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佛教傳入中國後,受佛教影響,我國建立了很多寺廟及佛塔,以更好地傳承佛教文化,遺留下來的建築,也為後人提供了學習宗教文化的寶貴財富。因此受到無數人歡迎。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中國地位最高的寶塔,它被稱為「天下第一塔」,這就是位於南京的大報恩寺琉璃塔。雖然很多國人都不是很熟悉,但這座寶塔在外國人看來是非常神奇壯觀的,甚至還印在了快餐盒子上,這就寶塔究竟有什麼魔力呢?
大報恩寺位於南京中華門外的秦淮河畔,寺廟前就是有名的香水河,環境清幽。「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的這兩句詩,南京人都耳熟能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四百八十寺」的起源是南京這座歷史最悠久的佛教寺廟,只是那時候不叫這名字。千餘年間,大報恩寺屢廢屢建,寺名屢屢更易。東吳赤烏年間,初建江南塔寺,後經歷多次修建改名,後毀於大火。明成祖為紀念明太祖和馬皇后,重建大報恩寺及九層琉璃寶塔,不惜代價,按照宮闕規制,徵集天下夫役工匠十萬餘人,費用計千糧銀二百五十萬兩、金錢百萬,歷時十九年才完工,是明初南京三大佛寺之一。
寺廟正殿後的琉璃寶塔最為著名。塔高78.2米,九層八面,外壁用白瓷磚砌成,每磚中央浮雕一佛像,自下而上所用磚數量均相等,體積逐漸縮小。每層的復瓦和拱門都是用五色琉璃構件,據說這些琉璃構件是鄭和下西洋所帶回,因此琉璃色澤極為潤豔。這座塔自建成之日起就點燃長明塔燈140盞,每天耗油64斤,金碧輝煌,晝夜通明。該塔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明清時期,一些歐洲商人、遊客和傳教士來到南京,稱之為"南京瓷塔",將它與羅馬鬥獸場、亞歷山大地下陵墓、比薩斜塔相媲美,稱之為中國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甚至比長城還要出名,被永樂皇帝封為「天下第一塔」,直到1856年,毀於太平戰爭。一代寶塔就此隕落。
無論如何,戰爭對於人類的影響都是毀滅性的,為了讓人們再次看到這座建築,決定重建。但在重建過程中,發現了在這座塔的塔底竟存有神秘的地宮,還有無數奇觀,發掘出來的東西也讓世人為之震撼,接下裡我們就到這座寺廟內部看一看,它究竟有什麼魅力,讓無數人駐足。
走進寺廟內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條精美的藝術長廊,長廊的頂部有色彩豔麗、栩栩如生的壁畫,再往前走,便看到一座安徒生的雕像,據說他曾來過大報恩寺,也是他將大報恩寺稱為世界寶藏的。寺內最出名應數千年相望的時空走廊,內有玄奘法師與佛陀相對一笑的畫面,佛陀是採用高科技技術,永遠不會破滅。
再往前走,便到了地宮,地宮內從上至下以一層石塊,一層夯土的方式有規律的填充、夯築,共39層。放眼望去全是雕刻著經文的小宮殿,走進地宮內部,便能聽到經文傳頌,十足神奇。穿過一道道長廊,便能看到地宮的主殿,主殿內供奉著一座阿育王塔,這就是舍利地宮,地宮內金碧輝煌,十足震撼。宮殿內供奉的阿育王阿塔是世界上最大的阿育王塔,被稱為塔王。除此以外,佛教的水晶念珠,以及世界上唯一的佛頂真骨舍利,還有金身臥佛均在此展列,看到場面如此宏大展覽,是不是被震撼到了呢?
時至今日,大報恩寺與琉璃塔仍佔有很高的地位,這座比肩萬裡長城的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蹟,是中國文化的標誌性建築之一,雖然重建後才被國人熟知,但也不影響我們現在對它的崇敬與嚮往,小夥伴們,你們準備好出發了嗎?(圖片來源於攜程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