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石碑的古文字難倒世界學者,法國小夥卻用漢字發現破譯之道

2020-12-21 孤風婉史

眾所周知,古代埃及也是一個文化非常繁榮的國家,有很多學者都在研究它留下的許多文物。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現在保存在大英博物館,被譽為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的羅塞塔石碑。這塊石碑自被發現,就有很多世界學者想要破譯石碑上篆刻的文字,但很多都無功而返,後來被一個法國的學者,結合中國古代的「漢字」,最終將其破譯。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塊充滿神秘色彩的古埃及石碑吧!

神秘石碑的發現

羅塞塔石碑,顧名思義就是在埃及一個叫羅塞塔的地方被發現,所以叫羅塞塔石碑。塊石碑是在十八世紀末期,拿破崙帶軍遠徵到埃及地區,想要控制印度這個古國,將其變為法國的殖民地時發現的。

當時,拿破崙為了能夠更深入地控制印度古國,便從這個古國的文化入手,所以他出徵時帶著帶著一個一百多人組成的科學藝術考察團,因為有這個團隊的協助,拿破崙的軍隊也的確在埃及發現了許多古代的文物和珍貴的歷史遺蹟。

1799年,法國的軍隊正在尼羅河附近修建防禦工事,意外發掘出了一塊殘缺的花崗巖石碑,當時的士兵都覺得是一塊普通的古代石碑,可當專家看到後,發現這並不僅僅是一塊普通石碑,這塊石碑上刻有三種不同的文字。

這塊石碑一被發現,就引起了許多專家的注意,他們紛紛慕名前來,想要一覽這塊石碑的風採,可當他們看到這塊石碑時,卻發現石碑上篆刻的文字大都是晦澀難懂的生僻字,這些學者研究了很久,最終也沒有破解這塊石碑上所寫的內容。後來,英法大戰,法國戰敗,這塊神秘的古碑也隨著戰爭來到了英國,被陳列在了大英博物館。

石碑文字暗藏玄機

這塊石碑中的文字,用三種語言篆刻,大多是古代埃及文字。這塊石碑一旦被破譯,很有可能成為人們研究古代埃及文字的鑰匙。所以很多學者都圍繞這塊石碑展開研究,想要弄明白這塊石碑上到底寫了什麼,雖然石碑上刻著的三種文字描述的內容完全相同,但由於古希臘文字過於抽象,這塊石碑儘管被發現了很多年,但一直沒有人能完整地解釋出這塊石碑篆刻的內容

後來經過學者的研究發現,這塊石碑上刻著的三種文字分別為埃及象形文字,埃及草書以及古希臘文字。那麼一塊石碑上為什麼要刻有三種不同的文字呢?原來在當時,不同的文字有不同的用途,其中代表的含義也有所不同。

埃及象形文字,又稱聖書體,這類文字在當時主要是獻給神明,供神明閱讀的;埃及草書,是當時比較流行的文字,也稱世俗體,是當時平民百姓使用的文字;古希臘文字則是當時統治階級使用的文字。由此可以看出,這一塊小小的石碑,其中卻蘊含了十分深刻的含義

在當時階級分明又崇尚神明的埃及,古埃及人民希望這塊石碑記載的內容可以讓神明,統治者,平民百姓都能夠看到。但是後來隨著尼羅河文明逐漸衰落,使用埃及象形文字的人也越來越少,這種文字隨著時間的流逝,最終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

「漢語」破譯石碑

羅塞塔石碑的內容無法破譯,一直是世界學者心中的一個遺憾。直到法國學者佛罕索瓦·商傅良的出現,終於破解了這塊石碑的奧秘,讓大家了解到了這塊石碑所記載的內容。其實商傅良在很久之前就接觸到了這塊石碑,他曾是拿破崙出徵帶領的科學藝術研究團的成員之一,在這個團體中,其實還有很多著名的人物,比如數學家傅立葉,物理學家託馬斯·楊等。

當時在參與這塊石碑研究時,商傅良就對這塊石碑上的文字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因為從小痴迷古代文字,又有過人的文化天賦,商傅良對古代文字非常敏感年輕時商傅良就精通拉丁文,希臘文同時還學習了敘利亞語,希伯來語等多種語言。

當商傅良看到石碑上篆刻的古希臘象形文字,雖然這種文字十分抽象,並且已經沒有人使用這種文字,但他還是決定要研究這種文字,去探尋千年前的已經被埋沒在時光中的秘密。因為在西方的古代文字中並沒有類似的文字,商傅良決定從東方的古代文字入手,中國的文化從未中斷,商傅良就認真研究了中國漢字的演變歷程。

他發現中國的甲骨文和石碑上的古代希臘象形文字有著很多相同之處,這讓商傅良大為驚喜。在之後對石碑的研究中,商傅良結合中國的甲骨文,發現石碑上的文字既表音又表意,這樣一個結論,推翻了很多學者之前的研究論斷,頂著很大的壓力,商傅良用了21年的時間,在1822年終於解開了這塊石碑隱藏的秘密。

原來這塊石碑是在西元前,為了紀念十三歲的國王加冕一周年時,由主持祭祀的祭司製作的,展現了國王繼位的正統性,石碑上主要是一些僧侶講述的國王在位期間對百姓和神廟所做的一些正確決策,體現了他們對國王的尊敬和崇拜以及國王在群眾中的聲望和受人愛戴的程度,有很濃的歌功頌德的意味。

在商傅良宣布破譯了這塊石碑的統一,一門新興的學科——埃及學也隨之誕生。羅塞塔石碑上文字的破譯,也讓人們了解到了兩千多年前古埃及文化的風貌。這在人們對古埃及文化和古代文字的研究的歷程中,可以稱得上是很大的進步。

羅塞塔石碑能夠破譯,一方面展現了世界文化的互通性,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影響深遠,一方面也展現了商傅良過人的文學功底已經二十多年的堅持不懈。正是因為他發現了中國漢字演變的歷程,發現了甲骨文和古希臘象形文字之間的關聯,才破譯了石碑中的奧秘,才讓古希臘象形文字這個已經消失千年的文字又重新被人們記起,重新散發光輝。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一塊埃及古石碑上的文字困擾西方學者近20年,漢語學者卻輕鬆破解
    他所做的這些都讓古埃及的百姓十分的感激,所以才刻下了這個石碑用作感恩。根據古希臘文的翻譯,學者們初步了解了碑上所寫的是王室的法令,然而在羅塞塔石碑的最上面那一部分也是最不完整的一部分,是用象形文字所寫的。而石碑的中間是用埃及文字所描寫,所以也很快的就翻譯出來了。
  • 【鳳 麟】入埃及記 (一)  古埃及象形文字之謎
    通過分析對比,學者發現,象形文字不一定全部是表意文字,可能也有表音的作用。而且似乎有些符號發音,有些符號不發音。隨著研究和推測的進展,埃及象形文字之謎也就逐漸揭開。自從掌握這種文字的神廟祭司等消亡後,相隔了一兩千年,人們終於透過羅賽塔石碑,重新來辨識埃及象形文字。羅塞塔石碑被稱為解密古埃及語言與文化的鑰匙。甚至對古巴比倫楔形泥板文字及其他上古失傳文字的破譯都起到重要作用。
  • 商博良不是簡單人物,他破解《羅塞塔石碑》,發現埃及古文的秘密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埃及文明的一切都那麼有魅力,數百年來對古埃及文字的研究仍在繼續。剛開始,大部分人都把它評價為象形文字,但法國的語言學家只用了兩年就破譯了古埃及文字的真正意義,證明它是像英語一樣的表音者,他是怎麼做到的?
  • 埃及當地參團:豐富的埃及象形文字記錄
    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後人面對如此珍貴的文化遺存卻一籌莫展,因為埃及古文字已經失傳,無人能解。幸運的是,在18世紀,人們發現了羅塞塔石碑。1799年,拿破崙率領的法國遠徵軍佔領埃及。法軍中一名年輕的軍官在尼羅河口的羅塞塔海港意外地發現了一塊刻滿象形文字的石板。這是一塊桌面大小的玄武石碑,外形不規則,當時已被折斷。
  • 象形文字的破譯與埃及考古學的誕生
    荷魯阿波羅的手稿於15世紀初被發現,不久以後,這部著作的印本問世,隨後各種譯本也相繼面世,為文藝復興時期不少對埃及懷有特殊情感的學者注入了新的動力。他們都採用荷魯阿波羅的套路,以為象形文字就是圖畫文字,賦予其無限的內涵。結果是,象形文字的神秘感與日俱增,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拿破崙軍隊的士兵在埃及羅塞塔附近發現「羅塞塔石碑」為止。1798年,拿破崙率領十萬大軍佔領埃及。
  • 世界上下五千年,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埃及人可真聰明!
    這些統治者遊覽埃及的神廟等宏偉建築時,在牆壁、石柱上發現了很多類似文字的圖畫,但他們對這些東西絲毫不感興趣,所以根本不去研究它。到了公元4世紀,只有很少的埃及僧侶還能夠讀懂這些象形文字。雖然後來歐洲的旅行家在埃及挖掘了很多文物,帶回了歐洲,但由於無法解讀上面的文字,只能把它當成一種裝飾品。就算有人對象形文字發表見解,也多是無根據的猜測。 1799年,拿破崙率領軍隊遠徵埃及。一一個叫布夏爾的法國軍官帶領士兵在埃及的羅塞塔城挖戰壕時,發現一塊黑色玄武巖石碑。
  • 拿破崙的手下在埃及挖出神秘石碑,專家說:它也太珍貴了
    拿破崙是十九世紀法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他執政期間,對內多次鎮壓反對勢力的叛亂,對外則多次改動擴張戰爭。在對外擴張過程中,他的手下曾在羅塞塔挖出一塊神秘石碑。正因為這塊石碑上的神秘文字,石碑不僅成為世界級文物,還成為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 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破譯
    一名法國遠徵軍軍官,在埃及羅塞塔地區,發現了一塊黑色的玄武石石碑,上面刻著三段文字。於是,這塊著名的羅塞塔石碑,就這麼靜靜的躺在大英博物館中,接待著無數的研究者。十幾年過去了,哭瞎了眼的各路專家依然毫無辦法……所以說,對文字的破解真的沒這麼容易,就算有了「金鑰匙」一樣的羅塞塔石碑,也沒啥大用處。但是,破譯工作總還是有些進展的,因為這個世界上有神童的存在。
  • 羅塞塔石碑的意義:古埃及文字的起源,聖書體文字是如何被破解的
    自從發現這些聖書體以後,就不斷有人嘗試破譯,不過當時的破譯純靠想像,所以始終沒什麼進展,轉折就發生在18世紀末。當時拿破崙想要通過遠徵埃及進而控制印度,讓印度成為法國的殖民地。而拿破崙意識到要想統治一個不同文明的古國,就需要了解和掌握當地的文化和資源。於是拿破崙派出了167人的龐大科學藝術考察團,考察團在埃及發現了許多古蹟。
  • 人類文字起源,從羅塞塔石碑解密古埃及象形文字
    這個謎團一直到了1799年才有了新的突破,1799年,法國拿破崙遠徵軍為了鞏固尼羅河口的控制權,並且防禦英國艦隊的入侵,而全面地在尼羅河沿岸建立了軍事基地,意想不到的是,在當年的七月份,在尼羅河口岸的一個小村-羅塞塔村的一座舊牆的後面,居然發現了一塊刻了密密麻麻文字的黑色玄武巖石碑,它長有115釐米,寬73釐米,厚28釐米,在這塊石碑上,古埃及人用三種不同的文字刻下了三段內容
  • 觀古埃及文明展,發現我們都錯了,象形文字其實是拼音文字
    牆上的第一塊石板上顯示了地標羅塞塔石碑,5000多年前,象形文字出現在古埃及,直到公元391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頒布法令,關閉所有非基督教聖地,從那時起,埃及就再也沒有建造帶有埃及象形文字的紀念碑或神龕,最後的埃及象形文字是在391年後不久在埃及南部的一座寺廟裡發現的,從那時起,古埃及就沒有象形文字了。
  • 繽紛世界之埃及|名畫裡那些好玩兒的埃及故事(上篇)(附音頻)
  • 象形文字,埃及人的時尚表情包
    【環球時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景玥】《環球時報》記者發現,轉發埃及象形文字表情包已成為埃及年輕人的一種時尚。31歲的埃及白領穆罕默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對古埃及文明很感興趣,一開始轉發象形文字表情包是出於新奇,但漸漸地就有了想要了解它的衝動。
  • 1799年拿破崙的法軍在埃及挖出黑色大石頭,成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
    1799年,拿破崙率領的法軍在埃及的尼羅河三角洲郊外,組織要塞地基的挖掘,士兵們意外地挖到一塊黑色的大石頭,指揮官決定把這塊大石頭運到開羅的埃及研究所,由於石碑發現的地點在羅塞塔,這塊石碑就被命名為羅塞塔石碑。
  • 古埃及象形文字破譯之謎:主要是作為表音文字
    王名圈後來還成為打開古埃及文字之謎的鍥口。古埃及人相信他們的文字是透特神發明的,透特神的形象是一個有著朱鷺鳥頭的埃及主神,在神廟和法老墓室透特神的形象隨處可見。有趣的是,透特神的形象在後來揭開古埃及文字之謎起到了重要作用。
  • 漢字演變書法展定稿會:從書法的角度研究古文字
    7月3日,由上海師大非遺研究中心、上海通俗文藝研究會、上海浦江書院等單位主辦的漢字演變書法展定稿會,在江蘇茅山召開。滬蘇兩地漢字研究學者、書法家出席會議並聽取上海非遺研究中心的特約研究員,該書法展總體設計、策劃、創作者高金平先生關於漢字演變書法展的主要內容及表達方式的介紹。
  • 谷歌推出AI羅塞塔石碑:首款古埃及象形文字翻譯工具,快來跟法老玩...
    該工具是與麥格理大學的澳大利亞埃及學中心,Psycle Interactive,Ubisoft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埃及學家合作開發的。目前僅提供英語和阿拉伯語版本。
  • 瑪雅遺址發現「謎」一樣石碑,翻譯出上面的文字,很多人都不信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地球末日」之前,英國考古學家薩圖爾諾在瓜地馬拉瑪雅遺址中,發現了一塊神秘石碑,上面寫滿了瑪雅文字,翻譯過來之後令人大吃一驚……究竟石碑上寫了什麼呢?如果您也好奇,下面小編就來給您從頭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