合作聯社的揭牌儀式現場,林場村村民陳林對記者說。敬亭山辦事處巷口橋、林場村、敬亭村、渣溪村4個村聯合成立了宣州區首個合作聯社,實現抱團發展。「我們村大部分面積都位於該區敬亭山風景區核心區,可用土地很少。」林場村黨支部書記呂作華說。林場村總面積約4500畝,其中屬於敬亭山風景區核心區的面積達到了3800畝。
  • 不想感受獨坐西樓「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孤獨
    這裡是大楷故事匯分享高清美圖,點讚收藏轉發三連支持作者多寫點不想感受獨坐西樓「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孤獨。也不願體會「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的落寞傷懷。但卻無力改變世間「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言者無二三」的事實。於是,茫茫然一人於孤獨失落中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