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黃塘開啟「黨建+電商」模式 打造男鞋小鎮

2021-01-11 東南網泉州頻道

惠安黃塘「黨建+」融合發展基地揭牌儀式現場。東南網記者 林傑 攝

東南網1月10日訊(本網記者 林傑 實習生 林晶穎 通訊員 王錚芳)近日,惠安縣黃塘鎮「黨建+融合發展基地」正式揭牌,當天還啟動了「中國男鞋小鎮電商直播基地」助力鄉村振興直播節活動。

黨建+電商助推產業發展

據介紹,「黨建+」融合發展基地按照「黨建引領、政府引導、企業參與、社會協作」模式,著力搭建電子商務融合交流平臺,打造地標品牌,引導企業利用新模式,推動產品的網絡營銷,促進產品「產、銷、購」的有機結合,全力推進電子商務融合創新發展,為保持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目前,基地引進聖曼電商、塘潮電商創意工坊、雅奧電商等網絡運營商,建設面積近1萬平方米,將發揮黃塘地區製鞋產業、食品產業、小微企業等產業集聚及物流交通優勢,整合資源拓展「線上」助力「線下」,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據了解,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發展帶來的嚴峻考驗,黃塘鎮以黨建為引領,推進電子商務與產業深度融合,立足黨建+基地+龍頭企業等資源,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鎮工業總產值突破百億元大關。

「引導企業成立黨支部,打造電商服務聯盟、黨員教育新陣地、電商人才培養基地,為轄區企業搭建電商資源共享平臺,讓各項惠企政策精準下沉,發揮紅色力量助推電商產業發展。」惠安黃塘鎮黨委書記莊澤平介紹,黃塘鎮「黨建+」融合發展基地、中國男鞋小鎮電商直播基地的啟動,將進一步引領黃塘傳統產業朝著新的方向發展,拓展新的平臺支撐,提升小城鎮的綜合競爭力。

位於惠安黃塘鎮的中國男鞋小鎮電商直播基地。東南網記者 林傑 攝

打造「中國男鞋電商小鎮

據了解,30多年前,黃塘人以家庭作坊等小規模加工的形式開啟了手工製鞋生產的先例,也奠定了男式皮鞋製鞋產業的雛形。目前黃塘鎮轄區內擁有300多家製鞋企業,年產值幾十億元,產品遠銷國內外。

近年來,為了滿足市場需要和適應市場的競爭壓力,黃塘鞋業也不斷創新發展,改變傳統的單一線下銷售模式,大力發展線上經濟。2020年,全鎮電商交易額突破5億元,省吟、亭林、接待、後西、後店等5個村獲「中國淘寶村」稱號,「淘寶村」數量佔全縣一半,該鎮也獲「中國淘寶鎮」稱號。

「黃塘手工製鞋產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全國重要的男鞋生產基地之一。我們直播機構平臺落戶黃塘,是希望能夠攜手當地製鞋產業在競爭日趨激烈的電商市場中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中國男鞋小鎮電商直播基地運營方、聖曼電商網紅直播基地總經理何輝表示,基地將依託於平臺優勢資源、專業電商團隊、產業經濟基礎,與黃塘方面合力打造中國男鞋電商小鎮,構建直播電商產業集聚鎮。

小鎮走出大產業,電商帶動大趨勢。黃塘鎮政府工作人員介紹,黃塘鎮首屆鄉村振興直播節主要依託電商直播基地,聯合當地鞋企開通多個垂直鞋類抖音號、快手號等直播平臺,融合網紅元素,將持續擴大黃塘製鞋產業對外輻射影響力,帶動鞋產業發力電商市場。

黃塘傳統手工製鞋技藝聞名於業界,圖為手工藝人在縫製男鞋。東南網記者 林傑 攝

【新聞連結】

手尖上的富民產業

黃塘生產皮鞋的傳統,源於上世紀70年代。當時的黃塘鄉人民政府接管惠安黃塘皮革廠後,在這裡孕育了一批製鞋手工藝人,黃塘皮鞋匠開始聞名於業界。到了上世紀80年代,隨著民營企業的迅速崛起,黃塘皮革廠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停產。

「皮革廠停產後,黃塘皮匠開始自謀出路,有些是到晉江、石獅那裡的鞋服企業服務,有些則憑著手藝在鄉創業。」惠安黃塘鎮政府有關人員介紹,一雙手工成品鞋的製作需要經過裁切、組裝、縫合等近10道工序,而黃塘鞋匠的高超手藝深受市場追捧,特別是不少皮鞋匠投身創業之後,讓小鎮皮鞋產業重新煥發了生機。

據了解,早前黃塘的製鞋業都是一個平房一鞋匠、一個鞋匠一雙鞋這樣的生產製作模式。到了上世紀90年代之後,製鞋業的生產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大量的製鞋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黃塘鎮省吟、後西、黃塘等村,湧現出福爾斯、郎之步、帝邦龍、小康牛仔、威銘達等本土企業。

「這是一項手尖上的富民產業,手工製作的黃塘皮鞋以貨真價實、休閒時尚、經久耐穿聞名各地,在業內與上海皮鞋、溫州皮鞋相比,可以說是各領風騷。」黃塘鎮政府工作人員說道。

如今,從純手工作坊成長起來的黃塘皮鞋產業,從設計、生產、包裝到銷售,已實現一條龍的產業鏈條。至2019年,黃塘製鞋加工企業包括上遊皮革等商貿企業則可達近500家,帶動就業近萬人,成為當地的主要支柱產業。

相關焦點

  • 「中國男鞋小鎮」直播節,重磅來襲
    2021中國男鞋小鎮首屆電商直播節將於1月8日重磅來襲,你準備好了嗎?1月8日10:00,由中共惠安縣委組織部主辦,中共黃塘鎮委員會、黃塘鎮人民政府承辦,聖曼電商直播基地執辦的「黨建+融合發展基地」揭牌儀式暨「中國男鞋小鎮電商直播基地」助力鄉村振興直播節活動將於1月8日「硬核」上線。屆時黃塘鎮全體鞋業商戶將參與此次活動。
  • 光伏小鎮著力打造「五光十色」小鎮黨建品牌
    ,光伏小鎮向著宜業、宜居、宜遊「三生融合」的目標,探索著產城融合的「秀洲模式」。在加快發展步伐的過程中,黨建工作始終引領著光伏小鎮的建設。今年伊始,位於光伏科創園的秀洲光伏小鎮黨建展示館正式開門迎客,迎來第一波前來學習的黨員幹部。展示廳內一面面鮮豔的黨旗、黨徽奪目耀眼,光伏小鎮的黨建發展歷程讓參觀者或駐足學習,或沉思凝視。「今後我們將依託秀洲光伏小鎮黨建展示館這個平臺,進一步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讓黨建工作與光伏小鎮建設同頻共振。」
  • 生態黃塘:宜居宜業 雙軌「起飛」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惠安黃塘鎮,是名副其實的宜居宜業小鎮。2011年被列為福建省小城鎮綜合改革發展試點鎮以來,黃塘鎮圍繞「規劃提升、項目提速、體制提效、品味提高」的發展目標,全力以赴推進小城市培育試點綜合改革建設。 以完善配套引外商投資 打造經濟強鎮 經濟實力強,是黃塘鎮的一大特色。 黃塘鎮充分利用「生態、交通、區位」優勢,積極引進企業總部回流入駐,推進臺商協會總部開發建設精心打造特色新片區,著力發展親水、生態、高尚的「總部經濟」商服、商住小區。
  • 一大波惠安美食來襲!
    -惠安.餘甘- 苦盡甘來 一碗料足味美的面線糊下肚,喚醒的不僅是人們的胃,還有這個沉睡了的惠安。
  • 濟南長清區「儂安小鎮」正式落地 打造涉農電商綜合試驗鎮
    中國網山東頻道5月9日訊 (記者 馮莎莎)近日,記者獲悉,自2015年2月6日,長清區萬德鎮政府與山東中商農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聯手創建的「儂安小鎮」重點項目正式籤約以來,長清區萬德鎮政府以此為契機全力打造以「儂安小鎮」為主題的涉農電商綜合試驗鎮。隨之而來的旅遊特色項目也紛紛落戶萬德靈巖,「山水萬德」品牌效應得到彰顯。
  • 河北武強:點燃黨建「紅色引擎」 助推音樂小鎮華麗轉身
    然而,這個昔日貧窮落後的村莊在黨建這個紅色引擎的引領下短短幾年實現了華美轉身,一舉成為首批中國特色小鎮、中國美麗休閒鄉村、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魅力新農村「十佳鄉村」。  走進音樂小鎮,國槐掩映、小巷通幽、樂聲嫋嫋,八方來客在這裡「咀嚼」小鎮故事,品味優美音韻,流連忘返、不知歸處。
  • 時代愛車小鎮開啟購車體驗新生活 創新模式引爆廣州車展
    較往屆不同的是,今年廣州車展出現了一個全新品牌「時代愛車小鎮」,向公眾展示了產城高度融合的小鎮生活模式,吸引了眾多車商、媒體及觀眾的關注。連結共生:時代愛車小鎮將打造成為集展、銷、旅、賽一體的汽車文化體驗地,不僅能讓消費者像逛高端商場一樣買車,未來還有意向引入最先端的汽車行業發布品鑑活動、最有趣的汽車博物館和汽車相關賽事、汽車音樂節等周邊娛樂消費,為消費者提供最先端的汽車商業模式。
  • 義烏陸港電商小鎮鼓勵員工留義過年
    為積極落實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義烏陸港電商小鎮黨委通過「黨建+單元」作戰體系,逐門逐戶走訪記錄企業春節期間的運營計劃,向企業及員工發送人員留義倡議書,倡議企業做好各項防疫措施,提前落實人員工作安排,盡最大努力減少人員向外流動和不必要的人員聚集,動員全體員工安心留義過年。走進陸港電商小鎮,整個小鎮已經扮靚一新,植入了諸多春節傳統裝飾,充斥著濃濃的新年氛圍。
  • 寧鄉這個單位開啟「黨建+工會」模式,煥發新活力!
    寧鄉這個單位開啟「黨建+工會」模式,煥發新活力!12月9日至10日寧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分兩批前往湖南省黨史陳列館開展「弘揚為民情懷 錘鍊務實作風」黨建+工會活動寧鄉這個單位開啟「黨建+工會」模式,煥發新活力!》
  • 廣東省高州市:「黨建+」模式走出幸福小康路
    廣東省高州市:「黨建+」模式走出幸福小康路杜坤玲高州,地處廣東省西南部,古稱高涼,是一座千年歷史文化名城。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高州市不斷創新「黨建+」模式,「紅色引擎」全面發力,一幅鄉村發展、城市文明、社會和諧、群眾富足的美麗畫卷正在高州大地呈現。
  • 板橋鎮開啟「直播+產品」電商模式
    搭隊伍 出產品 引平臺板橋鎮開啟「直播+產品」電商模式 隆陽區板橋鎮堅持「政府搭臺引導、從業者參與、因地制宜、充分發動」的方式,激發電商創業者的積極性,搭隊伍、出產品、引平臺,形成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良好氛圍。組建一支直播隊伍。
  • 李哥莊將發展農村電商、打造李哥莊品牌小鎮和時尚設計中心
    主要藉助「9610」「9710」海關監管方式以及青島市綜試區零售出口企業所得稅核定徵收的政策利好,積極爭取市商務局、稅務局和海關等部門大力支持,一方面引導規範李哥莊鎮發製品企業在海關「9610」「9710」模式下實現出口,幫助企業降低通關成本,使產品銷售貿易數據納入統計,規範鎮內企業出口貿易;另一方面引進國際一流跨境電商服務企業,積極打造「跨境電商貿易示範基地」,加大對綜試區外周邊地區的貿易型企業的招引力度
  • 海珠濱江街:黨建聯盟打造濱水紅色文化黨建品牌
    珠江南岸,海珠濱江,正打造濱水三公裡紅色文化黨建品牌。2019年9月26日,廣州市海珠區濱江黨建聯盟啟動儀式在濱江黨建聯盟工作站舉行。聯盟將成為「紅色引擎」,把濱水三公裡沿線各領域黨組織和黨員動員起來、力量整合起來、作用發揮出來,全面提升基層黨建工作。
  • 歙縣雄村鎮:黨建1+5模式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黃山市歙縣雄村鎮黨委按照「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積極探索基層黨建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新模式,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關鍵引擎」作用,推動鄉村振興發展。黨建+發展經濟,支部引領促發展。
  • 【黨建促脫貧(二)】西溪村:「黨建便利店」促脫貧
    鳳埔鄉成立西溪中心村大黨委,首創「農村黨建便利店」模式,打造凝聚黨員、服務群眾的基層黨建綜合平臺,探索出可借鑑的脫貧經驗。        西溪村地理區位較好,基礎配套相對完善,周邊6個村的人口近幾年大量湧入,目前常住人口達到2000人。「農村黨建便利店」位於村裡的一座面積約300平方米的舊糧倉,過往人流量大,地理位置十分醒目。
  • 臨沂市蘭山區跨境電商直播小鎮:「世界超市」裡建起帶貨直播間
    這兩年,臨沂商城向直播電商之城轉型,新經濟模式為當地商貿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極大助力,歐之泉進出口(臨沂)有限公司也準備與臨沂當地帶貨團隊合作,尋找新的增長點。臨沂市被業內譽為「中國物流之都」,發達的商貿物流業,讓當地商戶得到了比全國平均價格低30%的物流成本優勢。
  • 海口秀英石山鎮大力打造「網際網路農業小鎮」
    22日下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孫新陽到秀英區石山鎮調研時強調,以一分鐘也不耽誤的精神、以良好的幹部作風,迅速推進石山網際網路農業小鎮建設。  23日,記者深入石山鎮採訪了解到,在「網際網路+」模式下,這個頗具火山旅遊特色的小鎮,正向著「網際網路農業小鎮」的目標,邁出堅定的步伐。
  • 「儂安小鎮」正式落地長清區萬德鎮 涉農電商彰顯吸力
    自2015年2月6日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政府與山東中商農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聯手創建的「儂安小鎮」重點項目正式籤約以來,長清區萬德鎮政府以此為契機全力打造以「儂安小鎮」為主題的涉農電商綜合試驗鎮。隨之而來的旅遊特色項目也紛紛落戶萬德靈巖,「山水萬德」品牌效應得到彰顯。
  • 世界奧萊中國夢:佛羅倫斯小鎮打造奧萊發展新範本
    目前,佛羅倫斯小鎮共構建了共30萬平方米、1,200家商鋪的名品奧特萊斯版圖。擁抱電商 佛羅倫斯小鎮的中國生意經中國消費者日益理性、成熟,這就意味著零售企業要想健康穩健發展,必須深度解決顧客需求,滿足其對購物體驗的高要求。在解讀顧客需求和引領消費上,佛羅倫斯小鎮上一直走在前端。
  • 探秘「聚龍小鎮」:「桃花源式」的生活營造
    這裡叫做「聚龍小鎮」,它用短短13年的時間,嘗試探索營造一個遠離城市喧囂、自然生態與傳統文化兼具相融的「桃花源式」的美好家園,並將此樣板進行文化提煉進行全國布局。「聚龍小鎮就是城裡人田園牧歌的『原鄉』、鄰裡守望的『家園』和傳統復興的『樂土』」,聚龍小鎮總經理郭振輝一言以蔽之。