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相信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每天早上六點起來背單詞,堅持了2個月,還是沒什麼成就;準備考研,拿出了前所未有的執著和毅力,連吃飯時都要聽音頻,結果卻落榜;每個周末都去圖書館佔座,一呆就是一整天,但提筆寫文時,大腦還是空白一片……
我們總是信奉只要悄悄努力,總有一天就會驚豔所有人。
但付出之後靠不了岸的無助感,讓我們一度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
學習是我們的生存之道,在這個終身學習的時代,每個人都想成為學習的高手。
那麼如何更高效地學習,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
《學習高手》這本書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實用的方法,相信讀完以後對你會有所啟發。
02
本書的作者是個學霸級人物,他將自己的成功經歷說成是「因學習而受益的幸運兒」。
他出身於二線城市的普通知識分子家庭,父母兄弟姐妹都不是大富大貴之人,但整個家庭卻沐浴著書墨香。
這種氛圍,使他從小就對知識和學習有種天然的親切感。
持續不斷的高效學習,讓他成為耶魯有史以來在福建全獎錄取的第一名本地高中生。
22歲進入投行,25歲考入哈佛商學院。
站在金字塔的頂端,他看見了更遠的風景,結識了更優秀的朋友,參與了能給世界帶來積極影響的事業,為自己的人生開創了豐富多彩的可能性。
這一切成績的取得,作者都將其歸於自己的高效學習能力。
書的剛開始,作者就說:
學習,遠非很多人想像的那麼艱巨。只要掌握了好的方法,即使資質平凡,也能在學業中獲得豐收,突破自我局限。
講真,這段話觸動了我內心的某個點。
一直在埋頭苦讀,看起來很努力,但取得的成績卻啪啪啪打臉。
除了是「偽勤奮」,無效的努力,還能有什麼解釋。
好在亡羊補牢,猶未晚也。
既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就應該及時向作者學習高效、有效的學習方法。
03
《學習高手》這本書涵蓋100+個學習方法、幾十段獨家案例故事的超級攻略。
作者在教授學習方法的時候,有意規避深奧道理,尤其是晦澀的「子曰」或「研究表明……」 每個方法都掰開揉碎,以直白的語言講解清楚,便於讀者讀後即刻能用,體驗到實在的效果。
我最感興趣的是高效記憶法。
關於「如何提高記憶力、又快又好地把東西記牢記熟」,作者以親身經歷講授了5個方法:
一是多感官刺激記憶法
我們都知道,單純的只用眼看、用嘴念是非常枯燥的記憶形式。
加入一些生動和有趣的元素,同時動用多種感官,比如視覺、聽覺和嗅覺等來進行記憶,會使得記憶過程趣味化。
比如,背誦蘇軾的《水調歌頭》時,我們就可以把王菲演唱的《明月幾時有》這首歌下載下來聽,將古詩詞配以現代流行音樂,同時刺激視覺與聽覺,記得更清楚、牢固。
二是縮略詞記憶法
記憶一個系列的知識點時,不要蒙頭背,而是把這個知識系列拆分成若干個片段,然後創意的重新組合。
比如出門四件寶:身份證、手機、鑰匙、錢包,可以發散組合為「伸手要錢」。
三是聯想記憶法
這個方法又可以分為:「接近聯想」、「相似聯想「和「歸類聯想」。
以「歸類聯想」為例,比如你在吃香蕉的時候,可以想到,香蕉是黃色的水果,然後順便聯想和記憶屬於同一種類的其他水果,比如橘子、柿子等。
四是晨起/睡前記憶法
這個方法比較特殊,它並不是教你怎樣去記東西,而是關於記憶新事物的最佳時間段選擇。
五是故事串聯記憶法
孤立的知識點一般會比較抽象,抽象的當然就難以記憶。
此時我們如果把表面看上去散亂無規律的東西努力地串聯起來,變個體為整體,做有規律的整塊記憶,就會有趣很多。
比如茅盾的代表作:《子夜》、《林家鋪子》、《春蠶》、《蝕》、《白楊禮讚》
每部作品單個記憶比較困難,我們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將其串聯在一起,改編為:
茅盾在子夜裡拿著盾牌到了林家鋪子去養春蠶,春蠶蛀蝕了白楊樹,他趕緊寫下了白楊禮讚。
04
書中作者還寫了高效學習的很多方法。
比如寫作能力與閱讀量、生活閱歷成正比。
我們可以多閱讀,多去體驗生活,看到的風景和收穫的感悟自然與日俱增,都可能成為寫作最好的原材料,寫起文章來也會越來越「順溜」。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乾貨,都很棒!
等靜心的時候,一定要好好學習一下這本方法實用的乾貨工具書,希望能夠告別過去的自己,成為一位像作者一般的學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