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四個節氣。處暑,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暑節氣處在短期回熱天氣(秋老虎)期內,「秋老虎」一般發生在公曆8月~9月之間,每年秋老虎的時間長短不一,總體來說持續半個月到二個月不等。處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義,就是提醒人們暑氣漸漸消退,天氣由炎熱向涼爽過渡,要注意預防「秋燥」。
我國古時平氣法劃分的節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鷹乃祭鳥,鷹,義禽也。秋令屬金,五行為義,金氣肅殺,鷹感其氣始捕擊諸鳥,然必先祭之,猶人飲食祭先代為之者也。不擊有胎之禽,故謂之義。
天地始肅秋者,陰之始,故曰天地始肅。
禾乃登。禾者。谷連藁秸之總名。又,稻秫苽粱之屬皆禾也。成熟曰登。
古人說:「一場秋雨一場寒」。我國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該高壓控制下晴朗少雲,日照強烈,氣溫回升。雖然是秋天,但天氣很悶熱。氣溫下降明顯,晝夜溫差加大,雨後豔陽當空,人們往往對夏秋之交的冷熱變化不很適應,一不小心就容易引發呼吸道、腸胃炎、感冒等疾病。
處暑美食:宜增鹹減辛。石榴,南瓜,蓮藕,毛豆,梨,鯽魚,鴨,黃鱔等。
檸檬鴨:
材料:
宰後洗淨的光鴨1隻,鹹檸檬1個,菜心4條,酒1湯匙。
做法:
光鴨洗淨,去腳去肺去尾,內腔用酒抹勻,氽水後再用清水洗淨。
菜心去花,留嫩莖備用。
鍋中注滿清水,分量要能浸過鴨面,煮沸後放入光鴨及鹹檸檬,大火煮沸後改慢煮約2小時至鴨肉軟透。
菜莖灼至斷生(放沸水中煮八成熟),加入湯中,以鹽調味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