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字畫到底要不要裱,很多人都會有這方面的疑問。有人說字畫裝裱的會掉價、字畫裝裱了就不值錢了等等之類的言辭頻出,真的是這樣嗎? 俗話說:「紙壽千年,絹保八百。」但這個是有前提的,在保存妥善的情況下才能達到的效果。為了能讓名人字畫保存的時間更久,更能耐得住歲月的摧殘,所以才出現了裝裱工藝。 名人字畫裝裱簡單地說就是將名人書寫、畫好的字畫作品配以宣紙、綾、絹、宋錦等裝裱材料再用天然麵粉製成的糨水粘料黏在一起,以實現良好的展示、保護和收藏的目的。優秀的字畫裱件具有形美、挺拔、柔軟和保存壽命長等特點。
在這裡,需要給各位看官科普一下,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字畫裝裱技術分為兩種:一種是手工裝裱即人工裝裱,另外一種是機器裝裱,簡稱機裱。
其實裝裱藝術早在晉代就已經出現了,歷經南北朝、隋、唐、宋、明、清直至現代,代代高手輩出,並逐漸分成不同門派和風格。現代仍有楊幫、蘇幫和本幫等流派。
傳統的裝裱工藝就是人工裝裱的,裝裱技藝的好壞,決定一幅名家書畫作品的觀賞性以及能否長期保存的問題。給字畫裝裱如同給字畫「穿衣服」。字畫多在宣紙上作畫或書寫,而有些書畫作品則用的是脆弱的竹料紙或者極薄的棉連紙,又或膠礬過大的熟紙、熟絹及其他箋紙類等,這些材料均不能自然長久保存,所以是需要及時裝裱的,也就是給字畫穿上衣服,否則字畫被損壞的機率極高。
裝裱的師傅手藝也是分各種等級,要完成一幅高質量的名人名家書畫裝裱,對於整個過程中每道工序的要求之嚴苛是不言而喻的。作為一名優秀的裝裱師必須要具備良好的文化修養、優秀的藝術審美、敏銳的感觀特質以及精湛的裝裱技能,缺一則不可。
正規的手工裝裱需要進行制糊、託心、託綾、託色紙、方心、下料、覆背等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不同流派手法和流程上有差異)。通常我們所說的裝裱就是指傳統手工名人字畫裝裱。
當下字畫裝裱市場還有種常見的現代化科技裝裱工藝機器裱畫,也就是所謂的機裱。機裱使用的黏料就是化學膠膜(類似於雙面膠膠膜),對名家字畫作品的破壞力非常巨大,經過化學膠膜機裱後的字畫作品不能揭裱、修復,基本上屬於一次性的裝裱。目前國內的專業展和規範性的拍賣已停止收取化學膠膜機裱作品。
畫框在古代使用較少,通常都只有上層或貴族人群才有條件選用,到了明代以後隨著手工製作工藝的發展,經濟和生活條件較好的人們開始選用(多由木工製作,但缺少透明保護層)。清代至明民國時期使用逐漸增多,時至今日已非常普遍。
所以總結一下:名人字畫並不是說不可以裝裱,只是不要去機裱。機裱用化學膠膜對於字畫來說是一種破壞,每幅字畫傳承的時間久了自然就會需要重新換裱,如果用的是傳統裝裱方式,還可以在不損壞畫的情況下重新復裱,但是如果用的機裱,畫的保質期堪憂。所以各位看官在裝裱名人名家字畫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選擇,尤其珍貴的字畫一定要裝裱。
名人字畫到底要不要裱,很多人都會有這方面的疑問。有人說字畫裝裱的會掉價、字畫裝裱了就不值錢了等等之類的言辭頻出,真的是這樣嗎? 俗話說:「紙壽千年,絹保八百。」但這個是有前提的,在保存妥善的情況下才能達到的效果。為了能讓名人字畫保存的時間更久,更能耐得住歲月的摧殘,所以才出現了裝裱工藝。 名人字畫裝裱簡單地說就是將名人書寫、畫好的字畫作品配以宣紙、綾、絹、宋錦等裝裱材料再用天然麵粉製成的糨水粘料黏在一起,以實現良好的展示、保護和收藏的目的。優秀的字畫裱件具有形美、挺拔、柔軟和保存壽命長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