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美媒提醒印度一個現實問題,除了中國,還有誰能做到?

2020-12-06 海納新聞

自從中印雙方在加勒萬河谷發生衝突以來啊,印度發起了抵制中國貨的活動。很多的印度民眾走上街頭,他們高喊口號,打砸、焚燒中國品牌的產品,藉此發洩不滿。一時間,「抵制中國製造」的各種主題活動在印度開展得那叫一個如火如荼。那邊廂正在「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這邊廂,美國福布斯網站8號發布文章,「譁」的一聲給印度當頭潑了一盆涼水,文章認為啊,印度的反華舉動只會害了自己。《印度時報》也發文說,抵制中國製造只會進一步傷害印度。下面呢,兆明就跟大家分析分析,這盆涼水到底潑得對不對

相信有很多朋友都愛玩抖音,不光在中國,抖音在印度也是風生水起,Tiktok,也就是國際版抖音,在印度有超過2億用戶,其中大部分都是20歲左右的青少年,他們中有很多人啊,成了粉絲幾千萬的超級網紅,並且靠這個改變了一家人的生活境遇。這款爆紅的軟體,在當前如此緊張的局勢下,成了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印度政府出臺禁令,以影響國家安全為由,要求Tiktok在內的59款中國app下架,這樣一來,很多依靠Tiktok謀生的人受到了沉重打擊。受影響的還有Tiktok印度公司的員工,他們目前也非常焦慮,不知道哪天就突然失業了。

看熱鬧不嫌事大,印度有人還做了一款用來搜索並卸載中國app的應用。為了更加吸引仇恨,設計者還特意使用了一個龍頭作為LOGO。在印度的新聞裡,有這樣一個畫面:一群人圍坐在一起,卸載掉了所有中國應用,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們手裡拿的手機幾乎全是中國品牌。兆明覺得,他們當時一定在糾結,要不要把手機也給扔了?

在這裡呢,兆明要說一下,中國手機在印度那可是絕對的霸主,有超過8億印度人在使用中國品牌的手機,智慧型手機品牌前五名裡,有四個是中國的,小米以30%的市場份額牢牢佔據第一位,其次是Vivo 17%,Realme 14%,Oppo 12%。光這四個品牌加起來就有73%,再加上其他品牌,中國手機總共佔據了印度81%的市場份額。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印度每出售5部手機,就有4部都是中國品牌,印度自己品牌的智慧型手機,只佔可憐的1%。這些可不是兆明隨口說的,而是來自印度本土的調查機構的數據。與印度本地品牌相比,中國手機價格實惠、外觀好看而且技術更先進。現在很多中國企業都在印度本土設廠投產,2019年中國企業在印度賣出了1.58億部智慧型手機,有99%都是在印度組裝。這些企業在印度直接或間接僱用了大約10萬人。目前誰有能力在印度僱用這麼多人呢?十萬個人背後,有幾萬個家庭,所以他們失業,影響的可不光是10萬張嘴。

說完了智慧型手機和Tiktok,我們再來聊聊印度的服裝產業。印度的服裝產業近年來發展勢頭非常好,有些人甚至叫嚷,印度服裝產業要替代中國。然而印度的服裝企業的原料,基本從都是中國來的。目前,來自中國的貨櫃都被印度海關扣下,直接導致很多服裝紡織企業無法做出成品,訂單被取消,還面臨著違約金的處罰。有印度企業焦急地表示,如果海關仍然執意要扣留中國的貨櫃,他們的工廠很可能倒閉。如果從其他國家購買原材料,成本就會大幅提高,幾乎沒有錢賺,甚至賠錢,再加上疫情影響,他們的工廠恐怕會破產。這樣又會導致多少工人失業呢?所以啊,兆明覺得,在抵制中國製造之前,印度應該好好算算這筆帳,是不是殺敵100,自損1000的賠本買賣。

相關焦點

  • 中國又贏一局!印度野心再被擊碎,美媒嗤笑:這回徹底完敗
    雖說以前的中國是比較落後的,也受到了不少欺辱,但是如今的中國卻不是如此,我們深刻明白唯有自己的發展才是硬道理,只有自己變得強大,才不會被別人欺負,所以我們一直努力發展。如今在很多領域都有著輝煌的成就,當然我們發展得這麼快也有很多國家對我們置疑,其中印度就覺得他們發展比我們好,經常與我們相比較。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中國又贏一局!
  • 日媒:口頭上吹捧印度,現實中重視中國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1月7日文章,原題:就在中國經濟力量使西方相形見絀之際,印度卻在自我孤立   歐盟與中國近日談判完成中歐全面投資協定,這或將大幅提升歐中雙邊貿易和投資。這種情況與許多西方領導人在新冠疫情暴發後的表態大相逕庭,當時西方國家似乎達成共識,要緊盯中國不放。發生了什麼變化?
  • 中國又贏一局!印度野心再被擊碎,美媒嗤笑:徹底完敗
    據環球時報最新報導稱,近期印度媒體為了誣陷中國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不僅公開聲稱中國「侵犯」了尼泊爾領土,還大肆炒作「中尼、中不」邊境爭端,好在這些消息很快都被不丹和尼泊爾的官方人士所闢謠。對於印度媒體的這些不實報導,一些南亞問題學者對環球時報表示,印度媒體之所以要這樣做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迎合國內民族主義者的情緒!
  • 美媒:與中國打貿易戰對印度來說是壞主意
    最近出版的《一個非常穩定的天才》一書提及,莫迪對川普似乎不知道印中有共同邊界感到震驚。他表示:「這不是一個嚴肅的人。我不能指望這個人作為合作夥伴。」但同樣重要的是,一直以來,印度深層次的擔憂是,與美國走得太近最終會疏遠中國。由於擔心與北京的關係變得過於脆弱。目前的衝突似乎不太可能幹淨利落地結束。
  • 局勢敏感之際,印度部署「能打遍亞洲」核飛彈,印媒:與中國有關
    這款射程超過5000公裡的飛彈,意味著印度將成為全球第8個擁有洲際飛彈打擊能力的國家。值得注意的是,印媒對此聲稱,由於「中國在實際控制線上的行動」,加快了該飛彈的部署進程。
  • 美媒:亞洲將出現超級大國,但不是中國,而是「它」
    而中國卻在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長達到3.2%,成為全球第一個恢復增長的經濟體。由此可見,中國經濟向好。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外界對於經濟未來的發展也是充滿了「信心」,十分的看好中國經濟的發展。除了對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之外,外界對於亞洲其他國家經濟未來的發展同樣也是很「看好」。
  • 美媒:中國已做到很多人認為不可能做到的事,接下來要解決一個世界...
    美媒:中國已做到很多人認為不可能做到的事,接下來要解決一個世界性難題… 2020-04-01 13:32:40   來源
  • 印媒:印度決定退出 中國將參加的多國軍事演習
    印度亞洲國際新聞通訊社(ANI)則援引國防部消息人士的話稱,中國參加演習,也是印度退出多國軍演的原因之一。此外,消息人士補充說,印度國防部長將於9月4日至6日訪問俄羅斯,參加上合組織防長會議。據俄媒此前介紹,「高加索—2020」戰略演習將於9月15日至26日在俄羅斯南部的阿斯特拉罕地區舉行,主要是為了與俄羅斯軍隊一起評估軍隊戰備狀態。
  • 印媒:從綠茶到內褲,離開中國怎麼生活?印度已有人開始受不了了
    若不是印度時任國防部長等官員在2015年的某研討會上提及,許多印度人至今都不知道連印度的一些神像也是「中國製造」。還有想學漢語的(印度)學生。相關網站顯示,目前38所(印度)高等院校教授中文。截至去年,有2.3萬名印度學生在這個鄰國留學。印度駐北京大使館表示,近年來,中國已成最受印度學生喜愛的深造目的地之一。一些印度人怎麼會認為能永遠擺脫中國「控制」?兩國如此相互纏繞。
  • 2049年中國什麼樣?美媒:南海是否成中國內湖?
    2049年中國什麼樣?美媒:南海是否成中國內湖?讓我們把目光穿越未來幾十年,將發現怎樣的中國和世界——在2049年?其間有許多問題需要提出並回答:  一、中等收入或高等收入的中國?過去半個世紀來,擺脫中等收入陷阱的經濟體可謂鳳毛麟角:香港、新加坡、韓國和臺灣。中國大陸屆時能如願以償嗎?  二、人口挑戰?隨著中國社會快速老齡化,勞動力供給逐漸枯竭。中國能成功應對其令人畏懼的人口挑戰嗎?
  • 抵制「中國製造」,印度沒給自己留後路,商家道出一個扎心現實
    近段時間,印度本土掀起了一波民族情緒,由於雙方在邊境上發生了一些衝突,部分印度民眾開始打砸、焚燒中國製造的商品,抵制中國製造,而印度政府也接連對華出手,先是宣布對中國商品採取嚴格的質量管控與提升關稅,接著在6月29日,印度電子信息技術部也宣布,將禁止包括TikTok、微信、微博、UC
  • 印度再禁43款APP,聲稱主要應對中國「威脅」,中印關係難平靜
    據相關數據顯示,印度最頂尖的30家初創企業中有過半得到中國投資,中國在印度的軟體市場具有巨大影響力,在硬體市場佔據了更明顯的主導地位,中國的多種投資路線使得辨識中國品牌也頗為困難,印度要抵制中國產品是不現實的。
  • 美媒:除了日本,亞洲還將誕生一個世界強國,網友:不是中國?
    中國雖然不是發達國家,但是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一直都是不敢讓別人小瞧的。中國這幾十年來一直都沒有在科技研發的道路上放鬆過,因為放鬆就面臨著被超越的風險,而我們要做到的是超越別人,只有這樣,才能不落後,不落後,才不會「挨打」。
  • 中國VS印度,誰才是茶葉原產地?
    基辛格說,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世界。當時的茶葉就相當於現在的石油。 在此後將近200年間,關於茶葉原產地的爭論從未停止過,或者說大家都在「搶奪原產地之名」,其中牽涉到中國、印度、英國、日本、丹麥、荷蘭等國家。
  • 美媒CNBC:盒馬做到了亞馬遜沒做到的事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美媒CNBC近日撰文盛讚盒馬,文章認為盒馬多到令人炫目的創新離不開阿里巴巴這家中國科技巨人的極具戰略眼光的新零售戰略,在很多方面盒馬都成為了亞馬遜改造全食的樣本。高效便捷的購物體驗,讓過去習偏愛線下消費的人們逐漸養成線上購物的習慣。
  • 美媒:中國自拍APP「美圖秀秀」在印度廣受歡迎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石英網站12月14日報導,中國自拍應用製造商「美圖秀秀」正佔領印度智慧型手機,如今印度擁有的美圖秀秀APP用戶數量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中國。2016年,專為印度打造的自拍應用——美顏相機(BeautyPlus Me)在本屆Google Play India 2016年度最流行APP領域佔據榜首。
  • 澳大利亞官員讚嘆:只有一個國家能滿足全球疫苗需求,那就是印度
    產能僅12億劑,澳官員卻稱:只有印度能「承包」全球疫苗生產據觀察者12月10日援引印媒消息,當地時間12月9日,60多名外國使節參觀了位於印度海得拉巴的「巴拉特」和「生物E」生物技術公司,參觀過後,許多使節都對印度在疫苗生產上的工作給予了稱讚,其中,澳大利亞駐印高級專員奧法雷爾(O'Farrel
  • 印度做夢都想比肩中國,現實很殘酷,印媒驚呼:大國夢破滅了!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印度再次做起了自己的大國夢,試圖借疫生事,對周邊國家形成巨大威脅。做夢都想比肩中國,然而對印度而言,現實卻很殘酷,「四座大山」接連壓頂印度。印度媒體甚至因此驚呼印度和中國比肩的大國夢,破滅了!
  • 中新網評:為什麼越來越多美媒說與中國「脫鉤」不現實?
    中新網6月19日電 題:為什麼越來越多美媒說與中國「脫鉤」不現實?作者 嚴遠不少觀察人士都發現,近來越來越多美國媒體開始發出「與中國脫鉤不現實」的聲音。那麼,為什麼近來反對脫鉤的聲音在美媒上逐漸多起來?究其原因,在於隨著疫情的發展,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日益顯現,「脫鉤」論在這個過程中愈加凸顯了其「不現實」性。從美國媒體的報導中,可以看到,這種強烈的「不現實」主要有三:其一,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度聯結,令中美經濟「脫鉤」從技術上難以實現。
  • 拿「牙籤」刺痛中國?印度齜牙咧嘴的報復動作,最終買單的是自己
    一段時間以來,中印兩國由於邊界問題導致關係加劇。而在前不久,印度政府突然決定禁用59款中國手機App,引起了外界關注。外界認為,印度是希望在經濟上給予中國一點「痛覺」,以此為之前的失敗行動尋找「痛快」。但實際上,這種做法無異於希望拿「牙籤」來刺痛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