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竹風醒晚醉,窗月伴秋吟

2020-12-22 騰訊網

| 涼風至,暑將息 |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處暑

關於處暑

處暑為七月中,這個「處」是「止」,暑氣至此而止,開始退伏潛藏,以待來年了。

陽氣熾熱而催熟萬物後自然退位,陰氣開始瀰漫,才秋風漸肅,這就是中秋了。

恭敬為肅,處暑後,鷹感肅氣擊鳥而祭,萬物收成而祀,都是恭敬天地的表現。

而秋之整肅又為冬之休養,休養中才有更新萌生。自然之境神聖而莊嚴。

處暑·三候

一候鷹乃祭鳥丨處暑之日「鷹乃祭鳥」,說鷹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肅氣,冷酷地搏殺獵物。先獵之物要先陳列為祭,古人稱之「義舉」。

二候天地始肅丨後五日「天地始肅」,這個「肅」是「肅清」,天氣因「肅」而清,因「肅」必「肅殺」,所以,肅清後必帶來蕭瑟之氣。

三候禾乃登丨再五日「禾乃登」,禾是五穀各類,天氣肅殺後,莊稼才有收成,成熟曰「登」。

秋雲

竹風醒晚醉,窗月伴秋吟;早起涼意爬上胳膊,夏衣臨曉薄,秋影入簷長。秋波正澄清,秋光輕淺,秋雲委婉,正切秋水伊人之想。

天水秋雲薄,天長杳無隔,秋意冉冉,一年中最美季節將至,想「決決溪泉到處聞,一家松火隔秋雲」,「白石臥可枕,青蘿行可攀,意中如有得,盡日不欲還」的境界了。

秋水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鶩是野鴨。秋光清淺,秋明空曠,此時那水讓天濾成淨透,任何色彩都包含在它的清瀲之中,杜甫因此用「秋水為神玉為骨」,白居易用「秋水淅紅粒,朝煙烹白鱗」,皆意境深遠。

秋聲

歐陽修的《秋聲賦》,記得最清晰的竟是童子所答:「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萬壑樹聲滿,千崖秋氣高」,這是老杜(註:杜甫)的句子。樹聲為悲,悲聲越滿,天越孤高,這就是「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意思。「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其實是李賀的詩意。

處暑·習俗

慶贊中元

我國民間在處暑前後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傳說七月是鬼門關打開之日,因此家家戶戶都會焚燒寶燭以祭奠孤魂作祈福求安之意。

舊時民間還會舉行普渡布施活動,豎燈篙、放河燈招致孤魂,這個活動從七月初一直持續到月底鬼門關結束為止。

開漁節

每年處暑期間,浙江沿海都會舉行盛大的開漁節,歡送漁民們開船出海。

此時海水偏暖,魚蝦貝類發育成熟。人們往往可以享受到眾多鮮美的海鮮。

處暑·吃什麼

吃梨

「處暑秋梨最養人」。在逐漸步入乾燥的季節,長輩們總會讓孩子多吃梨。切成片,用籤戳起一塊一口咬下,爽脆多汁,清甜滋潤。梨子還可以榨汁、燉煮,對脾胃虛寒的人最好。

吃山楂

老人說,處暑要吃酸。紅瑪瑙一樣的山楂果,洗淨咬一口,酸酸甜甜,開胃又消食。山楂也是每個人的童年回憶,冰糖葫蘆、山楂餅、山楂糕、果丹皮……還可以做汁、醬、酒。

吃鴨子

秋鴨肥美,味甘性涼,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傳統。嫩滑的白切鴨、酸甜的檸檬鴨、飄香的烤鴨……在北京,至今亦保留著處暑吃百合鴨的習俗。

處暑

小時候,長輩為我講解處暑時節,懵懂間唯獨記得生動的「秋老虎」。如今,當雷雨帶走最後一絲暑熱,秋風送來清涼入夢,我忽然明白,大自然的更迭,需要我們用身心去感受和銘記。

來吧,讓我們揮揮手,和炎熱說再見,敞開懷抱,擁抱涼秋。

來源:節選自《微讀節氣》

處暑·詩詞

立秋過,處暑至,對於秋天,其實從第一片落葉開始,就已經讓人期許著與金秋相見。若要尋得最美處暑,不如一起穿越到古詩詞中去探個究竟。

《長江二首》·其一

宋 蘇泂

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

白頭更世事,青草印禪心

放鶴婆娑舞,聽蛩斷續吟

極知仁者壽,未必海之深

《早秋曲江感懷》

唐 白居易

離離暑雲散,嫋嫋涼風起。

池上秋又來,荷花半成子。

朱顏易銷歇,白日無窮已。

人壽不如山,年光急於水。

青蕪與紅蓼,歲歲秋相似。

去歲此悲秋,今秋復來此。

《處暑後風雨》

宋 仇遠

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

因識炎涼態,都來頃刻中。

紙窗嫌有隙,紈扇笑無功。

兒讀秋聲賦,令人憶醉翁。

《秋日喜雨題周材老壁》

宋 王之道

大旱彌千裡,群心迫望霓。

簷聲聞夜溜,山氣見朝隮。

處暑餘三日,高原滿一犁。

我來何所喜,焦槁免無泥。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處暑》

宋 張嵲

塵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蟬聲漸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猶多壘,餘生久息機。

漂流空老大,萬事與心違。

《七夕處暑》

清 胤禛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稿成今夕會,淚灑隅年愁。

梧葉風吹落,璇霄火正流。

將陳瓜葉宴,指影拜牽牛。

《閒適》

宋 陸遊

四時俱可喜,最好新秋時,

柴門傍野水,鄰叟閒相期。

《處暑前三日》

胡茂文

粵近處暑烈日炎,

寢食不安難休歇。

期盼天秤速來到,

攜風帶雨除酷熱。

一個平臺的壯大,源於自身的實力,也源於萬千擁護者的鼎力相助。感謝您對本平臺的認可和支持!您的支持,是我們持續前行的動力!

(所得贊助資金將用於平臺維護、活動支出等)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話:「處暑禾田連夜變」,處暑的含義是什麼?
    我國疆域遼闊,各地區氣候變化情況也不一樣,當南方人還處在「秋老虎」天氣的影響下,大部分地區的平均氣溫仍然在25度之上,但是北方剛剛進入立秋之後,人們就明顯感覺到天氣涼了,到了「處暑」時節,溫度降的就更快了。
  • 情報站|暑雲散涼風起,處暑之後秋意濃,準備好迎接秋天了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互動編輯 張偉露蟬聲漸咽秋日景初微8月22日23時45分,處暑至,處暑,即為「出暑」,暑氣漸漸消退,秋意會緩慢的滲透在漸涼中和微涼的秋雨裡,一眨眼就到秋天了處暑日,一起來看下咱們壹粉鏡頭中的秋天吧~壹粉「幸福天使」:今日處暑,天高雲淡,在跑馬嶺山上拍的秋高氣爽的藍天白雲碧水,真是美極了!壹粉「米立」:今日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處暑的到來,標誌著炎熱天氣到了尾聲,暑氣漸漸消退,由炎熱向涼爽過渡。
  • 處暑養生吃什麼好?2020處暑養生飲食推薦 處暑吃什麼傳統食物
    處暑是出暑的意思,表示炎熱的散去,秋天的到來,秋天是養生的好時期,那麼在處暑應該如何注重養生呢?吃什麼好呢?接下來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海峽導報記者 陳巧思 圖  處暑吃什麼傳統食物?  處暑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民間食俗多,如吃鴨子、龍眼泡稀飯、吃白丸子。這些習俗你聽說過嗎?到底處暑習俗吃什麼?
  • 處暑有什麼風俗禁忌? 處暑的忌諱了解一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處暑有什麼風俗禁忌? 處暑的忌諱了解一下 處暑有什麼風俗禁忌?處暑是一年之中很受歡迎的一個節氣,也是秋季第二個節氣。在處暑的時候,夏天即將進入尾聲。那麼處暑有什麼講究忌諱呢?來看看!
  • 處暑無三日 文案直千金|處暑文案專輯1
    處暑即為秋天便成了風景暑去涼來愜意滿懷一個轉身暑夏止步於此但熱愛滿載而來蘇泂在《長江二首》中對處暑留下了千古名句:「處暑無三日,清涼直千金」說到這我的靈感似乎已經來啦話不多說關於處暑文案,我寫好了↓↓#2020處暑
  • 二十四節氣|處暑至,處暑雨,到底是米,還是使萬人愁的禍害?
    ——【宋代】仇遠《處暑後風雨》處暑簡介處暑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四個節氣,也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每年08月22日-08月24日時太陽到達黃經150°時交節。它與大寒、小寒、及小暑、大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
  • 24節氣 | 處暑吃「鴨梨」,釋放壓力一身輕~
    處暑:食鴨子處暑時節宜多吃一些能滋陰潤燥、清熱安神的食物,可選擇如銀耳、百合、蜂蜜、海帶、藕(涼血補脾)、菠菜(補肝益腎、開胸潤燥)、芹菜、糯米等,防止燥邪以起到調養身心的作用。秋天往往較為乾燥、少雨,處暑後,多喝水、多喝粥有助健脾胃,是預防秋燥的好方法。蜂蜜不僅可以外養肌膚,還內養腑臟,具有潤肺、養肺的作用。
  • 處暑到 涼風至 禾乃登
    暑熱終止處暑「打秋」 「處暑是一個反映氣溫變化的節氣。」劉百靈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處暑,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暑的「處」是指「終止」,即暑熱正式終止。 此時秋季雖已來臨,但中午依然炎熱,只是早晚有些涼意。
  • 處暑養生:爭秋奪暑,做對這些好一冬!
    處暑節氣正是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所以,在處暑時節養生要注意以下問題!【飲食篇】處暑後飲食宜酸補忌辛辣處暑荸薺排骨湯,補肺涼肝到了處暑,雖然真正意義上的秋涼還沒到,白天天氣仍然炎熱,但早晚已有涼意,秋燥也更加明顯。因此,這段時間的飲食不宜再過多吃苦寒的食物來瀉火消暑,也不宜過食辛辣刺激來加重肺燥,而應該清熱、養陰、潤肺、安神兼顧,多進食黃魚、乾貝、銀耳、百合、蓮子、蜂蜜、芝麻、荸薺等藥食兩用之品。
  • 「處暑」用英文怎麼說?雙語說節氣
    「處暑」用英文怎麼說?:雙語說節氣處暑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the 24 traditional Chinese solar terms)中的第十四個節氣。「處」有「終止」之意,處暑的到來意味著中國絕大部分地區正在脫離炎夏,邁入涼爽秋天,因而可譯為End of Heat。
  • 【節氣詩詞】二十四節氣之處暑
    《處暑後風雨》 宋 仇遠 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 處暑餘三日,高原滿一犁。 我來何所喜,焦槁免無泥。
  • 易經說節氣|處暑:泰極否來,正是多事之秋
    #二十四節氣#處暑俗話說:處暑出大日,秋旱曬死魚。意思是處暑這天,如果天氣晴朗,那麼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天氣都會以晴天為主,而這個秋天,也將會變得特別乾旱。也不知是不是為了應景,今天中午在天氣預報都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下起了雷陣雨,雖然只是短短幾分鐘,可也帶來了一絲清涼。看來,今年的氣候依舊高深莫測。
  • 今日處暑|晚風漸涼 願你心暖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四個節氣,北京時間8月22日23時45分迎來「處暑」節氣,這意味著暑熱即將終止,氣溫開始下降,初秋漸次登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結束。處暑,七月中。處,止也。
  • 七首處暑詩,送給你秋高氣爽,風清雨涼
    立秋才來,轉眼又是處暑。秋天的腳步越來越快,好似要加緊驅趕夏天的燥意。又是一場秋雨應景而至,窗外電閃雷鳴,狂風大作,飄飄灑灑一地是秋的歌唱,是雨的炫舞。靜聽秋雨,在詩意中漫步,洗去塵埃,緩緩而行。—— 清代·弘曆《處暑》節選此夕和諧堪把握,明朝風雨待綢繆。綺筵散罷塵初靜,漸有新涼遞好秋。
  • 「處暑」用英文怎麼說?丨雙語說節氣
    「處」有「終止」之意,處暑的到來意味著中國絕大部分地區正在脫離炎夏,邁入涼爽秋天,因而可譯為End of Heat。中國幅員遼闊,受緯度和海拔等因素影響,全國各地入秋的時間會有差異。處暑對農民而言也是忙碌的豐收季。天氣的變化對人體和自然景觀都會帶來明顯的影響,處暑期間需關注哪些變化和習俗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炎炎夏日期間,體力消耗過度,所以入秋之際人們會感到疲憊,哈欠連連。這時保持充足的睡眠,多做鍛鍊,在室內擺放植物等,都有助於緩解秋乏。
  • 處暑:宜食滋陰潤燥食物 避免「燥邪」傷害
    「處暑滿地黃,家家修廩倉」,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進入處暑節氣後,我國大部地區的天氣也將開始涼爽起來。民俗學者王娟表示,在養生方面,天氣轉涼,人們會多吃一些葷食進補,補充夏天消耗的養分。
  • 處暑到來,飛利浦榨汁機幫你滋陰潤燥!
    每年的8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0°時,是二十四節氣的處暑。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處暑的起居養生處暑季節天氣變化多,晝夜溫差開始加大,人體也剛剛從酷熱的折磨中解脫出來,夏季出汗較多,身體內部比較空虛,因此疾病容易在這個時期乘虛而入。
  • 處暑 | 初秋起始,預防秋燥,保持好心情.
    所以處暑時節不管多忙,也要儘量睡個午覺小憩一會兒。小睡能減輕壓力、增強記憶力、振奮心情,也讓下午工作可以更有效率。根據研究指出,最適當的時間是30分鐘,不超過一小時。處暑飲食生津、滋陰、潤燥。處暑飲茶潤肺、防燥抗秋乏。處暑飲茶,應以圍繞潤肺、防燥的主題展開,此時節喝茶宜選擇「丹桂烏龍」。
  • 主播說節氣 | 主播王琪問問你,處暑的「處」是什麼意思?
    每年的公曆8月23日前後,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處暑節氣,處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十四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那這處暑節氣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氣呢,處暑的處又是什麼意思,咱們今天一起來聊一聊,處暑從文字上就能夠感受的到這是一個反應溫度變化的節氣,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當中有 處暑 七月中 處 止矣,暑期至此而止矣,處暑的諧音是出暑,也就是說從這一天開始,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
  • 【每周一膳】處暑時節膳食:百合花生大米粥
    處暑,為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處暑」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了,所以古人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