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魚乾
1
秋天轉眼就過去了,眼底對於彩色繽紛的驚豔尚未褪去,一身素白的冬季已經款款走來了。初冬的時候氣溫出奇的高,幾乎不用穿什麼假棉,一件風衣就輕鬆解決了。對於這樣的冬天,我還是挺開心的,但是聽老人們說,冬天氣溫高,就殺不死空氣裡的病菌,免疫力差的老人小孩愛生病。雖然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疫情流行的當下,「空氣裡的病菌」這短短一個詞組,就足夠讓人敏感的神經為之一顫了。前陣子在家刷微博的時候,看見一條關於「成都確診新冠女孩遭網暴」 的熱搜新聞,點進去看了一圈,又來來回回看了幾個相關帖子,有人肉搜索,有罵汙言穢語,有人身攻擊,當然也有勸人耗子尾汁的,各位看官們活脫脫就是一副眾生相,尖刻的語言和冷漠的嘴臉立刻就浮現腦海。充斥著馬賽克的微博評論從眼前划過,仿若一陣混雜著沙土瓦礫的洪水席捲而過,泥沙俱下。對於這種事,無法去探究箇中原因,也許是真的有人深受其害,憤而發聲,也許是有人故意帶節奏。我想著,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冬天太暖和,人也跟著變得更焦躁起來了呢?
2
眨眼冬天過了一半,過年的事情要被提上日程。前陣子像一隻要過冬的鼴鼠,忙忙碌碌,但又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忙些什麼。日子就這麼渾渾噩噩的過去了,奔向未來。
耳邊洪潮呼嘯聲已經遠去了,溫度也慢慢踱到了零下。與網絡上一片紅彤彤喜氣洋洋不同的是,每天早上街道上的人更少了,除了汽車鳴笛聲和瑟瑟風聲,再無什麼熱鬧可言了。因為疫情我們帶上了口罩,因為寒冷我們裹上了帽子和圍脖,厚重的棉衣下是我們需要不斷向前的身體,看不見臉,也看不見眼睛,但我們看得到這個人和那個人,這一切都變得既舒服又難受,我們不必為了不得不打的招呼而感到尷尬,人人都保持著最舒適的社交距離,我們可以隨時像朋友一樣親暱的說話,下一刻又如路人一般冷淡,酸甜苦辣就像自助火鍋一樣任君調配,就像網際網路世界裡一樣,但是同時,我們好像又失去了什麼,成了一座座漂浮的孤島。
3
冬季裡的蔬菜越發的珍貴。用這個世界的衡量單位比較,那就是價格。就連蔥姜蒜這些在菜裡邊邊角角的十八線,身價也翻了好幾翻。以前我難以想像日韓不能實現果蔬自由的人是多麼的難受,現在卻「感同身受」。知乎上看到不少帖子在談關於國外生活的,也有專門的話題圈子,但最有意思的可能不是貼子回答內容本身,我看完內容一定要去評論翻一翻的,不知道什麼時候養成的習慣,大概只是覺得看見不同的聲音十分有趣,裡面有人罵答主是個精日選手,也有來這裡表明自己精中報國身份的,其中有些內容早已經偏離了話題的範圍,卻不能止息,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好像隨時就能颳起一陣大風把人吹上天似的。看的人不禁為之一笑。
4
前些時候下的雪早就化了,就剩下了冰。比起綿綿白雪,溜滑堅硬的冰讓人感到牙顫,更加不想出門。還好冰箱裡有媽媽剛入冬時晾曬的鯽魚乾,為餐桌增添了一縷燒烤的香氣。鯽魚經過刮鱗去內臟收拾乾淨,鹽和料酒醃製後,再放在陽臺上任由陽光烤灼,記得翻面,待兩面都曬至脆硬時,收入袋子放進冰箱留用。鯽魚肉質鮮嫩,烤曬之後的口感富有彈性,連骨頭都曬酥了,而且經過醃製的魚油鍋一過,香氣四溢,味道極佳。有什麼能比得上一家人坐在餐桌前,吃一頓熱氣騰騰的好飯,來得踏實幸福呢?不論窗外風如何吼,雪如何下,鍋裡氤氳的水汽模糊了廚房的窗,隔開了你和風雪的距離,白米飯的熱氣蒸騰而上,消逝在頭頂的光暈裡,桌子上擺著你最愛吃的菜,有葷有素應接不暇,煎魚的香氣充斥著鼻孔。咬一口煎魚乾,再吃一大口飯,不僅是為了填飽肚子,也滿足了我的味蕾,這就是我一天最歡愉的時刻。有句話我認為說得很有道理,當你傷心難過的時候,好好和家人吃一頓飯,如果一頓飯不能解決的話,那就兩頓。
寫了很久,可能要倉促結尾了,還有很多話想說,但是正如俗語說得好,倒豆子也不能一次全倒盡,留得幾分期待,不也是很好的結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