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菜中的辣 | 舊文

2021-02-17 潮州菜裡的鄉愁

作為一個客居異鄉的潮汕人,我常常因為吃不慣辣菜、或是動輒辣到滿頭大汗以至於無法大快朵頤而遭人嘲笑。對此我常作如是觀想以自慰:起先不吃辣而後吃辣者,既能嘗盡百味,又能領略辣之深味;起先就吃辣的人,卻難以嘗出清淡細膩,吃到不辣的菜,便覺索然無味。由淡入辣易,由辣入淡難,這也不失為不吃辣的好處。

辣椒號稱百味之王,我總嫌其過於霸道,此味一入而百味盡失,雖吃得過癮,卻少了些許韻味。後來慢慢適應吃辣菜,卻依然未能擺脫一吃辣就飆汗的窘相,更無法打心底裡喜歡辣菜,以至於懷念起清淡的潮州菜來。

潮汕人居於海濱,多吃海鮮,辣椒通常用來去除海鮮腥味之用,而非主味,更斷無香辣烤魚、麻辣火鍋之類的重口味吃法。潮州菜崇尚清淡、鮮美、細膩,潮汕人吃辣,淺嘗輒止。潮州菜的辣,止於沙茶、姜與胡椒。

外地人大概以為沙茶醬就是沙茶,這其實只是沙茶的一種。沙茶醬是吃潮汕牛肉丸、牛肉火鍋的時候必備的蘸醬,也是沙茶粿的主調料,吃起來香濃過癮,也算是領略了沙茶的美味。潮汕尋常人家做菜用的,不是沙茶醬,而是「沙茶末」。沙茶末由辣椒、花生、大蒜、芝麻等原料研磨混合而成,有時候磨得不勻,時常可見大半顆花生粒,味香濃,微辛辣。較之沙茶醬,少了些濃稠,多了些清爽。大凡海鮮,如炒薄殼、炒花蚶、炒花蟹、炒膠牆、炒蝦蛄等,均可放沙茶,甚至不能不放沙茶。

至於沙茶菜中的極品,當數牛肉炒芥藍了。牛肉須先用雪粉、油、鹽、沙茶(醬末均可)醃製拌勻,芥藍要選取稚嫩的菜心(否則要莖葉分開,塊莖斜切片),整棵下鍋,炒熟盛起,再炒牛肉,炒熟變色即可,連汁澆於芥藍之上即成。牛肉的鮮嫩,芥藍的脆滑,有了沙茶的調和,便覺渾然天成,香辣可口。這沙茶的辣也是點到而止,恰到好處,即便如此,潮汕人中不吃辣者,有不少連沙茶都不敢吃的。

生薑是南北都有的佐料,但因為有辣椒,姜便顯得渺小平凡了。相比較辣椒的極欲窮味,姜分明溫順內斂了許多,它的辣雖不是轟轟烈烈,卻也能潤物無聲,少了份霸氣,多了份矜持,仿似隱世逸士,清清爽爽、自自然然,無需張揚喧譁,自有凜凜骨氣。正因為其內斂幽淡,不過分喧賓奪主,很多菜色都可與之搭配,煎炒燜煮總相宜,佐海鮮則除魚蝦貝殼之腥味,佐蔬菜可祛芥菜、春菜之苦氣,佐肉食能去雞肉、鴨肉之羶葷,如此一專多能,又喜結善緣,在菜可味及百菜,在人則位極人臣矣。

在沒有抽油煙機的柴火時代,哪家油鍋響,魚腥和著炸姜味兒嗖嗖地竄出廚房,便可知誰家在做「大魚煮白菜」了。大魚通常是鱅魚或者鰱魚,魚肉切圈放薑絲慢火油煎,熟則盛起,鍋底不洗,就著腥味放油炒白菜,為著白菜的辣氣和魚的腥氣相衝和,炒至將熟再放水、放魚肉(或單放魚頭)煮湯,煮滾時滿鍋白湯,煎魚的焦香味與魚湯的腥鮮味水乳交融,冬日喝起,香濃暖胃。舉這個菜,不是因為它金貴,恰恰是因為它平凡經濟,一菜兩做(魚肉可單獨當一道菜),平常人家都吃得起。

在清淡潮州菜裡,「大魚煮白菜」這個湯算是重口味的了。更多時候是極為清淡的海鮮湯,例如車白湯、蠔仔湯,做法極其簡單。開水煮滾放入車白,燙至開嘴,撒入薑絲、芹菜,放點油鹽味精即可。這種5分鐘便可出鍋的湯,雖然比不上廣府菜熬了幾個鐘的燉湯來得香濃,卻不失清甜鮮美,更有幾縷薑絲,留得湯裡熱氣,飲後餘韻未盡。生薑在潮汕菜裡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以至於早前許多潮汕人家都將買來的姜埋在沙地裡,以備廚灶之用,一來防止腐爛,二來還可以長個子。

除了生薑,還有一種南姜,生薑皮白,南姜皮紅。南姜味更香鬱而少辣氣,別有異國風味。潮汕人喜吃滷鵝,澄海的滷鵝更是馳名,而南姜則是滷鵝必備之料。偌大一鍋滷水,可以同時滷四五隻獅頭鵝,照例是要扔一兩塊南姜下去的。澄海滷鵝調料講究,口感香濃豐盈,吃起來並不覺得有姜味,其實那味道早已滲透到鵝肉裡了,倘若不放南姜,總感覺少了點什麼,嘴刁的老人就會告訴你,是唔知落南姜咯。

南薑絲也是一種好佐料,每次到潮州,我總要到西湖邊吃上一碗牛肉粿條,撒上南薑絲,香濃盈口,回味無窮。南薑絲還是醃製橄欖糝的必備佐料,橄欖的苦澀回甘,加以鹽、糖入味,佐以南薑絲的甘香微辣,便可醃製成橄欖糝。潮汕人的早餐,只需白粥就以橄欖糝,便可忘卻人間百味,甚至有小孩子拿橄欖糝當零食吃,在這裡,南姜的辣淡到可以忽略不計,好比蜻蜓點水,其韻味不在於辣本身,而在於泛起的圈圈漣漪。

胡椒是潮汕人喜愛的另一種辣味調料,多用於湯、粥等煲煮類菜食。辣椒的辣是霸氣外露由外而內的辣,胡椒的辣則是柔和溫順,由裡而外,潛移默化。和其它地方吃燒烤、小炒不同的是,潮汕人吃宵夜,多吃夜糜。寒夜加班到半夜,蠔仔粥是很受歡迎的,不管是工廠的夥食還是路邊攤,來一碗熱騰騰的海鮮粥,撒點胡椒,吃到微微出汗,剛剛過癮,保證勞苦的人一夜好覺。潮汕砂鍋粥幾乎都可以加些胡椒佐味。尋常人家偶爾也會煮魚粥、牛肉粥、排骨粥、豬肝粥等等作為主食,只不過不會用到砂鍋那麼講究,也喜歡撒點胡椒過過癮,每每有小孩子學大人樣,卻不小心撒多了,惹得噴嚏連連,啼笑皆非。

海鮮清湯類也是大可放點胡椒的。蠔仔湯、車白湯、花蚶湯,除了薑絲、芹菜,再放三兩片酸菜,撒點胡椒,愈更搶嘴。冬天打火鍋,有時候乾脆扔幾顆錘破了的胡椒粒進去,滿鍋香濃,溫暖全家。

如果說以胡椒主味的湯,那非數豬肚胡椒湯了。這個湯現在很多地方都有了,潮汕人的做法大同小異,就是喜歡放點酸菜、芹菜,開胃、易入口,喝後渾身舒暖,滋潤養胃。胡椒本有去胃寒之藥用,腸胃不好者,冬日常飲胡椒豬肚湯,香於口、辣於胃、暖於心。

蠔烙是唯一放胡椒的乾菜,也是潮州菜裡最有特色的一道。蠔要選小的珠蠔,拌薯粉水和蔥花,油鍋一熱,均勻地淋上去,用煎蛋一般的方法煎熟,起鍋後撒以芫荽、魚露、胡椒,一道蠔烙就做成了,蠔的鮮甜、薯粉的焦香、芫荽的香鬱、魚露的腥鹹、胡椒的辣,混合在一起成了絕妙的搭配,足以多層次、多角度地徵服遠方客人的味蕾。

潮州菜的辣,不卑不亢、不溫不火,味不窮盡,辣不上火,好比書不甚解,事不極理,既不如川菜麻辣火鍋辣得有聲有色,也不如湘菜剁椒魚頭辣得入木三分,於清淡中取辣意,於平凡中顯真味,沙茶、姜與胡椒,大致如此,沒有辣椒威加海內的王者霸氣,卻自有一股草根情懷與狷介氣質。

行筆至此,秋風正起,夜涼如水。南朝張翰在洛陽當官,因為秋風起,思想起家鄉的茭白、蓴羹與鱸魚膾,說道「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裡以要名爵」,便辭了官回家鄉去。秋風起時,家鄉的薄殼也該肥了,我不及張翰灑脫,這裡也買不到薄殼,只能買些揥皮鹿炒沙茶,佐以薑末下酒,聊解蓴鱸之思。

2011年初秋寫於上海

歡迎關注「潮州菜裡的鄉愁」公眾號,微信號:czcldxc。


相關焦點

  • 潮州菜中的辣
    後來慢慢適應吃辣菜,卻依然未能擺脫一吃辣就飆汗的窘相,更無法打心底裡喜歡辣菜,以至於懷念起清淡的潮州菜來。        潮汕人居於海濱,多吃海鮮,辣椒通常用來去除海鮮腥味之用,而非主味,更斷無香辣烤魚、麻辣火鍋之類的重口味吃法。潮州菜崇尚清淡、鮮美、細膩,潮汕人吃辣,淺嘗輒止。潮州菜的辣,止於沙茶、姜與胡椒。
  • 「猛火,厚朥,香腥湯」,潮州菜的佐食配料花樣多!
    潮州菜注重佐食調料,調料的品種和使用的講究,遠遠超過粵菜。潮菜以清淡鮮美為基調。不過,一味清鮮,實在難調眾口,恐怕也算不得美食。彌補這種缺陷,除了用濃香型菜餚和甜點配搭之外,主要靠各式調料來調和口味。潮菜所用調料花式品種之多,往往出乎外地食客的意料。
  • 潮汕砂鍋粥 | 舊文
    而在潮汕本土,砂鍋粥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流行。不少外地朋友第一次聽說我是潮汕人時,都會恭維地說你們潮汕的砂鍋粥很好吃啊,我只能笑笑說我也覺得很好吃。實在不忍心告訴他們,我十八歲離開家鄉之前從來沒吃過砂鍋粥,也沒見過有人賣或做砂鍋粥。三年前有網友在我的博客留言,問能不能寫寫砂鍋粥,我當時只想寫家常菜,而砂鍋粥卻絕非家常菜,我甚至懷疑「潮汕砂鍋粥」是否發源於潮汕?
  • 潮州菜烹調技能大賽名廚爭霸,十大「潮州菜名師」揭曉
    前天下午,潮州菜名師、名店、名菜「三名工程」暨「粵菜師傅」工程潮州菜烹調職業技能大賽評選出了「十大潮州菜名師」,趕緊來看看哪位廚師的技藝更勝一籌?比賽現場,有21位烹調師順利突圍,進入到「十大潮州菜名師」決賽。
  • 為什麼說「潮州菜是最好的中華料理」?
    由於八大菜系的分法根深蒂固,潮州菜長期隱匿於廣義粵菜之中,不為外人所知。但實際上,粵菜中的高端菜式很多出自於潮州菜,不少頂尖的傳統粵菜廚師其實就是潮州菜廚師。粵菜在國內被公認好吃,而潮州菜又是粵菜之中較為精緻者,能在國內風行不足為奇。國際影響力方面,早在清末到民國,潮州菜就蜚聲東南亞。
  • 潮州菜歷史悠久,風味獨特,以烹調海鮮見長
    潮州菜歷史悠久,風味獨特,以烹調海鮮見長大家好,歡迎大家在新的一天閱讀小編的文章,我們今天來說說潮州菜。潮州菜歷史悠久,風味獨特,包括潮州、汕頭、潮陽、饒平、普寧、惠來、海豐、陸豐等地區的菜餚,這些縣市自古屬於「潮州府」所以統稱為潮州菜。
  • 汕頭記錄|汕頭之行見識了更多的潮州菜
    煙燻肥鵝肝 脫骨滷鵝掌焗三頭溏心幹鮑白花膠三頭溏心幹鮑白花膠金不換灼響螺雞茸燕窩砂蘆蝦刺身辣煮剝皮魚她不惜成本打造了潮州菜頂級會所吳club,就是想把自己對潮州菜的理解呈現出來。很多人來過誇讚不已,我這次來汕頭,單眼更是早早訂了時間。不過菜單卻是在晚飯前才最後確定的,大部分是單眼的設計。.吳club.
  • 潮州菜,全靠撩|探店
    辣的豪放辣的妖嬈,對你的好與不好都在手指縫抖落出的辣椒粉上。江浙菜系的熱情,在眉眼之間。看起來清淡寡慾,實則在濃油赤醬中有著扯不斷的曖昧。潮州菜的熱情,在骨子裡,騷的很。普寧布袋豆腐,潮州菜中最經典的一道。咬一口軟嫩香滑,皮有些日式Tamago壽司的口感,很喜歡的一道了。兩道主菜,肉類:滷鴨拼豆乾、梅醬香酥骨、生煎黑豬梅肉豬扒三選一。同桌夥伴對這個豬扒讚不絕口,肉質香嫩帶著焦香。
  • 潮州菜最刁鑽的食材——響螺
    美食家蔡瀾曾經評價說,「響螺好像代表了潮州菜最刁鑽的食材。」
  • 潮州菜為什麼會成為「最好的中華料理」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中的「膾」指的便是魚生。吃生魚肉在古代中國是普遍存在的習俗,「運肘風生看斫膾,隨刀雪落驚飛縷。」著名的食客蘇軾在《泛舟城南會者五人分韻賦詩得人皆若炎字四首》一詩中描繪了運刀利落的魚生師傅和如雪片一般晶瑩薄透的魚生。潮汕是我國目前少數保存吃生魚片習慣的地區之一。中秋過後,秋風乍起,配上一壺酒,古老的飲食習慣隔著千年的時空在這裡延續。
  • 潮州菜的前世
    潮州菜的前世之前,用潮州菜這個詞,很多潮汕人就跳起來了,說怎麼可以只提潮州菜,明明還有汕頭、揭陽,應該介紹潮汕菜才對!其實,此潮州非彼潮州。而作為一個存在已久的菜系,一般正規叫法都還是會沿用潮州菜這個稱呼,包括目前粵菜分出來三個菜系,也是廣府菜,東江菜(客家菜)以及潮州菜。像很多香港電影裡,稱呼潮汕人也是「潮州人」。所以,很多時候,潮州是泛指整個潮汕地區,而不是單指現在的潮州市。話說回來,潮州菜為什麼會有如此高的聲譽?如果單純以地域劃分來理解潮州菜,可能永遠也無法理解這個問題。
  • 潮州菜的前世、今生
    潮州菜的前世之前,用潮州菜這個詞,很多潮汕人就跳起來了,說怎麼可以只提潮州菜,明明還有汕頭、揭陽,應該介紹潮汕菜才對!其實,此潮州非彼潮州。潮州菜的特色 說完潮州菜的前世今生,我們來說說潮州菜的特色。(一)、精細與粗菜精製現代的潮州菜,如果以林自然大師作為標杆的話,那麼有一個詞是一定繞不開的,那就是精細,所以他寫的菜譜,叫《林自然精細潮州菜譜》。
  • 為什麼說潮州菜是中國最高端菜系?
    2010年潮州菜代表廣東參加上海世博會,2012年潮州菜代表中國菜參加韓國麗水世博會。2014年8月,潮州因潮州菜成功入選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主辦的「2014中國城市榜——全球網民推薦的最中國美食城市」。  潮州菜,簡稱潮菜,香港稱「打冷」。是漢族傳統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潮州菜可追溯到漢。
  • 廣東潮州啟動「十大潮州菜名師」評選
    中新社潮州10月12日電 (記者 陳啟任)廣東潮州12日啟動潮州菜名師、名店、名菜「三名工程」評選活動,推動潮州菜傳承發展和創新。據了解,潮州菜是粵菜三大組成菜系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潮州菜選料考究、刀工精細,且烹調方式多樣,著意追求色香味俱全,具有清、淡、鮮、嫩、巧、雅等特色,不僅風靡南粵,且走俏世界各地,是海內外潮人不能忘懷的鄉味。此次評選活動,將評選「十大潮州菜名師」「二十家潮州菜名店」和「三十道潮州名菜」,同時舉辦「粵菜師傅」工程潮州菜烹調職業技能大賽,展現潮州美食的特色和精髓。
  • 新加坡福建籍廚師:堅持做好傳統潮州菜
    中新網6月15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潮州菜廚師王振國是福建人,卻因為學廚時跟了一位潮州師傅,不但學會烹煮正宗潮州菜,還會講流利的潮州話。在新加坡老字號潮州菜館相續結業的這些年,他堅持做好精緻講究的傳統潮州菜。
  • 潮州菜名師名店名菜悉數出爐
    21日,潮州菜名師、名店、名菜「三名工程」評選活動暨「粵菜師傅」工程潮州菜烹調職業技能大賽舉辦頒獎會。本次大賽還對潮州市14位已獲得國家級烹飪大師稱號的烹飪人才直接授予「潮州菜榮譽大師」稱號,以表彰他們對潮州菜傳承發展作出的貢獻。潮州市自10月12日啟動了潮州菜名師、名店、名菜「三名工程」評選活動暨「粵菜師傅」工程潮州菜烹調職業技能大賽。經過報名、資質審核、初賽、現場考評、網絡投票、決賽等環節,潮州菜「十大名師」「二十家名店」「三十道名菜」現已悉數揭曉。
  • 美味潮州丨最好的中華料理一一潮州菜
    為展示潮州美食特色以及深厚文化底蘊,強化"潮州菜是最好的中華料理"品牌建設,加大潮州美食宣傳推介力度,"文化潮州"特開設"美味潮州"專欄,挖掘展示潮州民間美食文化,分享潮州美食故事,希望讀者藉此品味潮州,回味潮州。潮州菜,是中國四大菜系之粵菜主幹,廣東菜三大菜系之一。潮州菜早就隨著潮人的足跡走向國內外,倍受青睞。2004 年,潮州市榮獲「中國潮州菜之鄉」稱號。
  • 鬧中取靜的靜安寺潮州菜來了!老饕們的食庫寶藏就在這裡!
    「潮集薈·潮州菜」雖位於靜安寺附近,地理位置卻鬧中取靜。餐廳以潮州菜係為主打,融合經典粵菜,將獨具嶺南文化特色的珍饈美饌帶到滬上。店內環境優雅,有適合商務宴請或多人聚餐的雅間,也有舒適寬敞的卡座區。鮮魷在潮州菜中通常是以炒、湯或白灼、打邊爐的方式處理。「潮集薈·潮州菜」的這道油淋鮮魷一下子吸引了小賤的目光。來自南澳島的海釣鮮魷,肉質鮮甜無比。白皙的色澤,完全純天然,無泡發無添加,鮮魷直送餐桌。
  • 潮州菜如果沒有遇到「金不換」……
    如果你還沒吃過潮州菜,為了讓你一吃鍾情就愛上潮州菜,我會推薦炒薄殼。炒薄殼是潮州菜最經典的菜餚之一,很少有人不喜歡吃它。但如果炒的時候不放入金不換,味道將會大為不同,可能成為**菜,或者ΔΔ菜,但絕對不會是潮州菜。
  • 【風味潮州】真香預警,潮州菜實在太好吃了!
    相信許多人未識「潮州」,都先知「潮州菜」,從而開始認識「潮州」這個文化名城的名字的。各地的潮州菜館門口都會豎著「正宗潮州菜」的牌子,潮州菜館也幾近成為各地高檔餐廳的代名詞。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州人,有潮州人的地方必有潮州菜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